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环保信息     
造纸工业实行新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由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新修订完成的《造纸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标准编号GB3544-2001)于2004年1月1日起,开始正式实行.新“标准”分别对原标准中的3.3条、3.4条、4.5条等内容进行了修订;对标准附录A的第一款及Q混合的公式做了修改. 摘自《中国环境报》 比CO2危害程度高出2倍,煤烟颗粒威胁全球气候变暖 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科学家最新公布的一项研究表明,主要来自于柴油车的煤烟颗粒具有减弱雪和冰光反射率的作用,从而导致高达1/4全球气候变暖现象的发生.煤烟颗粒是一种由碳微粒混合盐分和灰尘而形成…  相似文献   

2.
煤尘污染是煤港面临的最大的环境问题。煤港在装卸运输过程中散发出来的煤尘,污染港区及其周围的大气,带来很多危害或危害威胁。如小颗粒煤尘被人们吸入肺内,可引起煤肺等损害人体健康的疾病;煤尘落在植物叶片上,会减少叶子的透气性,减弱植物的光合作用,引起植物细胞的坏死,煤尘落到住宅、衣物和公共建筑上,会降低人们的生活质量;煤尘在名胜古迹和风景区降落,会对大家为保护历史文物和旅游事业所做的努力,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大气中的煤尘达到一定浓度,还可能引起爆炸;煤尘的逸散,会对煤炭资源带来不可低  相似文献   

3.
针对户外体育活动的空气环境进行详细分析,对造成城市空气质量变差的因素进行剖析,给出影响空气质量的因素:汽车尾气、工业废气、煤尘、建筑尘土、区域环境、大众环保意识十分薄弱等。同时,从影响因素中发现汽车尾气排除的PM10和PM2.5逐渐增加;煤炭燃烧过程生成的煤烟与煤灰,也是产生PM2.5的主来源头之一。例举了某一线城市2012年至2017年SO2、NOx、TSP、PM2.5年均浓度历史变化趋势。措施,能够有效改善空气环境质量,为城市居民的户外体育活动提供一个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4.
<正> 迄今为止,在我国的日汉环境科学辞典及有关的文献中,对日本的“国立公园”及“国定公园”都没作明确解释,只是照搬原文,使广大读者对二者之区别无从了解。基于上述现状、笔者,根据有关文献及实地考察,对日本的“国立公园”与“国定公园”  相似文献   

5.
"挡风抑尘墙"对粉尘污染的防治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李立新  张咏冰 《环境保护》2005,(5):37-37,71
为解决我国露天储煤场的煤尘污染,秦皇岛市环保科技开发公司根据秦皇岛市港口煤尘污染情况,就解决露天煤堆场的煤尘对周边大气环境污染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提出了“挡风抑尘墙”技术。其机理是通过降低来流风的风速,最大限度地损失来流风的动能,避免来流风的明显涡流,减少风的湍流度而达到减少起尘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煤矿区煤尘污染的预测 ,目前主要采用类比和风洞试验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简便、费用低、省时 ,但结果可靠性差 ,不符合高精度大项目的要求 ;第二种方法精度可靠 ,能满足高精度的要求 ,但是费用高 ,时间长 ,对精度要求不高的中小型项目来说也没有这个必要。为此 ,利用煤田地质勘探资料—煤层筛分结果来预测煤尘对矿区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7.
<正>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伦敦工厂里一排排烟囱排放出浓黑的煤烟,曾经被认为是社会进步的标志。这座世界著名的大都市当时整天天空灰蒙蒙,被戏称为"雾都"。煤烟带来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给伦敦市民的健康带来严重危害,如何看待煤烟、又该如何治理空气污染,英国社会的各利益阶层为此展开过漫长的博弈。工业革命是煤炭"烧"出来的当今世界,有30亿人生活在城市中,相当于世界  相似文献   

8.
本文结合新建煤场的设计,较详细地介绍了煤炭堆放装卸过程中产生的煤尘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系统地研究了煤场煤尘的污染规律;提出了煤尘污染的防治措施;并对采取防治措施后所带来的环境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秦皇岛港煤码头一期工程系由我国自行设计制造,年通过能力为1000万吨煤炭的一条自动化流水作业线。建设的全过程中坚持了环保“三同时”的原则,干、湿法除尘设施配备比较齐全,作业中的煤尘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由于装卸起尘煤种比例较大,作业环节多,地方区域性气候因素复杂,煤尘污染环境,损害人体健康还是比较严重的。  相似文献   

10.
在贮煤场四周设置挡风抑尘墙是目前我国对贮煤场煤尘采取的最主要治理措施。以某2×350MW机组工程贮煤场为例,进行了挡风抑尘墙综合抑尘效率90%、不同风速、不同含水率条件下的煤尘源强估算,并进行了大气环境防护距离和卫生防护距离的确定,为相关环评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港口煤炭码头大气降尘与总量控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提出了煤炭港口煤尘污染总量控制的方法 ,论证了港口大气降尘与煤尘污染的关系。运用平均数控制图的原理 ,解决控制港口煤尘污染的问题。  相似文献   

