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09年12月,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所属中国航空研究院颁布了新修订的《航空科学基金管理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和《航空科学基金项目管理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规定》和《细则》共有30处涉及依托单位在航空科学基金项目管理上的职责和任务,项目依托单位在航空科学基金项目的有效管理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2.
航空业碳减排问题已成为我国航空业必须解决的一项重要问题。本文基于20102011年我国机场航空基础数据,应用ICAO标准排放模型计算了我国2010、2011年的机场航空碳排放量,分别为5296845t和5728470t,分析我国机场航空业碳排放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我国低碳航空发展对策,以期为我国碳减排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简要介绍了航空装备的特点、航空装备环境适应性现状和航空装备环境适应性试验鉴定工作的特点,分析了航空装备环境适应性试验鉴定工作现状与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了航空装备环境适应性试验鉴定工作的改进思路,并对航空装备环境适应性试验鉴定工作的改进举措进行了总结展望。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经济快速发展,航空业也得到迅猛发展,随之产生大量的航空垃圾。首都机场2011年之前采用自有航空垃圾焚烧炉焚烧处置,2011年之后委托给专业机构进行处置。通过对首都机场这两种航空垃圾处置模式所产生的运行费用及管理进行差异分析,探索未来航空垃圾处置发展方向。研究得出采用委托专业机构进行处置在节约大量费用的同时,更利于环境保护。  相似文献   

5.
擦机尾事件的发生对民航运输航空运行安全有极大的影响。为预测某一时期内民航擦机尾事件的发生率,采用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MA模型)对国内民航运输航空擦机尾事件进行预测,预防运输航空擦机尾事件,提高运行安全性。以1989—2015年我国民航运输航空飞机擦机尾事件为基础数据,采用时间序列模型和AIC准则构建了飞机擦机尾事件发生率预测模型和模型阶数,对后3年的飞机擦机尾事件发生率进行了预测,并将预测值与实际值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民航运输航空飞机擦机尾事件发生率的时间序列模型为AR(1)模型,其预测值与实际值之间误差的绝对值均小于40%,且采用的数据量越丰富、数据越新,相对误差越小;利用该时间序列模型对我国民航运输航空飞机擦机尾发生率的预测精度较高,可有效提高运输航空运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6.
首都机场污水处理厂除了处理机场地区日常的生活污水外,还负责处理航空粪便污水。由于多种原因,2004年上半年航空粪便对污水处理系统造成了冲击。在此介绍了针对负荷的冲击,如何调整工艺,恢复污水处理系统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7.
航空胎生产的领先企业——英国邓禄普航空胎公司2008年2月21日正式宣布,将在华建立航空轮胎翻胎厂,作为其抢占亚太地区飞机零配件市场迈出的第一步。 据了解,邓禄普已经完成了初级调研,翻胎厂选址福建省晋江市,是晋江太古飞机复合材料项目中的一项。项目投产后晋江将称为拥有国际先进技术水平的民用飞机零配件生产维修基地。  相似文献   

8.
环境因素对航空装备失效的影响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阐述了环境因素对航空装备失效的影响,分析了由于环境因素导致航空装备失效所造成的损失.提出了预防航空装备环境失效的对策。  相似文献   

9.
国泰航空一向深明必须将环保系统融入日常动作的重要性。1992年,循这一目标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制订了一份环保工作声明,列明国泰航空对保护环境的承担和使命。这份文件于1992年11月获得管理层全面确认。  相似文献   

10.
通用航空的空管运行保障能力直接影响通用航空飞行安全,因此规范通用航空空管运行保障、细化运行保障标准、增强其指导性和操作性具有重大意义。通过调研国内外有关通用航空空管运行保障能力建设情况,研究现有规范性文件,建立了通用航空空管运行保障评估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层次分析法结合专家分析构建了针对通用航空空管运行保障的灰色层次评价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指标体系进行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该指标体系及各指标权重可靠;根据评价结果提出通用航空空管运行保障分类的建议,以为通用航空空管运行保障规范的制定和完善提供更为具体、可行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遭遇欧盟排放新政中国航空业将何去何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盟已于2008年通过法案,自2012年1月1日起正式将所有欧盟和非欧盟航班纳入欧盟温室气体排放交易系统(EU-ETS)。国际航空业对此的反应不一,欧盟此举也对中国航空业产生了重要影响。根据国际能源机构(IEA)统计,全球航空业2008年二氧化碳排放(包括国际航空和国内航空)占总化石燃料二氧化碳排放的2.6%,虽然其比例不高,但航空业却是全球二氧化  相似文献   

