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黄荆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黄荆自然保护区地处四川盆地与云贵高原的过渡地带,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偏湿性常绿阔叶林,有种子植物165科745属1521种,其中裸子植物9科19属24种,被子植物156科726属1497种.该区特殊的自然条件和复杂的地质构造,使其成为多种植物地理成分的汇集地,并成为我国乃至全世界亚热带(同纬度)地区保存较好的常绿阔叶林植被群落,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和生态价值.根据近年来的科学考察,认为黄荆自然保护区植物区系的种类丰富、珍稀特有植物较多、起源古老、区系成分复杂,显示出多方植物交汇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青海高原独特的地理生态环境和生态地位,形成了独特的高原生态文化特色。高原生态文化在实施生态立省战略中具有特殊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4.
鸡公山种子植物区系和植物资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鸡公山自然保护区共有种子植物161科639属1450种,其植物区系组成丰富、成分复杂,植物区系成分以温带类型为主并具有明显的南北过渡性质。鸡公山自然保护区内的植物资源可分为8大类,许多植物具有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6.
文章从7个方面评价了青海南部高原的植物资源,既有优点,也有缺点,同时概述了保护利用现状,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就高原环境技术研究的发展模式,人才培养,设备新及一些其他问题提出了一些看法,可供有关领导和专业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8.
为了增强接触器在高原环境条件下的适应性能,提高接触器在高原特殊环境条件下的可靠性水平,特此提出对接触器应通过的环境适应性试验提出了考核评价。 相似文献
9.
10.
11.
加快发展青海省高原生态旅游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高原生态旅游业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环境保护与旅游发展的关系,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实行科学的旅游开发、建设、经营、服务和消费行为,是旅游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青海发展生态畜牧业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青海是畜牧业大省,发展生态畜牧业对于农牧民致富,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意义重大。文章对全省生态畜牧业发展所取得的成效进行了分析,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青海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现状、特征和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青南地区土地资源持续利用的方向、原则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文章从青海自然保护区建设与发展的角度,分析就地保护对野生动物资源保护所发挥的作用,并就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今后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国家地质公园是重要的自然资源和旅游资源,目前青海省已建立了4家国家地质公园。结合青海省实际,在分析青海省国家地质公园建设现状的基础上,讨论了国家地质公园建设中目前面临的一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及对策。 相似文献
16.
17.
18.
促进青海生态资源协调发展的税收政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立省是省委省政府提出的重大战略决择,青海的生态资源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生态资源税收关系到生态立省战略的顺利推进,也关系到生态资源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文章就生态资源协调发展的税收政策进行了剖析,并提出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以马尾松为指示植物,对韶关的土壤进行了长期淋溶模拟并记录其化学状态。结果发现,土壤溶液的pH值下降到4.0,Bs值下降到几乎为零,有较大量的A1离子溶出。最后选取土壤溶液pn〉4.0、KS〉10%和[Al^3+]〈0.1mmol/L为临界化学指标,参考国内外应用广泛的MAGIC模型和SMART模型,确定韶关酸沉降临界负荷(S的临界负荷)为14.1keq/hm^2.a。 相似文献
20.
黄土高原地区石油类非点源污染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石油类非点源污染基本特征为污染源分散、污染源作用周期长、暴雨时易于形成高含沙水流以及由此引发的高强度石油类污染。试验结果表明,随土壤石油污染强度的提高,径流量增大,产沙量降低,但水、固两相中的污染物径流污染强度均增大。试验条件下,径流过程释放于水相中的石油类浓度可高达4~7 mg/L。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