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国城市空气质量存在春节效应,大量烟花爆竹的集中燃放所带来的空气污染影响较为明显.2016年春节期间张家界市环境空气质量较差,腊月二十八至正月初六的8天时间中,有一半时间处于污染状态.除夕当日空气质量轻度污染,正月初一中度污染,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是影响春节期间该市环境空气质量的主要污染物,这与大量烟花爆竹的集中燃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行业观察     
<正>春节期间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同比普通好转生态环境部有关负责人2月5日向媒体通报,2019年除夕至初一期间(4日19时至5日6时)我国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良好,受不利气象条件和烟花爆竹燃放影响,部分城市出现空气重污染。除夕至初一期间,全国338个地级及以上城市中,有70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重度及以上污染级别,其中11个城市达到严重污染级别。与前一日相比,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级别城市数量分别增加49个和8个,烟花爆竹燃放对城市空气质量影响明显。但由于今年各地普遍加强烟花爆竹禁放限放措施,今年春节期间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同比普遍好转。  相似文献   

3.
<正>据报道,除夕至初一期间,全国有70个城市空气质量达到重度及以上污染级别,其中11个城市达到严重污染级别,烟花爆竹燃放对城市空气质量影响明显。然而,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春节期间,广东禁放烟花爆竹工作推进有力,各地不仅没有出现重污染天气,而且PM_(10)和PM_(2.5)指标浓度同  相似文献   

4.
2017年春节期间,根据湖南省城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系统数据资料,全面分析了燃放烟花爆竹对湖南省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烟花爆竹的集中燃放会在短时间内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14个城市在集中燃放日(大年初一)全部出现空气质量超标现象;燃放烟花爆竹对PM10和PM2.5影响最为显著,其次是SO2和CO,NO2和O3受影响程度相对最小.集中燃放烟花爆竹所引起的PM2.5和PM10浓度增幅较大,尤其是PM2.5.气象条件也是影响春节期间空气质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北京市传统春节假期空气质量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2013~2020年北京市传统春节假期期间主要污染物浓度?PM2.5主要离子组分浓度及气象数据,研究近年烟花爆竹集中燃放对北京市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自2018年北京市加强对烟花爆竹燃放的管控后,空气质量显著改善,其中2019年传统春节假期中共7个优良天,占比达87.5%,且未出现中度及以上级别污染天;近3年除...  相似文献   

6.
基于空气质量和PM2.5组分站观测数据,分析成都市2019~2022年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燃放对污染物浓度、 PM2.5组分和二次转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烟花爆竹燃放对SO2、 PM2.5和PM10浓度影响显著,2019~2022年集中燃放期内小时浓度平均值分别增加6.7、 105.0和117.4μg·m-3,升幅分别为135%、 236%和203%,集中燃放对其浓度的贡献率分别为10.0%~34.0%、28.1%~31.3%和27.8%~34.6%.烟花爆竹燃放对空气质量影响时间呈小幅下降趋势,由2019年的42h下降至2022年的38 h,但对PM2.5浓度影响呈波动变化,2022年与2019年相当.烟花爆竹燃放主要组分为K、 Cl、 Al、 K+和Cl-等,集中燃放期内这些组分浓度较高且增长较快,在PM2.5中的占比为5%~18%,增幅为87%~1 511%,对NH  相似文献   

