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谈建立我国环境与自然资源损害评价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中  陈红枫 《环境保护》2007,(3B):22-25
近年来我国污染事件频发,同时由于法律和制度缺陷,不仅直接受害人索赔困难,污染事件造成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及其服务的损失更无法得到相应的赔偿,使社会蒙受极大损失。“两会”期间,环境问题成为全国瞩目的焦点。本文通过分析我国污染事件环境损害评价存在的问题,对比美国、加拿大和俄罗斯关于污染事件的环境与自然资源评价的相关法律法规,提出逐步建立我国环境与自然资源损害评价制度的建议,以促进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又快又好的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对环境污染事件的应急环境监测和污染事件调查报告的种类及主要内容进行研究的结果表明,规范的环境污染事件调查报告应包括事件概况、现场监测和调查结果、事件性质与结论、污染事件成因分析、问题和建议等几个部分,并附有关部门出具的危害与损失的证明文件及声像材料.  相似文献   

3.
摘要:如何及时采取科学手段控制污染,减少对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与专家组的专业水平有着密切的关系。文章结合松花江硝基苯污染、化工原料桶进入江水事件,论述了在突发性环境污染事件中专家组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穆泉  张世秋 《中国环境科学》2013,33(11):2087-2094
基于2013年1月期间全国20个受到雾霾事件影响的省市的公开报道数据,综合采用直接损失评估法、疾病成本法和人力资本法,对雾霾事件造成的交通和健康直接经济损失进行评估.评估结果显示,2013年1月雾霾事件造成的全国交通和健康的直接经济损失保守估计约230亿元,其中损失最大的省市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京津冀区域;雾霾事件中仅急/门诊的健康终端的经济损失占总直接损失的98%,相当于现有文献研究结果中对非雾霾事件情况下颗粒物污染造成的所有健康终端损失的近2倍.  相似文献   

5.
环境事件:由于违反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经济、社会活动与行为以及意外因素的影响或不可抗拒的自然灾害等原因致使环境受到污染,人体健康受到危害,社会经济与人民群众财产受到损失,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突发性事件。  相似文献   

6.
作为突发生态环境事件防范和处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生态环境部门开展应急监测,为事件处理决策部门快速、准确的提供引起事故发生的污染物质类别、浓度分布、影响范围及预判发展态势等现场数据资料信息,为有效控制污染范围,从而缩短污染持续时间、将污染事件的损失减至最小程度,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以省内某次突发生态环境事件应急演练开展的应急监测为例,在回顾环境应急监测准备、调度、开展、终止的基础上,围绕应急监测组织体系、人员、设备、数据使用、能力建设等内容进行了分析,对地震应急监测提出了工作建议,旨在对生态环境部门更好的开展环境污染事件的环境应急监测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力  陈漫 《环境保护》2006,(11):35-43
2005年,环保系统经历了一次特殊的考验. 11月13日,中石油吉林石化公司双苯厂发生爆炸,引发了重大水环境污染事件,给松花江沿岸特别是大中城市人民群众生活和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威胁,同时也在国际上产生了不良影响.党中央、国务院对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件给予极大关注,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多次做出批示,要求有关地方和部门采取有效措施,把这一事件造成的损失减到最低限度.温总理还亲赴哈尔滨察看松花江污染状况,了解群众生产生活供水情况,部署污染防控工作……  相似文献   

8.
频繁的、突发性的水污染事故,不但对污染地区的工业、农业、服务业和人体健康等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巨大的.为更好地为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解决提供重要的信息基础和决策依据,必须对这些事件的生态经济损失进行价值化描述.本文在广泛研究国内外水污染案例基础上,分析了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特点,对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损失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总结了一套适用于水污染事故损失评估的原则.  相似文献   

9.
突发性环境事故不同于普通环境污染事故,它具有迅速扩散、危害严重和污染物不明等特点,在瞬时或者短时间内向环境排放大量污染物质,造成巨大人身和财产损失.研究以株洲市“5·6废酸倾倒环境污染案”为例,就环境污染损害评估鉴定工作展开了分析.在损害评估鉴定工作中,从污染物性质、事件发生时间和污染路径进行了分析认定;就倾倒强酸废水量进行了事故反演分析,并对时间损失进行了定量分析.污染损害鉴定结论科学可靠,提出了环境污染事件损害鉴定评估工作中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各种自然灾害和人为活动带来的环境风险不断加剧,环境安全隐患日趋突出,突发环境事件呈高发、多发态势,针对不同类型的突发环境事件,应采取不同的应对处置措施,及时有效地控制环境污染势态的发展,最大限度地降低危害、减少损失.现就以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储粮)建昌直属库药品库进水事故造成磷化氢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置为例,谈几点认识.  相似文献   

11.
频繁的、突发性的水污染事故,不但对污染地区的工业、农业、服务业和人体健康等带来严重的不利影响,造成的经济损失也是巨大的。为更好地为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解决提供重要的信息基础和决策依据,必须对选些事件的生态经济损失进行价值化描述。奉文在广泛研究国内外水污染案例基础上,分析了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特点,时突发性水污染事故的损失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总结了一套适用于水污染事故损失评估的原则。  相似文献   

