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庐江综合观测井在1999年9月21日台湾花莲西南Ms7.6级地震的前兆异常及震时、震后效应。该井在这次地震的前兆异常的主要特点是:(1)溶解气体组分、水氡、井压等存在中期异常,异常时间都在3~4年;(2)水位和水温存在短临异常;(3)大部分测项震后效应明显;(4)水位和水温的震时和震后效应几乎同时出现,但却是逆向发展,为多年以来地下流体综合观测资料中所少见。  相似文献   

2.
土壤气抽提多井方案的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存在石油烃污染的北京市某加油站场地为研究对象,设计了土壤气抽提(SVE)原位修复系统,应用AIR3D软件对SVE作用下土壤包气带的气压场进行数值模拟.划定以土壤气压强低于或等于101.122kPa的区域为抽气影响区域.模拟结果显示,单井的抽气影响区域不能满足要求;多井抽气时,井间区域土壤气体真空度受多井共同作用,扩大了抽气的影响区域.抽气井不同布置情况下井间距大小对相互作用效果存在影响.研究发现,井间相互作用随着井间距的增大而减小,井间距存在临界值.井间距临界值与抽气井的布置形式相关.对于本研究中的2眼井、3眼井、4眼井情景,此临界值分别在3~5m、5~8m、8~10m区间.超过此临界值时井间相互作用将显著减弱,并导致抽气影响区域不能覆盖整个井间范围.  相似文献   

3.
在水文地质钻探中,用压酸方法处理水井中大出水量,是一种应用较为广泛的方法。1992年7月8日19时,在山西太原小追云后沟村,山西地矿局第一水文队钻机修复旧井、压酸洗并后意外井爆,两名职工面部负伤。一、意外并爆事故简况7月6日,施工钻机用钻杆向孔深450m处注入浓度为28%的工业盐酸3t,进行化学洗井。7月8日下泵油水,用电焊将测管焊到泵体上,有焊渣掉入孔内,全部工作在孔口进行。焊接完毕检查焊接质量时,突然井爆,产生混浊有色高速气体和铁锈渣小颗粒,将孔口两名职工面部打伤。二、事故分析1.盐酸洗井化学反应盐酸作用于滤水…  相似文献   

4.
本介绍了聊古一井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本井在台湾Ms7.6地震时(1999.9.21)记到的水震波特征,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聊古一井的构造位置特殊,其水位资料是地震前兆灵敏测项,LN-3型数字式水位仪是良好的水位观测仪器。  相似文献   

5.
在公路软基处理过程中,如公路上空有高压线穿越,则往往因高压线下净空不够使袋装砂井无法施工,采用其它处理方式时,往往导致处理费用大幅上升。本文介绍了套管接驳的方式施工装砂井的工艺,经济可行,可供同行借鉴。  相似文献   

6.
6月7日9时,随着防洪演习总指挥的一声令下,河南油田井楼油矿防洪抢险队员在第一生产区沙河畔的32号计量站,展开了2010年度防洪抢险实战演习。  相似文献   

7.
随着稠油资源的开发,热采规模逐步扩大,热采区块采出液硫化氢含量不断升高,井口及套管气含有大量的硫化氢,严重威胁相关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针对这一安全隐患,研究了3种模式的硫化氢治理技术,包括井筒加药治理技术、套管抽吸治理技术和套管喷射治理技术,分别应用于正常生产期间产出液中硫化氢治理、套管气中硫化氢的治理和洗井时整个油井内硫化氢的治理。该治理技术在现场得到了应用,GDGB1-02井采用井筒加药治理技术,采出液伴生气中硫化氢含量由治理前的8 000 mg/m3降至20 mg/m3以下,低于安全生产规定的30 mg/m3以下;GD2-24P530井采用套管抽吸处理技术,套管气中硫化氢含量由治理前10 000 mg/m3降低到测不出;GD2-23X530井采用套管喷射处理技术,硫化氢含量由治理前3 200 mg/m3降低到检测不出,实现了热采井硫化氢的安全治理,消除了安全隐患。  相似文献   

8.
中原油田采油三厂明113井组是明一区明6块的一个重点生产井组,对应油井四口,由于进入开发后期,该井组呈现产油量下降、含水逐步升高的状况,施工前,明113井对应的4口油井平均含水达到91.6%,日平均产油量为14.4t。为提高井组采收率和采出程度,该厂地质和工程技术人员紧密结合,经对该井组静动态资料认真分析后,决定采用微生物驱油工艺技术。该井组于今年6月3日实施大型调驱,共注入微生物剂量4335m^3。  相似文献   

