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林鑫  胡筱敏 《环境工程》2017,35(5):30-33
通过对镁砂进行改性试图提高其吸附性能,并用于处理含油废水。对镁砂进行热活化处理,并对处理前后的镁砂进行了X射线衍射分析、TG-DSC热分析及扫描电镜分析。再将热活化后的镁砂用于处理模拟含油废水,考察了焙烧温度、吸附剂用量、pH、温度等因素对模拟含油废水中COD去除效果的影响。根据实验结果,确定镁砂的热活化温度为500℃,利用热活化后的镁砂吸附去除模拟含油废水中的COD,处理后出水COD浓度可满足GB 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2.
复合矿物吸附剂处理模拟含油废水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共混合法制备复合矿物吸附剂,通过矿物粉末对模拟含油废水COD的去除效果及复合矿物吸附剂质量散失率确定其组分的最佳配比。考察了吸附时间、振荡速率、废水pH、吸附剂用量等因素对模拟含油废水COD去除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制备复合矿物吸附剂最佳焙烧温度为600℃,最佳焙烧时间3 h,对模拟含油废水中COD的去除率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3.
活化海泡石对苯酚的吸附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海泡石经酸活化,在300℃焙烧,比表面积增加,吸附效果明显增强。通过实验,研究了焙烧温度、溶液pH值以及不同活化酸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同时研究了活化海泡石对苯酚吸附动力学特性,及其脱附再生性能。并与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效果进行了比较,虽然其吸附性能较差,但具有良好的脱附再生性能,并且再生方法简单,在含酚废水的处理方面,海泡石可以作为一种新型的廉价的吸附剂。  相似文献   

4.
通过试验利用硝酸、盐酸和醋酸分别对海泡石进行改性,并利用改性后的海泡石处理直接桃红12B模拟染料废水,研究了海泡石的最佳改性条件和改性海泡石对模拟染料废水色度、COD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采用15%的硝酸改性12h后的海泡石处理直接桃红12B模拟染料废水的效果最理想,色度去除率达83.45%,COD去除率达73.99%。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滑石粉净化舍油废水的可行性,选取了汽油和柴油配制含油废水,考察了多种因素对滑石粉净化含油废水的影响,其中包括舍油废水浓度、滑石粉投加量、反应温度、搅拌时间等,确定了最佳的吸附条件.结果表明,质量浓度为20mg/L含油废水,当滑石粉投加量为20g/L,温度为20℃,慢速搅拌时间为15 min时,含油废水的处理效果最好,对汽油废水的COD去除率可达97.8%.对柴油废水的COD去除率可达81.5%.由此表明,滑石粉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处理舍油废水的材料.  相似文献   

6.
研究了湿式氧化处理对模拟制药废水的处理效果,并探究其对后续生化处理效果的影响。实验使用的模拟头孢制药废水含有1.5 g/L的7-ACA、0.5 g/L的头孢曲松钠以及1 m L/L的DMF,COD平均浓度为2 650 mg/L。实验的湿式氧化部分采用了WAO和WPO两种工艺,后续生化处理使用SBR工艺。实验结果得出,WAO工艺的最优工况为:温度210℃、p H=7、氧气分压2 MPa、反应时间3 h,得出的COD去除率为67.8%;WPO工艺的最优工况为:温度150℃、p H=7、双氧水投量为计算理论值、反应时间1 h,得出的COD去除率为70.8%。经湿式氧化工艺处理后的模拟废水再进入SBR反应器,出水COD去除率可达80%,并且SBR的负荷也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7.
以无水四氯化钛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纳米TiO2粉末作为光催化剂,在高压汞灯的光源照射下对模拟海水进行了光催化降解。考察了TiO2光催化剂的焙烧温度、用量、反应pH、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模拟海水COD降解率的影响。研究表明:经460℃焙烧1 h的TiO2光催化效果较好,在海水COD浓度约10 mg/L,溶液的初始pH为6.0、光催化剂用量1.8 g/L、反应时间2.5 h条件下,COD去除率可达99.58%。  相似文献   