12.
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和环境污染事件的高发期.一些排污企业在发生污染事故、企业破产倒闭过程中,常因故意推诿或无力赔偿损失而将责任转嫁给地方政府.因此,克服"企业排污、百姓遭殃、政府买单"的现象已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3.
黄慧诚  钟奇振 《环境》2006,(2):14-23
由于应对及时.处置得当.北江沿线没有一个城市水厂停水.没有一个人饮用受污染的水.没有发生一起群众恐慌事件,使事故造成的影响小.损失少.危害轻 对污染事故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置.是本次北江镉污染成功处置的经验[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正> 由于港口码头在一些散装物料的露天输送及料场存放的过程中会有粉尘飞扬、污染环境的情况发生,如武汉港务局汉口江岸作业区的41码头,因卸煤机没采取防尘措施,煤尘对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曾因此引起发生码头运煤设备被砸的环境污染纠纷事件(注:此事件发生后,中央及有关领导同志十分重视,并及时作了批示,使事件得到妥善处理)。为了解决港口防尘与码头道路冲洗问题,改善环境,防止污染与减少物料损失,江苏工机学院排灌机械研究所、江苏镇江市与金坛县喷灌机厂接受任务研制了PY型摇臂式与PS型射流式的防尘和冲洗喷头,并由交通部长航局主持在镇江开会通过鉴定。  相似文献   

15.
针对突发水污染事件提出一种高精度的预警方法.首先,通过模拟实验建立包含22种常见污染物的突发水污染事件数据库,然后采用典型相关系数准确揭示污染事件发生后多元水质参数之间的协同反馈规律.最后,基于多参数协同反馈规律构建“典型相关系数-随机森林”水质预警模型.结果表明预警模型对已知和未知污染物的平均准报率分别为96.78%和98.33%,对水质监测基线的平均误报率为0.16%.本研究成果可为降低突发水污染事件损失和保障供水安全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突发性水污染事件中水资源损失的评估方法,以某次突发性油类污染事件为例,探索了影子价格法、虚拟成本法和排污收费法在应急处置阶段水资源损失评估中的应用,并对评估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讨论了3种方法的适用性及其量化结果的合理性。结果表明,3种方法从不同角度量化的水资源损失存在一定差异,在给定的案例条件下,3种方法量化结果大小顺序为影子价格法虚拟成本法排污收费法。此外,3种方法均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素,并且评估所需参数和操作难易程度也各不相同,因而在实际评估过程中可根据资料的完整度及适用程度灵活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以2013年1月北京市雾霾重污染事件为例,尝试使用静态和动态的投入产出模型评估雾霾对部门经济冲击下的产业关联间接损失。结果表明:静态情形下,雾霾给交通运输业造成的总损失达9100.72万元,由雾霾导致交通部门直接经济损失引起的产业关联间接损失总计21003.55万元,超过交通运输业直接经济损失的3倍;动态情形下,受雾霾影响的部门生产恢复期越长,产业经济损失值越大。运用投入产出模型评估雾霾间接经济损失,为深入了解雾霾的损害程度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开展短期内高浓度空气污染造成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价以及健康经济损失研究,对推进城市大气污染防控,保证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和实际意义.研究选择2013年1月发生的北京市雾霾重污染事件,采用泊松回归模型评价全市居民对10~15日高浓度PM2.5暴露的急性健康损害风险,并采用环境价值评估方法估算人群健康损害的经济损失.结果表明,短期高浓度PM2.5污染对人群健康风险较高,约造成早逝201例,呼吸系统疾病住院1 056例,心血管疾病住院545例,儿科门诊7 094例,内科门诊16 881例,急性支气管炎10 132例,哮喘7 643例.相关健康经济损失高达4.89亿元(95%CI:2.04~7.49),其中早逝与急性支气管炎、哮喘三者占总损失的90%以上.建议应针对不同人群不同健康终点的健康风险进行健康预警并开展及早医学干预,以降低类似空气重污染事件给居民健康带来的风险和损失.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突发性跨境污染事件时有发生,广州市环保局曾先后成功处理北江镉污染、清远市乐排河氰化物污染等事件。本案例通过回放对清远市乐排河氰化物污染事件的应急处理过程,总结出环保部门应对突发性跨境污染事件三方面的思考:1.加强对跨境河流的监控是及时掌握突发性污染的必要手段;2.借鉴同类型污染事件的处理方法是有效处理事件的捷径;3.环保部门严格按职责处理是解决跨境污染事件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邝俊 《沿海环境》2001,(6):12-13
环境行政执法是环境行政管理中最经常最大量的工作, 是环境立法的实现和环境司法的前提。在环境行政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是在环境行政执法工作中,对污染证据的收集就显得尤为重要。无论是现场监督检查还是为行政处罚收集证据,污染现场的照片始终是忠实反映污染状况的重要证据。 环境污染发生时,对现场的拍摄会因拍摄者的目的不同会有所区别。新闻记者关心的是污染的场面和造成的损失;摄影爱好者关心的是污染事件反映的社会问题和警世作用;而作为污染调查人中应把拍摄的重点放在与污染发生有直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