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一些环境污染型工程项目中,做好农村移民的安置规划工作尤为重要。借助世行贷款项目,通过持续的实际调研,以梅城垃圾填埋场为例,介绍了项目的建设主要内容及影响。从征地补偿安置、农村住宅房屋拆迁安置及弱势群体及妇女权益保护三个方面论述了农村移民生产生活安置方式。基于此,总结出了以下四个结论:(1)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2)征迁过程与安置工作相协调、(3)合理补偿,适当调整、(4)强化机构建设和人员能力培养。并提出了四条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2.
尚志娇 《交通环保》2003,24(Z1):204-206
对高速公路征地、拆迁与再安置的特点、影响对象以及基本原则等进行研究与分析,并对高速公路征地、拆迁与再安置给沿线地区造成的影响及其评价指标体系和方法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3.
范瑞 《环境》2009,(Z2)
公路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通常在可行性研究阶段或初步设计阶段报批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由于该阶段征地、拆迁安置方案尚未详细制定,以致环境影响评价文件难以深入评价其建成的环境影响,甚至缺失本文在分析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所处不同阶段,征地、拆迁安置方案制定程度不同的基础上,分类分析环境影响评价方法.可行性研究阶段通常没有确定征地,拆迁安置方案,环境影响评价可要求建设单位在确定征地、拆迁安置方案后,补报环境影响评价补充报告;初步设计阶段征地、拆迁安置方案确定后,可以深入分析征地、拆迁安置过程中引起的各类环境影响,提出相应环境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4.
滇池湖滨带生态湿地建设中的土地利用问题探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城市建设不断地向湖滨区扩展,滇池原有的湖滨带被大量用于建设各类建筑物,原有的湖滨带几乎失之殆尽,为保护及修复滇池湖滨完整的生态系统,实施湖滨生态湿地建设工程显得尤为重要,而征地工作难度很大,甚至成为制约湖滨生态带建设工程顺利实施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指出征地工作难度大的主要原因是缺乏征地拆迁补偿标准、拆迁安置费用较高,引起的社会问题复杂等,并提出应采取编制规划控制土地的无序开发、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立新型的征地补偿制度以及妥善安置失地农民等对策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5.
参考了前人对于拆迁建筑垃圾的研究,根据南京市相关统计数据,估算出1998-2009年间南京城市房屋拆迁建筑垃圾年产生量,并比较了相关数据,得出估值合理。估算结果显示南京市房屋拆迁建筑垃圾年产生量波动较大,但变化趋势大体为上升。影响因素分析显示南京市GDP与房屋拆迁建筑垃圾年产生量1998-2003年间具有高度正相关性,2004-2009年正相关性减弱;市民法律意识的提高使得南京市房屋拆迁趋于合理,间接减缓了房屋拆迁建筑垃圾年产生量的增长趋势;房屋拆迁政策的制定以及修订、社会事件对南京市房屋拆迁建筑垃圾年产生量有短期的影响。最终得出结论随着城市房屋拆迁决策系统的发展,南京市房屋拆迁建筑垃圾产生量将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6.
为探究藻类受高温胁迫后的恢复生长情况,以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 aeruginosa)为材料,设置了40 ℃高温组及25 ℃对照组,分别处理3、6和12 d后转入25 ℃进行恢复培养30 d,测定生长过程中的细胞密度以及Chla(叶绿素a)、CAR(类胡萝卜素)、Pro(可溶性蛋白)、Sug(可溶性糖)和丙二醛的含量. 结果表明:40 ℃高温下铜绿微囊藻的生长受到显著抑制,胁迫至第12天时,细胞密度、ρ(Chla)和ρ(CAR)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81.08%、97.89%和90.31%. 解除胁迫后,40 ℃处理3 d组呈现一定的超补偿,细胞密度、ρ(Chla)和ρ(CAR)在恢复培养30 d的平均补偿指数分别为1.63、0.90和2.12;40 ℃处理6和12 d组呈现低补偿,恢复培养至第30天时,ρ(Pro)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14.86%和48.75%,ρ(Sug)分别比对照组降低了18.77%和53.73%. 胁迫时间越长,丙二醛含量越高,长时间(12 d)的高温胁迫会对细胞造成永久伤害. 采用Logistic方程拟合生长曲线,40 ℃处理6 d组在恢复培养24 d后出现明显的超补偿,细胞密度增大,预计39 d后超过40 ℃处理3 d组. 高温诱发超补偿生长与自然界中藻类暴发的过程具有密切关系,这种内源性因素及藻体生理特征的变化可为湖泊水华发生的理论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针对目前公路建设对社会环境的影响现状,本文以阎良快速干道西环路至关咸路段建设工程为例,从征地拆迁、基础设施以及对沿线区域经济等方面分析公路建设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曹光辉 《环境保护》2006,(11):53-55
生态补偿机制是以防止生态环境破坏、增强和促进生态系统良性发展为目的,以从事对生态环境产生或可能产生影响的生产、经营、开发、利用者为对象,以生态环境整治及恢复为主要内容,以经济调节为手段,以法律为保障的新型环境管理制度.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加快建立生态补偿机制."这有助于利用经济手段和宏观调控管理方法,促使生态环境资源的开发利用过程与一般商品再生产过程相结合,从而达到在整体上对全社会的生产活动进行宏观调节,对生态破坏、环境污染及生态功能的恢复与治理进行系统管理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生态服务补偿:世界自然基金会的看法和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琳 《环境保护》2006,(19):77-80
建立生态保护与恢复的有效机制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与任务,对此许多国家政府和自然保护机构做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生态服务补偿是近年为建立生态保护与恢复机制而提出的一个新的理念,其主旨是通过经济补偿的方式使生态保护与恢复工作进入良性循环轨道.作为世界上著名的自然保护组织,近年来世界自然基金会(WWF)对生态服务补偿机制进行了大量研究与有益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0.
三峡生态屏障区农户退耕受偿意愿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参与式农户评估方法,对三峡生态屏障区内农户退耕还林的受偿意愿进行了调查.分析表明,退耕还林的生态效益受到普遍认可,但其可持续性令人担忧.1355份有效问卷中,愿意接受补偿的占74%,对未来生计的预期与土地相关性低的农户更愿意退耕.受偿意愿的形成具有明显的社会异质性和区域差异性.受访者性别、耕地面积、家庭年收入、帮扶形式、是否移民对受偿意愿值具有显著影响.屏障区平均补偿意愿为1014元/(亩×a).万州、秭归、渝北的受偿意愿值高于平均水平.建立基于区域的生态补偿标准和多元化的生态补偿方式,可以弥补目前均一型生态补偿标准和方式的不足,促进退耕还林工程和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我国典型生态环境治理工程中的生态补偿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京津风沙源治理、水土流失(小流域)综合治理和退耕还林(草)工程等是我国开展的规模较大、影响范围最广的生态环境治理项目.本文以环境经济学和生态补偿理论为视角,分析了我国典型生态环境治理工程中的生态补偿问题.针对生态补偿中的各类问题,本文对其可能的负面影响进行了总结,进而提出完善我国生态环境治理工程中生态补偿机制的对策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同传统的推拉理论引起的移民相比,陕南脱贫攻坚移民具有政府行为的特点,它将自然演进中形成的劳动者与分散耕地相匹配格局打破,出现了劳动者与土地分离的局面,可能造成搬迁后生计不可持续问题。因此,探讨移民搬迁后续增收途径对于促进移民“稳得住”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抽取陕南汉中、安康、商洛3市9县584户搬迁家庭作为样本进行实地问卷调查及访谈,通过对调研数据分析发现:(1)搬迁距离对农户生活质量及收入方式产生影响,搬迁距离在2 km以内为适宜距离,社区规模在500户以下,农户最为满意;(2)搬迁距离会引起农户收入方式的转变,搬迁距离越远,农户无法继续使用原有土地等生产生活资料,农业生产发展缓慢,农技水平也相对滞后,使得农户务农收入减少,收入方式向务工转变;(3)就近安置、提升移民人力资本、兴办安置地产业等举措是解决移民户收入来源的可选途径。  相似文献   