8.
稀土系列催化剂对焦化废水的催化湿式氧化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以稀土元素Ce制得催化剂系列 ,在高温高压条件下对焦化废水进行催化湿式氧化研究 ,考察载体、焙烧温度、活性组分的配比对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的影响以及反应温度、氧气分压、反应时间和催化剂用量对氧化过程的影响 ,设计正交实验确定最佳的工艺参数反应温度为 2 4 0℃、氧气分压 3 .0MPa ,催化剂用量 30 g/L ,此时废水的COD去除率达到 90 %以上。  相似文献   

9.
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制活性炭的研究   总被引:29,自引:0,他引:29  
经对天津东郊污水处理厂的污泥性质和组成测试 ,研究了以城市污水厂污泥为基本原料、氯化锌为活化剂采用传统活性炭制备工艺的污泥活性炭制备技术 .选取活化剂浓度、固液比、活化温度及活化时间等因素 ,通过正交试验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 .结合比表面积、孔径分布和扫描电镜表征分析 ,对制备的污泥活性炭进行性能评价 ,并初步探讨了污泥活性炭作为水处理吸附剂的去除效果 .结果表明 :在最佳工艺条件 4 0 %氯化锌溶液为活化剂、活化时间 2 0min、活化温度 6 0 0℃、固液比为 1∶2~ 1∶3的条件下 ,制备的污泥活性炭碘吸附值为 5 14~ 5 4 2mg/ g ,大孔、中孔、微孔容积分别为 0 39~ 0 5 3mL/g、0 10~ 0 15mL/ g、0 15~ 0 2 3mL/ g ,比表面积为 193~ 2 5 6m2 / g .将污泥活性炭处理COD为 2 4 0 0mg/L、色度 2 5 0的制药废水 ,COD去除率 >87%、色度去除率 >80 % .  相似文献   

10.
改性海泡石除磷剂除磷过程热力学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研究改性海泡石对磷的吸附性能,确定了除磷剂用量、温度、含磷废水流量、添加剂等因素对改性海泡石磷吸附热力学平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改性海泡石除磷剂对废水中PO43-离子的吸附容量随除磷剂质量的增加而减小;去除率随除磷剂用量的增加而增大;提高酸改性温度有利于复合除磷剂对磷的吸附;除磷剂的吸附量随海泡石焙烧温度的提高而...  相似文献   

11.
海泡石复合吸附剂研制及处理染料废水性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采用Fe3+和Al3+对海泡石原矿进行改性,制得高效Fe-海泡石和Al-海泡石复合吸附剂,研究了复合吸附剂对活性艳兰模拟染料废水的吸附性能。吸附处理60min模拟废水脱色率达99%;吸附容量最高可达58.44mg/g,与同条件下的活性炭及海泡石原矿相比,最高吸附容量分别提高了3~4倍和9~10倍。  相似文献   

12.
TiO_2/海泡石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对印染废水的处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用焦硫酸钾和钛酸丁酯制得TiO2酸性溶胶,再用浸渍、振荡等方法制得TiO2/海泡石光催化剂。研究了所制得的光催化剂对模拟活性艳兰印染废水的吸附和光催化性能:光催化剂对活性艳兰的吸附能力较原矿粉大大提高;在光催化体系中,活性艳兰的高去除率(>96%)并不是简单的吸附行为,而是发生了光催化降解被完全矿化而去除,说明Ti已经嵌入到海泡石的层间结构中。在反应液中加入H2O能提升光催化降解的速率,同时光催化过程会使溶液pH值朝着中性方向变化。  相似文献   

13.
活性炭负载二氧化锰的制备及其对罗丹明B吸附效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颗粒活性炭(GAC)以共沉淀和热分解法制备了改性活性炭(MnO_2-AC),并采用SEM、XRD表征手段对改性前后活性炭进行微观分析;进而研究了GAC和MnO_2-AC随染料初始浓度、活性碳投加量、温度、吸附时间变化对染料废水罗丹明B的吸附效果影响。结果表明:GAC经改性后,活性炭表面变得粗糙,并有MnO_2产生。在MnO_2-AC投加量为0.2 g,罗丹明B浓度为100 mg/L,温度为25℃条件下反应12 h,其吸附量达到36.80 mg/g。另外,MnO_2-AC对罗丹明B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模型,并遵循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相似文献   