12.
典型航空印刷电路板盐雾环境腐蚀损伤规律研究   总被引:4,自引:5,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盐雾环境对航空电子产品腐蚀的突出作用,研究了典型航空印刷电路板在盐雾环境中的腐蚀(损伤)特征,并与印刷电路板的海洋大气环境效应进行了对比分析,获取了典型航空印刷电路板盐雾环境腐蚀(损伤)机理,建立了航空印刷电路板腐蚀(损伤)随盐雾环境作用时间的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3.
<正>2012年,在欧盟航空碳排放税遭到多国联合抵制后,欧盟又再次酝酿向航海领域征收碳排放税,即"航海碳税"。与此前的航空碳税一样,欧盟为抛出航海碳税找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对抗全球气候变暖。同样,与航空碳税一样,国际社会对此的反对声也如航空领域一样激烈。我国的态度同很多国家一样,坚决反对欧盟就国际航海排放问题采取单边措施。欧盟推出的"航海碳税"是否违法?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航空光学器件的损伤破裂机理和加速寿命试验方法。方法从理论上对航空光学器件的损伤破裂机理进行研究,对不同机理产生的原因、表现及预防措施进行分析。分析大气摩擦和太阳辐射因素对航空光学器件表面温度的影响,在Arrhenius模型理论基础上,以加速寿命试验方法计算航空光学器件的寿命。结果推导出了航空光学器件寿命的计算公式。结论航空光学器件的损伤破裂主要归因于脆性断裂失效和疲劳断裂失效。  相似文献   

15.
航空装备腐蚀维护维修新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海洋环境下服役航空装备极易发生腐蚀的问题,介绍了清洗剂、去腐蚀产物膏、缓蚀剂等腐蚀维护维修新材料的研究进展,包括功能、分类、技术指标等。清洗剂用于航空装备的日常清洗、维护以及维修,去除油污等污染物,防止腐蚀;去腐蚀产物膏用于外场航空装备腐蚀产物的原位去除;缓蚀剂用于在不能对现役航空装备的防护体系进行大幅改动的情况下,针对海洋环境下航空装备的防腐蚀需求,对航空装备进行附加防护或临时防护。综合运用腐蚀维护维修新材料进行航空装备的腐蚀防护,可以预防和减少腐蚀的发生,及时对腐蚀部位进行修复,保障航空装备的使用性能和战斗力。  相似文献   

16.
为了使得航空维修差错规避措施的设计更具有针对性,本文利用维修差错辅助决策系统来引导航空维修差错数据的收集和整理,在收集得到航空维修差错数据的基础上,利用相应分析方法对航空维修差错模式与差错成因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实例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便于编程实现,分析结果容易理解,对设计合理的航空维修差错规避措施、促进我国的飞行安全管理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随着全球航空业的不断发展,航空排放控制措施层出不穷,准确计算航空排放量以衡量控制措施的优劣很重要。文章详细阐述了SAGE模型计算航空排放的核心思想,深入分析了SAGE模型的计算模块。通过对SAGE模型计算航空排放的过程分析,设计了飞机飞行全航段的排放计算流程,并完成了系统建设。介绍了该系统的总体设计和主操作界面;利用该系统计算了某些航班的排放量,结果表明计算值与实际值相比误差很小。  相似文献   

18.
通用航空飞行事故不安全动作原因作用路径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通用航空事故率较高,原因之一是事故原因分析不彻底,缺乏不安全动作对组织内其他事故致因作用路径的分析,使通用航空事故预防存在漏洞。为了完善通用航空事故原因分析方法,以事故致因"2-4"模型为理论依据统计了1997—2010年我国共发生的38起通用航空飞行事故,分析了事故的基本特征,确定了人的不安全动作分类原则,归类并统计了事故中人的不安全动作及对其他事故致因的作用路径。结果表明:不安全动作原因可归为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章行动和不违章4类,其中违章操作是发生频数最高的原因类型;不安全动作对其他不安全动作和不安全物态有直接作用,对间接原因和安全管理体系缺欠有反馈作用,并明确了作用路径中对应的关键人员,可为通用航空事故预防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基于可靠性为中心的航空保障系统特种装置维修决策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研究航空保障系统维修决策。方法通过对俄罗斯航母航空保障系统特种装置主要功能和系统组成的分析,探索特种装置维修技术保障特点,并以可靠性为中心的维修理论,研究航空保障特种装置重要功能部件,分析其故障模式及产生原因。结果通过RCM进行逻辑决断,确定了航空保障特种装置预防性维修工作类型、维修等级和维修间隔期等。结论 RCM可有效应用于航空保障特种装置维修分析中,为机关决策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识别航空企业碳排放管控水平,采用超效率SBM模型和GML指数模型,研究我国6家航空企业2011—2019年的碳排放效率及其动态变化,并构建面板回归模型探究航空企业碳排放效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我国航空企业的碳排放效率在样本年间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形变化趋势;相较于2016年,2019年行业碳排放效率增长6.38%,企业碳排放控制水平有明显提高。碳排放效率变化方面,技术进步与碳排放生产率指数呈现出同方向变化,是碳排放效率提升的主要驱动力;不同企业碳排放效率变化存在较大差异。影响因素方面,客座利用率和燃油成本规制对航空企业碳排放效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当客座利用率和燃油成本规制分别提升1%,碳排放效率分别提升1.524%和0.166%;环境规制对碳排放效率的提升具有积极的影响,现阶段资本结构对碳排放效率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优化企业运营和调整企业资本结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