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5 毫秒
1.
矿井通风系统评价方法与标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几种常见的矿井通风系统评价方法在使用中的利弊 ,指出了《冶金矿山矿井通风系统鉴定指标》中某些指标的缺陷 ,提出了修改意见 ,并根据国内冶金矿山的实际情况 ,制定出了相应的评价标准与方法。  相似文献   

2.
矿井通风系统技术经济综合评价是矿井通风防尘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正确评价矿井通风系统技术经济效果,加强矿井通风防尘工作的管理,冶金部和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颁布了《冶金矿山矿井通风系统鉴定指标》(以下简称《指标》),用于对金属矿山矿井通风系统作综合的分析和评价,其计算式为:  相似文献   

3.
1986年,冶金工业部和中国有色金属总公司联合颁布了《冶金矿山矿井通风系统鉴定指标》(以下简称《指标》。几年来的试行情况表明,《指标》对现阶段我国金属矿山矿井通风系统技术经济效果的评价是切实可行的,对改善矿山通风防尘工作有重要的  相似文献   

4.
消息四则     
(一) 根据冶金工业部的要求,来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一些代表,1982年11月23~29日在武汉参加了“冶金矿山矿井通风系统鉴定指标”讨论会。他们详细地研究了制定“矿山通风系统鉴定指标”的目的、意义和制定原则。大家认为,江西省冶金厅、江西冶  相似文献   

5.
建立合理的通风系统是搞好通风防尘工作的关键。通风井是矿井风流出入的要道,因此风井断面的大小,直接关系到矿井总风量和风阻的大小,最终必然影响矿井的通风状况及其经济效果。目前,除《冶金矿山安全规程》对专用风井的最高风速有规定外,冶金矿山还没有统一的风井断面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国内部分改扩建矿井通风系统进行调查、测定和分析,应用矿井通风系统鉴定的基本指标、综合指标和辅助指标,查找各改扩建矿山通风系统存在的共性通风问题,归纳分析影响改扩建矿井通风效果的主要原因。针对主要通风问题,提出了改扩建矿井通风系统的通风设备、通风网络、风流调控设施的优化方法和矿井通风管理措施,在改扩建矿井通风系统改造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制定矿井通风系统鉴定指标和标准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治金部要求1983年底制定统一的指标和标准,用以衡量各冶金矿山通风系统的优劣。本刊从本期起特辟“大家谈”专栏,欢迎各方面的读者,特别是矿山从事通风工作的同志,来稿探讨这方面的问题。也欢迎来稿谈对单项指标和标准的看法。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评价矿井通风系统的传统模式与存在的不足,论述了评价矿井通风系统与矿井有效风量率、矿井总进、总回风比及矿井漏风率的关系,提出了评价矿井通风系统综合指标的计算方式,提供合理、准确评价矿井通风系统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矿井通风系统是关系全矿通风防尘状况好坏的全局性问题,是搞好矿井通风管理工作的基础。建立和完善矿井通风系统,对搞好安全防尘工作,保护职工安全、健康,提高劳动生产率,多快好省地发展冶金工业,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东北冶金矿山在建立和完善矿井通风系统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不少经验。我们在学习现场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调整通风系统中应该注意解决的若干技术问题提出一些看法,和同志们一起讨论,共同提高认识,促进矿井通风系统调整工作更快、更好的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为了准确评价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性等级,首先从矿井通风系统效果评定角度出发,选取了9个具有经济技术评价效果的指标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其次,传统G1法的基础上,采用多专家互相打分的方式,定义专家权重,建立群组G1法,计算评价指标的主观权重;再次,用CRITIC(Criteria Importance Though Intercrieria Correlation)法计算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然后,基于博弈论纳什均衡思想,优化主客观加权系数,计算得到各评价指标的最终权重;最后,引入集对分析理论建立矿井通风系统评价模型,并利用该模型对10组矿井样本进行评价,结果表明,该模型对矿井通风系统的评价是有效可行的,而且可以对其发展趋势进行预警,与优劣解距离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an Ideal Solution, TOPSIS)和组合赋权法相比,对矿井通风系统的评价有更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1.
矿井(煤矿)通风系统安全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矿井(煤矿)通风系统的安全性,提出了评价矿井通风系统安全性的指标,确定了矿井通风系统安全性等级。  相似文献   