14.
高岭土的改性及其对Cr(Ⅵ)的吸附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煅烧、酸浸的方法对高岭土进行改性,通过对SEM、XRD、FT-IR、EDS、孔结构表征及高岭土对Cr(Ⅵ)的去除能力研究,确定高岭土的改性条件,考察改性高岭土对Cr(Ⅵ)的吸附特性. 结果表明:①高岭土的改性适宜条件为煅烧温度800℃、煅烧时间3h、c(HCl)为4mol/L;煅烧使高岭土的结构发生变化,活性增强;酸改使高岭土孔隙通畅,吸附性能增强. ②改性高岭土吸附Cr(Ⅵ)的优化条件为粒度0.15mm、用量10g/L、吸附温度30℃、吸附时间15min,该条件下ρ〔Cr(Ⅵ)〕为100mg/L时废水中Cr(Ⅵ)的去除率可达91.4%. ③高岭土对Cr(Ⅵ)的吸附过程符合准二级吸附动力学模型,相比于Freundlich方程,其吸附等温式更符合Langmuir方程.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微波煅烧和常规煅烧下的Mg/Al金属氧化物的物化性质、吸附特性及机理,通过XRD(X射线衍射)、SEM(扫描电镜)、BET-BJH(比表面积-孔结构)和pHZPC(零电荷点)等表征手段分析了微波煅烧对水滑石结构、形貌、纹理性质及表面电荷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微波煅烧可获得结晶度更高、片状结构更规整的Mg/Al金属氧化物;微波煅烧使Mg/Al金属氧化物的比表面积由184 m2/g增至205 m2/g,孔容和孔径分别由0.245 cm3/g和2.15 nm增至0.263 cm3/g和2.19 nm;pHZPC由12.3增至12.6.微波煅烧和常规煅烧下的Mg/Al金属氧化物的对Cr(Ⅵ)吸附的ΔH(标准焓变)分别为42.86和41.23 kJ/mol,Ea(吸附活化能)分别为21.82和22.59 kJ/mol,二者的吸附过程均为化学吸附且受扩散控制,在该研究条件下的二者理论吸附量最大值分别为93.51和90.31 mg/g,微波煅烧提升了Mg/Al金属氧化物吸附能力,但并不显著;微波煅烧使得Mg/Al金属氧化物更易发生结构还原,其对Cr(Ⅵ)的吸附实质就是结构还原过程.研究显示,微波煅烧并没有改变Mg/Al金属氧化物吸附特性和机理.   相似文献   

