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深圳全市共有直入海河道82条,陆源主要入海排污口(包括受污染的入海河流、入海人工渠道及重点企业排污口)53个.根据2013年上半年对深圳市主要入海排污口进行实地勘查结果和对应水质监测数据,分析了深圳陆源入海排污口现状,针对排污口排污超标情况严重问题,提出了开展综合治理工程对重点河流进行整治、加快污水收集处理系统建设等措施,为近岸海域入海排污口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海洋环境污染整治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2.
地方传真     
《环境工作通讯》2011,(8):70-71
广东:近四成入海排污口超标排放 超标率已下降 近日,由广东省海洋与渔业局发布的《2010年广东省海洋环境质量公报》透露,去年全省海洋环境质量总体保持基本稳定,严重污染海域面积比上年减少6.6%,污水和污染物入海量均较上年有所降低。不过,实施监测的入海排污口排放超标率约38.5%。  相似文献   

3.
入海排污口监管是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管理制度的重要一环,也是陆海统筹、系统治理的重要措施。本文聚焦入海排污口监管体系设计,针对天津市入海排污口监管存在的主要问题,系统地提出了入海排污口长效化管理机制建设思路和保障措施建议,为全国推广开展入海排污口监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十三五”期间,唐山市加大重点流域和海域综合整治力度,入海污染物总量大幅减少,近岸海域优良水质面积比例呈上升趋势,但入海排污口数量仍然较大,陆源污染物通过入海排污口进入海洋,对海洋生态环境质量产生一定影响。唐山市作为渤海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试点城市,通过总结排查整治方法和监管措施经验,提出明确排污口管理责任、推进排污口分类整治、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开展排污口动态更新等监督管理措施建议,为渤海入海排污口全面排查整治提供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排污口排查整治经验。  相似文献   

5.
入海排污口监管制度,是当前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短板和弱项,既有陆源污染物排放监管体制未理顺的原因,也有入海排污口监管缺乏体系化设计、监管手段未聚焦入海排污口"着力点"的局限。陆海统筹视域下入海排污口监管,需在区分技术类型和管理类型的前提下,改变传统"备案+禁限规定"监管要求,衔接入海排污口与陆源污染源监管,确立入海排污口分类监管与环评制度、排污许可制度有效关联的精细化监管的格局。  相似文献   

6.
水环境有毒重金属污染概说虽然这些年来,我国在量大面广的常规污染物控制上做出了很多努力,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目前我国江河湖泊海洋水体中的有毒重金属污染却非常严重。仅据《2009年中国海洋环境质量公报》:入海的污染物总量有较大增长,未达到清洁海域水质标准的面积比上年增加7.3%,73.7%的入海排污口超标排放污染物。严重污染海域主要分布在渤海湾、辽东湾、长江口、杭州湾、  相似文献   

7.
根据2011年对秦皇岛周边海域环境影响较大的11个陆源入海排污口的调查结果,通过单因子污染指数及等标污染负荷相关指标的计算,分析评价秦皇岛市主要入海排污口(河流)的污染现状及主要污染源。调查结果表明,区域内所有排污口中,大蒲河排污口的污染负荷比最大;其次为滦河、新开河;所有调查指标中,总磷的污染负荷比最大,是秦皇岛近岸海域最主要的污染物。  相似文献   

8.
入海排污口污水中存在大量微生物,其进入海洋后会对邻近海域的海水水质及海洋生物健康造成巨大威胁。因此,研究入海排污口污水中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及其影响因素对于了解排污口污水对海洋生态环境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国内外不同类型入海排污口微生物的群落结构特征,着重介绍了影响入海排污口微生物群落结构的重要因素,并进一步阐述了排污口污水中微生物对排污口邻近海域的海水水质和海洋生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普兰店湾局部海域无机氮污染,污染源主要来源于陆源,针对这个问题对陆源进行了详细调查,调查范围主要是入海河流和入海排污口,通过对每条入海河流进行情况调查,分析污染原因,并跟踪调查监测入海排污口,并对入海河流和入海排污口的污染物排放量进行分析统计,得出结论普兰店湾局部海域无机氮污染的主要来源为入海河流,由于普兰店湾为...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介绍了目前大连市中心城区入海排污口现状基础上,对海域水质状况做了初步分析与评价。然后针对最近四年中心城区入海排污口污水监测情况做了统计分析与总结,简述排污口上游企业现状与近些年入海排污口治理成果,同时提出排污口其它有效治理措施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我国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原则和政策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近年来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一些政策措施的分析,论述了基本的法律原则和当前所采取的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措施,结果表明,国家通过加强立法、增加投入,实施重点污染物总量控制、加强海洋生态保护和实施重点流域污染防治计划、重点海域碧海行动计划等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沿海经济建设和海洋产业开发给海洋环境带来的压力,近岸海域环境污染加剧的趋势得到初步控制,局部海域的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指出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市环境基础没施建设滞后、工业污染防治水平不高、海上污染事故应急能力不足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在海洋潮流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建立了AOX的输运-扩散模型,并将模型应用于湛江某造纸厂的排海工程中,以预测造纸废水中AOX排海后的浓度分布情况。结合AOX的组分特性,并参照"渔业水质标准"(GB11607-89),选取五氯酚钠作为评价指标,评估AOX排放对于海域水环境质量的影响,分析其排放程度对渔业的影响程度,从而为更好地保护海洋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海南岛近岸海域环境容量与纳污总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海南岛"十二五"期间近岸海域纳污总量、环境质量状况及环境容量比较分析,得出各主要排污区环境容量的剩余环境容量。结果表明,全省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入海量仅占环境容量的2.6%,氨氮占环境容量的26.6%,虽然全省近岸海域环境基本未受污染物入海量影响,仍有较大的纳污空间,可利用的环境容量非常充裕。为避免出现排污达标但环境质量下降的状况,提出建立近岸海域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由浓度控制到总量和浓度控制并存。  相似文献   

