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我国对煤炭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问题一直十分重视,在矿井安全生产工作中,进行了大量的管理机制的试验和运行,如安全生产风险总承包、安全风险抵押金。“党政工团妇”齐抓共管等,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煤矿生产中的安全问题并未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各类事故发生的频率以及事故伤亡率均居高不下,这其中固然有自然条件、技术条件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但深入分析下去,就有更深层次的问题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2.
<正>不得不怀疑,恒大煤业平时或存在隐患排查治理不彻底。对此,应尽快着手调查,查明事故原因,查处有关责任人员,及时堵住安全漏洞。截至记者发稿前,恒大煤业所属各矿井已全部停产整顿,进行安全隐患大排查。此次事故,事发时井下矿工共有89人,伤亡人数却高达78人,伤亡率不可谓不高。可见事故发生时,多数人根本来不及顺利逃生。由于事故伤员多为烧伤,最高全身烧伤面积超过70%,伴随着伤员的是剧烈灼痛与死亡的威胁,目前最紧要的,就是做好遇难者家属的安抚与伤员救治工作。  相似文献   

3.
事故发生的三种模式探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事故就是违背人的主观愿望而发生的意外事件 ,其结果是导致社会和人类经济上的巨大损失和伤害。然而各种事故的发生的形式似乎永远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有所变化。笔者通过对事故数据的分析 ,从广义上将事故分为自然事故即自然灾害、随机事故和人为事故 3类。根据 3类事故的特点采用简单的数学方程进行描述 ,为事故发生可承受度 (即既最大风险值 )奠定理论基础。从科学的角度论述事故发生的必然性、随机性和可预防性以及不安全的绝对性和安全的相对性的辩证关系。同时提出了环境因子新概念 ,初步定义了高危行业的定量含义 ,为各类事故的预防提出了基本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罗通元  赵雪珊 《安全》2018,39(2):4-6
借鉴事故和风险认知领域的研究,探讨事故发生的风险认知问题。首先,对风险及风险认知进行了概括性描述,分析出事故风险认知的五大特点,从本质上解释事故致因的心理学及社会学原因。其次,总结出事故风险认知的主要影响因素,包括个人因素和社会因素两方面。然后,综述目前风险认知的主流范式理论。对理论的适用范围存在不足进行分析,提出研究事故致因的风险认知理论模型的必要性和实践价值;最后,通过展望描绘了风险认知在安全科学和事故致因研究中的方向,为事故风险认知的未来发展及趋势进行阐述。结果表明:对事故发生的危险进行了心理层面的认知分析,这进一步说明学科交叉和理论借鉴在安全科学研究中具有必要性,为安全科学事故致因研究提供社会学及心理学维度的思路,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5.
为加强化工园区风险辨识和布局优化,主要研究化工园区布局优化决策支持系统。在分析该系统主要功能的基础上,介绍基于风险的化工园区布局优化决策支持系统的理论模型:对化工园区重大危险源事故预测建模,包括重大危险源事故发生概率预测和事故后果预测;从个人风险、社会风险和财产风险3个模型评价化工园区区域动态风险,依据这3种风险值,计算区域综合风险;分别就功能区布局、消防布局和交通布局,对化工园区提出动态布局优化方法和建议措施。通过理论模型建立决策系统软件,结合实证分析,证明该决策支持系统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6.
2005年,发生在吉林石化双苯厂的爆炸事故,其直接原因是当班操作工误操作导致进料系统温度超高引起爆裂,随之发生了连环爆炸。这起影响巨大的生产安全事故,虽然原因众多,但却使我从引发事故本身的直接原因——“误操作”想到这样一个问题:误操作事故可以避免吗?众所周知,发生在人类社会生活中的许多生产安全事故都是由于误操作造成的。如果说这是由于管理混乱、设备落后、人员素质低下造成的,也就无话可说了。可是,许多生产安全事故往往都是在有完整和严格的管理体系、设备比较先进、员工素质较高的情况下发生的。这就不得不让人思考:误操作…  相似文献   

7.
祈盼之一:企业生产事故少些这几年,企业安全生产事故持续走高,特别是煤矿安全生产事故的频发,已经成为老百姓心头挥之不去的一道阴影。安全生产这一关系到人命关天的大事,到底在一些人眼里视如什么?据有关数据表明,截止到2005年12月11日,全国共发生煤矿事故近3000多起,死亡达5491人,比2004年同期增加了206人。这些鲜活的生命和5491人的生灵,就这样在漫无近头的黑暗中消失,实叫人隐隐作痛。因此,祈盼着国家、政府对安全生产的高度关注,少一些无辜的人被索去性命。祈盼之二:政府及监管部门执法严些  相似文献   

8.
国务院的决心是下了,严肃查处的规定是做出来了,但是人们不放心的是,说严肃查处,就能严肃查处吗?严肃查处就能严肃到位吗?这些年来,就没有严肃查处过吗?为什么天天严肃查处,但仍瞒报事故,不能制止?这是不是得考虑一些深层次的问题呢?  相似文献   

9.
在电气事故的分析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难以定论的问题。例如,现场存在几种火源,怎样判断事故的性质,确定直接原因?电气短路可以引起失火,失火也能引起电气短路,怎样确定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 我们根据大量的模拟试验及电气事故分析的实践,总结出用事故残骸件的形貌特征分析、判断电气事故的方法。实践证明,它对正确判断事故(故障)性质,准确地确定事故(故障)直接原因,是可靠的。本文重点介绍电气事故(故障)残骸件上的形貌特征。 一、导线过负荷 不同种类、不同规格的导线都有其规定的安全电流。当导线过负荷,通过的电流大于安全电流时,就可能使…  相似文献   

