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水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饮用水水源保护是保障人民身体健康的头等大事,也是水污染防治工作的重点任务之一.本文对2011年江苏省地级以上城市29个集中式饮用水源地基本情况调查的结果进行了归纳总结,评价了水源地水质现状.结果表明,全省23个河流型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以Ⅱ、Ⅲ类为主,湖库型水源地水质处于中营养轻度富营养化状态,地下水型水源地水质全部达到Ⅲ类标准.本文也分析了水源地水质超标原因、饮用水源地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最后提出了不同类型水源地的环境保护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主要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评价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0       下载免费PDF全文
1989年对全国49个环境保护重点城市的81个饮用水地表水源和30个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情况调查表明,48%的地表水源、20%的地下水源达不到相应标准;1996年调查结果表明,204个地级以上城市的329个饮用水地表水源和242个饮用水地下水源中,这一数字已分别上升到83.3%和27.7%。其可比的20个重点城市的39个水源地水质监测结果表明:1989~1996年间,饮用水源地水质呈恶化趋势,在评价我国饮用水源地水环境质量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了保护水环境质量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3.
本文按照“全国生活饮用水水质调查方案”对全盟不同类型水源进行了检验分析,并采用水持指数法进行了卫生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除自来水水质尚外外,广大农村,牧区居民饮用水水源;大口井,坑井,砸管井,河水,窖水水持的较差。  相似文献   

4.
本文按照“全国生活饮用水水质调查方案”对全盟不同类型水源进行了检验分析,并采用水质指数法进行了卫生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除自来水水质尚好外,广大农村、牧区居民饮用水源:大口井、坑井、砸管井、河水、窖水水质均较差。大口井水源占总饮用水水泥数的81.68%,占总饮用人口数65.60%,除有机物质污染外还有氟化物的污染。文章为水质改善和水源管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中国政府高度重视饮水安全问题。保护好饮用水源,加强饮用水安全是时代的重任。本文论述了黑龙江省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工作现状和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现状,回顾了全省历史上重大环境污染和突发事故,探讨了饮用水源地水环境质量下降因素,提出了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建议。  相似文献   

6.
洛阳市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区划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城市饮用水地下水源保护区划分,目的是保护水源供水井水质不受污染。从地下水动力学观点出发,通过对水源环境调查、历史污染事故分析、土壤净化能力和弥散试验等工作,划分了洛阳市饮用水地下水源一、二、三级保护区。该研究在洛阳城市水源保护和城建规划中已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7.
采用环保部地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采集系统收集2013年全省地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监测数据和管理情况等资料,以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地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工作技术培训讲义》(2013年度)为依据开展云南省地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环境状况评估,全面、客观、准确地掌握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水质状况、管理水平和风险状况:2013年全省地级以上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管理状况指标基本完成,水源达标供水量占实际供水量的99.99%。  相似文献   

8.
水是人类生活和生产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质。保护水资源,特别是保护好饮用水源,就是保护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文章通过对青岛市城阳区主要饮用水源地水质现状的分析,发现城阳区水源地水质基本符合饮用水源水质要求,但存在营养盐总氮、总磷超标现象。进一步对青岛市城阳区饮用水源地现有的保护措施及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结合城阳区实际情况提出了保障饮用水源地安全的主要对策与建议:加大宣传、建立机制、编制规划、加强监测、严格标准。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安顺市农村饮用水源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料的收集和系统的调查、研究,分析安顺农村饮用水水质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饮用水源保护和改善的对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10.
水的微污染治理与城市供水水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亮 《环境保护》1997,(1):15-16
城市饮用水水源水质的下降使城市饮用水供水安全受到威胁。本文针对我国城市供水水源微污染现状,介绍了常用的微污染的治理方法。并对水源保护、饮用水处理技术、饮用水水质安全进行了深入探讨。提出了保证城市供水安全的措施,对城市安全供水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阿拉善盟城镇饮用水水源地环境现状调查,对饮用水水源地的水质进行了评价,分析了饮用水水源地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饮用水水源地水质保护措施,为城镇饮用水水源地科学化管理和保障群众用水安全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2.
小南海水库、洞塘水库作为黔江区城区两大主要集中式饮用水源点.根据水质评价标准采用《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评价要求,"十二五"期间两大水源点的水质富营养化趋势有所上升,其中小南海水库的水质由Ⅱ类降为Ⅲ类,主要污染物是总磷.水源地水质主要受到库区养鱼、农业生产的化肥农药污染、库区乡村游以及环境管理上的缺失等因素影响.为了黔江区实现"生态"绿色"发展目标,保障城区20多万人口的饮水安全,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确保黔江区生活饮用水保持良好,提出合理保护措施供管理借鉴.  相似文献   