9.
论文回顾了有关"大气压强、井水位、气压系数、负荷系数、地表和地下储水量"的理论、井水位的气压响应模式、气压系数、负荷系数的计算方法;在利用Mallat分解重构算法去除了井水位趋势项的基础上,计算了3口观测井不同时期的气压系数以及气压系数随时间延迟的变化,计算结果表明:观测井M5、R3、R6在2006-11-05至2007-03-19具有明显的承压性;2008-03-01至04-19,M5井仍具有明显的承压性,R3井、R6井则具有明显的非承压性。此外,论文还利用观测井M5、R3井的水位变化、含水层的负荷系数、实测气压系列,计算了观测井所反映区域、含水层以上地表和地下储水量的变化,并结合实测的降雨资料、水面蒸发资料,估算了区域土壤植被的蒸散发量,经估算:R3井附近区域枯季的每日蒸散发量约为1.9~2.1 mm,蒸散发系数约为0.70~0.78。  相似文献   

10.
地下水循环井技术修复硝基苯污染含水层效果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静  赵勇胜  孙超  秦传玉  于凌 《环境科学》2014,35(10):3775-3781
实验在二维模拟槽中进行,以曝气前后地下水水位高度变化表征地下水循环强度,分析了地下水初始水位,曝气量和地下水初始流速对循环井运行的影响,并以得到的最佳运行参数进行硝基苯污染地下水修复效果模拟.结果表明,地下水初始水位45 cm,曝气量0.7 m3·h-1,地下水初始流速低于1.0 m·d-1时,循环井可以达到良好运行状态.硝基苯在地下水中的纵向迁移距离明显大于横向,泄漏第50 d时,平均浓度达到246.97 mg·L-1.循环井修复过程中,逐渐形成一个以循环井为中心的有机物高效修复区域.该区域内有机物被优先去除,浓度持续下降.高效修复区域外,存在过渡区域,该区域内有机物的浓度受有机物吸附/解吸和迁移性共同作用影响.整个修复过程中,硝基苯的浓度经历了快速下降-缓慢下降-浓度拖尾3个阶段,累计曝气14 h后,硝基苯的平均浓度下降至71.19 mg·L-1,残留的硝基苯分布在远离循环井的区域.由此可见,地下水循环井技术能够较好地修复硝基苯污染的地下水,修复过程存在最佳运行条件及最适修复时间.  相似文献   

11.
7月6日凌晨2时,中原油田普光气田开发建设前线指挥部组织安全检查组对正在PD-1井现场施工的人员进行防硫化氢突击演练,检查人员认真细致地对职工中存在的操作问题进行现场讲评,纠正每一个不正确的动作,进一步规范了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12.
地下水硝酸盐污染抽出处理优化方法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姜烈  何江涛  姜永海  刘菲 《环境科学》2014,35(7):2572-2578
以北京某场地生活垃圾填埋场硝酸盐污染地下水为研究对象,针对抽出处理技术,利用遗传算法(GA)和模拟退火法(SA)对地下水硝酸盐污染羽治理区中布置18口备选井方案进行优化.优化目标函数最小化治理成本,确定最佳井数及其井的位置和抽水速率,同时达到在100 d内将研究区硝酸盐浓度降低至10 mg·L-1的治理目标.GA优化结果为8号井优化抽水速率为155 m3·d-1,14号井优化抽水速率为10 m3·d-1.SA优化结果为8号井优化抽水速率为82 m3·d-1,14号井优化抽水速率为39 m3·d-1.基于GA和SA优化抽水速率,硝酸盐总量去除率分别为76.89%和84.92%.优化结果说明,最佳井的位置应位于硝酸盐污染羽中游及中下游的中轴线上,且中游抽水速率比下游要大.两种优化算法对比表明SA优化系统治理成本比GA节省6.8%,且波动性小,更收敛.  相似文献   

13.
油藏开采时,随着石油不断被采出,地层的能量及原油产量会不断下降而最终停产关井,这样,伴随着油藏的开采就会产生许多关停井.为了最大限度地回收地层原油,一般采用抽汲捞油技术向关停井要油.  相似文献   