13.
唐宏  张新焕  杨德刚 《自然资源学报》2011,26(10):1658-1669
基于农户访谈与问卷调查,对新疆三工河流域农户的生态移民意愿、移民效果与留居意愿进行调查,并采用Logistic模型对农户移民意愿与留居意愿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显示:①家庭人口数、人均纯收入、主要收入来源、非农收入比重和参与退耕还林情况是影响农户搬迁意愿的主要因素,家庭人口数量越少,非农收入比重越大,对生态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知越强,就越能接受生态移民政策;②移民工程对河谷内生态环境改善作用显著,促进了退耕还林进程,草场压力有所缓解,但移民农户没有得到妥善安置,影响了农户家庭收入,其对定居点生产条件与生活环境评价较低,42.35%的农户认为搬迁后生活质量变差;③移民农户的留居意愿普遍不强,71.92%的农户想搬回原居住地,生活质量变化、定居点灌溉条件与耕地质量是影响其留居意愿的主要因素。政府应着力改善定居点水土资源条件与基础设施建设,提供农业技术培训,鼓励外出务工,以增加农户经济收入,改善生产生活环境,加强农户移民与留居意愿,促进移民工程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14.
高速公路建设将造成土地利用类型的永久改变,造成植被覆盖率显著下降,因此,公路绿化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拟建的绵阳至遂宁高速公路工程为研究对象,结合现场样方调查及对比点样方调查,预测高速公路建设对植被的影响情况以及绿化措施所产生的补偿效益,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植被恢复和补偿建议。  相似文献   

