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6 毫秒
1.
本文评价了油田采油外排污水的污染现状,并对油田主要的采油污水处理技术及其生产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与评价。调研结果表明:油田采油污水的外排量较大,处理达标率很低,环境污染严重;目前采用的大部分采油外排污水处理技术已不能适应油田生产的需求,必须研究开发新的采油外排污水处理技术。利用氧化塘技术处理桩西联采油废水和利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孤岛采油废水的工程实验获得成功,废水最终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2.
高扬  张进忠 《云南环境科学》2005,24(Z2):137-140
综述了废水脱盐处理的工艺、特点及各自所发挥的功能,重点介绍了膜处理技术的发展与特点、控制膜污染的预防措施与对策, 展望了废水脱盐处理技术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3.
中低水平放射性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伴随着核能作为能源技术的利用和发展,放射性废水的处理一直是各国研究的热点.本文主要介绍了放射性废水浓缩处理的几种主要方法的原理及存在的不足,概述了膜分离技术处理低中水平放射性废水的基本原理及研究进展,讨论了废水处理技术今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焦化废水成分复杂,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属高浓度难生物降解有机废水.经常规生化系统处理后的焦化废水存在COD、多环芳烃(PAHs)及苯并(a)芘等不迭标的问题.介绍了包括混凝沉淀法、吸附法、高级氧化法及电化学法等焦化废水生化系统出水深度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即深入研究多种深度处理技术的耦合、相关设备模块化制造及整体控制关键技术,提升焦化废水深度处理技术装备水平.  相似文献   

5.
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研究进展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印染废水的主要特点是色度、BOD、COD、pH值、温度和浊度高,分子量大,生物降解性低,且废水成分复杂,含有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和助凝剂等.综述了印染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及应用现状,介绍了印染废水中常用的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和生物法,分析了不同处理方法的研究及应用效果及优缺点,提出了各处理方法的技术缺陷及存在的问题,并对印染废水处理未来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不同处理方法间的组合可以较好地发挥它们各自的优点,是未来可靠处理印染废水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采油废永是一种成分复杂,难生物降解的工业废水,国内大多数油田对采油废水采用物化和生化技术组合工艺进行处理.介绍了近年来国内采油废水物化处理方法技术研究现状,包括电化学法处理、吸附法处理、臭氧法处理、絮凝法处理、催化法处理、超声法处理、微波法处理,对各种方法进行了评价和比较,并对采油废水处理技术今后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7.
近些年来城镇的环境,因为工业的迅速发展产生了大量的废水、废渣以及废气。使得城镇的污水逐渐增多。因此原来城镇处理厂对剩余污泥的处理方法和技术已经不能满足需要。这就要求发展新的技术去处理污泥。通过对当前的情况进行研究可以发现城镇处理厂进行污泥处理的方式和技术存在着问题,需要进行完善。因此,本文主要就城镇污水剩余的污泥如何处理以及其处理技术进行了有关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我国大部分油田已经进入三次采油阶段,聚合物驱和三元复合驱成为了最重要的三次采油技术,目前在很多油田得到大面积的推广。随即产生了大量的含聚合物采油废水,以某油田为例,每年约产生6 000×104m3以上的含聚采油废水[1]。1含聚采油废水的特点及对污水处理的影响含聚采油废水不同于注水开发产生的采油废水,具有水量大、成分复杂和难以处理的特点,具体说来:①含聚废水除含有石油烃类、固体颗粒、  相似文献   

9.
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镀产品的需求与日剧增,而电镀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等污染物质,如果不加以处理,任意排放,势必对环境及人类产生严重危害,因此,研究电镀废水的处理是一个热点问题.本文介绍了现有的一些电镀废水处理的主要技术和研究进展,阐述了电镀废水的不同处理工艺的特点,为电镀废水处理技术的选择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胜利油田采油废水污染现状及达标处理技术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评价了油田采油外排污水的污染现状 ,并对油田主要的采油污水处理技术及其生产中的应用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与评价。调研结果表明 :油田采油污水的外排量较大 ,处理达标率很低 ,环境污染严重 ;目前采用的大部分采油外排污水处理技术已不能适应油田生产的需求 ,必须研究开发新的采油外排污水处理技术。利用氧化塘技术处理桩西联采油废水和利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孤岛采油废水的工程实验获得成功 ,废水最终达标排放。  相似文献   

