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现代海洋开发是当代新技术革命的重要领域。占地球总面积71%的海洋,蕴藏着无限的资源。其中有:①海水资源;②海洋生物资源;③海底资源;④海洋航运资源,⑤海洋动力资源;⑥海洋空间资源。调查、研究,开发利用和保护这些资源对当今社会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的发展将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海洋开发内容繁多,范围广泛,形式多样,形成多层次、多结构的产业群。它既包括海洋渔业、海洋运输业和海水制盐业等传统海洋产业,也包括海洋石油工业、海水资源利用工业和海洋旅游业等新兴的海洋产  相似文献   

2.
大家都知道,海洋与森林、湿地并列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是维护全球生态安全的重要屏障,也是发展蓝色经济的主要空间,承载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中国管辖海域辽阔,岸线漫长,岛屿众多、资源丰富、海洋开发和保护的前景非常广阔.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占地球表面对%的海洋是未来的能源、资源宝库,重点讨论了通过海洋勘探来认识海洋,寻找海洋中的丰富资源和能源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提高海洋空间资源利用经济效率是建设海洋强国的重要举措。文章提出海洋产业用海分类体系,构建产业用海结构多样化指数、经济产值和经济效率数学模型,分析我国海洋产业用海空间资源使用现状,得出以下结论:(1)我国海洋产业以渔业、交通运输业、工程建筑业等传统海洋产业为主,且在空间上呈集中分布;(2)我国海洋产业用海结构多样化指数整体偏低,海洋空间资源使用经济产值省际差异明显;(3)海洋空间资源使用经济效率与多样化指数基本上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大陆科学超深钻探计划是当代地球科学的前沿课题之一,又是一项高科技领域。它不仅可以直接观测和研究大陆地壳深部的结构构造、物质成分、深部环境、动力学、地壳演变的历史进程以及地壳深处目前正在发生的各种地质作用,而且在深部矿产资源评价、能源开发、灾害地质、环境地质等方面具有巨大的实用价值和潜在的经济价值。这些优点是其他方法或手段无法比拟的。大陆科学超深钻探计划的实施和完成,将会给地球科学的发展和世界经济的繁荣带来新的生机和活力。本文着重论述了当前大陆科学超深钻探计划的执行情况及所取得的地质科学成果,并对我国开展超深钻探计划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6.
高峰 《世界环境》2014,(5):72-73
<正>很多人喜欢把地球称为"水球",因为地球表面71%的面积被海洋覆盖着。千百年来,海洋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鱼类资源和矿物资源。可是,我们并没有充分地利用海洋。究竟海洋还能怎样造福人类呢?也许某一天,你将看到这样的图景:海洋中分布着各种各样的城市,人像鱼一样在海洋里游来游去……不要大惊小怪,在未来的100年中,人类将会逐步实现这样的梦想。现在,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奇妙无比的未来海洋生活吧!  相似文献   

7.
“全球环境监测系统”(GEMS)建于1972年,隶属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现在世界上已设有500多个基准站(在中国设立两个),以此来观察地球环境。全球环境监测系统可向环境决策者们提出有关具体发展策略所需用的准确数据,负责收集气侯、跨国界的污染、资源、海洋和卫生学方面的数据,以利他们观察地球环境,制订良好的环境管理计划和政策。  相似文献   

8.
海洋是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和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条件。保护好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 ,是海洋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资基础。因此 ,要进一步增强海洋环保意识 ,加强管理监督 ,依靠科技进步搞好海洋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9.
海洋是生命的摇蓝,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宝库,它以极其丰富的资源,广阔的空间,以及对地球环境和气候的调节作用,成为全球生命支持系统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人类社会持续发展的宝贵财富。随着我国陆地浅地层地质资源勘探的基本完成和一些大油田开采的频临枯竭,海洋石油勘探开发作为人们通过现代科技向海洋索取能源的重要途径已被广泛采用。然而,人们在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同时,却有意无意地污染了海洋,因此如何加强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的环境保护,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突出问题。1海洋石油勘探开发环境保护的现状和面临的形势目前我国沿海海域已…  相似文献   

10.
海洋面积占据了地球面积的大半,纵观古今中外,人类对于海洋的探索就从未停止过,其中蕴含的大量资源是吸引人类探索海洋最重要的原因之一.我国的国土面积辽阔,海岸线绵长,在对海洋的资源探索上有着地理优势,故而我国的海洋业有着巨大的发展前景.但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对海洋的探索深入,在海洋资源不断被挖掘利用,海洋产业蓬勃发展的同时...  相似文献   

11.
海洋是地球生命支持系统的基本组成部分和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条件。保护好海洋环境和海洋资源,是海洋经济实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物资基础。因此,要进一步增强海洋环保意识,加强管理监督,依靠科技进步搞好海洋环境保护工作。  相似文献   

