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安全是煤矿生产中的"天字号"大事,也是煤矿企业中心工作的重点.因此,我们在强化职工安全技术培训、加大事故防范的同时,各级管理人员都能积极深入生产现场,跟班掌握安全生产动态,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领导干部坚持下井抓"三违"和反"三违",可以看出,我们在安全管理工作上可谓是花大力气,下了功夫.  相似文献   

2.
"三违"是指企业职工、管理人员在企业生产中"违章操作、违章指挥、违反劳动纪律",是人的不安全行为所导致的各类事故的罪魁祸首.在本企业的事故追查记录中,笔者发现:绝大部分事故都是由"三违"造成的.可以说:"三违"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大敌,是引发事故的罪魁祸首.对"三违"现象加以分析,目的就是找出其中一些带规律性的东西,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防范.  相似文献   

3.
吴林 《安全与健康》2004,(11):49-50
企业安全生产的目的是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员工生命和财产安全.系统安全认为,导致事故发生的根源是危险源,系统中之所以发生事故,是由于系统中危险源的存在,要想控制事故的发生,必须首先辨认、识别危害因素,从而控制危险源所带来的风险,所以危害识别成为劳动安全、职业健康的管理核心.  相似文献   

4.
当好宣传员要利用会议、标语、橱窗和板报等多种形式,向班组职工宣传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企业规章制度,企业对安全工作的具体部署和要求,宣传安全生产事故案例,以及安全生产工作的典型事迹和先进经验,统一班组职工的思想,不断提高班组职工的安全生产意识.  相似文献   

5.
安全生产是企业永恒的主题和最大的效益.无论在什么岗位上,从事什么样的工作,都要把安全生产放在首位,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可是,在许多生产现场发生的安全事故,一次次地给安全管理敲响警钟.  相似文献   

6.
一天,某工段当班操作工,发现来工段检修设备的一位钳工未戴安全帽,当即向他指出,并制止其违章行为.可班组其他人却对这位操作工说:"你又不是安全员,管这闲事何苦,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然而,这位当班操作工十分认真地说:"安全工作上多一事,就能减少和避免一起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2012年7月31日,新修订的GB 11652-2012《烟花爆竹作业安全技术规程》(以下简称"新标准")经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公布,自2012年9月1日起实施,全部为强制性技术内容,代替GB 11652-1989《烟花爆竹劳动安全技术规程》(以下简称"原标准"). 适时而变 我国烟花爆竹生产企业大部分地处农村,从业人员文化素质普遍较低,生产模式以家庭作坊式为主,生产工艺以手工为主.原标准实施20多年来,为烟花爆竹行业的安全生产、安全监管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预防、遏制、减少了烟花爆竹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促进行业安全、稳定、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8.
安全工作需要严细认真,要注意抓好以下五个方面: 抓人心首先要剔除人们心中对安全"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错误认识.只有心中想着安全,重视安全,才能在行动上注意安全,彻底摒弃"要我安全",而转变为"我要安全".当"我要安全"深入到每名员工心中时,一切规章制度给人的感觉便不再是行动的"枷锁",而是生命的"保护伞".  相似文献   

9.
晓宇 《劳动保护》2007,(2):79-79
每个工矿企业的行政一把手,都是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而上级主管部门乃至各级政府,都有分管工业的领导在负责安全工作,都负有事前决策、事中监督、事后分析和考核的领导责任.可以说,一个企业安全生产的好与坏,是与各级领导的工作作风,特别是行政一把手对事业的责任心密切相关的.在现实生活中,凡是安全管理抓得好的单位或部门,这里的行政主管功不可没,同样,也与上级分管领导决策有很大的关系.凡是安全生产问题成堆的企业,都与本部门行政主管管理涣散,上级分管领导监督管理不到位有着直接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10.
王卫东 《劳动保护》2007,(8):101-103
国家安全监管总局2006年9月2日发布的第8号总局令《危险化学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实施办法》(以下简称8号令),是抓好危化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的法律依据,对预防危化品事故,保障企业安全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在贯彻执行8号令过程中,笔者结合工作实际,提出了危化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十二一”监管模式,拟为加大危化品建设项目安全许可监督管理力度、全面规范安全许可行为,提供一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1.
安全,是各行各业生产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在实际工作中,一些单位和管理部门往往忽视了平时的安全工作,待事故发生后才制定落实和整改防范措施。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亡羊补牢”的思维定式,把“亡羊补牢”当成有效的补救方法。那么,把“亡羊补牢”当成补救措施,到底对安全生产有利还是有害呢?客观地讲:“亡羊补牢”不失为一个很好的补救办法,对今后的安全工作也可以起到作用,事故单位痛定思痛,下大力气进行整改,从而避免类似的事情发生。然而,“亡羊补牢”只是一种有限的补救方法,并不是挽回事态的有效途径。毕竟事故已经发生,已经造成了无可…  相似文献   

