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2 毫秒
1.
共产党人的人民观包含了"人民中心论"和"人民主体论"。以人民为中心,要在方向上把"人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环境噪声问题是重要的民生问题,环境噪声投诉率居高不下表明人们对宁静的声环境的需要刻不容缓。增强对环境噪声的监管,就是想群众之所忧,急群众之所难,谋群众之所需,把党的宗旨落实到实处。环境噪声管理,一方面要牢记以人民为中心,提高重视程度,主动作为,政府承担统筹规划和对噪声源的监管责任,噪声排放单位承担噪声污染防治和自行监测的主体责任,做好信息公开,完善管理机制,控制噪声污染;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人民主体作用,鼓励居民自治,广泛推动公众参与,打通行政管理与司法管理,加强环境噪声污染防治宣传教育,构建环境噪声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
形象     
……环保部门还要想政府和人民群众之所想,急政府和人民群众之所急,认认真真实实在在解决一些群众最关心的热点、难点环保问题;还要依靠我们的力量为企业排忧解难,使企业与环保部门建立一种密切的相互信任的关系,用成绩树立我们自己的形象……  相似文献   

3.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公众对“空气”这一公共资源的要求进一步提高,空气质量在当前及未来必将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改善空气质量已经成为政府与公众共同的强烈意愿。尽管我国区域性的灰霾污染问题日益凸显,但这并不能掩盖“十一五”期间各级政府在空气污染治理方面所做的大量工作及其带来的环境效果。  相似文献   

4.
虞伟 《世界环境》2012,(6):52-53
环境保护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切身利益,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进程加快,全社会公民意识的不断觉醒,环境保护日益成为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重点、难点和焦点,成为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推进公众参与环境保护不仅越来越受到人民群众的高度关注,也摆上各级党委政府工作的重要位置。  相似文献   

5.
公众参与作为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对于公民更好的行使环境保护权利,提高政府的执行力及项目的环境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文章基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从公众参与的开展类别、调查范围、调查方式等方面阐述如何开展公众参与工作,以期为今后更好开展公众参与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山草 《陕西环境》2002,9(1):12-14
陕西省最北部,有一个资源丰富、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榆林市,这个被国务院命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曾几何时,蔚蓝的天空被滚滚废气黑烟笼罩,连空气都变了味儿;清澈的榆溪河水遭到油污肆虐,变得面目全非。对此,人民群众顿足疾首,日夜企盼还榆林本来娇容。党和人民政府急群众之所急,于1990年成立了榆林市环境保护局,环保部门干部职工在省环保局的指导和各级党委、政府领导下,呕心沥血,艰苦奋斗,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特别是“九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人大和各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榆林人民以敢让日月换新天的气魄…  相似文献   

7.
<正>本期话题环境信息公开,简单地讲,就是政府、企业和公众主动公开自身掌握的环境信息。如果从广义上理解,环境信息作为一种公共信息资源,是政府、企业和公众实施环境行为选择和行动的重要信息基础,公开环境信息对于协同和控制社会经济发展中的政府、企业和公众行为也意义重大。——网络综合消息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我国环境问题所带来的社会矛盾日益突出,环境领域的公众参与正在逐步得到来自各级政府及社会各方的重视.如何全面有效的推进环境公众参与工作已经成为各级政府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课题,特别是基层政府更需要在环境公众参与领域创新思路与方法,使公众参与能切实成为推动环保工作的强有力辅助力量.  相似文献   

9.
江殚 《环境》2008,(2):31-32
环境知情,信息"不对称"局面亟待突破 环境与群众息息相关,群众有权知道自己所处的环境状况信息.然而,专家指出,在公众及个人要求政府和企业提供环境方面的相关资料方面,由于缺少公众与政府部门间的信息互动机制,公众和政府部门之间信息不对称的状况还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10.
民生问题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以人为本、关注民生是我国政府近年来追求的核心目标,也是新时期环境保护的重要战略方针。环境保护领域的以人为本,就是要体现“环境保护为了人民,环境保护依靠人民”的根本宗旨,就是要以解决威胁人民群众身心健康的环境问题为首要工作,以公众健康的标准来制定环境保护的标准,强化节能减排,改善环境质量,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  相似文献   

11.
随着新修订《环境保护法》将"信息公开与公众参与"作为新法七章之一,环境影响评价中公众参与在保障公众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积极作用,并加快成为环保部门把握环评质量及体现政府公信力的重要抓手。然而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实践中,公众参与执行效果一直不太理想,公众参与有效性得不到充分体现,为此,本文尝试通过分析目前公众参与有效性的影响因素和存在问题,提出一套提高公众参与有效性的具体方法和措施,供广大环评工作者商榷。  相似文献   

