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对油品销售企业环保管理现状及面临的新形势进行分析,重点分析了油库、加油站在环保管理中采取的措施和存在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和新形势要求,结合石化企业的实践经验,提出油品销售企业油气回收、污水处理、固废处置等硬件设施建设的推进办法和日常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上海市目前有加油站700余家,分布在全市各个行政区县。数量多、分布广、相隔距离远,给管理带来一定难度。尤其是油品销售企业在对自身的管理中,缺乏针对环保设施的维护、保养制度。对于完成油气回收治理改造的加油站没有制定详细的对油气回收设施进行操作、维护的措施。正因为没有相应的制度,导致部分加油站的油气回收设施在失效的状态下仍然继续运作,挥发的油气得不到有效回收。本文通过针对上述问题进行客观分析,对环保主管部门在管理上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油品蒸发损耗及其回收处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品在储运、销售、应用过程中,存在着大量的蒸发损耗,油气回收是解决这一问题最有效的方法.常用的油气回收处理方法包括燃烧法、冷凝法、溶剂吸收法、吸附法、膜分离法等.将不同的回收方法进行有机组合,能实现技术互补,进而提高油气的回收效率.对油气回收系统进行评价,显示出其良好的社会、环境、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为在溢油事故发生后立即采取有效的应急管理措施,降低事故危害,利用IWIND-LR模型对我国西部某河流进行了突发性溢油事故模拟,通过设定不同的流量情景,对比分析了各种条件下的油膜迁移规律。结果表明:所建的预测模型能够对泄漏油品在河流中的迁移路径进行快速的模拟和预测;在分析油膜到达各拦截点所用时间的基础上,明确了各拦截点在应急抢险中的作用,并提出应急处理处置中围油栏布设与溢油回收技术。该研究可为河段突发管线溢油事故的应急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5.
《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简称《国际安全管理规则》或ISM规则)已于lop年7月1日起对第一批船舶(即从事国际航行的客船、高速客船、500吨及以上油船、化学品船、散货船、液化气船、高速货船)及其船东或管理公司生效。为了确保该规则如期实施并方便船东或船舶公司作出安排,交通部安全监督局发出通告,lop年7月1日零时起,凡中华人民共和国籍上述各种船舶,非持有适用于本船的“符合证明”(gb副本和“安全管理证书”(SMC)的,港监机关将禁止其离境;各国港口检查当局届时将要求船舶进港前申报持有上述证书的情况并对…  相似文献   

6.
目前,世界各国研究的水面浮油回收装置很多。但专用的溢油回收装置的利用率很低,因为溢油不是经常发生的。为此,荷兰近年研制一种吸泥和回收浮油两用船,即在吸泥船上装备有回收水面石油的装置,并使吸泥装置兼有吸油的功能。这样,既使在不发生溢油的情况下,装置也不会闲置,而一旦发生溢油则可立即作为溢油回收船。  相似文献   

7.
Ho-118小型固状溢油拖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众所周知,在处理海面溢油事故时,溢出油的性状是必需考虑的主要因素之一。油品种类、粘度及油层厚度都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溢油防治设备的选择与使用。我国北方几个油田所产的原油凝固点较高,在春、秋、冬季的大部分时间里,一旦溢入海洋,均能迅速凝成固体块状。这样的溢油是无法用处理低粘度油的设备、器材加以回收的。为解决这一问题,我所从1983年开始研制了HO-118小型固状溢油拖网。它可以回收海面高粘度溢油、吸油材料和海面垃圾,可双船拖带也可单船作业,操作简便。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外溢油回收设备正向着体积小、重量轻、安装方便及操作简单等方面发展。过去常用三船扫油系统进行扫油和收油。此系统需要三条船,同时海上操作复杂,机动性差。因此,最近国外研制出单船扫油系统,它只需要一条船,并且可以把扫油设备安装在包括拖船和渔船在内的各种船上。此外,单船扫油系统机动性好,能有效地追捕海面上的溢油带,回收溢油,并更能适应恶劣的海况和气象条件。  相似文献   

9.
从法律法规升级、执法标准严格、企业“降碳”转型等方面出发,分析了成品油销售企业在新发展阶段面临的形势与机遇。以“碳达峰、碳中和”为目标,在污染治理、环境风险与应急管理、生态保护与修复、低碳企业转型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议和措施,为成品油销售企业“降碳”转型发展提供了思路。最后结合目前地方与国家生态环保法规衔接配套差异和环境保护技术基础弱等问题,对成品油销售企业未来的环境保护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在国家经济发展的背景下,生态环境问题已经引起国家和社会的广泛重视。近年来,生态环境污染日益严峻,对人们的生活以及国家的发展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环保监测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举措,能够有效的针对影响环保问题的影响因素进行实时的监测和分析,从而通过应急系统及时的做出相应的处理方法,并为环境的处理和管理提供重要的数据和信息。本文结合沈阳市的环保情况分析环保监测应急系统的发展以及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倡导的HSE管理体系 ,是中石化系统实施管理科学化、规范化及快速与国际接轨的重要举措。该体系围绕安全生产、保护环境、关怀员工健康、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管理目标 ,将安全、环保和健康科学、有机地纳入企业一体化管理。河南石油分公司作为中国石化销售企业的首批3家试点单位之一 ,于2002年7月开始进行HSE管理体系的创建和推行工作。1年多来 ,在集团公司的直接领导下 ,在NOVO安全环境技术有限公司和集团公司安全工程研究院的咨询帮助下 ,通过各级领导和全体职工的辛勤劳动 ,已初步完成整个体系的构建。目前 ,河南石…  相似文献   

