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提出了一种用于空调系统的风道式空气净化器,选取甲醛为目标污染物,并在密闭环境舱内对其净化效果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样机内的压降小于60 Pa,对于空调系统来说基本可以忽略不计;环境舱中的甲醛含量经处理后可以降低到规定的标准值以下;在最强光照下,其净化效果为传统平板式反应器的3.5倍;对于3种不同光照强度,甲醛的一次通过效率为4.99%~10.60%,且与光照度呈正相关;甲醛的转化率和反应速率也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提高。此外,在3种光照强度下,其对甲醛的净化效能在0.80~0.85之间,属于A级净化器范围。 相似文献
2.
研究比较了3种光化学方法对水中低浓度甲醛的降解效果,考察了初始pH值、甲醛浓度和臭氧投加速率等因素对臭氧光催化(TiO_2/UV/O_3)降解甲醛的影响。结果表明,紫外臭氧(UV/O_3)、光催化(TiO_2/UV)和TiO_2/UV/O_3对甲醛的降解均符合表观一级反应动力学,TiO_2/UV/O_3降解甲醛的一级表观速率常数大于TiO_2/UV与UV/O_3之和,说明臭氧、光催化有明显的协同作用。pH值对臭氧光催化降解甲醛的速率几乎没有影响;甲醛初始浓度增加,表观反应速率常数下降,但甲醛的绝对去除量仍随初始浓度的增加而显著增加;臭氧投加速率增加,降解速率增加。甲醛降解的主要中间产物为甲酸,但甲酸在臭氧光催化反应过程中也快速降解而被矿化,说明臭氧光催化是一种能安全有效去除甲醛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真空紫外灯动态降解空气中低浓度甲醛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集中空调中处理室内可挥发性有机物(VOCs)为应用背景,搭建了试验台。实验研究了真空紫外灯(主波长254nm,185nm)降解甲醛的影响因素以及产生O3的情况。研究表明,在产生的O3浓度低于室内空气质量标准(0.16mg/m^3)的情况下,真空紫外灯也能够高效地降解空气中低浓度甲醛(〈1mg/m^3);甲醛降解率与反应器空气流速及甲醛初始浓度成反比;降解速率与甲醛初始浓度成正比,与反应器空气的流速成反比;绝对湿度对真空紫外灯降解甲醛有一定的影响;反应器空间大小对甲醛降解影响比较显著。应用于集中空调系统净化室内空气中VOCs,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以集中空调中处理室内可挥发性有机物(VOCs)为应用背景,搭建了试验台.实验研究了真空紫外灯(主波长254 nm,185 nm)降解甲醛的影响因素以及产生O3的情况.研究表明,在产生的O3浓度低于室内空气质量标准(0.16mg/m3)的情况下,真空紫外灯也能够高效地降解空气中低浓度甲醛(<1 mg/m3);甲醛降解率与反应器空气流速及甲醛初始浓度成反比;降解速率与甲醛初始浓度成正比,与反应器空气的流速成反比;绝对湿度对真空紫外灯降解甲醛有一定的影响;反应器空间大小对甲醛降解影响比较显著.应用于集中空调系统净化室内空气中VOCs,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6.
研制一种大型环境试验舱,该舱整体构造主要由内舱、外舱、空气净化系统、污染源发生装置和空气采样系统组成。其中,内舱为测试舱主体部分,体积为30 m3。对舱的性能进行评价测试,结果表明:温度和相对湿度的偏差分别为δT≤2.5℃和δRH≤5%;环境舱内外压差在0~5 Pa时,舱体泄漏量为0.03~1.02 m3/h;清洗后,舱内单项污染物本底浓度小于20μg/m3,总挥发性有机物(TVOC)小于90μg/m3;以质量分数为37%的甲醛溶液作代表性污染物,4种投放量下回收率分别为86.6%、83.4%、82.9%和81.5%;舱内温度为21℃,相对湿度为40%时,甲醛、苯、甲苯等3种污染物自衰减分别为6.7%、8.9%和4.7%。实验结果表明该试验舱应用性能良好,可用于检测空气净化器性能及净化效率。 相似文献
7.
