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引言环境经济学作为经济学的一个分支学科,最早兴起于本世纪五、六十年代,当时在西方发,达国家,严重的环境污染激起了强烈的社会抗议,弓愧许多经济学家和生态学者重新考虑传统经济教义的局限性,从而把环境和生态科学的内容引入到经济学研究中。环境经济学的形成和发展,同时在两个方面为人类知识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一是扩展了环境科学的内容,使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认识增添了经济分析的视角(应该说这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视角);二是使经济科学在更为现实和客观的基础之上得到发展,增强了经济学对十社会现象和人类行为的解释力,而…  相似文献   

2.
“目前的经济情况,最不能做的就是管制或者冻结物价。”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5月14日在上海称,“有舆论说,燃油不能涨价,涨价会推动通胀。但资源价格太低正是造成现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困难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刚刚发生地震事件对经济不会有很大的影响。他说:“我们的经济体以及经济总量很大,所以这些事件的影响是有限的。”  相似文献   

3.
<正>令人不安的是,经济学诞生比科学早了几千年。人类对经济行为的观察记录在最早的文字中,然而对科学的清晰理解却与关于地、风、火和魔法的空想概念相混淆。真正的科学必须等待电池、原子和电、显微镜和微生物的相遇。由于这种发展顺序,经济学家以一种笨拙的、形而上学的方式思考生产要素(或“要素”)。经济产品的配方被想象为“劳动力”和“资本”,有时是“土地”。当经济学家试图给这门学科引入一些严谨性时,  相似文献   

4.
<正>当今世界,人们不仅要实践生态文明,更要领悟一个道理,即人类经济活动只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一部分。几百年前,人们第一次发现大地是球形时,便不断探索新型技术和新奇的可能性。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却拘泥于狭隘的经济学模型。这些模型是200多年前,由经济学家通过对简单农业、家庭手工业甚至原始狩猎的案例研究建立起来的。由此,经济学家制造出一个假象——人类供需关系是宇宙的核心。由于发表货币理论、制定货币相关法律法规的人  相似文献   

5.
论资源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资源经济学至今没能成为一门成熟学科的首要原因在于学者们对其研究对象没有形成统一的认识,并主要存在两方面的问题:其一,在研究对象的外延和内涵上,没有划清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之间的界限;其二,把资源经济学变成自然资源有效配置或利用经济学。作者根据人口、自然资源、自然环境、自然灾害和生态系统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分别与经济系统形成的7个交叉系统,把资源经济学与6种相关经济学的研究领域对象区分开来。进而根据科学研究对象所具有的特殊矛盾性,把资源经济学、环境经济学和生态经济学的研究内容划分开来。还根据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经济活动的概要界定,从总体上分别概要地界定了三种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并认为资源经济活动是资源经济本质、资源经济运行和资源经济发展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知名经济学家林毅夫表示,如果能够推动科技创新和结构性改革,未来二十年中国应该能够保持每年8%左右的实质经济增长。  相似文献   

7.
中国应遵循的“成功经济学”是提高税收。增加城镇化、医疗、教育的开支。同时刺激增长、改善环境和降低贫富差距。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斯蒂格利茨为中国经济把脉,他称中国的问题在于市场太多,政府太少。中国可以有更好的策略。首要的一点,如果中国将更多的资源用来缓解医疗和教育的巨大不足。中国人的生活水平可以,也必将得到改善。在这里。政府应该扮演主导角色,而且大部分市场经济国家都应该这么做。中国应遵循的“成功经济学”是提高税收,增加城镇化、医疗、教育的开支,同时刺激增长、改善环境和降低贫富差距。  相似文献   

8.
眼下“创新、转型、调整”是中国经济领域-出现频率最高的热门话语。国务院领导同志在不同场合也多次强调,中国未来的经济重点,是调整结构,实现产业突围、、而著名经济学家厉以宁更是将调整结构提高到关系生死存亡的高度。、但是.应当承认,要驾驭中国这样一个年GDP已居全球第二位的巨型经济体谈何容易,  相似文献   

9.
上期《环境经济》的封面文章——《应对气候变化:财政政策有作为》,使读者对气候变化和财政政策之间的关系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去年的哥本哈根大会期间,来自中国财政部的《中国应对气候变化的财政政策及效果》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这也是中国第一次向外界公布中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问题上的积极作为,充分证明了中国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所做的工作以及积极的姿态。  相似文献   

