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环境》1994,(5)
今年的世界环境日主题把地球与家庭相提并论,内涵丰富,寓意深刻。生活在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大家庭中的一员,都有生存和延续后代的权利。在地球这个大家庭中,生活着无数个小家庭。小“家”与大“家”,小环境与大环境,息息相关。我们共同拥有一个蓝天,蓝天下有我们的家园,有相同的梦想。只有全人类在保护环境方面达成共识,行动一致,地球才会永远地属于人类,家庭才会美满幸福。  相似文献   

2.
大约四十多亿年以前,我们的地球在浩瀚的银河中诞生了。与旁边的那些喷洒着耀眼光芒的星球相比,它是如此的朴素无奇,在远离太阳1.5亿公里的地方默默成长着。又几十亿年过去了,地球上已经是沧海桑田,气候变得温暖湿润,各种动植物在这块宇宙的沃土上旺盛地生长着,继续着生生不息的代谢过程。生于大地,死归泥土。终于,人类出现了,地球以宽阔的胸襟接纳了我们这些万物的灵长。它以丰富的出产供给我们衣  相似文献   

3.
遥望星空,无边无垠。地球之外有着多少秘密?有没有像人类或者超过人类智慧的生命?自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登上月球开始,人类就不曾停止过这种探索。浩瀚的宇宙中,光银河系就有1000亿颗恒星,太阳也不过占1000亿分之一,何况银河系之外。地球之外没有生命吗?那么什么样的星球上才能够诞生生命?温度适中,有一定含氧的大气层;有足够液态的水;存在有机化合物等等。先来看看我们的太阳系。  相似文献   

4.
二十世纪是人类文明空前繁荣的百年,在充分享受物质文明和科技进步的同时,人类也逐步给地球背上了日益沉重的包袱。一个又一个经济奇迹的诞生,无不伴随着环境对人类的控诉——粗野的践踏和无情的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已再也无法承受人类文明的副产品,不能容忍我们的无知和漠视。幸运的是,人们已经开始反省自己的行为并为之羞愧,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环境对于人类生存的无可  相似文献   

5.
一、环境与环境问题什么叫环境?环境是以人类为中心的所有一切客观事物的总和。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在太阳系的九大行星中,只有地球上有生物有人类,为什么?因为地球这样的环境适宜生物和人类的生存,或者说地球提供了生物和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地球离太阳距离适中,地球的自转也比较适度,地壳变迁相对稳定,地球的气候适合生物生存。地球外层有一层臭氧层,可以吸收太阳射来很大部分的紫外线,保护了生物和人类。地球的形成大约已有45亿年的历史,它不是一开始就有这样的环境。地球开始时是没有生命的,经过漫长的演变才适宜于生物生存,到了大约32亿年前才开始出现生命。5~6亿年前出现大量的生物,真正出现  相似文献   

6.
生命来自外星还是海洋?人类祖先是泡沫还是粘土?人们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问题的核心是哪种环境适宜于诞生生命,剖析如下。世界上再没有比泡沫生命更短暂的东西了,它在瞬息万变的时空中“嗤”的一声便消失得无影无踪。但是,你可别小看了这个“怪物”,它很可能就是万物生命的起源。在西洋名画“维纳斯的诞生”中,就传说爱神维纳斯起源于大海泡沫。现在,加州地球物理学家正试图把这个传  相似文献   

7.
茫茫宇宙中,存在着我们生活的地球,意味着我们有生存的权利,至少目前我们知道只有地球上存在着生命。随着人类文明的进步,英语中出现“EARTH”这个词,它是地球的名字,之所以有这个名词,是人类也给地球生存的权利吧?地球:EARTH(E、A、R、T、H)E:eye(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这是常用的的俗语,从眼睛中去透视心灵。当人类的发展阶段到婴儿般学着爬行时,地球的眼睛便蕴含了万物的灵气,充满着生机与活力。放眼宇宙,光的光芒显示了它特殊的活力。可当人类渐渐学会了走路时,地球的眼睛被那浓浓的黑夜及那充满了血腥的硝烟遮住了,曾几次…  相似文献   

8.
“我们的地球、居住地、家园”──这是联合国环境署制定的1996年世界环境日主题。20世纪中叶时,人类登上月球,从太空中第一次鸟瞰他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地球。宇航员看到的一颗小小的蔚蓝色星球,它是那么美丽,又是那么脆弱……。300万年前,人类在地球上诞生时,这颗行星为人类提供了适宜生存的“伊甸园”,也就是从那时开始,人类就企图主宰地球,驾驭自然。10000年前的农业革命,开创了人类文明的先河。人类历史上,由于农业文明发展不当带来生态环境恶化,从而使文明衰落的例子屡见不鲜──古巴比伦王国的衰落,玛雅文明的消亡,富…  相似文献   

