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邹晶 《世界环境》2006,(1):10-16
一直以来,中国人就不太习惯或不敢用危机这样的词汇来讨论国家面临的种种挑战。其实即便从哲学角度来看,危机也未必完全是坏事,危机往往是生机、转机的开始,危机实际上起到了社会“安全阀”的作用,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就是这个道理。 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创造了一个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繁荣时期,但与此同时,各种社会问题也不断显现出来。此外,按照一般规律,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人均GDP达500美元至3000美元时。往往对应着人口、资源、环境、效率与公平等社会矛盾较为严重的瓶颈时期,此时比较容易造成社会失序、经济失调、贫富悬殊、心理失衡等问题,形成一些社会不稳定因素。目前,中国正处于经济转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同时也是危机事件的多发期。 古人说:“安而不忘危,治而不忘乱,存而不忘亡”,这也是中国历史上“治国安邦”的重要经验。因此,在中国社会上下努力、转变政府职能,彻底改变旧的行政管理体制和思维模式的情形下,借鉴其他国家的危机管理体系的实践经验,我们就能将环境突发事件防患于未然,并逐步形成环境危机管理的初步机制。[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王建平 《城市环境》2001,15(6):10-12
掠夺型思维方式是造成当今环境危机的一个重要原因。随着环境危机的加剧,人类的思维方式必须进行革命性变革,而这种变革的关键是实现由掠夺型思维方式向可持续发展思维方式的转变。  相似文献   

3.
从表面上看,非典影响了中国旅游业的正常发展,也影响了世界旅游业的发展。从更深层次来看,非典不仅给中国的旅游业,也给世界各国的旅游业提出了一个严峻的挑战。如何提高旅游业对突发危机的“免疫力”成了世界各国关注的一个话题。6月中旬,世界旅游组织亚太地区旅游危机管理部长会议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举行,与会者呼吁各国加强危机管理,提高旅游业对抗危机影响的“免疫力”。如此看来,非典固然是坏事,但若以抗击非典为契机,使人们与一切不文明的陋习告别,同时提高旅游产业规避风险和危机的意识,反倒可以促进旅游业的良性运作。  相似文献   

4.
一九九八年,在物华集团年初的工作会议上,我们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和企业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提出了“三个转变”的工作思路,就是:员工转变观念,企业转换机制,经营转轨变型。一年来通过实施“三个转变”,使企业面貌和员工的精神面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一、员工转变观念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我们在企业改革和发展的实践中,首先抓了员工观念的转变。一九九七年,我们针对当时企业员工对国家改革开放的大趋势缺乏了解,对企业面临的困难和潜伏的危机缺乏充分认识,对企业改革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问题缺乏正确理解的现状,全面展开了以改革…  相似文献   

5.
清风 《环境》2004,(10):12-13
“现代性危机”原是一个表示人类在现代化进程面临“异化”现象的哲学范畴,特别是指随着知识领域越来越专和职业分工越来越细,人越来越依附于狭窄的专业知识和工作技能,失去了全面发展的能力。在这里,可以用现代性危机来表示一个地区在现代化过程中所出现的不平衡状态以及由此带给人们的困扰,特别是指人与自然关系上的“异化”现象——人们的物质生活越来越改善,但人越来越陷入一种人工化的、远离自然状态的环境之中,人与自然的关系日益疏远和紧张,环境质量持续恶化,人们对现代化前景表示担忧。现代性危机反映了一个地区在其现代化过程中面临着“成长的烦恼”,这是一个地区达到一定发展阶段后出现的新挑战。现代性危机的出现对于一个追求现代化目标的地区来说并不奇怪,甚至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关键是如何及时调整对策以应对和克服之。如同一个人如果不能正确处理其“成长的烦恼”则将影响他一生前途一样,一个地区如果不能正确处理现代性危机,也会影响其实现现代化目标的前景。珠江三角洲目前就处在这样的阶段上,面临着现代性危机。  相似文献   

6.
环境危机事件已由过去非常态化的偶发转变为常态化的频发,成为环境管理中不可回避的重大挑战。建立日常危机管理制度,重视媒体在危机管理中的作用,加强全民危机意识教育,是风险社会理论带给我国环境危机管理工作的启示,同时也凸显了社会科学对环境管理问题的重大需求。  相似文献   

7.
低碳经济已经成为金融危机背景下世界各国普遍认可的下一轮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也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提高国际竞争力摆脱经济危机影响的重要手段。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大国,发展低碳经济的任务十分繁重,必须依据国情实际,大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传统的高碳经济向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的模式转型,以此构建低碳国家。  相似文献   