10.
一个国家可以砍伐它的森林,侵蚀它的土壤,污染它的蓄水层,捕杀野生动物和鱼类直至其灭绝,但是它财政收入的测量却并没有随着这些财产的消失而受到影响。其实贫困正在到来。—罗伯特·瑞彼得(Robert·Repetto) 当经济学家们对环境恶化的现象表现出漠不关心的时候,自然科学家们常对此感到困惑和茫然。这种看起来漠不关心的原因之一,是经济学家们的统计结构,以及在此上建立的模型没有考虑到自然资源贮藏变化的经济价值。如果政策制定者们认识到并且对在现行政策下自然系统的大量  相似文献   

11.
由诸大建、胡圣等译,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超越增长——可持续发展的经济学》一书是美国著名生态经济学家赫尔曼·E·戴利对环境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理论、政策研究的集大成著作,也是90年代以来在环境与发展领域发挥着相当重要作用的著作。  相似文献   

12.
5月17日,经济学家、国民经济研究所所长樊纲在上海表示,中国经济尽管面临众多挑战,但由于城市化进程、中产阶级成长以及中国分配收入结构的改善,中国经济依然能够在未来二三十年保持7%以上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3.
民生性、公共消费型基础建设投资、已有生产能力的绿化和升级以及居民消费为中国经济的三大新增长点。 清华大学教授、经济学家李稻葵表示,过去近20年来,中国传统的经济增长点有两个,一是房地产,二是出口。如今这两大经济增长点都在逐步褪色。那么,中国经济的新增长点在哪里?李稻葵认为,民生性、公共消费型基础建设投资、已有生产能力的绿化和升级以及居民消费为中国经济的三大新增长点。  相似文献   

14.
生态学与经济学的合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学家和经济学家在环境问题上各持己见,误解很深。近年来,生态学家和经济学家逐渐认识到了合作的重要性。但是,他们的合作一直磕磕碰碰。其中,最大的分歧在于如何合作才是最有效的。促进双方的沟通和理解可使经济学家更多地将环境问题纳入经济范畴,使生态学家探索运用经济手段解决环境问题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5.
排污权市场交易理论研究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排污权市场交易理论研究TheoreticalStudyontheMarketCreationofPollutionRight程远,吴敏辉(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上海,200043)根据《环境保护法》,中国原则上可以采取多种经济手段保护环境。根据经济学家...  相似文献   

16.
滕有正 内蒙古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生于1936年9月,童年在皖南山区和原籍繁昌县度过,后在南京和大连等地上学。1955年至1960年就读于北京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在河北、内蒙古等地农村牧区劳动和作基层工作,20年的农村生活,给了他深刻了解中国经济和社会的极好机会,他关心生态环境,注重调查,积累资料,为后来的研究准备了良好条件。1979年他到内蒙古大学经济系在教,先后讲授农牧业经济学、生态经济学、城市经济学等课程。他重视环境与生态保护的宣传教育,经常带领学生参观和调查城乡环境,组织开展环境与经济问题辩论赛,许多学生在他的指导下…  相似文献   

17.
世界著名经济学家、英国剑桥大学教授、1996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詹姆斯·莫里斯爵士11月18日在山东济南就当前的经济危机谈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中国政府出台的4万亿元投资计划对中国经济肯定会有帮助。  相似文献   

18.
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经济学家林毅夫在目前召开的2013年中国民营经济发展论坛上表示,双轨制在中国已经走到了尽头。他认为,现在经济中存在的很多问题都足双轨制带来的.这之中最主要的是收入分配问题、寻租现象的普遍化和社会风气问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哈继铭12日在广州举行的首届中国国际金融服务贸易洽谈会上表示,全球经济下行周期将持续3年以上。  相似文献   

20.
环境经济学是环境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进行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对加强环境管理和经济管理,推进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具有重大意义。目前,这方面的论述尚不多见。不久前,全国环境科学学会理事、全国环境管理、经济与法学研究会常务理事陈栋生同志给我们寄来他摘编的《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的部分论述》和他写的一篇论文,这是对本刊的支持。我们发表这篇文章,希望引起经济学研究工作者和环境管理、经济管理部门的同志们关心环境经济学的研究和探讨。此外,这是本刊首次发表外地的作者来稿。为了把本刊进一步办好,我们殷切希望各地热心环境保护事业的同志多给我们以帮助和支持,并欢迎赐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