12.
正地球表面总面积约5.1亿km~2,其中海洋面积约为3.6亿km~2,占总面积的71.0%,海洋中丰富的动植物资源在全球生物多样性中占有极其重要的位置。随着人口剧增和陆地资源的日益衰竭,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将越来越依赖海洋。我国是传统海洋大国,拥有丰富的海洋生物资源,已经鉴定的海洋生物约占全世界海洋生物物种的七分之一,是海洋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之一。然而,受过度捕捞、破坏性海洋作业、污染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影响,我国的海洋生物资源面  相似文献   

13.
<正>海洋几乎覆盖了地球表面的四分之三,孕育着世界上超过半数的生命。对于地球来说,海洋是生命的摇篮,健康的海洋对我们的星球、我们的未来至关重要。需要让我们重视的是,目前,全球40%的海洋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一半以上的海岸带栖息地正在退化,三分之一的海洋鱼类资源被过度捕捞,全世界的  相似文献   

14.
我国海洋垃圾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海洋已成为促进全球经济发展最有潜力的地球资源,更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资源,海洋经济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在海洋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由于人类的过度开发利用,海洋环境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近岸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生物资源锐减以及海洋垃圾污染等问题日趋严重,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  相似文献   

15.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在1998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的讲话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为了地球上的生命:拯救我们的海洋”是我们每个人的呼唤,要求我们保护和注意我们星球上最有价值的一种资源:海洋。海洋占地球表面百分之七十以上,几乎人类的三分之二——约35亿人居住在沿海地区和靠沿海和海洋环境谋生。今后20年预期这部分人口将  相似文献   

16.
正海洋是地球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环境在保障人类生存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出重要的生态价值与资源价值。正因如此,人类对海洋的开发利用行为愈发复杂多样,对海洋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为此,国际层面为规范保护海洋生态系统与生物多样性做出了一系列努力。  相似文献   

17.
深部地质研究通常与地球物理相联系。实际上,地球物理方法所确定的仅仅是地球内部的不均匀层及壳幔界面的几何形状和地球物理参数。解释壳幔成分、各个不同层面物质的物理状态、性质及已经或正在进行的地质作用应是变质地质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因此,深部地质研究应是地质-地球物理综合调查研究的统一过程。近十年来,深部地质研究迅猛发展。全球地学断面(GGT)测量和深部大陆科学钻探构成当前深部地质研究的两个重要发展方向,代表了当前地球科学的前沿领域。变质地质学是研究变质作用发生发展过程、动力学机制及其与各种地质作用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深部变质作用是地壳与地幔长期相互作用产生的一种地质作用,反映了地球不同历史时期或不同层次中的物理化学状态和物质运动规律。近半个世纪以来,随着地球科学的发展,特别是大陆科学深钻和高精度地震及其它地球物理资料的研究成果表明,地球不同深度圈层中具有不同的物理化学状态,产生了不同类型和程度的变质作用及其结果。这就使我们利用变质地质学方法研究深部地质成为可能。通过与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实验岩石学等学科和方法的结合,深部地质学将成为变质地质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  相似文献   

18.
按照所提出的模型,地球的大陆岩石圈基本上是在被原始行星物质填满的古岩浆海洋的分异结晶过程中形成的。在岩浆海洋固结的同时,分离出金属铁、Mg-辉石和橄榄石,最终导致形成了橄榄岩土地幔及叠覆其上的原地壳,后者的成分相当于辉岩和玻古安山岩。构成原地壳的富Mg岩石以及原地壳部分熔融后留下的残留岩物质,后来可能在深部生成的碳酸盐熔体的作用下变成了二辉岩、二辉橄榄岩和异剥橄榄岩。地球化学检验证明,该模型具有与地球岩石成分的相容性和相应性。  相似文献   

19.
科技潮流     
《环境工作通讯》2010,(1):118-118
日本科学家利用细菌将二氧化碳转变成甲烷 日本科学家近日表示,希望能利用细菌将海底的二氧化碳转化为天然气,以应对全球变暖。日本海洋与地球科技研究社的研究者计划激活地球上自然发现的细菌,利用其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天然气主要成分),所需要的细菌存在于日本岛北端的海床之下。研究社计划利用细菌将海床下2000米处的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但目前该计划面临一个难题,就是如何激活细菌和加快转换过程。  相似文献   

20.
耕海园     
海洋孕育了人类,又是人类富饶的资源宝库、宽阔的世界通道、新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联合国确定1998年为“国际海洋年”,以唤起人们从战略的高度认识海洋、开发海洋和保护海洋。海洋在召唤人类,“重返海洋”是人类发出的共同呼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