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6 毫秒
1.
魏正明 《上海环境科学》2002,21(12):747-747
产业结构是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中很重要的环节。产业结构是经济结构的主体,直接影响城市生态环境质量。世界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先进城市在以GDP表达的产业结构上多为“三产”>“二产”>“一产”。如伦敦1985年“三产”比重达到77.2%,巴黎为74.6%,纽约为84.7%,东京为71.1%,香港、新加坡1993年分别达到75.5%和69.9%。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土壤环境总体状况不容乐观,土壤污染问题突出,土壤修复治理工作已迫在眉捷,但我国土壤修复行业还处理起步阶段。本文阐述了我国土壤修复产业容量状况、资金需求估算并针对土壤修复产业链的构成及各中间环节进行了详细现状调研与论述。同时,结合我国土壤修复行业正处于成长期初级阶段的现实情况,展望了我国土壤修复行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周迪  王雪芹 《自然资源学报》2019,34(11):2305-2316
研究碳排放效率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耦合关系以及耦合路径,对新时代中国的绿色发展以及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包含非期望产出的超效率SBM模型测算碳排放效率,应用扩展的耦合模型考察了中国各省份碳排放效率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耦合关系,并根据耦合程度和耦合特征对各省份进行多重分类,在分布动态学框架下设计了中国碳排放效率和产业结构升级水平的耦合路径。研究发现:(1)中国碳排放效率和产业结构升级水平的时空格局存在差异,近一半省份的耦合程度介于0.2~0.4之间,处于轻度到中度的失调衰退水平,且近一半省份的耦合特征属于发展度较低、协调度较高的“低水平协调”类型。(2)从地区间的分布动态上看,中国碳排放效率和产业结构升级存在明显的动态不协调,前者固化程度大于后者,区域碳排放效率的“低水平陷阱”现象比区域产业结构升级更严重,故中国应在缓解区域间碳排放效率固化问题的基础上提升各地区碳排放效率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耦合度。(3)本文设计的碳排放效率与产业结构升级的耦合路径,既能缓解二者在地区之间的动态不协调问题,又能有效提升二者在各地区内部的耦合度。  相似文献   

4.
回顾了"十一五"期间印染行业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十二五"是印染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从调整产业结构、推进节能减排、开展清洁生产、加强监督和宣传教育、扩大内需等几个方面提出了科学发展印染行业的具体措施和任务,以期实现印染行业产业升级。  相似文献   

5.
基于长三角地区钢铁行业发展案例研究,本文小结了该地区钢铁行业产业升级的路径依赖,阐述了环境约束对产业升级的促进作用,提出了提升环境生产力推动经济发展绿色转型的理念。  相似文献   