14.
某危险废物填埋场地下水污染预测及控制模拟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以某危险废物填埋场为研究对象,在收集其水文地质资料基础上,运用Visual Modflow建立填埋场地下水水流和溶质运移耦合模型,对填埋场防渗层发生渗漏后,渗滤液中Cr6+在地下水中的运移过程以及地面硬化、防渗墙和排水沟3种污染控制措施对污染羽阻隔效果进行模拟预测.结果表明,Cr6+随地下水流方向运移形成污染羽,10 a后污染羽到达水塘边界,运移距离约为1 450 m,但随后10~20 a之间污染羽扩散范围没有明显扩大;地表硬化后,20 a内污染羽未扩散至水塘边界;防渗墙设置到上层含水层底部时,监测井Cr6+浓度高于未设置防渗墙时浓度,设置到下层含水层底部时,Cr6+浓度与设置于上层含水层时监测结果相反;排水沟日排水量达到2 642 m3时能有效控制污染羽扩散,20 a后污染羽尚未污染监测井;地表硬化与排水沟组合控制污染物扩散,效果最佳,同时排水沟日排水量可减少为1 878 m3.因此,当填埋场发生渗漏时,建议采用设置排水沟与周边地表硬化组合的地下水污染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5.
建立地下储气库已经成为保障能源安全的主要手段,为了研究潜江凹陷地下储气库,分别从地质特征、盐层特征、建库层段等方面进行了系统分析。研究结果显示:王58井区盐矿源丰富,潜二段具有盐层厚度大、夹层厚度薄、含矿率高的特点;通过开展王4-2井盐岩溶解实验及王储3井夹层垮塌实验,优选出潜二段第10~16韵律层为建腔目的层;开展了正常循环注采气条件下的模拟计算,优选出单腔直径为85 m近似梨形的腔体形态;建立了两个相邻溶腔三维地质力学模型,优选出三角形井网300 m井距布井方式。预计王58井区可部署40个盐腔,总库容量为48.09×10~8m~3,有效工作气量为28.04×10~8 m~3。  相似文献   

16.
以地下水循环井技术(GCWs)修复含水层低渗透性透镜体内污染物为研究对象,通过解析含水层内污染物浓度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时间演化过程,构建了评估循环井修复低渗透性透镜体二级污染源修复效率的评价方法 .主要评价指标包括污染物平均浓度、污染物修复的时间累积效率系数和界限流线的几何特征及其上渗流入渗角度,分别用以评价瞬时修复效率、时间累积修复效率和渗流模式对污染物修复效果的影响.同时,利用COMSOL数值模拟软件,模拟了不同工况下循环井驱动的低渗透性污染源的反向扩散过程,并利用所构建的评估方法进行评估.结果表明:(1)随注水口高程降低或抽水口高程升高,循环井的修复效率总体呈递减趋势,其中,注水口略高于或抽水口略低于透镜体时修复效率较高;(2)循环井注水/抽水的质量通量越大、透镜体的长宽比系数越大、透镜体距离循环井越近,其修复效率越高;(3)界限流线位于以透镜体中心为原点的二、三象限时,循环井的修复效率较好;其上渗流入渗方向垂直于透镜体的上水平界面时,修复效率较高;随界限流线与透镜体的上界面法线夹角增大,修复效率降低.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介绍了聊古一井的基本情况,分析了本井在台湾Ms7.6地震时(1999.9.21)记到的水震波特征,对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聊古一井的构造位置特殊,其水位资料是地震前兆灵敏测项,IN-3型数字式水位仪是良好的水位观测仪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预测某高温高含二氧化碳油井中管柱的腐蚀情况,为该油井推荐安全经济的材质。方法 采用高温高压反应釜模拟现场工况进行腐蚀试验,通过失重法、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分析(EDS)对五种含Cr钢的适用性进行评价。结果 在40~160 ℃温度范围内,五种钢材随温度的升高,其均匀腐蚀速率先升高后降低,且均在80 ℃时达到最大值。3Cr钢的腐蚀速率最高,在整个温度范围内,均远高于0.076 mm/a。在温度为120 ℃时,9Cr钢开始出现局部腐蚀。在温度为160 ℃时,13Cr钢有一定的局部腐蚀倾向。S13Cr、22Cr钢在整个温度范围内的腐蚀速率都较低,试验后试样表面平整连续,耐蚀性能好。结论 建议在采出井井筒中上部40~80 ℃较低温度井段选用9Cr钢,中部80~120 ℃中高温井段选用13Cr钢,底部120~160 ℃高温井段选用S13Cr钢。  相似文献   

19.
“濮7—21井东30米处有水套炉,停井加皮带时应先停水套炉;通往该井的路上有一座小桥,近期雨多,要注意桥面湿滑……”8月22日,中原油田采油二厂油藏经营管理一区职工李万峰在一张工作票上这样描述濮7—21井的井况。工作票上不仅印有更换抽油机皮带施工存在的风险评价和需要采取的安全措施,还有手写的对该井个性特征的描述。像这样的工作票,从2009年初至今,该区已发放1万多张。  相似文献   

20.
1997年8、9月份事故月份重大伤亡事故次数死亡3人以上事故次数死亡人数重伤人数8290201193211817事故案例8月2日,辽宁省建昌县硫铁矿南山井口-22米中断发生片帮,1名工人被砸死亡。8月3日3时10分,四川省绵阳雁门硫铁矿,3节矿车从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