9.
孙淑坤 《环境》2003,(2):6-7
环境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必要条件人类和其他生物共同生活在我们这个蓝色的星球上,地球为我们提供了生存所必需的阳光、空气、水和衣食住行的必须物品。生物的进化和人类的聪明才智极大的利用、开发,改变了地球环境,使人类的生存条件不断的发展进步,走向文明和现代化,地球环境不断的为人类造福,为人类的可持续生存提供支持。但是,人类在开发利用地球环境的同时却给环境造成了极大的污染和破坏。环境污染公害事件使发生地的方圆数十公里内成为不毛之地,迫使当地的人离乡背井、重新寻找生存环境的事例,在历史上曾多次发生。据有关资料统计,20世纪初至70年代中期的70年间,世界公害事件发生65起,公害病患者达  相似文献   

10.
正地球经历了46亿年漫长的发展历程,逐渐形成了一个由动物、植物、微生物构成的多姿多彩的世界。假如没有了这些千姿百态的生命形式,我们的生活不仅索然无味,人类也将无法继续生存和发展。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石,是人类衣、食、住、行的源泉,也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所以说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保护人类自己,一点儿都不为过。人类能认识到这点,是付出了巨大而惨重的代价才一点点建立的。地球上曾  相似文献   

11.
德国教育家福禄培尔说过,学校必须与家长取得联系,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学生生活的一致,是完美教育的首要和不可少的条件。因此,教师要非常重视与家长的沟通、交流与合作,以取得教育的最佳效果。那么在和家长沟通交流时,究竟该如何去和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呢?总结出三个沟通过程,即"倾听、解释和对话"。  相似文献   

12.
文章采用DB-Ⅰ型手动单兵海水淡化器对实验室配制盐水与几种实际海水进行脱盐实验,结果表明:盐水的含盐量与温度是影响操作压力、淡水量及水质的主要因素。盐水的含盐量越大,操作压力就越大,淡水的含盐量也越高;盐水的温度越低,淡水的含盐量也越低,但操作压力反而越大。从盐水的含盐量与温度对淡水量的影响来看,含盐量1%~4%的只相差0.3%,10~35℃时约相差7%;通过膜法一级反渗透即可获取符合GB5749-2006标准的饮用水。  相似文献   

13.
Food and Environmental Virology - Human noroviruses are the major cause of non-bacterial acute gastroenteritis worldwide. Since no therapeutic agent has been proven to prevent human norovirus...  相似文献   

14.
提高医务人员手部卫生依从性一直是个重要的研究课题,笔者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了提高医务人员手部卫生依从性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提出今后要重视采取多方位综合措施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The objectives of this study were to determine the movement of a virus throughout a household and the impact of an alcohol-based hand sanitizer (ABHS) on reducing the movement and exposure of the virus to household members. Bacterial virus MS-2 was used as the surrogate for human enteric and respiratory viruses. Seven households with families having at least two children in the age range of 2–18 living in the home were used in this study. The hands of one adult family member were contaminated with 1 × 108. MS-2 bacteriophage in each home. After 8 h, the hands of each family member (10 fingers) and 20 frequently touched fomites were sampled to determine baseline contamination without intervention. Within 8 h, MS-2 was detected on all of the family member’s hands and most of the fomites. The intervention consisted of providing the families in all selected homes with bottles of an ABHS, which were placed in the kitchen, bathrooms, and nurseries. Smaller individual bottles were provided for each family member greater than 12 years old to place in purses, pockets, backpacks, etc. The families were instructed to use the ABHS one time or three times during the day. For one and three uses, a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reduction of virus on un-inoculated and inoculated hands of ~99 % occurred within 8 h. Similar reductions occurred on fomites throughout the households (97–99 %). These results demonstrate that the use of an ABHS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transfer of a virus to the hands, and to the commonly touched surfaces within the household.  相似文献   

16.
固定污染源废气有组织排放手工监测质量控制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固定污染源废气有组织排放手工监测容易忽视的问题和质量控制需要采取的措施。  相似文献   

17.
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日益受到政府重视和人民群众的关注。文章分析过去一年来我国环境保护取得的成果以及当前仍面临的严峻形势,提出要通过在投资和空间布局体现生态文明建设要求;重点实施大气、水、生态建设工程;严格执法,创造人人自觉保护环境的外部氛围;转变思路,利用市场机制保护生态环境;加强能力建设,形成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几方面促进环境改善,实现天蓝地绿水清。  相似文献   

18.
燃煤型倒焰窑排放的烟法浓度高,处理难度大,已成为大气治理中的新热点。采用实用新型燃煤机,改变煤的燃烧方式使其完全燃烧,从而使燃煤烟气污染得到有效的控制达标排放并节约能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