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本文选取264家母公司属环保部门公布的重点排污单位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将样本企业在2016年年报、2017年半年报及2016年度社会责任报告等定期报告中披露的环境信息,对照上市公司年报与半年报中环境信息披露的要求与规范,对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合规性进行评估。评估认为:上市公司通过定期报告披露环境信息在形式上和内容上均有所进步,但距离基本的形式上合规披露仍有显著差距,信息披露的全面性、有效性与针对性更远远不能满足强化环保监管与优化资本市场的目标本意与政策需求。基于上述评估结果与发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制定管理办法与技术导则、提升政策层级与规范披露标准,强化部门协作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落实企业环境责任,推动环境信息披露,有利于推动结构调整和高质量发展。本文根据《环境信息公开办法(试行)》,对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进行刻画,基于Richardson投资期望模型对投资效率进行测度,分析环境信息披露对上市公司投资效率的影响。研究发现,环境信息披露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投资不足,但对过度投资的影响并不显著,而且环境信息披露对投资不足的缓解作用在国有企业、两权分离度高等代理成本较高的企业中表现更为显著。本文因此提出推动环境信息披露的建议,一方面发挥政府作用,加大监管压力,确保企业环境责任的落实,健全环境治理企业责任体系;另一方面发挥市场的决定性作用,强化诱致企业披露环境信息的动力,让市场形成对环境信息披露的强需求,促使企业提升环境信息披露水平。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经济和媒体环境发生巨大变革的情况下,外部压力对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研究面临新的社会背景。基于传播学议程设置理论、关注理论与信号传递理论,本文以2016年沪深A股八大重污染行业的315家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研究了媒体报道与政府监管对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其中,媒体类型既考虑了传统纸媒,也考虑了以新浪微博为代表的网络新媒体,政府监管方面采用2014年调整后的PITI指数对监管力度进行评价。研究发现,媒体报道数量越大,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内容越丰富,但并不能提高其信息披露质量;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主要受媒体报道倾向性的影响,而媒体报道的数量对其影响较弱;地方政府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监管力度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影响并不显著。此外,随着地方政府监管力度的加大,媒体对企业的关注度下降,导致政府监管在媒体监督企业环境信息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削弱作用。研究表明,随着近年来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化进程的大力推进,环境制度约束相对舆论监督,在企业信息披露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试论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和分析了企业环境会计信息披露的动因及根据不同的信息使用者披露的不同内容和采用不同的披露方式。  相似文献   

5.
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存在的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针对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现状,分析了企业环境信息披露在环境信息计量、成本分配、环境会计准则等方面存在的主要障碍;并借鉴国外环境信息披露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从健全环境会计法规、形成合理的环境价格体系、加强环境会计的社会和政府监督等方面消除企业环境信息披露障碍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上市公司高管态度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会产生重要影响。为充分了解企业高管如何看待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过程中涉及的环境信息沟通、披露制度、能力建设等多方面问题,本文对涉及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16家上市公司高管进行访谈调研。研究发现,多数高管视社会第三方机构对企业的环境信息需求为较大的潜在风险,非强制是上市公司环境信息选择性披露的主要原因,企业重视环保投资但信息公开能力建设不足,环境信息公开对企业价值影响较弱。本文提出编写环境信息公开指南及实施细则,提升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能力建设,拓展政府和社会组织对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奖励形式等建议。  相似文献   

7.
田辉 《绿叶》2019,(Z1)
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是支撑绿色金融发展的一项基础性制度,然而目前我国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状况并不理想。以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从可及性看,进行相关披露的上市公司数量尚不够多;从可用性看,缺乏对关键环境信息的披露;从可靠性看,披露的准确度和完整度缺少第三方验证。上市公司披露现状不佳直接源于相关监管规则要求偏低。由此,提出建议:一方面是多部门联合出台规范性文件;另一方面是确定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总目标,分阶段予以实施;再一方面是进一步推进配套机制的完善。  相似文献   

8.
经过30多年的研究发展,企业环境信息越来越受关注,从公司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管理层分析与讨论”的组成部分,变为公司年度财务报告的独立部分,直至发展到今天的独立年度环境报告。由于受传统会计理论框架的影响,在公司年度报告中披露的环境信息侧重于对企业财务的影响,而环境影响没有得到系统的分析和披露。本文将从Ste-fan Schaltegger和Roger Burritt提出的生态会计概念出发,通过分析国内外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发展,提出如何构建我国企业对外生态会计报告。  相似文献   

9.
企业环境信息自愿公开是企业环境信息公开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企业环境信息自愿披露与强制披露有着明显的区别;通过法律责任的设置,保证企业自愿披露的环境信息的质量;运用各种激励措施鼓励企业自愿披露环境信息,建立企业环境信息自愿披露的健康机制。  相似文献   

10.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建设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建立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是促进我国企业实施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分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重点讨论了上市公司环境信息的披露范围、披露形式、周期安排等规范选择问题,并就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的运行管理机制进行了初步研究。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制度的建立,将引导上市公司建立环境信誉,促进我国的环境管理走上科学化、经济化和信息化的轨道。  相似文献   

11.
针对环境信息披露与环保治理效果脱节的问题,从信息规范性、决策有用性和治理有效性三个层级建立了环境信息披露有效性概念框架。以生态环境改善为最终目标,构建环境信息披露有效性评价体系,确定多级赋值与加权汇总相结合的评分模式。以中国A股矿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统计发现多数矿业公司的有效性得分处于低分段,通过独立报告披露环境信息的比例偏低,对资源使用及环境污染类生态信息披露不足,存在选择性披露提升环保形象的正面信息,忽略了负面信息的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矿业企业整体环境信息披露有效性偏低,企业披露的环境信息无法反映生态改善效果,企业仍然存在不披露或模糊披露的现象。  相似文献   