7.
2014年春节期间北京市空气质量分析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19  
对2014年1月30日(除夕)13时到1月31日(初一)12时期间北京市官园、怀柔和良乡监测站的CO、SO2、NOx、PM10、PM2.5浓度及PM2.5化学组分和能见度等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探讨了污染源减排和烟花爆竹燃放对北京市空气质量的叠加影响.研究发现,烟花爆竹的集中燃放会在短时间内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其中,对PM10、PM2.5和SO2的影响最为显著.官园、怀柔和良乡监测站在1月31日凌晨1时的PM10浓度值分别为377.8、253.2和627.0μg·m-3,分别为1、2月份平均值的2.4、2.0和3.6倍;PM2.5浓度值分别为292.0、184.7和522.4μg·m-3,分别为1、2月份平均值的2.1、1.5和3.2倍.烟花爆竹的燃放对PM2.5化学组分中的K+、SO2-4、Cl-、Mg2+和Na+等影响最大,1月31日凌晨1时这5种离子在PM2.5浓度中占的比例高达92.1%.烟花爆竹的燃放造成1月31日凌晨1时监测中心和良乡的能见度分别降至2422 m和3591 m,是1、2月份能见度均值的22.9%和32.8%.2010—2014年"春节半月"期间官园、怀柔和良乡PM10平均浓度大多低于冬季均值和年均值,2014年"春节半月"这3个监测站的PM2.5浓度相比于冬季均值分别下降了33.3%、20.6%和39.2%,表明污染源减排对空气质量的正影响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8.
利用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分析了2011年春节期间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的SO2、NO2及PM10的浓度值,发现烟花爆竹的燃放对它们的浓度有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9.
利用2020年春节期间(1月21~28日)广州市21个空气质量监测站气象和空气污染物数据及其中4个监测点位的单颗粒气溶胶质谱仪(single particle aerosol mass spectrometer,SPAMS)数据,研究烟花爆竹燃放对广州市及11个行政区空气质量的影响,并基于SPAMS 建立了烟花爆竹快速...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2015年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燃放对天津市空气质量的影响,在天津市环境监测中心利用在线监测仪器对环境空气中的气态污染物浓度(SO_2、O_3、NO、NO_2等)、颗粒物浓度(PM_(1.0)、PM_(2.5)、PM_(10)等)、颗粒物水溶性离子、有机碳(OC)和元素碳(EC)进行连续观测.通过烟花爆竹燃放时段和正常时段的对比,分析并探讨烟花爆竹燃放对各污染物排放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烟花爆竹集中燃放对PM_(1.0)、PM_(2.5)、PM_(10)和SO_2的影响最为显著,燃放高峰期(初一0:00),其浓度分别为284.00,428.00,714.00,283.14μg/m~3,且燃放期间,其平均值分别比非燃放期增加了2.99、2.54、2.07和3.27倍;烟花爆竹燃放对PM_(2.5)中水溶性离子K~+、Mg~(2+)、Cl~-、SO_4~(2-)、Na~+和NO_2~-影响最大,燃放高峰期,6种离子在PM_(2.5)中比例达35.28%.另外,PM_(2.5)中OC、EC浓度也在燃放高峰期出现明显的峰值(分别为:15.68、2.96μg/m~3),分别为前一小时平均浓度的2.00和1.37倍.  相似文献   

11.
对2014年、2015年两年春节期间南京市空气质量监测数据进行分析,探讨禁止燃放烟花爆竹规定实施前后空气质量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烟花爆竹燃放使得空气质量达重污染,且空气中的PM2.5质量浓度迅速上升,出现局地短时间峰值,同时会使PM2.5中的水溶性离子组分含量也急剧升高,其中与烟花爆竹主要成分基本一致的SO2-4、Cl-、K+和Mg2+攀升迅速;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对空气质量改善有显著作用,2015年春节禁燃后,南京市空气质量均达标率同比上升4成以上,春节期间PM2.5平均质量浓度,同比改善56%;PM2.5中的水溶性离子组分也基本处于正常监测范围,较少出现波动.  相似文献   

12.
为明晰春节期间烟花爆竹燃放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利用天津地区2016年和2017年春节期间(除夕至农历十五,公历2016年2月7-22日、2017年1月27日-2月11日)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的监测数据和气象观测资料,对这一时期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变化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天津春节期间大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峰值均出现在初一的00:00-01:00.烟花爆竹燃放对ρ(PM10)、ρ(PM2.5)和ρ(SO2)影响较大,尤其是对地面污染物质量浓度影响最大,并且对ρ(PM2.5)和ρ(PM10)的影响高度相对增高,但对ρ(NO2)的实时影响最小.初一00:00-00:01,ρ(PM10)、ρ(PM2.5)、ρ(SO2)和ρ(NO2)分别增加了305、178、80和7 μg/m3.烟花爆竹燃放使ρ(PM2.5)和ρ(PM10)的日变化曲线较非春节期间波动性增强,主峰值区(20:00-翌日01:00)污染物质量浓度升高和出现的时间延后;ρ(SO2)主峰值出现时段由09:00-10:00变为00:00左右,并且其峰值剧增.烟花爆竹燃放使夜间空气中ρ(PM2.5)上升,导致ρ(PM2.5)在ρ(PM10)的占比显著升高.2016年和2017年春节期间,PM2.5、PM10和SO2的最大小时质量浓度及其变化率均高于春节前后(除夕前15 d和农历十五后15 d),而NO2和CO的最大小时质量浓度及其变化率则低于春节前后.2016年和2017年除夕ρ(PM2.5)的半衰期分别为4.7和3.6 h.研究显示,即使在有利于扩散的气象条件下,烟花爆竹燃放仍可使天津地区ρ(PM10)、ρ(PM2.5)和ρ(SO2)短时迅速增大,污染物质量浓度主峰值均出现在夜间,ρ(PM2.5)的半衰期介于3~5 h.   相似文献   