12.
基于公众旱灾风险认知的灾害风险沟通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越来越多的自然灾害风险防范中,风险沟通被作为一种工具以提高政府与公众风险消息交流成功的概率。公众的风险认知情况是影响灾害风险沟通成功的重要因素,如果没有洞察到公众对风险的感知与理解,有效的风险沟通几乎是不可能的。本文通过问卷调查,分析和评价了公众的旱灾风险认知水平,针对性别、受灾经历和风险消息传播媒介等对公众风险认知...  相似文献   

13.
舟山目前正处在治理渔农村水污染的关键时期.政府与普通民众积极协同,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是打赢渔农村水污染治理这场战役的关键.然而,在这场战役中,出现了“政府干,群众看”、“政府热,群众冷”这一尴尬局面.所以,亟需建立起政府主导,民众积极参与,协同参加水污染治理的法律机制,重点要建立起政府水污染治理源头控制制度、公众充分参与水污染治理的保障制度、社会监督制度、社会教育制度.  相似文献   

14.
政府公开环境信息,是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的重要前提。随着人们文化素养的提高,公众维护自身基本权利的意识越来越高。因此,政府应满足社会的需求,提高环境信息公开制度,以保障公众的环境知情权。本文通过简要概述公众环境知情权的基本含义,阐发笔者关于公众环境知情权的保障与政府环境信息公开的思考。  相似文献   

15.
网上舆情     
对中国的环保事业而言,政府执法、舆论监督和公众参与三者的结合是非常重要的。媒体作为舆论的代言者,有着强大的社会影响力,在舆论监督越来越重要的时代,第四媒体网络在新闻舆论监督中也正发挥着越来越强大的作用。鉴于此,本刊从本期开始,新增“网上舆情”栏目,刊登与每期内容相关的广大网民的意见,用以加强公众与政府等相关部门的交流。  相似文献   

16.
对北京至沈阳铁路客运专线建设项目的公众参与进行剖析,指出邻避冲突主要表现在公众利益诉求的多元化、环评公众参与有效性不足和公众意见调查存在瑕疵等方面。政府、环评单位和建设单位理性对话公众,保障公众的参与权,积极优化高铁路线方案,在缓和冲突方面起到一定作用。该案件对于我国未来的环评公众参与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强调环评信息公开的前提性、保障环评公众参与的有效性、政府在环境风险沟通中的管理理念转变,全面总结了公众参与的完善机制。  相似文献   

17.
公众参与流域水污染控制的机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期中国流域管理的工作重点之一是水污染控制,公众参与是流域水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公众参与可以提升公众环境意识、动员多方力量来调和多重利益团体的矛盾、监督企业环境行为、克服政府单方决策的缺陷。但目前中国公众参与流域水污染控制状况并不十分理想,未能有效发挥上述公众参与的优势,极需建立合理的公众参与流域水污染控制机制。基于政府、公众、企业之间的互约‘关系,提出了成立流域水污染控制协调小组,组织政府、企业、公众三方力量开展协商、引导支持公众参与流域水环境管理,逐步完善协调、监督、管理、激励的流域水污染控制的互约机制,动员全社会力量建立流域水环境管理的优化体制。  相似文献   

18.
当前,严峻的环保形势与人民群众的期望值相差甚远,传统行政处罚的法定裁量幅度较为宽泛,为部分执法人员滥用裁量权提供了空间。本文以嘉兴市南湖区畜禽养殖场非法排放污染案为例,介绍了嘉兴"公众评审团"自由裁量权规制新模式。通过"公众评审团"制度,嘉兴市整合各方资源、积极吸纳社会力量参与到政府执法过程中,确保了环境执法的公众参与性、权威性和公信力,为控制行政自由裁量权提供新做法与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1998年6月5日 ,西安市作为全国首批开展空气质量周报的十四个重点城市之一 ,正式通过新闻媒体向公众发布环境空气质量周报。这项“周报”工作是一项唤起社会各阶层对环境关注 ,督促政府加大环境治理力度的一个有效手段 ,及时、准确地报告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 ,既能充分体现政府促进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决心和责任感 ,同时也为了强化人民群众对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和推动 ,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和方向性的工作。历时整整两周年的公布给西安市环保工作带来了全新的变化 ,它使环境监测成果走进社会 ,使公众环保意识得到了提高 ,使城市环保问…  相似文献   

20.
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是环境管理的重要辅助性手段,江苏省在环境公开信息方面先后制定了《江苏省环境保护政务公开管理办法》、《关于加强全省环保系统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江苏省环保厅政府信息公开考核制度(试行)》等制度规定,并积极开展环境信息公开,在公众参与环境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许多有益经验。本文在对江苏省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环境管理的现实分析基础上,指出了在环境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方面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具体的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