13.
常州市位于太湖流域腹地,其生产生活用水均取自长江,目前总制水能力基本能满足用水需求,但供水水源单一,存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建设备用水源,提高城市供水系统安全性是目前常州市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新孟河是连接长江,南北贯穿全市、输送水量较大的清水通道河流。现拟结合新孟河延伸拓浚工程的实施,将新孟河作为城市应急备用水源。本文在调查备用水源地周边环境概况、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底泥质量现状的基础上,分析了该区域作为备用水源地可能存在的制约因素,并提出了相应对策,为常州市备用水源地建设提供了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14.
地表饮用水源地安全指数及快速评价方法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饮用水水源保护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水源地安全监测与评价是进行水源地保护的基础,通常采用的‘自下而上’的调查监测方式,时效性不强并且工作量大。结合遥感数据的时空分辨率高、覆盖面积大、获取数据便捷的特点,文章提出的地表水源地的安全指数,从利用地表水体监测数据与遥感数据各自优势的角度出发,实现对水源地进行快速动态监测。通过对地表水源地的水质、水量、水环境、环境安全监管等四个方面进行监测,构建指标体系,运用模糊数学和层次分析方法,基于水源地安全评价指数对水源地安全进行全面评价,实现对水源地全面及时的监测,为管理工作提供依据。并且,本方案在了解水源地整体安全性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掌握水源地的安全隐患,从而制定合理措施对水源地进行有效保护。最后以密云水库水源地流域为例进行了方法验证。  相似文献   

15.
由于农村生活、农业生产过程等污染,临沧市农村饮用水源地水质现状不容乐观。为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应加强农村饮用水源地的环境调查,尽快科学划分饮用水源保护区,完善饮用水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及水质监测制度,严格执法、强化环境监管。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探明重庆岩溶山区农村各种分散式供水模式饮用水的水质状况及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高农村饮水质量,以重庆南川区南平镇石庆村为研究对象,通过实地水文地质调查、饮用水采样和室内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按照国家颁布的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对研究区内8种不同供水模式下饮用水的水质状况进行对比研究,并就其影响因素展开深入探究。结果表明该研究区内饮用水水质状况总体上不容乐观。主要存在感官性状明显、pH偏高、部分离子浓度超标和细菌总数超标率高等问题。运用综合指数法分析后得出以雨水和坡面流为源水的饮用水水质较差,基本不适合饮用。雨水未被污染,经过治理可以饮用。地下水普遍受到人类的污染。  相似文献   

17.
太湖金墅湾水源保护区陆域水质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源保护区陆域良好的水质是供水安全的重要保证。为探讨太湖地区水源保护区陆域水质现状及陆域污染对水源地取水口水质的影响,以太湖金墅湾水源保护区为研究对象,对陆域河流、入湖河口及邻近湖区进行了系统的调查。结果表明:陆域水质氮含量超过国家Ⅳ类水标准,污染程度高于湖区,其中以硝态氮为主的农业非点源污染对水源地水质构成较大威胁;磷含量维持在Ⅲ类水质,污染程度较小。保护区河流污染受季节性变化影响显著,且存在明显的空间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上海城市水源战略与水源地保护:格局、问题与展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上海地处中国东部平原感潮河网地区,水资源总量较为丰富,但随着近年来区域快速的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河道水质逐渐恶化,水质型缺水现象日趋严重。在深入分析上海市水资源特点及饮用水源地分布格局的基础上发现,区域水资源量来源差异显著,河流水质空间分异明显,黄浦江上游及长江口集中水源地与众多郊区分散水源地并存现象突出;指出当前水源地存在区域发展与上游来水影响黄浦江上游水源有效保护,盐水入侵与污水排放制约长江口水源地充分开发,分散格局与水体污染阻碍郊区水源安全利用等一系列问题;最后,分别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两江并举城市水源战略,以及黄浦江上游水源地、长江口水源地的保护策略。  相似文献   

19.
张美花 《云南环境科学》2005,24(Z1):106-107
介绍了楚雄市饮用水源的水质情况,分析了饮用水源地主要污染源及水环境问题,并初步提出了环保对策与措施。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水资源时空分布格局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资源安全是山区资源环境安全和山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在分析云南省水资源时空分布格局的基础上,提出了云南省水资源安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指标的权重,构建了云南省水资源安全综合评价模型,对云南省水资源安全状态以及优、劣势因素进行了评价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云南省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社会经济条件较好的滇中地区水资源短缺严重,在95%保证率下,昆明市人均水资源量仅为611m3,水资源压力最大。对云南省各市(州)水资源安全综合评价表明,云南省水资源安全地域差异突出,云南省南部和西南部水资源安全形势较好,其中西双版纳州和德宏州水资源安全指数超过0.58,属安全等级;云南省东部地区水资源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其中云南省东北部的昭通市水资源安全形势最为严峻,水资源安全指数仅为0.24,是全省平均水平的55.68%;另外,滇中地区的楚雄州由于地处干热河谷地区,季节性水资源短缺非常严重,水资源安全问题同样严重。水资源量是影响云南省水资源安全最重要的因素,工程性缺水和干旱问题亦非常突出。因此,必须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力度,重点解决人畜饮水困难问题,提高农田旱涝保收率,同时重视水生态环境保护,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提升抵御干旱灾害和水资源短缺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