12.
铀矿通风的任务,一是供给矿井新鲜空气,排除炮烟和其它有害气体,二是稀释和排除矿井中的氡气及其子体。因此,铀矿需风量一般比冶金矿山大。但是,铀矿的规模一般比冶金矿山小,所需风量也就比较小。我国50年代至70年代建设的铀矿山,其主扇风机基本上是参照冶金矿山选用的,给铀矿生产带来了风量不足和风压过于富余的所谓“大马拉小车”的问题。据统计,我国铀矿万吨矿石耗风量是英国的2.8倍,加拿大的2.04倍,法国的1.5倍,我国冶金矿山的3.1倍。我国铀矿主扇效率也很低,最高仅为59%,最低的只有15%。可见,铀矿通风能耗浪费大,节能大有可为。铀矿通风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 (1)抽出式通风系统需风量大,通风  相似文献   

13.
1 矿井通风系统节能改造的必要性 矿井通风系统的调整与改造是矿山生产过程中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然而,大多数矿山经营者认为矿山通风工作无直接的经济效益,一般要等到通风系统严重制约矿山生产时才进行通风系统改造。其实不然,有的矿山的通风系统虽能满足生产要求,但每年造成巨大的能耗浪费。系统工程的理论认为,一个良好的系统应同时满足合理性、经济性和安全可靠性。因此,对于一个没有良好运行指标的通风系统,不但要进行技术改造,还应从改造中获取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4.
通风系统安全可靠性评价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评价应能及时反映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的高低,为矿井通风系统的决策者提供有意义的信息,根据信息及时调整矿井通风系统,解决系统中存在的重大安全问题。准确、及时、可靠的数据信息是矿井通风系统安全部门进行技术管理和防灾救灾的重要依据,也是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可靠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矿井通风系统可靠性评价设计思想和软件的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我国冶全矿山普遍对矿井通风系统进行了改造,减少漏风,降低井巷风阻,用小风机多级并串联代替大主扇,或对旧主扇进行技术改造,更新主扇设备及采用新型高效节能风机等,取得了较明显的经济效益。但矿井通风动力消耗却呈直线上升的趋势,一些重点铁矿山的主扇功率竞高达一二千千瓦,年通风电费达百万元以上。有的矿山,近10年来通风动力消耗增加近一倍,而风量却增加无几,井下作业地点的风量仍显不足,尘毒危害仍很严重,炮烟中毒事故还时有发生。因此,如何提高矿井通风管理水平,正确评价矿井通风效果,确定合理的评价指标与考核标准,以及如何进行检查评定,仍是当前有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简讯     
冶金矿山通风系统与采场通风学术讨论会闭幕为总结交流冶金矿山通风系统建设的经验,研究今后的发展方向,中国金属学会冶金安全学术委员会和冶金安全技术情报网于1982年5月6~12日在江西省浒坑钨矿召开了全国冶金矿山通风系统与采场通风学术讨论会。来自72个单位的130多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提交论文与资料56篇。江西省冶  相似文献   

17.
矿井通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一个良好的矿井通风系统应该在技术先进的前提下实现“安全可靠、经济合理”的运行,笔者把上述8个字作为矿井通风系统评价的基本内容并给出定义:矿井通风系统为通风方式、通风动力、通风网络、通风设施等总称;以矿井通风系统的定义所规定的各项内容并结合对矿井通风系统经济性、安全性的要求为依据,从矿井通风动力、通风网络、通风设施、通风质量、通风监测、防灾抗灾能力、通风电耗、通风能力等8个方面共确定了16项矿井通风系统评价指标;建立了一套系统、科学的矿井通风系统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比较全面地反映矿井通风系统的状况,可在实际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某非金属矿山通风系统现状出发,分析其问题存在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提出该矿山通风系统优化改造方案,从而使矿井各项通风指标达到要求,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9.
矿井通风系统抗灾变能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风系统的抗灾变能力对于救灾和通风系统评价具有重要意义,通风系统抗灾变能力涉及通风系统结构、人员素质、管理水平等诸多因素,笔者根据矿井火灾的救灾、防灾具体情况及相关文献,选取了4类共22个指标建立了矿井通风系统抗灾变能力的模糊综合评价数学模型,给出了矿井通风系统抗灾变能力指标体系及分级界定值,采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对矿井通风系统抗灾变能力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十五、怎样加强铀矿井通风的管理? 如何加强矿山通风的管理,冶金矿山的经验是:“新鲜风流有来路,污浊风流有去路,线路分明不干扰,井下工人吸新风”。铀矿山更要加强通风管理,保证井下工人吸到新鲜空气,创造良好的劳动条件。如何加强铀矿井的通风管理呢? 1、建立一个完善的通风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