14.
实施污染物总量减排是中国环境管理和污染控制的重大举措,“十二五”后期仍是中国环境保护的重点内容,为此科学分析和制定有效的减排对策措施意义重大。通过总结广西“十二五”前三年总量减排工作现状及实施成效,从大气污染物减排、城镇污水处理、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机动车氮氧化物控制、环境监管能力建设等方面分析存在问题,提出科学合理的减排对策建议:第一,突出污染减排倒逼作用;第二,严格环境准入;第三,狠抓大气污染物减排;第四,加强环保基层能力建设;第五,加强环境监管能力建设。  相似文献   

15.
凌欣  韩雪 《海洋环境科学》2021,40(6):970-974, 980
渤海是半封闭型内海,陆源污染是渤海海洋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以海洋本身为空间范围进行污染防治仍是末端控制的方法。以陆海统筹和基于生态系统的海洋综合管理理论为基础,将渤海污染防治的空间范围延展到入海河流,构建流域?河口?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机制,实行海陆一体化的污染防治战略,有利于解决渤海的环境问题。流域?河口?渤海近岸海域污染防治机制可以从污染防治协调管理、总量控制、科学规划和生态补偿等方面进行制度设计。  相似文献   

16.
污染源排放量及其变化趋势是重要的环境管理基础信息,是国家和地方准确预判生态环境形势、高效开展生态环境管理决策和实施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等的重要依据.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作为我国工业源污染物排放量核算的主要方法之一,过去30年来为工业领域污染减排和环境监管等提供了重要支撑.本文综述了国内外产排污系数研究和应用现状,梳理了我国3次较大规模的产排污系数制修订历程,并从制定方法、覆盖度、核算方法等多个维度进行了比对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对工业生产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环境保护要求的不断变化,我国3次制修订的产排污系数也在同步变化和升级,在产排污系数的覆盖度、适用性等方面不断提升.对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的分析结果表明,我国产排污系数广泛应用于环境管理制度与技术支撑、节能减排与产业结构调整以及环境科学相关研究等方面,为上述工作提供了重要的支撑.但由于我国产排污系数仍存在缺乏动态更新机制等原因,导致其时效性不足,适用性有待持续提升,亟需将系数制定的方法标准化,制定过程中的定量化方法也有待进一步拓展研究.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如下建议:研究提出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后评估方法,有计划开展系数后评估;建立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标准体系框架,实现核算体系标准化;完善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核算技术体系,开展系数的动态更新;加强工业污染源产排污系数在环境管理中的应用研究,为排污许可、环境统计、污染源普查等多套工业污染源数据统一和融合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7.
2009年和2011年斯德哥尔摩公约新纳入的9种和1种持久性有机污染物(POPs)的研究是目前国际上环境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所引起的环境污染和人体健康问题也逐步得到中国环保部门的关注.随着国际斯德哥尔摩公约履约活动的不断深入,中国正面临着履行公约以及削减与控制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巨大挑战.本文总结了广东省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监测防控体系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阐述了国内外在该领域的研究现状以及对解决新型POPs问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针对珠江口及毗邻海域日益严峻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本文从完善相关的海洋环境保护立法角度出发,通过分析我国现有海洋环境法律法规的不足和缺陷,结合珠江口及毗邻海域在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中遇到的实际问题,提出了制定该区域海洋环境管理条例、海岸带管理条例、人海河口区水环境质量标准、海洋环境质量标准以及修改<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  相似文献   

19.
浙江发酵制药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制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研究分析了浙江省发酵制药行业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排放状况,识别出了发酵制药行业使用的主要有机溶剂,其中丙酮、乙酸乙酯、甲醇和乙醇是该行业使用频率最高的4种有机溶剂,并得到了行业的挥发性有机污染物的成分谱。评估了发酵制药企业大气污染防治现状,并对行业大气污染防治以及环境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剖析。最后从发酵制药企业内部污染防治、完善行业环境监管的角度提出了发酵制药行业污染防治的基本对策和制订地方发酵制药行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20.
从当前渤海湾天津海域的环境污染现状入手,分析了主要的污染物来源及污染类型,进而探讨了当前天津市海洋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并提出下一步管理方案,在此基础上针对现有成熟的修复技术探讨了适用于渤海湾天津海域的海洋环境修复方法。据此天津市环境保护部门制订相关法规并采取关停或整改等相应的措施进行管理,对企业的排放物实行环境容量和污染物总量控制;另一方面,天津市有关部门采用多种生态修复方法联合应用,如应用底栖动物和微生物以及海带、紫菜等藻类的养殖,使得天津海域的环境质量有了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