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梅宏 《环境保护》2022,(13):42-45
近二十多年,随着我国海洋环境治理形成多元参与的新格局,海洋环境司法经历了由海洋环境监督管理部门单独提起海洋生态损害赔偿发展至重视海洋环境监督管理部门的公法职能和检察机关督促、协同、兜底等职能的阶段。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兼具私法与公法性质,内涵比环境公益诉讼丰富。为突破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的困境,有必要以环境治理的视角完善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既重视司法救济又加强公法规制,实现公私法协同运作。  相似文献   

2.
龚雄艳  王树义 《环境保护》2021,49(10):37-41
民法典侵权责任篇的亮点之一在于明确了生态环境的修复和赔偿规则,强调以违反国家规定为前提,周延列举了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内容,为公私法合力救济生态环境损害指明了方向.当前,我国生态环境损害公私法救济模式并存,但位序不明、各有困境,有必要从行政权与司法权的各自优势出发建构公私法合力救济模式.处于改革试点中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  相似文献   

3.
环境改善产业的发展对我国环境立法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的以改善环境和营利为双重宗旨的环境改善产业,环境改善合同的双方当事人不仅享有合同法和其他私法赋予的私法权利,履行相应的私法义务,还承担附加在私法权利和义务上以社会为本位的公法义务,因此单靠合同法等私法的规定是难以对环境改善产业进行周密规制的,有必要借助专门环境立法中的特别民事规范和完善的公法规范来解决这个问题。本文从立法目的、调整对象、管理体制、基本原则和制度、法律后果五个方面全面、系统地探讨了环境改善产业对我国环境立法的影响及其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4.
欧盟环境责任制度的立法建构及借鉴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唐飞  李玲 《环境保护》2013,41(8):70-72
欧盟《环境责任指令》对环境自然资源损害赔偿主体、赔偿标准、赔偿方法以及求偿主体进行了规定,明确了污染人付费的救济理念。而目前我国关于环境责任的立法对环境损害发生后的赔偿和救济较为忽视,面对重大环境污染损害事件的发生,其救济功能不足。因此,通过对欧盟《环境责任指令》的学习探讨,对完善我国的环境责任立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山东作为环境生态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省份,在赔偿磋商、赔偿诉讼、资金管理、鉴定评估等方面开展了积极探索创新,并取得阶段性进展。本文以山东的实践探索为基础,基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面临的法律、制度衔接、赔偿金管理等问题分析研究,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在国家层面以法律明确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完善生态环境损害赔偿与环境公益诉讼的衔接,构建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资金管理制度等。  相似文献   

6.
美国环境健康损害赔偿立法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尚未制定专门的环境健康损害赔偿立法。由环境保护法律中的相关规定、涉及环境侵权赔偿或者补偿的相关立法以及环境健康损害赔偿典型判例构成的法规体系,为环境健康保护提供了重要的法律依据。从《超级基金法》、《詹姆斯.扎德加9.11健康与赔偿法案》、《联邦侵权赔偿法》和《联邦雇员补偿法》等立法以及Sterling诉Velsicol化学公司案、普莱斯诉美国海军案等判例中总结的美国经验主要包括:适时制定专门立法;建立损害赔偿社会化机制;适用惩罚性赔偿机制;科学确定赔偿范围和数额;明确公职人员的法律责任。我国应当基于自身国情,充分借鉴美国的成熟经验,加快环境健康损害赔偿立法进程。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生态环境保护形势严峻,损害赔偿制度“重赔偿,轻修复”,伴随着赔偿的范围不清晰、标准不统一的难题,已对生态环境的救济产生不利影响。本文从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体系定位出发,梳理生态环境赔偿制度的立法发展历程,分析制度进一步构建的现实困境,为其提出优化建议和改革路径,着重明确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的归责原则、启动条件、诉讼范围,建立统一的评估体系,加快推进完善生态损害赔偿制度与环境公益诉讼制度的衔接,体系化解决环境问题,维护环境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8.
公法与私法责任在调整社会关系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随着公私法的不断融合与渗透,尤其在涉及公共利益及环境资源保护方面,这两种责任模式的结合更能发挥制度优势。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作为一种新型的诉讼形式,无论是传统的公法责任抑或是私法责任都不能"独善其身"。本文分析了欧盟、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生态环境损害责任模式、立法经验以及对我国的启示,进而指出我国现阶段建立私法操作程序下,融合以政府为索赔主体与环境修复实施、监管主体的公法手段的混合责任制度有利于克服单一责任模式的局限性,从而更好地实现保护公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由于环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制度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造成环境侵权的受害人不能及时、充分、有效的获得赔偿,而且污染企业难于承受金额巨大的损害赔偿责任,借鉴国外有关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立法的成功经验,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应实行一系列环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社会化的方式,建立环境责任保险制度和环境损害补偿基金等制度来解决环境污染受害人需要赔偿而巨额赔偿使污染企业难以承受的问题,从而使环境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真正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10.
目前有关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对赔偿范围的界定存在一定误区,也同其他相关规定不一致。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范围应包括清除污染的费用、恢复费用、恢复期间的损失以及调查评估费用,不应将预防费用纳入其中。不同类型的费用量化方式不尽相同。海洋生态环境损害赔偿量化的关键是应如何使得所确定的赔偿数额具有公信力。  相似文献   

