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希腊神话故事《奥德赛》里的英雄俄底修斯在海岛上遇到独眼巨人,到《格列佛游记》中的“大人国”,许多故事都描述了这样一种生命——巨人。所有这些故事以及一些关于巨人的考古发现,不禁让人们思考:地球上是否真的有巨人存在?泰国 PP 岛惊现“巨人”遗骸“印度洋海啸让远古巨人浮出水面,人们在泰国 PP 岛发现身高3.1米的远古巨人遗骸!”前不久,泰国《旅行导报》在显著位置报道了这一“重大发现”。  相似文献   

2.
张巨湘 《灾害学》1992,7(4):93-94
天文气象预报预测研究在中国古代已有丰富的经验,但还没有形成完整理论。作者引用14种中国古代文献资料,如《易经》、《书经》、《诗经》、《周礼》、《孙子兵法》、《孙膑兵法》、《汉书》、《京房易占》、《论衡》、《搜神记》、《唐开元占经》、《管子》等。这些古代文献中,把“月之从星,则以风雨”作为古代天文气象预测预报的高度经验概括,并把“毕”、“轸”、“翼”、“壁”作为二十八宿中的天文气象特征星。作者认为,中国古代天文气象学家积累起来的经验,是十分宝贵的科学遗产,应引起足够重视。但古人  相似文献   

3.
《民防苑》2003,(5)
我国古代通常把火灾分成两大类,《左传》即称“人火曰火,天火曰灾。”所谓“天火”,就是指由于雷电所击而引起的大火。这种“天火”占火灾中相当一部分,特别是建筑物遭“天火”尤为突出。于是,我国古代建筑设计者便采取有关措施以避雷防火,这里略述一二,以供参考。根据民间传说和以往的经验,在屋顶正脊的两  相似文献   

4.
肖大威 《灾害学》1995,10(3):81-86
本文探讨和归纳了中国古代城市管理中一套“以法制火”的经验及其发展史.  相似文献   

5.
在许多武打小说中、丹顶鹤头上的“丹顶”被描写成为一种剧毒物质,称为“鹤顶红”或“丹毒”,一旦入口,便会致人于死地,无可救药。据说皇帝在处死大臣时,就是在所赐酒中放入“丹毒”。大臣们也都置“鹤顶红”于朝珠中,以便急难时服之以自尽。其实,这些说法都是毫无根据的。丹顶鹤体态高雅,舞姿优美,鸣声如笛,富有音韵,自古以来就深受人们的喜爱,在我国古代诗歌、绘画等艺术作品中,对它的娇美形态,无不交口称  相似文献   

6.
古代的中国是一个灾害频仍的国家,几乎无年不灾.无年不荒,西方学者甚至称中国是“饥荒之国度”。尽管当代防灾、救灾能力远超古代.但近年来一系列灾害仍然给我国造成了严重的损失。  相似文献   

7.
请为救灾勇士多准备些"粮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这是写给各类灾害发生后而成立的救灾指挥部的话。“粮草”是古话,有“人马未到,粮草先行”之说,古代打仗用马,故“草”很重要。“粮草”用现代话讲指的就是物资。  相似文献   

8.
正(2018.4.11-2018.6.10)江苏连云港发生一起大巴侧翻车祸4月12日,江苏省连云港境内连徐高速发生一起大巴侧翻并碰撞另一辆轿车事故,造成7人死亡。泰国新年泼水节发生多起交通事故4月18日,泰国内政部公共灾害防治厅发布泰国新年车祸报告,泼水节(宋干节)4月11-17日期间,泰国车祸共发生3724起,导致418人丧生。重庆一小客车与大货车相撞4月23日,在重庆成渝环线G93沙  相似文献   

9.
<正> 1 地震危险性评定历史泰国为非地震区。地震主要发生在沿泰国西边界之外的缅甸—安达曼、苏门答腊断裂带。早在公元前624年,泰国和缅甸就有历史地震的文字记载(Nutalaya和Sodsri,1984)。1963年,气象部门在清迈建立了第一个地震台,后来有选择地在一些省份建立了8个地震台(图1)。至此,泰国的地震监测开始系统化。1975年2月17日记录到发生在Tak省的5.6级地震和1983年3月22日发生在Kanchanaburi省的5.9级地震,后一地震在曼谷有感,引起了恐慌,也对整个城市的高层建筑和大规模建设计划存在潜在危险。为此,政府设置了国家地震委员会,以利于对泰国的地震影响研究(Poobrasert,1987)。  相似文献   

10.
柯娇 《防灾博览》2002,(1):44-44
2002年,农历壬年,属马,俗称马年。马是人类无言的朋友。马是一支歌,一支飞奔的歌,马是一首诗,一首豪放的诗。马年说马,便有了神笔马良的灵性,便有了伯乐相马的慧眼,便有了“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洛阳花”的快感和意境。马是一种文化。 马,大多生长在我国雄性的北方,中国古代,从春秋战国到唐宋元明清,骠悍的骏马,在长城内外写下了华夏马文化的辉煌篇章。在生产力落后的封建社会,马,可谓是“第一生产力”和“第一战斗力”。属于马的轶闻趣事,构成了中国皇帝成功的半部典籍。神马添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