13.
丹东市春节期间燃放烟花爆竹对空气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2009年春节期间丹东市主要污染物(PM10、SO2、NO2)浓度和气象资料,分析了燃放烟花爆竹对空气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除夕和元宵节大量燃放烟花爆竹能导致PM10在短时间内快速上升,但对SO2和N02浓度的影响不明显。除夕期间22:00-2:00是PM10受燃放烟花爆竹影响最大时段,城市居民居住集中区PM10浓度远高于其它区域。气象条件是影响春节期间空气质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2018年春节期间京津冀地区空气污染情况,利用近地面污染物浓度数据、激光雷达组网观测数据,结合WRF气象要素、颗粒物输送通量和HYSPLIT气团轨迹综合分析污染过程.结果表明,春节期间出现3次污染过程.春节前一次污染过程,各站点PM2.5浓度均未超过200μg/m3;除夕夜,廊坊站点PM2.5峰值浓度达到504μg/m3,是清洁天气的26倍;年初二~初五,各站点PM2.5始终高于120μg/m3,且污染主要聚集在500m高度以下,北京地区存在高空传输,800m处最大输送通量达939μg/(m3·s),此次重污染过程为一次典型的区域累积和传输过程.京津冀地区处于严格管控状态时,燃放烟花爆竹期间PM2.5峰值浓度可达无燃放时PM2.5峰值的3.2倍.为防止春节期间重污染现象的发生,需对静稳天气下燃放烟花炮竹采取预防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为了评估2018年春节期间(2月15—16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烟花禁限放措施的效果,采用浓度特征对比、ρ(PM2.5)/ρ(CO)等方法,对“2+26”城市的ρ(PM2.5)、ρ(PM10)、ρ(SO2)、ρ(NO2)进行分析,并定量估算了除夕夜烟花燃放对ρ(PM2.5)和ρ(SO2)的贡献率.结果表明:“2+26”城市烟花的集中燃放会导致ρ(PM2.5)、ρ(SO2)显著增长,出现以PM2.5为首要污染物的重污染时段,2018年12月16日03:00区域内14个城市ρ(PM2.5)达到重度及以上污染水平,呈区域性污染特征;与2017年同期(1月27—28日)相比,2018年春节期间(2月15—16日)14个城市烟花燃放对ρ(PM2.5)平均贡献量呈下降趋势,其中,淄博市、济南市、北京市降幅最大,分别下降了85.2%、74.6%和65.2%,表明烟花禁限放措施起到了显著的污染削峰作用;与城区相比,周边郊县ρ(PM2.5)显著高于城区,呈“农村包围城市”的现象,说明城区监测点位受到郊县等周边地区烟花燃放的传输影响.研究显示,虽然城区烟花禁限放措施起到了显著的削峰作用,但城区监测点位空气质量仍受到郊县等周边地区烟花燃放的传输影响,导致大气重污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2020年春节期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大范围暴发,包括北京在内的多个城市经济社会活动较长时间处于低水平状态。但是在此期间,北京市出现了两次(农历正月初二至初六、正月十六至十九)污染水平不逊于往年的重污染天气,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北京市2016-2020年春节期间的空气质量为研究对象,首先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法判断了气象因素以及经济和社会活动因素对四类污染物(PM2.5、PM10、NO_2和SO2)的影响程度,进一步研究了在2020年春节期间的两次重污染时段内各个因素对PM2.5的影响程度,最后运用双重差分法评估春节期间的疫情管控措施对北京市空气质量产生的影响。多元线性回归结果显示在2016-2020年春节期间:(1)气象因素对北京市的PM2.5、PM10、NO2和SO2四类污染物浓度的影响占主导地位,其中温度、湿度与四类污染物浓度变化均显著正相关,气压和降水与四类污染物浓度变化均显著负相关;(2)经济活动水平与NO2浓度水平有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随着经济活动水平强度的降低和交通流量的下降,NO2浓度呈现出降低趋势,而PM2.5、PM10和SO2与经济活动水平分别有正相关、正相关和负相关关系,但并不显著;(3)从社会活动来看,燃放烟花爆竹会增大PM2.5、PM10和SO2浓度,同时假期变量对PM2.5和SO2的浓度变化也存在显著正向影响。对于2020年春节期间的两次重污染过程来说,气象依然是主要影响因素,但是各因素的贡献值有所不同;春节期间经济活动水平对正月初二至初六重污染过程的贡献较小(2%),而对正月十六至十九有明显的负影响(-20%)。双重差分法评估结果显示,疫情管控对PM10和NO2有缓解效果,而对PM2.5和SO2未见明显影响,这表示疫情管控措施对空气质量施加了影响。本文不仅识别出了春节期间气象因素、经济社会活动与北京市四类污染物浓度之间的关系,有助于厘清各因素对空气质量产生影响的方式,而且对进一步改善北京市及京津冀地区的空气质量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