12.
地方性氟中毒环境地球化学病因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氟中毒的发生与饮用水中氟离子的含量成正相关,但发病率的轻重又受到钙、镁离子的控制。研究表明:我国南方氟病地区青少年氟斑牙的发生,并非完全由煤烟氟污染玉米所致,而与南方平均气温高,病区人群长期大量饮用含氟和钙、镁离子偏低的水有关,特别是很少食用煤烟氟污染玉米的城市,这种相关性显得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3.
刘贺平 《交通环保》2001,22(6):18-19
分析了天津港煤、焦炭储运的现状及其污染情况,南疆物流散货中心作为实现“北煤南移”的重大战略,将彻底改变堆场、储运场凌乱分布的局面,改变现有煤尘污染的情况,具有良好的环境、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决发电厂,煤矿和选煤厂的输煤系统煤尘污染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应用静电就地抑制煤尘污染的。在输煤皮带机上用超高压静电控制煤尘污染,无二次污染,抑尘效果好。  相似文献   

15.
煤堆场粉尘浓度监测和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上海港煤炭装卸公司北票码头在现场开展煤尘监测,气象参数测定,尘源鉴别和煤尘扩散预测。通过实例研究.较系统和深入地阐述了煤尘污染程度和扩散范围,周围其余尘源的叠加影响以及采样和评价技术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6.
程健敏  秦珏星 《交通环保》1998,19(4):5-21,31
结合上海港煤炭装卸公司北票码头在现场开展煤尘监测,气象参数测定,尘源鉴别和煤尘扩散预测。通过实例研究,较系统和深入地地阐述了煤尘污染程度和扩散范围,周围其尘源的叠加影响以主采样和评价技术的具体应用。  相似文献   

17.
沙土不同有机矿质复合体对磷的吸附特征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平衡吸附法研究了沙土不同有机矿质复合体对磷的吸附特征影响.结果表明,去除腐殖质后的沙土对磷的吸附能力大大降低,其饱和吸附量Qm和吸附分配系数K分别只能达到原样的38.41%和7.42%,说明有机矿质复合体是影响磷在沙土上吸附特征的主要因素;钙键有机矿质复合体的碳标化饱和吸附量为388.35 mg·kg-1,相当于原样的1.51倍,在其所形成的有机矿质复合体中存在着孔隙填充方式的磷吸附;铁铝键有机矿质复合体在对磷吸附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其碳标化饱和吸附量可达500.23 mg·kg-1,相当于原样的1.93倍,其吸附机制除孔隙填充方式外,还存在铁铝氧化物及水化氧化物对磷的配位吸附.因此,考查土壤对磷的吸附能力时不仅要考虑腐殖质的含量,更要考虑腐殖质的复合形态,它也是影响土壤对磷吸附特征的重要因素.以原样的磷饱和吸附量为基准,钙键有机矿质复合体和铁铝键有机矿质复合体携载的吸附态磷可分别按原样的1.51和1.93倍进行估算.  相似文献   

18.
沉积物不同有机矿质复合体对磷的吸附特征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采用平衡吸附法研究了西辽河沉积物不同有机矿质复合体对磷的吸附特征影响.结果表明,去除腐殖质后的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能力大大降低,其饱和吸附量(Гm)和吸附分配系数(k)分别只能达到原样的35.62%和9.93%,有机矿质复合体是影响磷在沉积物上吸附特征的主要因素;沉积物中的钙键有机矿质复合体对磷具有孔隙填充方式的吸附,其碳标化饱和吸附量为1157.05mg/kg,相当于原样的1.27倍;沉积物中的铁铝键有机矿质复合体在对磷吸附中发挥重要作用,其碳标化饱和吸附量可达1736.82mg/kg,相当于原样的1.88倍.其吸附机制除孔隙填充方式外,还存在配位吸附;考查沉积物对磷的吸附能力不但要考虑腐殖质的含量,更要考虑腐殖质的复合形态,它也是影响沉积物对磷吸附特征的重要因素.以原样为基准,钙键有机矿质复合体、铁铝键有机矿质复合体携载的吸附态磷可分别按1.27和1.88倍进行估算.  相似文献   

19.
本文结合石臼港规划建设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初次设计和运用一种物理化学方法测定降尘中煤尘的含量,并对煤尘的来源及其影响水平进行了客观分析。  相似文献   

20.
“喷雾洒水降尘器”控制煤尘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煤矿五大自然灾害之一的煤尘,已严重威胁着煤矿安全 生产和职工的身体健康。随着煤矿机械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开采强度增大,出现了高产、高 效的矿井,为煤矿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带来了煤尘的严重危害。研究并解决矿井煤 尘问题,已引起煤矿安全生产的高度重视。1、矿井煤尘的分析根据《煤矿井下粉尘防治规范》的要求,结合煤矿现场实际,对机采、炮采工作面,皮带运 输巷、转载点分别进行定点煤尘测试,其结果每米巷道煤尘的日沉积量一般在140-550g/(m .d),随着远离工作面,煤尘沉降速度和沉积强度呈逐步下降的趋势,而在采煤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