15.
高速铁路在正线、站场等永久用地建设同时,也占用一定数量的临时用地。受特定服务半径和施工条件限制,临时用地占用耕地难以避免,而因重载荷、强硬质的使用特征,部分临时用地类型农用复垦技术难度大、经济代价高。研究在总结高速铁路临时用地类型与土地破坏特征的基础上,建立了临时用地复垦利用分析框架,并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受土源、弃渣场地等因素限制,制梁场等临时用地复垦为耕地困难较大且投资过高,而建设用地方向复垦则较为适宜。考虑到与土地管理政策相衔接,研究提出应将临时用地选址及其复垦适宜性评价纳入项目永久用地报批程序,并加强临时用地的选址控制、规划审批控制、工程破坏控制和复垦利用控制。  相似文献   

16.
为分析蠡湖沉水植物恢复的光补偿深度和透明度条件,根据2012年4月和2013年4月蠡湖水下PAR(光合有效辐射)强度、ρ(SS)、透明度等监测数据以及沉水植物相关资料,探讨了沉水植物光补偿深度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结果表明:水下PAR强度随水深呈指数递减,α(光衰减系数)在0.97~6.04 m-1之间变化;光补偿深度空间分布格局均表现为西蠡湖大于东蠡湖、沿岸大于湖心的趋势,并且与水体透明度呈显著正相关;狐尾藻、金鱼藻、菹草、黑藻、苦草的光补偿深度及水体真光层深度分别是透明度的1.83、1.92、2.05、2.12、2.57和3.04倍. 回归分析表明,光补偿深度主要受ρ(SS)影响,其次为ρ(Chla). 以沉水植物群落光补偿深度(水体真光层深度)与水深的比值作为划分沉水植物群落恢复区域的参考依据,将蠡湖水域初步划分为“适宜区”“过渡区”和“暂不适宜区”,其中“适宜区”占蠡湖水域面积的29%.   相似文献   

17.
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光伏充电站的环境效益进行综合评价。通过构造区间互补判断矩阵等步骤计算模糊评价矩阵,并进行归一化计算,最后对照评语集得到评价结果。实证分析北京市铁路货场改造成为绿色物流配送中心及电动汽车充电站,用层次分析法确定4个方面(生态环境效益、环境质量效益、能源环境效益、社会环境效益)12项指标(增加土地利用率,促进资源开发利用,推动植被保护;减少CO2排放,减少NOx排放,减少PM排放;促进新能源替代,降低车辆能耗成本,促进能源结构调整;改善居民生活水平,增加环保公众意识,减少征地拆迁矛盾),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环境效益很好,评价结果为光伏充电站行业的健康发展,环境保护防治等方面提供一定依据。  相似文献   

18.
关于生态补偿涵义的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郭峰 《环境保护》2008,(10):18-20
本文将前人界定的生态补偿概念归纳为四种观点,在分析生态系统与生态系统服务、生态效益与生态价值、补偿与补贴等相关概念的基础上,将生态补偿界定为"生态服务消费者通过公共支付、市场交易等方式给与生态服务提供者补偿的经济活动";同时提出生态补偿主要是对社会主体的补偿、是对生态效益而非生态价值的补偿,生态补偿不同于补贴等观点.  相似文献   

19.
试论对环境弱势群体的生态补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提出环境弱势群体的概念,剖析了农民环境弱势地位的成因和对环境弱势群体予以生态补偿的必要性,并进行了相关的制度设计,为全面保护农民权益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对改变农民的环境弱势地位,实现农村与城市经济、生态的共同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为研究对象,从生态补偿的视角研究如何应对和缓解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跨区建设与运行中面临的“邻避问题”。结合生态补偿原理、国内外实践经验及启示,提出构建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跨区建设与运行生态补偿机制的思路、补偿机制框架、基本原则、补偿主客体、补偿方式、配套保障措施等内容,以期为推动我国生态环境质量的改善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