6.
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当今全球推动经济发展的动力,成为世界大国争夺的战略制高点,是我国国民经济战略性、先导性的支柱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充分发挥其经济增长“倍增器”、发展方式“转换器”、产业升级“助推器”的强大作用,对于中部地区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是资源枯竭城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水平测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则是精准制定产业转型政策的重要依据。基于2008—2017年我国24座资源枯竭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从方向、速率及水平三方面测算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状况,并运用固定效应模型探究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我国多数资源枯竭城市主要向第三产业转型,少数城市注重培育多产融合的转型模式;(2)我国资源枯竭城市2013—2017年产业结构转型升级速率整体较2008—2012年快,转型升级速率呈加快趋势,但各地区及城市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性;(3)我国资源枯竭城市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总体呈上升态势,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但整体水平始终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并呈东部较高、中西部和东北部较低的空间分异特征;(4)就业总人数、财政支出占GDP比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镇人口比例对资源枯竭城市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呈正向影响效应,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呈负向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8.
以武陵山片区42个国家级贫困县(市、区)为案例地,综合运用SBM模型、改进的熵值法与耦合协调模型,揭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水平与旅游扶贫效率耦合协调关系的时空演化特征。结果表明:(1)武陵山片区整体及各分片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指数均呈波浪式变化,湖北片区、重庆片区以及武陵山片区整体的旅游扶贫效率呈上升态势,而湖南片区和贵州片区略有下降;(2)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水平与旅游扶贫效率不耦合、不协调的县域单元主要集中在武陵山片区中部,数量逐年减少,实现耦合和协调的县域数量显著增加并向边缘地带形成集聚态势;(3)不耦合失调(类型1)向耦合协调(类型2)转变是核心转变路径,促使类型2的地区数量显著增多,并逐渐在研究区域边缘形成带状分布。研究可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跨越贫困陷阱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9.
绿色创新是实现资源型城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探究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生态环境注意力对资源型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机理,对于破除资源型城市产业发展路径锁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6—2020年中国115个地级资源型城市面板数据,运用产业结构层次指数、文本分析法与超效率SBM模型,表征并刻画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政府生态环境注意力与绿色创新效率的时空演化特征,通过多元线性回归评估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生态环境注意力提升对绿色创新效率的影响及作用路径。研究发现:(1)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生态环境注意力增加显著提升了城市绿色创新效率,该结论经过多重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2)从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生态环境注意力提升对绿色创新效率的作用效果上看,中、西部城市优于东部城市,再生型、成熟型城市优于衰退型和成长型城市,森林型城市优于油气型、钢铁型、有色金属型和煤炭型城市。(3)资源型城市产业结构升级与政府生态环境注意力增强通过提升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三个渠道影响城市绿色创新效率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0.
绍兴是印染大市,印染企业主要在绍兴市越城区和绍兴县(现已更名为柯桥区)这两大区域内。针对绍兴市、县两个区域印染产业转型升级中的政策措施——主要是强化产业集聚、强化源头控制、强化污染整治、强化倒逼提升等几方面的环保相关对策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基于PVAR模型,以我国30个省(市、自治区)2010—2018年数据为例,从全国和东中西区域层面分析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与碳排放效率的动态关系。结果表明:(1)从全国层面看,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与碳排放效率自身具有较强的协调性且相互间能够产生正向的促进作用。(2)从区域内部来看,自东向西,科技创新、产业结构升级与碳排放效率的协调程度逐步递减。东部地区基本实现了三个变量的协调发展,中部地区产业结构升级与碳排放效率尚未形成双向互动关系,碳排放效率对产业结构升级提升的推动力不足;西部地区科技创新水平偏低,产业结构不合理、碳排放效率较低,三者均未形成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秦时明月》动画系列为例,研究动漫产业中的动漫产品如何实现经济效益与传统文化传播双赢。首先分析国内动漫产业发展情况,再分析《秦时明月》系列在产品内容、产品经营上是如何传播传统文化的,并提出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从煤炭资源型城市鹤岗市环保产业现状出发,立足我国环保产业发展方向,对鹤岗市环保产业现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障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大力发展环保产业的对策和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河南温泉旅游产业规模扩张迅速,伴随着温泉产业的迅速发展,越来越多的问题暴露出来,河南温泉旅游产业急需转型升级,针对这些问题,文章提出通过创新产业发展模式、泡浴模式,加强与人文资源的结合,尽快制定行业规范以及改善内部经营管理等措施来实现温泉产业的创新发展。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辽宁省环保产业产值、机构、分布现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探讨了今后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6.
当前,河北省环保产业结构不尽合理,严重制约了它的进一步发展,为尽快适应入世需要,就要从产业布局、产品生产、体制结构和所有制结构等方面进行战略性调整,以促进环保产业的跨越式发展。  相似文献   

17.
该文拟就加快环保产业发展步伐,促进我省产业结构合理调整方面进行探索。  相似文献   

18.
美国环保产业的发展与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燕 《环境保护》1996,(9):38-40
美国环保产业的发展与启示浙江大学管理科学研究所吕燕美国环保产业兴起于70年代。由于人们环境意识的提高及政府对环境管制的严格化,环保产业获得了高速的发展。至1991年,美国从事环保产业的企业已达35000家.从业人员一百万,产值为120亿美元,约占全世...  相似文献   

19.
以我国98个具有较完善交通基础设施的城市为样本,构建空间杜宾计量模型,实证检验了我国交通基础设施对产业结构升级的空间效应。结果显示,交通基础设施可促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且存在明显的空间溢出效应。航空运输有利于我国第三产业的集聚和发展,高铁促进了第二产业由较发达区向较落后区域的转移和扩散,公路运输对产业结构升级特别是对第三产业发展的贡献率最明显,且有效地增强了铁路、航空运输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程度。  相似文献   

20.
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协调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精准识别产业结构优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协调状况,对于推动东北地区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协调国土空间规划及产业布局具有重要现实意义。运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及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法,深入探究了2009—2018年东北地区产业结构优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的耦合协调水平及其空间相关性。结果表明:(1)东北地区城市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逐年降低,且区域差异程度较大;产业结构高级化水平小幅上升,但不存在明显的空间分异特征。(2)城市土地集约利用水平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演变特征,并沿着哈大交通经济带的中心城市向两侧梯度递减。(3)产业结构合理化、产业结构高级化与城市土地集约利用协调度分别呈现先上升后下降及稳步上升的演变态势。两协调度均以大连、哈尔滨等城市为中心向外辐射,呈现“多中心多圈层”的空间分布特征。(4)城市两系统协调度存在显著的空间正相关,但显著性逐年减弱,其中高—高聚集类型主要集中在辽中南城市群,低—低聚集类型集中在黑龙江东部城市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