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工业园区引入的化工项目进行环境风险评价,是园区规划的重点工作之一。对氯碱生产项目潜在的环境风险环节进行识别和风险类型的确定,对发生泄漏性事故进行环境风险评价,预测了事故发生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及范围。对事故发生后的风险提出防范和应急减缓措施,并对项目提出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2.
石油化工从原料到产品的加工阶段可称为生产过程;石油化工液态产品的储存、装卸、运输、使用等阶段,可称之为生产后过程。VOCs泄漏检测与修复(LDAR)技术目前在该行业的生产后过程中尚未得到有效实施,作业过程仍有大量VOCs泄漏排放,污染了大气环境。主要原因有"法规要求不一致、方法措施有缺陷、监督执法不到位"等。因此,完善规范标准、强化监察力度、建立第三方修复机制,是减少生产后过程VOCs污染排放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安徽马鞍山市耐火材料厂,始建于1958年,主要生产粘土质、高铝质、(石美)碳耐火砖和不定型耐火材料,年设计能力为5万吨,是马钢公司唯一生产耐火材料的定点厂家。耐火材料生产过程工艺繁杂,物料的破碎、筛分、贮运等机械过程频繁,用于干燥、烧结、焙烧等各种炉窑较多。因此,在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烟尘以及噪声等有毒有害物质,生产劳动环境恶劣。近几年来,这个厂在抓生产的同时,狠抓了环境管理,采取了一系列治理措施,改善了厂区环境,增强了企业的活力,取得了显著成绩。  相似文献   

4.
原料从开采、加工、再加工等生产过程到形成最终产品,又经过贮运、销售、消费、使用等过程,直至报废、回收和最终处置等生命周期带来不少环境问题。通过基于产品生命周期的设计、生产、流通、服役、退役等不同阶段,分别采用绿色设计、环境友好生产、生态标志认证、减少流通环节、绿色采购与消费、延伸生产者责任、建立回收与处置体系等环境管理模式,以减少甚至避免环境污染,为企业、管理部门、公众对产品全过程的环境管理提供系统认识和综合管理。  相似文献   

5.
对我国典型农药厂遗留场地的土壤和土壤气中阿特拉津浓度进行调查,发现阿特拉津浓度超过美国环保局第9区分局"区域筛选值"。污染物检出超标点主要是由生产过程中的污染排放或泄漏造成的,超标点位阿特拉津存在沿土壤垂直剖面向下转移的趋势。以口腔摄入和皮肤接触为暴露途径的健康风险评价的结果表明,该场地存在不可接受的致癌风险和超过安全值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6.
针对氟化工建设项目环境敏感程度较高、工艺流程复杂、污染物产生量多且处理难度高等工程特点,在分析氟化工行业发展趋势的基础上,以4种主要的氟化工中间产品和终端产品为对象,对国内外氟化工项目进行类比分析,研究了氟化工项目的行业政策导向、主要污染因素以及环境可靠性,将产业政策分析、污染产生及治理措施、选址合理性分析这3个方面总结为氟化工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应重点关注的核心内容。  相似文献   

7.
徐思渝 《环境技术》2001,19(2):20-24
房间空调器风扇电动机泄漏电流和耐电压试验,既是产品环境试验之一-湿热试验的测试、评定项目,也是产品在工作温度下、室温下、非正常工作试验等情况下分别进行的测试、评定项目;既是产品环境适应性和使用可靠性的测试、评定项目,也是产品安全性测试、评定项目;既是产品环境适应性使用可靠性的测试、评定项目,也是产品安全性测试、评定项目,属于强制性标准的条文,鉴于这个项目的重要性,本刊今年第1期发表了《泄漏电流和耐电压试验》一文,有关单位要求进一步结合《房间空调器风扇电动机通用技术条件》行业标准修订开展研究和讨论,特此,赶写一稿,希望有更多稿件参与讨论。  相似文献   

8.
论焦化行业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焦化行业的原辅材料及产品的理化性质、生产过程中潜在的环境风险进行了识别,并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提出了焦化行业环境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相似文献   

9.
以某天然气管道为例,探讨了输量变更情况下的环境影响,分析、评价了环境影响的后果。通过预测源强、预测结果及分析,讨论了大气环境影响;通过环境风险识别、源项分析、灾害后果评估,分析了项目的环境风险。得出结论:本次输气量变更对大气环境影响较小,根据对假定最大可信事故管道发生天然气泄漏事故和火灾次生污染环境事故后果等的计算结果和评估,本次评价假定的环境风险事故不会致人死亡,其环境风险可接受。  相似文献   

10.
孙舒然 《四川环境》2022,(2):157-160
社区康养中心是社区养老的一种高质量服务方式,是完善我国养老服务体系的重要一环.通过调研发现H社区康养中心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邻避效应,旨在通过使用半结构化访谈及参与式观察法的方法探究邻避效应的演变过程及产生原因.通过分析发现环境风险的感知、高度的动员能力以及决策过程封闭是导致康养中心"邻避效应"产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1.
土壤环境质量管理体系构建的战略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经过数十年的努力,国家土壤环境质量管理体系正在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偏到正,在国家环境质量管理体系中的地位越来越显著。在土壤环境质量管理体系中,土壤环境质量是体系的决策核心和实现目标,是衡量实施力度和保障措施的直接标尺;政府主导、企业担责、公众参与、市场调节是土壤环境质量管理体系的组织执行主体,共同开启了"四元共治"的局面;法律完善、风险管控、高效实施、强力监管、科技应用是实现土壤环境质量改善、土壤环境质量体系完善的保障手段。本文旨在根据土壤环境质量保护历程和基础理论,从决策核心、执行主体、保障手段三个层面提出了土壤环境质量管理体系的建设构想,在新的形势下,土壤环境质量管理体系的构建更需要统筹规划和创新设计。  相似文献   