11.
臭氧对膜法水处理中膜污染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洪涛  文湘华  黄霞 《环境科学》2009,30(1):302-312
膜过滤是一种高效水处理技术,包括污水处理中的膜-生物反应器(membrane bioreactor,MBR)和针对二级生物处理出水(生产再生水)、地表水(生产饮用水)的膜过滤工艺等,其中膜污染是制约膜工艺应用的一个主要问题.臭氧具有强氧化性,在水处理上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近十几年来,针对臭氧-膜过滤组合工艺的研究正变得越来越多,因此本文对这些研究进行了系统综述与分析.在MBR组合臭氧控制膜污染方面的研究中,目前结论相对较少.可以通过对MBR进水预臭氧化或者投加适量臭氧到MBR混合液这2种方式来减轻MBR膜污染.在针对微污染水的臭氧-膜过滤组合工艺中,根据臭氧的功能和结构形式主要分为3种,分别是污染膜臭氧清洗、分离式臭氧-膜工艺和一体式臭氧-膜工艺.绝大部分报道认为臭氧可以有效地控制膜污染的发展,但也有少数投加臭氧后膜污染加剧的情况.目前,臭氧化影响膜污染机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有机物方面,根据原水水质和工艺结构参数等的不同,颗粒物、微生物和无机物质也在这个过程中起着相应的作用.另外,在迄今为止的研究中,还缺乏对于臭氧投加方式和分散方式的统一衡量和比较标准.作者建议应该加强对一体式臭氧-膜组合工艺的研究,并且要注意臭氧投加的工艺经济性.  相似文献   

12.
水与废水处理中的膜生物反应器技术   总被引:69,自引:3,他引:66  
介绍了膜生物反应器的概念及其用于给水和废水处理的研究发展过程。膜生物反应器包括一体式系统、分离式系统和隔离式系统,并给出8例用于给水和废水处理的膜生物反应器的技术参数及水处理效果数据等。  相似文献   

13.
放射性废水的膜处理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王建龙  刘海洋 《环境科学学报》2013,33(10):2639-2656
核燃料的生产、核电厂的运行、同位素的生产和使用等过程都会产生着大量的放射性废水,为了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这些废水必须经过安全、经济和有效的处理处置.放射性废水传统的处理方法主要包括过滤法、离子交换法、蒸发法或这几种工艺的组合.近年来,膜分离技术在放射性废水处理中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发达国家已有应用膜分离技术处理放射性废水的实例,而我国规模化应用的实例还很少见.本文首先介绍了放射性废水的来源及组成,分析了各种放射性废水处理方法的优势和不足,包括化学沉淀法、过滤法、离子交换法、蒸发浓缩法、吸附法、生物还原/吸附法和膜分离法等.在此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各种膜分离技术,包括微滤、超滤、纳滤、反渗透、膜蒸馏等在放射性废水处理中研究与应用现状,对已有的文献资料进行了较系统全面的分析、归纳和总结,对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范围进行了比较,对膜技术在放射性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前景及问题进行了讨论.最后,简要介绍了放射性废水处理产生的浓缩产物的最终处理处置,对放射性废水处理技术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方向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This research was aimed at investigating the reduction of DOM fractions and their trihalomethane formation potential (THMFP) by in-line coagulation with 0.1 μm ceramic membrane filtration. The combination of ceramic membrane filtration with a coagulation process is an alternative technology which can be applied to enhance conventional coagulation processes in the field of water treatment and drinking water production. The Ping River water (high turbidity water) was selected as the raw surface water because it is currently the main raw water source for water supply production in the urban and rural areas of Chiang Mai Province. From the investigat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highest percent reductions of DOC, UV-254, and THMFP (47.6%, 71.0%, and 67.4%, respectively) were achieved from in-line coagulation with ceramic membrane filtration at polyaluminum chloride dosage 40 mg/L. Resin adsorption techniques were employed to characterize the DOM in raw surface water and filtered wat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use of a ceramic membrane with in-line coagulation was able to most efficiently reduce the hydrophobic fraction (HPOA) (68.5%), which was then followed by the hydrophilic fraction (HPIA) (49.3%). The greater mass DOC reduction of these two fractions provided the highest THMFP reductions (55.1% and 37.2%, respectively). Furthermore, the in-line coagulation with ceramic membrane filtration was able to reduce the hydrophobic (HPOB) fraction which is characterized by high reactivity toward THM formation. The percent reduction of mass DOC and THMFP of HPOB by in-line coagulation with ceramic membrane filtration was 45.9% and 48.0%, respectively.  相似文献   