16.
疏水性分子筛对焦化废水生物处理尾水的吸附过程解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表面活性剂为模板剂常温一步合成疏水性介孔分子筛(MCM-41-dry)和通过煅烧去除模板剂得到亲水性介孔材料(MCM-41-cal).分别以制备的两种分子筛作为吸附剂吸附焦化废水生物出水中COD和TOC组分,考察吸附剂浓度、pH值等对吸附过程的影响,并对吸附过程进行动力学拟合.结果表明,MCM-41-dry的吸附效果远远强于MCM-41-cal,归因于含有模板剂的材料表面具有较强的疏水性及含有高吸附容量的季铵基团.在25℃、吸附剂浓度为2g·L-1时,MCM-41-dry对焦化废水中COD和TOC的去除率分别达53%和66%,吸附量分别为64mg·g-1和17mg·g-1.拟二级动力学模型能够真实反映整个吸附过程.水样吸附前后的GC/MS数据表明,焦化废水生物出水中残留了长链烷烃、卤代物、多环芳烃等难降解有机物,经MCM-41-dry吸附后,各种物质浓度均得到降低,MCM-41-dry尤其对疏水性烷烃类有较好的吸附效果,表明该吸附剂能够优先吸附疏水性物质.此外,吸附剂对水具有一定的润湿性能,能与废水充分接触,从而利于其吸附水中的污染物,这使其用于实际废水的处理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7.
为了提升天然非金属矿物对Cd2+的吸附性能,采用MT(蒙脱石)和HP(海泡石)为前驱材料,依次通过酸纯化和SDS(十二烷基磺酸钠)改性后合成了有机非金属矿物材料,利用扫描电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XRF)等手段对2种改性材料〔SDS-MT(十二烷基磺酸钠改性蒙脱石)和SDS-HP(十二烷基磺酸钠改性海泡石)〕吸附Cd2+的机制进行探究,并对吸附过程分别进行了动力学拟合和等温吸附方程拟合.结果表明:①SDS-MT和SDS-HP吸附模拟废水中Cd2+的效果分别比未改性的MT和HP平均提升约40%和19.5%. ②改性过程没有改变2种前驱材料的基本结构,但引起其元素质量分数、阳离子交换量和比表面积的改变. ③SDS-MT、SDS-HP对模拟废水中Cd2+的吸附量受溶液的pH影响较大,最大吸附量分别达16.54、9.24 mg/g,2种改性材料对模拟废水中Cd2+的吸附过程能较好地满足准二级动力学方程,并且其平衡传质时间较短. ④SDS-MT对模拟废水Cd2+的吸附模型较满足于Freundlich吸附等温模型,推测SDS-MT是一种有限吸附位点的吸附剂,吸附过程为单分子层吸附,而SDS-HP则较好的满足Langmuir吸附等温模型.研究显示,对2种天然非金属矿物材料的有机改性能够有效提升材料对Cd2+的吸附容量,发挥材料的实际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采用浸渍法制备负载镧镁活性氧化铝改性除氟剂,用于去除溶液中氟离子。通过正交实验考察镧镁摩尔比、焙烧温度和焙烧时间对改性活性氧化铝吸附性能的影响,得出最佳合成条件为镧、镁物质的量比1∶2,焙烧温度300℃,焙烧时间2.0 h。研究吸附时间、投加量、p H值和共存阴离子对氟离子吸附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吸附时间为3.0 h、投加量为3.6 mg/L,p H值在6~9,除氟效果最好,氟离子去除率为94.5%;对比不同阴离子对除氟性能的影响,除氟性能受阴离子影响力大小为:CO2-3>SO2-4>Cl->NO-3;吸附剂对氟离子的吸附过程符合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吸附等温线满足Langmuir吸附等温式,其饱和吸附量为7.663 mg/g;不同温度下的热力学结果表明该反应为自发吸热反应。  相似文献   

19.
氢氧化铌对水溶液中磷酸根的吸附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氢氟酸法制备的氢氧化铌作为磷酸根的吸附剂,考察了氢氧化铌用量及焙烧温度对吸附效果的影响。在25℃,磷酸根初始浓度为50mg/L、体积200mL的条件下,确定吸附剂的最佳用量为0.1g,此时氢氧化铌原样对磷酸根的最大吸附量为48.2mg/g。上述条件下,经200、300、400、500℃焙烧后的氢氧化铌对磷酸根的最大吸附量依次为25.9、15.6、11.6、7.5mg/g。分析表明,随着焙烧温度的升高,表面羟基逐渐减少,氢氧化铌对磷酸根的吸附能力逐渐降低。在吸附过程中,焙烧前后的氢氧化铌对磷酸根吸附速率均较快(20min达到吸附平衡)。  相似文献   

20.
张雪婷  阳海  聂信  万泉  易兵 《地球与环境》2021,49(6):737-749
海泡石是一种典型的纤维状富镁硅酸盐粘土矿,广泛地应用于土壤污染治理、空气净化和水体污染物吸附等领域,然而海泡石表面Si-OH反应活性尤其是与有机污染物的反应机制尚未有清楚的认识。本文综述了海泡石对水体环境中有机污染物的界面吸附与降解研究进展,首先介绍了海泡石对有机染料、有机农药、药物和个人护理品等有机污染物的界面吸附情况,然后探讨了海泡石在深度氧化技术中通过界面吸附或者助催化协同作用提高了有机污染物去除效率的研究进展,最后指出了海泡石在有机污染物去除领域中未来的发展方向,特别是对海泡石Si-OH在深度氧化技术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本文试图为海泡石矿物治理有机废水方面的拓展研究与应用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