10.
从加氢站的事故场景、事故频率、事故后果、死亡概率和个人及社会风险5个方面进行研究,提出气态加氢站定量风险分析模型,并结合某加氢站进行了实例计算分析,计算出该加氢站量化的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经与国内外认可的可接受风险标准比较后,得出其风险水平是否可接受的分析结论。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我国建筑事故频繁发生,给国家、企业和个人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也给社会带来了不安定因素。笔者认为建筑事故经济损失的分担不仅是经济、安全问题,也是一个法律问题。在事故发生后不仅要查清人员的伤亡情况、事故经过、原因分析、责任人处理、人员教育、措施制定、事故经济损失,还要弄清法律问题,要依法问责或依法问罪,也是行政法律问题,依法行政处罚和处分,还是民事法律问题,依法承担民事赔偿。笔者认为企业最好采用保险和非保险转嫁方式把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转移出去,减轻自己的负担。只有在找不到其他更好的处置方法,或是为了经济上的节约而并不影响自身的财务稳定且有控制风险的能力,或不知道风险的存在,或虽知风险存在,但由于预测失误、忽略而导致损失,才自己承担。当事故发生后要通过法定程序来确定的建筑事故经济损失是由保险公司、合同另一方和企业分担。  相似文献   

12.
城市地铁网络系统运行脆弱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提高城市地铁网络系统(UMNS)运行的抗风险能力,降低事故造成的经济、社会损失,对UMNS运行脆弱性进行研究。通过对UMNS的特点和事故案例统计分析,将UMNS的运行脆弱性分解为物理、结构和社会功能3类脆弱性,解析UMNS运行脆弱性在事故发生过程中的作用,定义UMNS的运行脆弱性为UMNS在运行阶段抵御来自系统故障、人为失误、社会干扰的能力中的缺陷。通过案例分析,解释运行脆弱性的发生机理,提出降低UMNS运行脆弱性的相关建议。研究表明:UMNS运行脆弱性对地铁事故的发生、蔓延和最终损失有关键性影响;物理和社会功能脆弱性在事故发生的初期影响较大,结构脆弱性对事故在网络中的蔓延有较大影响,社会功能脆弱性则影响着最终事故的损失大小。因此,降低UMNS运行脆弱性应从结构、网络和社会功能3个方面综合展开。  相似文献   

13.
每每发生重特大事故后,人们就会在大众媒体上看到有关领导和职能部门的强烈言词:“此事一定要严肃查处,一查到底”。然而非常可笑的是,“严查”话音还未落地,新的事故又发生了,而且是频频发生。一方面我们进行着事故的“严查”,另一方面,事故却频频出现,好像这事故是故意和人过不去似的。  相似文献   

14.
电是国民经济的重要能源,是工农业生产的原动力。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的加快,电的使用范围越来越广泛。“电”日益影响着工业的自动化和社会的现代化。然而,当电能失去控制时,就会引发各类电气事故,其中对人体的伤害即触电事故是各类电气事故中最常见的事故。  相似文献   

15.
梅思安 《劳动保护》2012,(1):114-115
在国内外一些特大生产安全事故案例中,受限空间特别是密闭空间的中毒、燃烧、爆炸等事故风险,高处坠落风险,以及危险化学品相关风险等3种风险,给社会和人身安全带来的影响是非常严重、恶劣的.从发生频率、后果严重程度以及后续影响来看,位列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风险的前3位.因此,在应急演练活动中,针对这3项风险的综合性演练就显得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6.
企业实施安全管理的目的在干减少或遏制各类事故的出现,很多企业也将实现“零事故”“零死亡”作为安全管理的终极目标。那么,是否可以用事故发生频率和严重程度作为衡量安全管理水平的标准?要弄清这个问题,首先我们要明白:一起事故的诱因,往往存在着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管理的缺陷、周围环境的影响等多种风险要素。  相似文献   

17.
机械制造业中事故原因的分析与控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社会安全生产事故频频发生,形势非常严峻.在机械制造业中,如何对安全生产事故进行有效的预防,保持良好的安全生产秩序,这对安全生产,维护安全稳定是至关重要的.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机械制造过程中,人-机器-环境这一封闭的系统,每一个环节进行了分析,从而总结出了预防事故的方法和原则,对实际的生产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前,在我国电力系统中,为缩小设备事故的影响范围,保证机组正常运行,大中型电厂的高、低压厂用电接线大都为分段布置。我厂380V厂用电接线也是如此。现就我厂用电接线事故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9.
提出了沿江区域事故风险评估中事故风险因子的构成、辨识依据和辨识方法,提出了从生产事故的风险因子、环境与生态风险因子、救援与社会响应风险因子3个方面进行分析的基本框架,并对3方面风险因子的具体构成和辨识过程进行了简述.为今后类似区域的事故风险评估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思路,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0.
曹庆贵  曲楠楠 《安全》2019,40(9):5-10,25
与危险源相关的事故致因理论,包括能量单元、二类危险源理论和三类危险源理论,均可用于指导事故预防工作,在安全工作实践中发挥良好的作用。二类危险源理论和三类危险源理论的思路是一致的,用于事故预防工作时的应用方式清晰、明确,但这两个事故理论中使隐患的概念变得模糊,危险源的概念也需要加以界定。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危险源、隐患和风险的定义、特性及关系,讨论了与危险源相关各事故致因理论的应用方式和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建议将各类危险源视作风险的不同分类,或者在应用过程中对各类危险源做出界定性说明,以理清相关概念在应用时产生的困惑,使这两种事故致因理论在事故预防工作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