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古代,人类因弱小而对自然产生敬畏;今天,强大的人类应该对脆弱的自然予以关怀.2003年春夏之际的SARS事件已在更多的方面令中国人反思,对于国人痛恨却又不断重复的社会陋习,它真的需要一场惊世的危机来振聋发聩、警示大众,未免代价太高了,可问题在于就怕人类又忘记了可怕的今天.北京的春天除沙尘外几乎是"莺歌燕舞"的,但SARS的袭来,让更多的人猛然回头,深思SARS及其它更怪的病症灾害,由于我们尚不懂得"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灾变并不是偶发的,许多方面是酝酿已久的!  相似文献   

2.
广州市SARS传播与空气污染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探讨SARS传播与空气污染的关系.根据广州市及周边城市自SARS发病以来主要空气污染物的监测统计结果,结合广州市SARS发病例数和气象观测资料等进行相关性研究,并与香港进行对比.结果表明,广州市SARS发病数与发病前5 d的可吸入颗粒物污染浓度密切相关,香港SARS发病数与发病前1~2 d的可吸入颗粒物污染浓度密切相关.研究表明,SARS发病数与发病前空气污染状况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SARS后     
SARS经过4个月的肆虐,已经基本得到控制,我们已经进入SARS后,一个正在引起更多人深刻反思的时期。SARS后,作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我们汲取SARS给我们的教训,首先就是要树立“预防为主”、“防范胜于救灾”的意识。经过SARS后,相信大家对预防这个概念会有更深的体会。SARS的蔓延说明,SARS固然可怕,但比SARS更可怕的是人的麻痹大意;SARS不一定制造灾难,但人的疏忽往往是灾难的渊薮。建立更有效的危机管理机制,不是在危机发生之后才想到危机管理,而是应该时时刻刻提防危机。我们提倡的现代安全管理理念,正在推广的安全评价工作,…  相似文献   

4.
从2002年11月发生,并在2003年4月呈恶性蔓延趋势的全球性SARS(非典型肺炎),是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具体讲,SARS考验了一个国家、一个城市的政治文明;SARS考验了一个城市政府的“应激反应”能力;SARS更考验了一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完整性。作为一名城市安全防灾科技工作者,我以为国家应抓住此时机,建立对所有公共突发事件都具有普遍意义的管理机制及法律体系,这是SARS对我们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5.
1引言SARS发生得如此突然,使人们措不及防;SARS传播得如此迅猛,使人们一时间陷入被动应付;SARS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如此之大,使人们诚惶诚恐;抗击SARS如此之艰难,使一些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回首SARS的发生、发展,分析抗击SARS的艰难历程,引起我们对一系列问题的强烈思考:如何识别突发事件?如何控制突发事件的发展?如何组织对千千万万人员的防护?如何建立应急防护系统?2应急防护系统的内容应急防护系统应能在突发事件发生时,立即做出反应,采取防护行动,有效防护可能被伤害的对象,控制事件的蔓延,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对人员的伤害…  相似文献   

6.
刘峰 《安防科技》2003,(5):28-29
自从去年11月在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发现“非典型肺炎”病例以来,尽管我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果断的防治措施,SARS还是在全国各地不同程度地传播开来,直接地影响到了公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给经济发展也带来了不可估量的损失。目前,医学界还没有能够有效治疗SARS的方法,对于SARS病毒产生的原因,传播途径还不是十分的清晰,只能断定SARS病毒在常温的空气  相似文献   

7.
九州搜索     
因为SARS病毒管理不善引发疫情,负有重要领导责任的中国疾控中心主任李立明引咎辞职。这位亲手建立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体系的重要人物,被予以行政记过处分。 2003年4月,李立明作为官方机构代表,向世界卫生组织和世人陈述实情,并首次使用“疫情”一词。在那场SARS战役中,他被称为功臣。他是一位典型的技术专家,但今春的SARS疫情,恰恰从这些技术专家工作的场所蔓  相似文献   

8.
《安全》2003,(Z1)
一个偶发事件有时会改变历史,SARS或许不足以改变历史,但无疑将在史册中留下印记。正如9.11改变了美国和美国人,SARS对中国和中国人的改变,正在显现出来。面对SARS的大规模爆发,使我们看到,京城在应对灾害和处理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系统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由此引发了人们很多的思考。2008年即将在北京召开的奥运会,存在“安全奥运”方面的建设问题。为此,我们采访了“2008年北京奥运安全科技发展战略”课题负责人——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王孝东书记。  相似文献   

9.
SARS疫情应急管理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具有分区预警减灾功能的SARS疫情应急管理系统的结构、模型与开发问题,这个系统被确定具有分区疫情预警、区域减灾对策评估功能.文章首先分析了系统的功能需求和结构体系,进一步讨论了系统的决策分析模型,最后讨论了基于GIS技术建立SARS疫情应急管理系统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0.
SARS流行期的气候学尺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SARS疫区流行期的气候特征作了统计分析.发现它们共同的特征是月均温在5~22 ℃,降水偏少,约在90 mm以下,其中疫情爆发月均温13~17 ℃.在疫区,如果出现气温日较差较小、大气污染指数高的天气,大约8 d后出现疫情峰值.由于SARS第一次在人群中发现,并且缺乏病毒学研究,本项研究的结论是解释性的.  相似文献   