12.
西德C.Lühring造船厂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研制一种双体高效溢油回收船,在联帮政府技术工艺部和造船工程协会的大力协助和支持下,一种结构新颖的高效能双体溢油回收船终于研制成功并取得专利权。 为什么要研制双体溢油回收船?这是因为目前许多船主对双体溢油回收船感兴趣。双体溢油回收船的稳定性好、抗风浪,可以在气候  相似文献   

13.
我国正处于生态文明建设阶段,在经济发展水平迅速提高的同时,生态文明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促进经济与生态同时发展,我国开始重视城市中的生态环境问题,其中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问题一直是困扰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道难题。在城市垃圾分类回收过程中,仍然出现垃圾随便投放的现象,造成资源浪费的问题比较严重。本文通过讨论目前城市垃圾分类回收过程中面临的困境,得出一些解决措施,来解决城市垃圾资源回收利用率较低的问题,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进程。  相似文献   

14.
溢油回收能力、临时储存能力和转运能力是溢油应急反应中的三个重要因素,我国现有标准规范仅对三者分别提出了定量或定性要求。本文结合我国现有溢油应急船舶装备的性能和历史事故经验,从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应急效率角度分析了三者的关系,提出了三者之间的定量数值模型,对我国水上溢油应急能力的提高将会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用机械方法收集水面上的浮油是处理溢油事故及净化水域的理想的方法。浮油回收船和浮油回收装置是其中的两大类。浮油回收船收油效率高,操作条件好,但造价高且需配备专门的船员,不宜在较广泛的部门推广。十几年来国内外研制了多种浮油回收装置,它们本身不带动力,不能自航而由船舶或岸上供应动力来操纵。有的装在船头或船舷即组成浮油回收船。本文仅对浮油回收装置做一初步评价,并提出研制新型浮油回收装置的意见。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我国海上危险化学品(简称危化品)运输的现状、危化品的特殊性和危害性,并对危化品运输的风险因素进行了分析评估。结合目前救捞系统在危化品应急处置上的能力的不足,研究认为应从完善应急处置体制机制、补充专业装备技术、提高应急人员素质水平、加强危化品应急体系理论研究等方面予以补强。  相似文献   

17.
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体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规划环境评价与应急避难场所规划交叉视角概括了开展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的学术价值及前瞻性;提出应急避难场所是典型的耗散结构非平衡态系统,阐明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的环境生态问题的方向性;在此基础上,依据工业生态学、耗散结构及环境生态管理理论提出了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环境评价程序及内容;结合焦作市龙源湖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情况,对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环境评价框架进行了现实考量。研究表明,应急避难场所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研究对于规避应急避难场所规划时二次环境灾害产生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当前我国在码头油气回收领域缺乏强制性标准或法规,既无对装船作业油船的统一要求又缺少装船油气回收系统的国家标准。针对这一现状,依据国际公约条例列举了码头油气回收系统对油船的要求。以上海石化码头油气回收系统为例,介绍了一套符合国际公约要求的并在实际装船作业中应用的码头油气回收系统。该系统主要包括船岸对接安全界面和油气回收装置,会对国内码头油气回收的开展起到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结合西南岩溶地区恶劣的地貌特征及脆弱的生态环境,分析了油品泄漏对环境的危害,总结了当前油品泄漏应急救援措施及环境污染处置方式。结合生产实际,提出了岩溶地区管道选址建议、在营管道线路截断阀和站内工艺流程改造方法、加强管道运营管理措施,预防和减小岩溶地区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20.
地震应急救援后勤保障是一项特殊的后勤保障,因其具有不可预知性的特点;具有后勤保障物资装备的专业性、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具有时间紧迫性和工作高效性的特点.所以,沿用传统的管理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救援工作的需要.本文探讨了如何采用现代项目管理技术,对地震应急救援后勤保障工作进行项目管理,建立适应地震应急救援后勤保障特点的项目管理体系和管理模式.在国内外地震应急救援后勤保障实践中,项目管理在提高效率、缩短工期、降低成本、提高质量、发挥团队精神、创造最大效益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政治、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