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何卓岚 《环境》2009,(11):94-95
2009年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年,世界各地的人们、环保组织纷纷行动起来为“生病”的地球做一些实事。9月22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开幕。10月24目当天,世界各地的青年人都在各自的城市同时开展了有关气候变化的活动,为12月7日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联合国举行的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度缔约国大会作准备。  相似文献   

2.
守望地球     
惠婕 《世界环境》2021,(1):90-91
守望地球是中国第一家国际野外科研志愿者组织,也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中国32家成员单位之一.守望地球致力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的、旨在动员广大公众以直接参与的形式,支持未来可持续环境所必需的野外科研项目.  相似文献   

3.
<正>1974年以前,人类引起的气候变化对于科学界而言,是个未知的谜,但它现在已成为各国讨论和谈判的焦点.政府间气候变化委员会(IPCC)因对其做出了有影响力的科学评估而获得了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但故事还包括研究本  相似文献   

4.
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最新的分析研究表明,地球上的深海区隐藏着大量的热能,使地球温度在十年或者更长时间内保持平稳。但研究人员称,这部分热能早晚将以另一种形式昭示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5.
地球环境基金于1993年5月正式成立,其背景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等这些跨越国界、给我们的生存环境带来巨大不良影响,而面对超越国界的环境问题时,NGO的积极应对和灵活作用不断显现。特别是1992年6月,在巴西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日本政府表示,要完善对民间环境保护活动进行资金援助的框架。在此背景下,日本政府和民间团体共同出资,决定成立NPO地球环境基金。  相似文献   

6.
地球上冰雪覆盖面积最多的地方在冰冻圈。南极大陆、格陵兰岛的冰床、喜玛拉雅的山岳冰川和北极海域的海冰等都处于冰冻圈。长期以来,它们都是无人问津的极限地区,但是,近来那里的状况开始发生急剧变化。北极海冰行将消失变化速度最快的是北极海。据2007年公布的联合国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4次评估报告称,1987年以后,北极地区的年均海冰面积每10年减少27%,尤其是夏季要减少7.4%。从这一数据可以预测,到2050年,北极的海冰面积将减少至现在的一半,到  相似文献   

7.
本文论述了全世界普遍关心的地球气候变暖的原因与对策问题。作者介绍了有关气候变化的一些主要学说,并从天体运行、地质时代的气候变化和地球大气演化,以及近代观测资料出发,对地球气候变暖问题进行较深入的剖析,特别是对CO_2等温室效应气体引起的温室效应问题作了详细深入的论述。作者指出,尽管CO_2在大气中有增加的趋势,但不会引起极冰大规模融化,从而使海平面上升、淹没富庶的沿海平原的严重后果,因为大气中CO_2增加两倍才会使全球上升3℃左右,海平面上升0.4~1.5m。减少大气中CO_2最有效的办法,是利用自然界的净化机能。要利用地球环境变迁历史资料,在掌握环境机能特点的基础上,建立预测未来气候模式,以确定能正常调整全球机能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气候变化已跃升为国际政坛不可回避的重要议题,绿色环保之风正在席卷国际政坛.  相似文献   

9.
地球古气候问题近年来颇引人关注,研究工作取得很大进展.2001年4月27日美国“科学”(Science)杂志刊出了关于地球古气候问题的专辑,除一篇引言(题名“过去地球变动的气候”)外,共有7篇文章. 第一篇文章叙述了了解地球过去气候的各种方法.简单地说这些方法的依据有树木年轮;花粉;地貌变化;冰核珊瑚;海洋沉积物. 其余6篇文章的内容是关于热带海洋在古气候变化中的作用,特别是热带太平洋在地球长期气候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过去一千年气候的演化;全新世晚期气候变化的文化反应.文章叙述了对长期干旱社会反应的4个实例研究认为这对现代社会对气…  相似文献   

10.
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近日在北京发布了<2009年世界经济和社会概览:促进发展,拯救地球>,报告呼吁国际社会为应对气候变化,对发展中国家的低排放、高增长战略进行投资.  相似文献   

11.
前言 1992年6月,有各国首脑参加的世界环境发展大会(下简称环发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召开,至今闭幕已经两年多了。环发大会并不能解决所有环境问题,而更应该将二十一世纪世界范围合作解决地球未来的环境问题作为新的出发点。气候变化  相似文献   