11.
触摸事故的神经末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人民抗击SARS的成功经验,使不少人联想到事故预防。但事故毕竟不同于瘟疫,事故对生命的摧残不指向一切人,在剥夺人的生命时,它分人、认人,于是,并非所有人都能感受到事故带来的恐惧和痛苦;因此,事故也就不像瘟疫那样受到所有人的重视。但事故不是瘟疫却猛于瘟疫,危害远比SARS严重得多!  相似文献   

12.
刘峰 《安防科技》2003,(5):31-31
最近以来,“非典型肺炎”在中国以及其它一些国家先后发作,给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都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因为其病原——SARS病毒——在人体的潜伏期可达4~15天左右(因感染个体的情况不同而异),而其传播途径又相当便捷,这给病毒的传播与扩散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如不能即使控制传播、扩散,相信SARS病例有可能成  相似文献   

13.
新冠肺炎等疫情流行的季节分布和温度环境进入21世纪以来,国内先后出现了禽流感、SARS等重大疫情。2003年SARS主要发生的季节为1月,3月后在全国扩散;2004年禽流感主要发生季节为1?2月。虽然禽流感是禽类的病毒性流行性感冒,禽类感染后死亡率很高,但人体与这种携带禽流感病毒的禽类或排泄物等传染源接触后,也有可能被感染,严重者会导致死亡,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人们的恐慌和紧张心理。  相似文献   

14.
《安全》2007,(4)
成果内容简介:本项目为自选课题,应用领域为预防医学。根据人群行为改变的KAP模式,调查人们在SARS流行期间的知识、信念和卫生行为改变,并在本次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理论探讨。本研究共分三部分:武汉市不同类型人群在SARS流行病期间的知识、信念和卫生相关行为的研究;危机事件中的大众媒体与人群的健康相关行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与应急理论研究。在第一部分的研究中发现:社会人群的健  相似文献   

15.
SARS呼唤安康住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磊 《劳动保护》2003,(7):36-39
2003年春天,对北京而言,没有谁能像SARS那样对地产施加如此大的负面影响了,SARS就如同一个幽灵徘徊在楼市的天空下。它对地产及楼市最大的挑战在于,要求开发商、建筑师、规划师、室内设计师及其管理者们应该明白,卫生安全应成为关键词,在当前迫切需要改善百姓居住条件的情况下,究竟开发什么样的住区才是卫生安全的,任何不正视这个问题的作法,也都将面临危机。  相似文献   

16.
当前,SARS正肆无忌惮地横行,给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了极大的威胁;目前全国人民从上到下都紧急动员起来,严防死守要切断SARS的传播途径,尽可能把疾病控制在最小范围以内,致我们与外界沟通上也造成了很大的影响。 针对非典疫情的扩散,全国实施防治与隔离政策后,藉由Internet网络应用进行视频监控与交流沟通,对于在医院工作、网上教学、社区安全监控与企业各地办公厂区的运作,已成为对抗非典隔离政策下各界沟通交流的最佳使用工具也是  相似文献   

17.
崭新的2004,花红柳绿、春意正浓……然而,在众多中国人心里,除了SARS的余韵、洪灾的痛楚之外,那就只剩两个用生命和鲜血凝结而成的字"安全".  相似文献   

18.
王瑜  刘晓琴 《安全》2008,29(12):21-22
随着9.11、SARS、卡特里娜飓风、印尼海啸、汶川地震这些特大突发公共事件的连续发生,无论是政府还是公众都越来越关注对突发公共事件的管理能力,尤其是应急管理能力。  相似文献   

19.
发展中国安全产业 提升公共安全保障能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言近年来,我国社会生活中发生的各种风险事件引起了各级政府、社会各界和各行业的广泛关注。SARS 危机、煤矿瓦斯爆炸、火灾、矿难、飞机失事、石油井喷、淮河流域大水灾、食品中毒等,一次次重大灾难与事故震撼国人。例如,2004年全国各类事故近百万起,死亡近14万人;近几年,每年约有28万人自杀死亡,每两分钟就有一人自杀死亡,已经成为15~30岁年龄段的第一死因;重庆的“12·23”气矿井喷特大事故,导致243人死亡;被世界卫生组织警告“猛于”SARS 的禽流  相似文献   

20.
总后勤部军需部最近在北京召开会议,对总后军需装备研究所承担的医用“非典”防护服系列研究项目进行了鉴定。以7位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为核心、共12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该项成果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该项目顺利通过了鉴定。参会的国家发展与改革委、科技部、国家SARS科技攻关组、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国家科技奖励办公室等有关部门的领导也对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该项目紧密结合我国抗击“非典”的迫切需要,研制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制成抗SARS病毒的医用防护服系列,产品达到并超过了国家和军队有关标准要求。经军内60个定点医院和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