15.
郭雲  李胄彦  王志伟 《环境工程》2022,40(12):253-269
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由于其毒性、持久性和生物难降解性,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传统膜分离技术通过物理截留去除水中污染物,然而有机污染物、微生物与膜表面的相互作用不可避免地导致膜污染,缩短膜使用寿命。电化学膜分离技术(electrochemical membrane filtration,EMF)是一种集污染物截留和电化学降解双重功能于一体的新兴水处理技术,具有强化污染物去除、抗污染和效能提升的优势,因此在污染物深度脱除和消毒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研究与关注。介绍了电化学膜分离技术在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简述了其工作原理和优势,并重点分析了电化学膜材料、反应器运行参数、水质条件的影响,介绍了该技术在污染物去除和水体消毒的应用现状,最后对其发展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相似文献   

16.
摘要:生物滤池技术是一种高生物量、高低负荷并存,采用气水反冲洗,应用规整波纹板、陶料等填料产生生物净化和过滤作用方法,可根据污水类型、进水水质指标组合不同的工艺进行处理。生物滤池技术处理生活污水,具有生物净化和过滤双重功效,对有机物和氮、磷具有较高的去除率,经工程实例监测结果表明,该技术处理效果好,运行稳定,各项指标均能达标,可以作为中水回用,缓解了水资源紧缺,减少了污水排放量,具有明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随着时代进步,科技发展,中国的环境问题尤其是水污染日益严重,而饮用水质量紧密关系着人们的健康,所以保证饮用水的水质安全,是给水厂重要的使命与责任.膜分离技术由于兼有分离、浓缩、纯化和精制的功能,又有高效、节能、环保、分子级过滤及过滤过程简单、易于控制等特征具有自身独特的优势.给水厂的常规处理工艺已然不能满足水质的要求,深度处理虽能大大提高水质,但是国内逐渐发展起来的超滤技术在去除水中致病微生物方面效果显著.简要介绍膜分离技术的种类及在给水处理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微污染水源水中毒害有机物的控制措施及最新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中国饮用水有机物污染日益加重,其危害性也逐渐被人们所重视,随着科学发展,许多水处理方法不断开发。文中阐述了控制微污染水源水中毒害有机物的主要措施:强化混凝、吸附、臭氧/生物活性炭联用、化学氧化、离子交换、膜技术等,不同的处理工艺对不同有机物的去除能力不同,某些工艺本身亦存在着问题,如膜技术存在着膜污染问题等,目前的研究是将多个工艺组合起来,形成联合工艺,从而达到多种污染物同时去除的目的,获得较好的水质。  相似文献   

19.
厌氧消化是垃圾渗滤液处理的重要技术,常规厌氧工艺在处理过程中存在微生物易流失和出水水质较差等问题。采用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在中温条件下处理垃圾渗滤液,考察了废水降解性能和膜过滤性能。连续100 d的反应器运行实验表明:在水力停留时间为10 d,COD容积负荷平均为5.63 kg/(m3·d)的条件下,系统运行稳定,平均COD去除率达到92%,膜出水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低于200 mg/L,pH稳定在7.95左右。在膜通量为6 L/(m2·h)下,连续62 d内的膜压增长缓慢,未出现明显的膜污染。批次产甲烷试验结果表明:渗滤液产甲烷潜能达到305 mL/g TS,与连续运行实验296 mL/g TS的产气效果接近,沼气中甲烷浓度可高达70%~80%。产气达到90%和95%的潜能分别用时2.5,3.1 d,说明反应器有进一步缩短水力停留时间的可能性。反应器驯化的厌氧活性污泥对乙酸有较好的耐受性,在乙酸浓度为10000 mg/L时,产气迟滞期仅为1.4 d。综合来看,长期运行厌氧膜生物反应器处理垃圾渗滤液具有较好的COD去除效果、运行稳定性和膜过滤性。  相似文献   

20.
赵永 《环境工程》2012,30(2):17-19
采用管式微滤+RO膜过滤技术对PCB厂重金属废水进行处理回用。运行结果表明:回用处理系统总的脱盐率>99%,COD去除率为98.6%,Cu2+去除率为99.97%;该系统产水完全达到业主要求,且耐冲击负荷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