12.
气候变化已跃升为国际政坛不可回避的重要议题,绿色环保之风正在席卷国际政坛。 作为温室气体排放总量最高的国家之一,美国因联邦政府拒绝签署《京都议定书》而备受指责。然而,许多州一级政府(如加利福尼亚州)则纷纷为自己设立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目标,并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正> 我认为对地球化学家来说,毫无疑问,1981年将被作为航天飞机的一年而载入史册。这是监测地球和邻近天体环境的新时代成为现实的一年。同样,不必怀疑。新的技术已使我们的星球达到了一个严峻的时期,全世界严肃的科学家们都在为越来越明显的人为污染而感到忧虑,这些污染可能最终将威胁到大量生物种属,包括人类的生存。诸如酸雨、二氧化碳的增加、臭氧的减少、气候变化、土壤侵蚀和盐度的增加等这类问题,都需要以可能的最高精度来进行全球监测。下一个十年或二十年的记录,对于人类未来的发  相似文献   

14.
正5月22日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生物多样性日,生物多样性为人类生存和福祉提供了丰富多样的资源,同时也对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恢复生态系统、清洁水源和缓解贫困等在内的其他可持续发展目标至关重要。中国作为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也是生物多样性受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生物多样性减少的趋势日益严峻,一些重要物种栖息地受到威胁、遗传资源流失和丧失状况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5.
《沿海环境》2002,(7):25-25
地球将持续“高烧”几十年,而人类对此束手无策,无论采取什么措施限制温室气体的排放也无济于事。这一悲观的结论是由最新一期《自然》杂志公布的,依据是两个科学小组开发的电脑模式;这两个模式联合起来,对未来数十年的气候变化做了迄今最详尽的预测。在上个世纪,地球平均温度上升了约0.7华氏度,这已经足够融化冰川、彻底打乱世界的降雨模式。多数气候预测模式显示,世界将持续热下去,但在这一预测中也有许多变数:如浮质(气体、液体中的悬浮微粒)的冷却效果,或者说火山的意外爆发。在不同的方法中,焦点问题是如何估计这些变数的…  相似文献   

16.
世界自然基金会(中国)24日宣布,中国内地已有83个城市确认将参与于3月26日20时30分举行的“地球一小时”活动,参与城市数量比去年猛增1.5倍。届时,不少个人、社区、企业和政府将熄灯一小时,用行动来表明各自对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支持。  相似文献   

17.
气候变化对中澳两国均是面临的严峻挑战,适应气候变化已成为两国的迫切任务之一。本研究主要比较了中澳两国在适应气候变化领域的机制安排、政策与行动,并选择敏感脆弱的水资源领域为研究分析对象。基于对比研究,本文提出几点政策建议:一是加强国际合作,提高应对气候变化能力;二是推进适应气候变化综合管理决策能力建设,努力构建适应气候变化的创新管理机制;三是尽快建立适应气候变化的专项基金;四是推动地方适应气候变化能力建设;五是学习澳大利亚将气候变化风险和适应气候变化纳入与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管理相关的基础设施工程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实践经验,开展相关研究和试点。  相似文献   

18.
气候变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我国是最易受气候变化影响的国家之一,迫切需要构建完善的气候风险治理体系。其首要任务是在气候变化适应战略的框架下建立完善的气候变化风险评估体系。本文通过梳理和分析世界各国气候变化风险评估体系的发展现状以及英国和新西兰的范例,为我国气候变化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建立完善的气候变化风险评估体系,并将评估结果作为制定适应气候变化战略最核心的依据;其次,建立适应规划实施过程的监督以及评估机制;再次,设立气候变化风险评估的中心协调机构,保障评估的高效性以及可靠性;最后,在未来的气候变化综合立法中将气候变化风险评估体系化,从而为这一制度提供最坚实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9.
2012年——一个充满未知、变数、电影里表征凶兆的年份,人类将再次聚焦里约.我们将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出路在何方? 科学、政治和经济是形塑现代社会的三种核心力量,在“里约+20”峰会召开之际,我们应对之反思,希望理性的微光能照亮我们前面的路.  相似文献   

20.
根据相关理论基础,本文分析了政府在应对气候变化行动中的作用,即政府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领导者、组织者和政策的制定者,也是市场机制能够发挥作用的保障者。根据气候变化问题的公共产品属性,本文进一步分析了财政政策与应对气候变化之间的关系,即财政政策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政策工具和物质保障,应该起到重要的引导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