12.
油页岩干馏炼油环境风险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某油页岩干馏炼油项目为实例,进行了环境空气的定量环境风险评价,包括环境风险识别、源项分析、后果计算、风险计算和评价、风险管理等主要内容,提出了环境风险评价的重点,指出了环境风险评价与安全评价各自的侧重点,对后果计算的应用和物质风险识别采用的标准等方面提出了相应意见。  相似文献   

13.
文章针对GJB1032-1990<电子产品环境应力筛选方法>提供的环境应力筛选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的筛选能力不足的问题,介绍了一种基于应力调查分析的优化方法,通过在加固计算机生产中的实际应用,证明此方法对提高产品缺陷筛选剔除率具有非常明显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Products or product lines (portfolio items) are often ranked and classified according to their market growth and profitability potentials. Such ranking does not typically address the potential for posing 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risks, nor does it formally consider the current or future regulatory climate or the customer/consumer perception of the product. This article describes a product screening procedure—Health and Environmental Regulatory (HER) Index—that addresses all of the above issues in a qualitative to semiquantitative manner. For each of the eight products addressed dur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is procedure, we reviewed three subsystems along the product life cycle—manufacturing, distribution, and the customer/consumer. We posed a series of questions and qualitatively scored each one based on relationships among portfolio items and overall corporate, industry, and regulatory benchmarks. Using these results, we developed a product score or index. The multidisciplinary project team provided expert input and a reality check on the results. We have found the HER Index to be a potentially important tool for product risk ranking and priority setting for environmental, health, and safety resource allocation and of significant use in Responsible Care product stewardship.  相似文献   

15.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Sweden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Summary Schools and higher education institutions in Sweden have developed a wide range of innovative and demanding curricula to meet the objectives of Sweden's environmental policy.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compulsory schools is taught principally through biological sciences, although social studies are beginning to occupy a substantial component of the environmental curriculum. Upper secondary schools offer more opportunities to develop environmental awareness, understanding and practical skills than comparable sixth form and post-secondary colleges in England. In Sweden there is a strong emphasis on practical work developed through projects based on contemporary environmental issues and their resolution. The development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has been well supported by a substantial input of new resources, especially materials developed by the Swedish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 and Industry. Universities have also begun to adopt new organisational structures to help develop inter-disciplinary teaching and research teams. Several universities are experimenting with common core courses, parts of which comprise environmental elements.Dr P. Brown is currently Visiting Professor of Environmental Education, in the School of Natural Sciences at the University of Hertfordshire. All five authors were until recetly members of Her Majesty's Education Service Inspectorate.  相似文献   

16.
“互联网+”时代的环境风险评估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环境风险评估是环境管理的前提和依据。目前比较成熟的方法分为项目"事先"环评和健康"事后"风险评估。以上两种风险评估方法由于多种原因制约,无法提供给环境管理部门实时在线的环境风险结果。实际上,环境风险评估方法在不断完善中,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三网融合等IT与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环境保护领域也迎来了大数据时代,风险评估也将逐渐步入"互联网+"时代。新型环境风险评估更具系统性,将以数字化的形式体现环境(E)—污染物(M)—人为因素(H)的风险耦合度。虽然数字化环境风险评估在相关风险因子和风险评估方法上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它是新形势下环境风险管理的一个全新方向,其应用将对环境管理领域产生巨大影响。本文将分析传统环境风险评估与"互联网+"时代的环境风险评估差异,探讨新型数字化环境风险评估需要的支撑硬件与平台,并对数字化环境风险评估的发展趋势与挑战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讲述了对新产品进行可靠性评估的方法,这些产品因为受到环境的影响而失效。本方法适用于有参考产品现场数据、参考产品加速老化数据,并了解由环境引起失效机理的情况。该方法利用可靠性原理和失效机械一模型来建立高精度的模型,然后用它来预测新产品的使用寿命。本方法已成功应用于两个实例:一个是采用化学与物理方法证明聚烯烃的现场数据与加速氙灯老化仪所测得的数据具有相关性;另一个是评估乙烯基产品及现场驱动失效的故障模式。所得出的数据结果表明了环境区域风险、整体新产品风险。及与现有参考产品的相对风险。  相似文献   

18.
饮用水中高氯酸盐污染现状与去除技术的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高氯酸盐作为强氧化剂,在广泛的应用中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并会在人体富集,当在人体内含量超过0.0007mg/kg人体体重,相当于饮用水中的浓度为24.5μg/L时,就会对健康造成影响,尤其会破环甲状腺机能。美国、日本等国已开始采取措施加强对高氯酸盐的控制,我国许多水源也受到此污染但尚未引起重视。本文分析了饮用水中高氯酸盐的物理化学性质及毒理特性,对环境的污染状况以及目前常用的去除技术,其中以生物处理和离子交换膜生物反应器较为有效。  相似文献   

19.
环境风险评价是油气处理终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HJ 169—2018《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文章对油气处理终端潜在的环境风险进行评估,进行了环境风险识别、风险事故情形分析,确定了油气终端环境风险管理的薄弱环节,选择原油储罐、液化石油气储罐全破裂和陆地混输管线全管径泄漏为最大可信事故。并针对性地提出了环境风险防范措施,提高工程设计安全系数,实现本质环保;构建地表水环境风险防控体系,完善事故水封堵系统;做好分区防渗措施,实现污染物源头控制等;为油气终端环境风险评估及风险防控提供了理论和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