12.
为进一步预防和减少尾矿库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于2011年5月4日颁布了新修订的《尾矿库安全监督管理规定》(总局令第38号,以下简称《规定》),自2011年7月1日起施行.这次对《规定》的修订较全面,对尾矿库安全管理各个环节的制度和措施,都作了相应的补充、修改和完善,在制度设计上有许多新的亮点.新《规定》的实施,必将为加强尾矿库安全管理提供更加有效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3.
众所周知,安全学习不仅可以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而且可以帮助员工避免事故发生.但在现实中,有些班组每次安全学习总是照本宣读,读的有口无心,听的充耳不闻,例行公事,应付了之.也有的班组每次通报传达安全事故,不是深刻分析举一反三,结合实际吸取教训,而是把事故当作故事讲.更有的班组甚至记假台帐、搞假签名.为此,某车间几年来坚持采取"五法",认真抓好安全学习检查,提高了安全学习的实效.  相似文献   

14.
王海燕  肖波  周军 《安全》2006,27(4):44-45
近两年来,频繁发生的"12·23重庆井喷"、"4·15重庆天原化工厂氯气泄漏"、"吉化11·13苯泄露事件"等等安全事故,让人触目惊心.从这些事故原因中,我们不难看到钻井作业卸掉"防喷阀"、危险化学品车辆押运员"逃逸"、化工厂职工现场"处置不当"等不安全状态(侥幸心理和麻痹大意思想)是导致这些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我们安全管理人员在分析以上事故原因,吸取惨痛教训的同时,不能忽视事故发生的规律,并且应注重"安全管理三大定律"对基层安全管理和安全培训教育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15.
根据事故致因理论,人的不安全行为属于引发各类生产安全事故的直接原因.改善人的行为方式,减少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主要通过对某天然气净化厂2016-2020年统计的人的不安全行为进行分类、分析,深度研究问题产生根源,制定管理改进对策,完善安全管理措施,探讨如何提高发现问题的利用效率,提升企业安全...  相似文献   

16.
有关起重机"十不吊"的规定,见诸于有关行业规定和各种起重作业安全技术培训教材中,提法各有差异,但其主要内容是一致的.笔者根据自己从事起重作业人员的培训教学和在施工中对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的实践经验,就如何全面理解和严格执行起重机的"十不吊"的规定谈谈自己的体会,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由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全国总工会、共青团中央共同决定,从2001年开始将每年5月在全国开展的"安全生产周"活动改为在每年6月开展的"安全生产月"活动.今年"安全生产月"活动的主题是"安全责任重于泰山",围绕这个主题,各企业的厂长(经理)应扎扎实实地抓好"安全生产月"活动的各项工作.  相似文献   

18.
孙广民  何琪  李津愚 《安全》2002,23(4):34-36
1安全生产检查 企业的任何生产过程都会伴随一定的不安全因素(危险因素).为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降低事故造成的损失,就必须预测可能发生事故的各种不安全因素(危险因素),针对这些不安全因素,制订安全保护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9.
加强应急管理工作,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是新时期安全生产管理的需要。安全生产是企业生存的前提和条件,避免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是现代企业追求的目标。但是,由于安全生产工作的基础比较薄弱,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普遍不高,生产安全事故时有发生。一旦发生事故,做出应急响应,消减事故带来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也是企业需要具备的能力。  相似文献   

20.
"所有在现场工作的员工都享有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的权力,同时也必须为实现这一环境负责."这是印在某公司所有工厂内和员工手册上的一句话.它始终提倡员工及时汇报险情隐患,并给予鼓励.强调每个人都要对自己和他人的安全负责.坚持每天开工前都召开生产小组碰头会,交接是否有安全隐患和如何防范事故等.无独有偶,安徽省某水泥厂始终坚持实行交接班会议制度,并通过严格执行制度,将各系统设备运行记录数据化、程序化、规范化,及时发现和剖析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努力实现"零故障"和"零缺陷"交接班,一次次及时发现和消除了装备隐患,一次次避免了重大损失.可见,交接班不仅要形成制度,更要成为每个员工的自觉行动;实行交接班制度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势在必行,刻不容缓;交接班制度不仅要长期坚持,更要全面提高交接班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