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放射性废物处置的基本安全目标是保护人类和环境免受电离辐射的有害影响.开展处置场环境影响评价可以量化它对人体健康和环境潜在影响.90Sr是放射性废物中具有代表性的裂变核素.为了获取90Sr在干旱地区某处置场址包气带砂土中的迁移规律,采用静态实验和动态实验对其在砂土的迁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该场址,砂土对90Sr的吸附能力较弱;静态实验测量得到的分配系数与动态实验拟合计算得到的相差约一个量级;采用非平衡模式模拟该场址包气带砂土中90Sr的迁移更为恰当.  相似文献   

2.
针对浙江省核电中低放射性废物的不断产生和累积,迫切需要建设中低放射性废物处置场,结合当前国家对核电中低放射性废物处置政策、国内外相应处置场选址经验,研究了选址中除技术问题外应注意的内容,提出了浙江省建设中低放射性废物处置场在补偿机制、公众沟通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结合当前国家对核电中低放射性废物的处置政策、国内外相应处置场选址补偿机制经验,研究了选址中除技术问题外应注意的内容,提出了在浙江省建设中低放射性废物处置场的补偿机制初步思路。  相似文献   

4.
选取90Sr、239Pu和14C为代表核素,采用单参数变分法对某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场环境影响评价中与核素迁移相关的主要评价参数开展了参数灵敏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低中放处置场而言,环境影响评价模式中主要评价参数的选择对最终评价结果的影响很大,因此在环境影响评价中开展不确定度及敏感度分析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5.
本文通过分析传统放射性废物处置场的优缺点,得出了传统永久性中低放射性废物处置场的5个缺点,给出了可搬迁式中低放射性废物处置场设计的9个优点,提出了中低放射性废物处置场的可搬迁式设计的概念,并进行了可行性的论证。  相似文献   

6.
科海拾贝     
德建立放射性废物处置库 德国在下萨克森州萨尔吉特矿山已废弃的康拉德矿井建立一座放射性废物最终处置库。这是一个已采深度达地下800—1000米的废弃矿井,矿井非常干燥,表土层中厚粘土层可以供井口建筑防御近地表地下水。目前,该矿井已被选中作为释热可忽略不计的放射性废物最终处置库。  相似文献   

7.
目前贫铀及其合金在军事及民用工业中已获得成功应用.文章介绍了各国贫铀的利用情况,重点介绍了美国将贫铀作为废物处置方面存在的争议,并探讨了贫铀作为低放废物处置的可能性,贫铀废物有一定的工业用途,但由于产量远大于利用量,因此带来了贫铀的处置问题,对一定量的贫铀废物进行近地表处置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近地表处置一定量的贫铀废物可行,为中国贫铀废物的再利用以及最终处置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随着核科学的飞速发展和应用,产生了大量的放射性废物,合理、安全的处置各类放射性废物,已成为世界各国刻不容缓的研究课题。各国已建或在建了许多中低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设施,这些设施的信息分散在各国的官方报告中。研究分析这些信息将对我国放射性废物的处置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调研大量资料,总结了世界核反应堆的现状(数据截止到2013年);介绍了中低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发展概况:分析了世界各国中低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置设施的现状(数据截止到2011年);并对我国的中低放废物处置提出建议。为我国全面和正确的认识放射性废物处置,有的放矢的制定发展规划和开展相关研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废物最小化是放射性废物管理的基本原则之一,为缓解在国家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区域处置场明确之前面临的库容问题,同时响应国际原子能机构关于放射性废物最小化的要求,田湾核电站实施了一系列安全重要修改。  相似文献   

10.
《环境保护科学》2009,35(3):F0002-F0002
沈阳环境科学研究院于1989年开始从事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是首批获得国家环保总局颁发的环境影响评价甲级资质证书和环境风险评价资质证书的科研院所之一,是国家环境保护总局批准的危险废物和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建设项目专项影响评价及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单位之一。  相似文献   

11.
低中放废物近地表处置安全评价模式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采用景象-后果分析法,建立了在浸出与闯入景象下,放射性核素从近地表核废物处置库经由工程屏障,地质屏障迁移到生态环境的评价模式。开发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PRESDSA)。利用现场的试验资料,对模式进行了检验。基于现场测量与试验室模拟试验,实地调查以及献调研参数,使用PRESDSA程序对所假定的黄土包气层核废物处置场周围环境产生的辐射影响进行了计算和预测。结果表明,按照浸出影象计算,在所选的10种核  相似文献   

12.
核事故与放射性废物安全管理是核电可持续发展的两大制约因素。本文针对目前核电厂面临的积存的低中放固体废物超出暂存库设计容量和时间的困境,分析核电持续发展带来的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处置需求和放射性风险,深入探讨了我国低中放固体废物处置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认为问题存在的深层原因主要是废物处置责任划分不明确、核电发展与放射性废物管理的国家职能存在割离,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快出台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选址规划、建立独立的放射性固体废物贮存和处置公司、建立和完善放射性废物管理基金制度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3.
油田在开发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钻井废弃泥浆、落地原油、钻井岩屑等,若这些废弃物在环境中堆积或处理不当,对环境会造成极大的危害。为此,通过对吉林省白城市套保油田开发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对环境的影响分析,提出对其针对性的处置措施,以减轻对油田开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通过黄石污水厂改扩工程固体废物的产生和环境影响分析,提出了固体废物和污泥处置方法。  相似文献   

15.
伴生矿开发利用引起的天然放射性水平升高正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通过介绍和分析我国伴生矿辐射环境管理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认为问题的制度成因主要是监管职责不明确、资金保证制度和废物处置导则的缺失,在此基础上提出以监管机构为主导,开发废物处置示范工程和建立资金保证制度等政策建议,以推进我国伴生矿辐射环境管理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6.
张闳楠  孙昱楠  宋玉茹  马畅  陈冠益 《环境科学》2023,44(10):5870-5878
光固化技术因其在3D打印行业中具有打印精度高且技术成熟的优势,在工业应用和学术研究方面都受到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随着光固化3D打印技术蓬勃发展,相应而来的废弃物(光固化3D打印废塑料)作为一种新型有机固废,其增长速度不可估量,对环境带来的影响难以预计.基于现有研究,对光固化3D打印废塑料来源、处置技术和环境影响的最新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表明,光固化3D打印废塑料为共价交联热固性塑料,具有较高的活化能,内部化学结构存在对光敏感的显色基团,其原料、形成过程和目前的处置方法均可能对环境或生物体等带来潜在危害.基于此,针对光固化3D打印废塑料未来处置方式的可能性,提出展望和建议,可为光固化3D打印产业清洁发展提供助力.  相似文献   

17.
医疗卫生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具有独特的特点,具有较高的环境风险、专业性和复杂性。文章对医疗卫生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涉及的项目选址,水、气、声、固体废物、放射性和电磁辐射等环境影响因子进行研究,对评价适用标准、评价等级、污染来源、产污估算和污染防控措施等进行了分析与讨论,以期为医疗卫生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以及相关部门的审批工作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