11.
In the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field of China, due to “lower law-breaking cost but higher law-abiding cost”, it is a common case that the enterprise chooses to break through the law on purpose. The punishment to the unlawful practices by the law directly decides the law-breaking cost of the enterprise, furthermore, influences the willingness to abide by the law and the trend to break through the law. The law-breaking cost of enterprises is jointly decided by the administrative liability, civil liability and criminal liability. However, in China, the enterprises breaking through the law are mainly penalized for the administrative liabilities, focusing less on the civil compensation liability on the environmental damage and criminal liabilities on the environmental crimes. Nevertheless, a complete environmental liability system is composed by administrative punishment, civil compensation and criminal sanction, none of which is dispensable. Therefore, the three layers defense could be established on punishing and deterring the environmental law-breakers. Considering all three aspects, administrative liability, civil liability and criminal liabilit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ystemic disadvantages of the current environmental administrative punishment, civil compensation and criminal sanction in China, and investigates the legitimate reasons for the higher law-abiding cost compared with the law-breaking cost, and it is finalized with the 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to solve this problem.  相似文献   

12.
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环境污染事故也到了一个高发期.如何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健康损害赔偿保障体系,对贯彻落实环保法的污染责任险至关重要.分析了发达国家现有公害病的补偿资金来源与形式,将其分为环境责任险、环境赔偿基金、环境税收、社会捐赠等,并对以上健康损害赔偿模式是否适用于中国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相比于发达国家,中国目前尚未建立完整的环境污染导致健康损害赔偿的经济保障体系.虽然中国在环境责任险领域已有一定的基础,但真正涉及健康损害的责任险工作却十分薄弱,其它健康损害赔偿的经济保障措施,如用于支付健康损害的环境税收体系、环境赔偿基金、社会捐赠体系等尚不完善.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就中国现阶段亟待开展的健康损害赔偿模式进行剖析,以期为探索适用于中国的健康损害赔偿保障体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环境侵权是一种特殊的民事侵权行为,环境侵权损害赔偿是环境民事责任的重要手段,环境损害赔偿具有特殊性,其实现要关注的内容是多方面的。本文试图从环境侵权损害赔偿救济体系着手,分析了中国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的现状,包括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的前提、范围、方式等问题及国外的立法实践。在此基础上着重探讨完善并构筑中国环境侵权损害赔偿体系。  相似文献   

14.
中国环境损害赔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通过对目前国内外环境损害赔偿机制进行调查分析,剖析了中国在环境损害赔偿中存在的问题,参考国外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研究提出中国环境损害赔偿机制主要应建立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责任基金、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和传统的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制度,同时重点探讨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中最难解决也是最关键的问题──保险费的确定以及环境损害索赔程序制度的完善,使中国环境管理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5.
以环境损害赔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CNKI(中国知网)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中英文文献的梳理,对国内外环境损害赔偿文献年代分布、文献的机构、期刊分布与研究热点趋势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国内外环境损害赔偿的发文量呈显著上升趋势且国外研究时间较早;文献发表机构主要集中在中国和美国,其中英文文献主要集中在环境管理、生态经济、污染效应、政策实施等研究领域,中文文献则更注重环境污染损害赔偿的法律制度构建和责任保险制度的实施;近几年,随着区域性环境污染的逐渐增多,跨界环境污染损害赔偿以及系统、完善的制度建设、保障实施的机制构建等会成为未来学界关注的重点.  相似文献   

16.
分析了传统民法中损害赔偿责任在环境法中的局限性、并对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预防性民事责任形式在环境法中的意义和作用,进行了探讨。同时,依据环境、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的原则,论述了在确认预防性民事责任中,进行利益衡量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环境损害鉴定范围在法学、司法领域具有特定法律意义。但是,在行政管理中,环境损害鉴定被环境损害评估所等同、混淆,势必带来环境损害鉴定理论的混乱和环境损害鉴定实践的乱象。如何界定环境损害鉴定范围是环境损害鉴定理论及实践所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本文从环境损害鉴定范围界定依据入手,探讨环境损害鉴定范围议题。研究表明,环境损害鉴定范围无论在理论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均为缺失状态,环境损害鉴定范围仍未依法确定。其根本原因在于环境损害鉴定理论发育不成熟及环境损害鉴定司法实践匮乏。我国环境损害鉴定实践与环境损害鉴定范围理论界定存在巨大差距。尤其在环境损害鉴定的司法实践中,不可用环境损害评估代替环境损害鉴定。因此。界定环境损害鉴定范围是完善环境损害鉴定理论前提;规范环境损害鉴定范围能促进环境损害鉴定实践展开;界定环境损害鉴定范围可以有效地区分环境损害鉴定与评估。  相似文献   

18.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的环境法解释与制度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环境污染责任保险是环境污染损害救济社会化的重要途径和完善环境污染损害救济机制的必由之路。中国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的真正建立和运行,需要运用环境法的基本理念和思想对传统责任保险制度进行重新审视和构造。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设计的关键在于合理贯彻环境法的理论思想,运用风险预防、生态正义之理念,环境污染损害救济、环境权等理论思想进行理论诠释,在保险方式、责任基础、承保范围、赔付范围及赔偿限额等方面构造中国的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制度,以发挥环境污染责任保险之风险预防、损害救济和稳定社会秩序的功能。  相似文献   

19.
环境本身损害的责任缺失是我国环境污染管理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文章从社会经济系统与其支撑环境间作用关系过程链的三个响应环节出发,分析了建立环境本身损害责任机制的作用、意义及环境本身损害赔偿的内涵与构成。提出了围绕突发性污染排放问题,以恢复环境为目标,衔接我国环境应急管理系统实施环境本身损害责任的构架。结合突发性污染排放建立环境损害的恢复责任,对推进环境污染损害管理和深化污染事故应急处置具有重要支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综合分析了以环境保护法为基本法的环境保护法律的体系,试图从环境法律关系和法律责任等方面对环境法进行法律属性的分析,得学我国环境管理体制实质上就是环境行政管理体制的结论,环境行政管理必须在法制的轨道上运行,这样才会从根本上解决环境保护的问题,才会使我们的生存环境更加美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