12.
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是既体现环境法基本理念,又立足于企业经济属性的科学的制度设计。其科学性在于准确把握了企业环保行为动因:首先,把握企业趋利性特质;其次,以触发"内部风险"为关键点将企业环境机会成本主义行为与环境风险控制相关联。以此为基础,企业实施环保行为的具体动因在于:基于利益考量的传统企业管理中的"成本—收益"理论、"绩效—印象"理论、"压力—合规"理论等发挥了环保正向作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环境信息披露与环保治理效果脱节的问题,从信息规范性、决策有用性和治理有效性三个层级建立了环境信息披露有效性概念框架。以生态环境改善为最终目标,构建环境信息披露有效性评价体系,确定多级赋值与加权汇总相结合的评分模式。以中国A股矿业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统计发现多数矿业公司的有效性得分处于低分段,通过独立报告披露环境信息的比例偏低,对资源使用及环境污染类生态信息披露不足,存在选择性披露提升环保形象的正面信息,忽略了负面信息的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当前我国矿业企业整体环境信息披露有效性偏低,企业披露的环境信息无法反映生态改善效果,企业仍然存在不披露或模糊披露的现象。  相似文献   

14.
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之下,企业创新行为常态化引发了社会各界的热议,创新能力成为投资者评估企业价值的重要依据,但研究重点多放在创新行为自身上,与其相关的信息披露问题没有得到会计研究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为了丰富创新信息披露的理论研究,帮助投资者更好地理解公司信息披露策略,通过对创新信息披露动因、影响因素、经济后果、策略选择的分解与回答,理清了创新信息披露的研究框架与进展。研究发现,企业创新信息披露研究存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创新信息的内涵模糊、创新信息内容获取的方法局限、创新信息披露语言策略的研究缺失。鉴于创新信息披露研究的局限性,指出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5.
以2015—2020年重污染企业的面板数据为样本,实证检验高管薪酬激励对环境绩效的影响及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中介效应和门槛效应。结果表明:(1)高管薪酬激励有利于环境绩效提升,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在其中充当中介。(2)高管薪酬激励对环境绩效的影响存在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双重门槛效应,只有环境信息披露质量指数不低于0.292时,高管薪酬激励才显著促进环境绩效;当环境信息披露质量指数超过0.458时,促进作用得到强化。(3)高管薪酬激励对重污染企业环境绩效的促进作用在东、中、西部地区均成立,但环境信息披露质量的中介作用只在东部地区显著。(4)相较于中度和轻度污染行业,高管薪酬激励对环境绩效的促进作用只在重度污染行业企业中显著,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在其中充当中介。  相似文献   

16.
杨婕  屈思啸  王蕾娜  刘宪兵  包存宽 《四川环境》2010,29(3):113-117,135
本文在总结绿色供应链管理(GSCM)的现有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可将企业在推进GSCM的实践划分为4个阶段:生存需求阶段、初步合作阶段、源头绿色化阶段、自我价值实现阶段。设计了调查问卷,对165家国内企业在推进GSCM的实践情况进行了调研。研究结果表明:这些企业在GSCM方面尚处于初级阶段,具体表现为由"消极应对"向"有所策划和初步实践"过渡;这一阶段的主要实施手段包括"回收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要求供应商提供清洁环保的产品"、"为消费者提供产品相关的环境信息"、"推进清洁生产审核"等。通过该实证研究以期为政府有关部门制定促进可持续发展的相关政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从法律制度、利益相关者压力、竞争压力、公司声誉、环境问题对企业发展的威胁以及公司管理层的视角,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的决定因素进行规范性研究。企业必须遵守相关法律制度才能生存下来;利益相关者决策时越来越关注公司的社会环境责任及其信息披露;环境和可持续发展问题也将为企业创新提供许多机会,更新公司创造竞争优势的能力;公司社会与环境信息披露更多的是作为企业形象管理的工具来减少公司由于社会和政治压力面临的曝光;环境问题对公司的发展产生影响;管理层如果也有社会责任的认识和了解,将促进更多的社会环境信息披露。  相似文献   

18.
以2010—2019年我国能源行业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利用内容分析法探讨了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对能源企业价值的影响。结果发现:①能源企业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价值呈正相关关系。②非货币性环境信息披露质量对企业价值的正向影响更加显著。③市场化程度对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价值的正相关关系具有增强作用。④市场化程度对非货币性环境信息披露质量与企业价值之间关系的正向调节作用更强。⑤环境信息披露质量能够降低权益资本成本,提高预期现金流量,形成影响企业价值的传导机制。  相似文献   

19.
践行环境(E)、社会(S)和治理(G)理念是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企业现代绿色治理的关键手段。本文系统分析了我国ESG政策的发展脉络,将ESG在我国的发展分为萌芽起步阶段、探索发展阶段和深化提升阶段三个阶段。通过深入剖析我国ESG体系现存的若干问题,提出加大推广和实践ESG理念的力度和深度、分批分阶段有序推进ESG信息披露标准制定、加快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ESG评级标准、强化对ESG投资的指引和规范,以及加快建设健全的ESG监管体系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正>首都环境教育定位是面向首都可持续发展目标的环境教育,即面向首都"四个中心"定位和谐宜居的大都市、京津冀协同发展、城市副中心建设等发展需求,进行整体规划实施。很高兴能参加今天的环境教育年会,向大家介绍首都生态文明教育与环境教育的一些实践创新,我将从三个方面进行介绍:第一,环境教育在政策方面的创新,第二,环境教育在学校上的变革,第三,环境教育以后的愿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