8.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2012年3月5日上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温家宝总理代表国务院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温家宝总理在2012年主要任务中指出,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关键在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既是一个长期过程,也是当前最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9.
民间金融具有较强的地方性色彩,一旦发生危机,带来的冲击和影响也具有较强的区域性。我国长期以来实行隐性的存款保险制度,由政府为金融机构的风险埋单,这一制度的缺陷在于加剧了金融机构和存款者的“道德风险”。要保证温州金融改革的顺利进行,既需要维护公众信心,避免由存款者承担改革成本,同时也需要提高民间金融机构的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0.
爆破作业为特殊危险行业,为了降低爆破事故的发生,提高爆破作业的安全性,减少爆破所造成的人身伤亡和财产损失,将对地矿系统从事爆破作业的有关人员进行爆破安全培训教育。爆破作业是特种行业的一种,与其它作业相比具有:(1)危险性:作业过程中使用的爆破器材是危险的,作业的最后结果响炮也有可能造成危害。(2)时限性:爆破器材的运输路线和时间,爆破作业的起爆时间均有明确规定,一般是不允许更改的,不按时响炮就是事故。(3)整体性:爆破作业是一个由设计、组织、施工、爆破器材运输、检验与管理组成的完整系统,任何一个环…  相似文献   

11.
《中国ISO14000认证》2004,(C00):38-43
现代企业丑闻带给企业的是危机。中文“危机”一词有两个字构成——一个表示危机。另一个表示机会。克服企业丑闻的最有效手段,就是信息公开。  相似文献   

12.
随着改革的深化和发展,我国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地勘行业的安全管理工作,也要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经过几年的实践,笔者认为在当前安全管理中要突出六个字即:推行一个“共”字,实行一个“紧”字,强调~个“严”字,立足一个“细”字,贯穿一个“实”字,力求一个“新”字。1推行一个“共”字安全工作是一个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工作,单靠一个部门,一个系统“独家经营”是不行的,必须由各级领导重视、靠党、政、工、团齐抓共管,这是搞好安全工作的前提条件。本局制定了《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奖惩办法》,…  相似文献   

13.
一是分类施治,重拳出击。开展环保工作拉网式排查,对城区内17家排污企业审核验收;符合产业政策治污能力也达标的企业,允许继续开工生产;符合产业政策但治污能力不达标的企业,实施停产整顿,限期必须达标;.不符合产业政策,治污能力不能达标的企业,坚决关停取缔。同时,组建联合执法队,加大查处力度。二是立足长远,  相似文献   

14.
<正>2008年下半年以来,全球经历了百年不遇的金融危机,世界经济遭受重创,2009年也因此成为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虽然在中央制定的有效应对措施的作用下,我国经济率先回升向好,但是透过这场危机,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问题更加凸显出来。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表面上是对经济增长速度的冲击,实质上是对经济发展方式的冲击。综合判断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经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15.
目前中国实行的低价资源能源体系,不利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也不利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推进自然资源价格改革,建立反映自然资源价值、市场供求及其稀缺性的价格机制,而要最终解决自然资源价格存在的问题,必须使价格改革与经济体制改革、企业改革、健全市场体系等相配套。  相似文献   

16.
未雨绸缪     
一直以来,中国人就不太习惯或不敢用危机这样的词汇来讨论国家面临的种种挑战,其实即便从哲学角度来看,危机也未必完全是坏事,危机往往是生机、转机的开始,危机实际上起到了社会“安全阀”的作用,所谓“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就是这个道理。过去的20多年里,中国创造了一个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繁荣时期,但与此同时,各种社会问题也不断显现出来。此外,按照一般规律,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人均GDP达500美元至3000美元时, 往往对应着人口、资源、环境、效率与公平等社会矛盾较为严重的瓶颈时期,此时比较容易造成社会  相似文献   

17.
如果一个人在危机阶段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性干预,不仅会防止危机的进一步发展,而且还可以帮助其学会新的应对技巧,使心理平衡得以恢复甚至超过危机前的水平,因此也可以说,危机是一种机遇或转折点。  相似文献   

18.
经济与环境是融合的统一体。即使处于金融危机时期,也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复苏,而应采取拉动内需、寻找市场、建立新的经济增长点等积极有效措施来化解当前的危机。同时更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化危机为良机,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及时进行产业结构战略调整,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加快建立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19.
“后危机时代”之机 对于我们,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是挑战,也是机遇,这几乎已经成为人所共知的事实。然而其所以然“机遇”所在,却未必有几人能娓娓道来。  相似文献   

20.
2008年底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乃至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剧,也向我国的环境保护工作和严峻的污染减排形势提出了挑战。党中央、国务院提出明确要求:要把应对这场危机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的机遇,要当成推进环境保护事业的机遇,保持经济增长绝不能以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