8.
为了解基于不同净化原理的室内环境空气甲醛净化方法的净化性能以及协同净化的效果,选取常用的净化原理代表性产品(活性炭、光触媒净化产品、生物酶甲醛清除液)作为研究对象,基于环境舱进行了甲醛净化性能测试。结果表明:(1)活性炭的原料特性影响其甲醛净化能力,净化效果表现为椰壳活性炭>果壳活性炭>竹木活性炭;日常所用光源的不同对光触媒净化产品的甲醛净化效果影响不大;生物酶甲醛清除液的净化效果取决于其稀释比例。(2)3种净化方法中基于物理吸附法的活性炭的甲醛净化性能最优,基于光催化氧化法的光触媒净化产品次之,之后是基于生物酶降解法的生物酶甲醛清除液。(3)净化产品的联用均提高了甲醛去除率,但提高程度有限。活性炭分别与光触媒、生物酶联用时表现出比光触媒与生物酶联用更高的甲醛去除率。研究结果对设计和开发具有高效甲醛净化能力的新型复合材料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
10.
为了提高活性炭材料对于气相甲醛的处理性能,采用浸渍法制得了负载锰氧化物的颗粒活性炭(MnOx/GAC).通过静态去除实验,比较了不同制备条件及环境因素对MnOx/GAC去除甲醛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负载锰氧化物后,MnOx/GAC对甲醛的去除性能有明显提高.在实验考察范围内,当锰氧化物含量为0.98%,焙烧温度为380℃时,MnOx/GAC对于甲醛的去除性能最佳,单位处理量较未负载时提高了1倍.具备较多大孔结构的果壳炭较椰壳炭更适合作为MnOx/GAC的载体.MnOx/GAC对气相甲醛具有持续的去除能力,锰氧化物对富集在活性炭孔内的甲醛起到了催化降解作用.室内低温低湿的处理环境有利于MnOx/GAC对甲醛的去除. 相似文献
11.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新装修住宅室内空气中的甲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室内空气中甲醛的方法进行了优化,同时对北京市11户部分新装修居室室内空气中的甲醛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有8户住宅超过了我国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规定的甲醛最高容许质量浓度0.10 mg/m3. 相似文献
12.
13.
为了解北京市公共场所室内甲醛污染水平及影响因素,在工作日和周末上下午对北京市内家具市场、综合商场和服装批发市场3类公共场所不同功能区的室内甲醛浓度进行监测和分析。结果表明:家具市场中包含木质家具的功能区甲醛浓度最高;服装批发市场中包含外贸针织功能区的甲醛浓度最高;综合商场中包含化妆品功能区的甲醛浓度最高;服装批发市场和家具市场整体的甲醛浓度已超过《商场(店)、书店卫生标准》(GB 9670—1996)规定的限值0.12mg/m3。3类公共场所甲醛点位超标率服从显著性水平p0.05的χ2双侧检验,具有统计学意义。长期暴露在服装批发市场和家具市场内的工作人员和顾客,可能存在健康风险,应对家具市场、服装批发市场的甲醛污染进行控制。 相似文献
14.
15.
针对室内空气中甲醛危害大的问题,盆栽绿植可作为长期净化室内甲醛的潜在手段。实验选取绿萝、白鹤芋、金边吊兰、虎尾兰4种常见的盆栽绿植,分别在甲醛初始质量浓度为0.5、1.0和2.0 mg·m−3的环境中探究了各绿植对甲醛的净化能力及在甲醛胁迫下各绿植的生存状态。结果表明:1)4种盆栽绿植对甲醛的净化能力排序为:绿萝>白鹤芋>金边吊兰>虎尾兰。2)各绿植在一段时间内能将甲醛质量浓度降低至WHO(0.10 mg·m−3)、中国(0.08 mg·m−3)、美国(0.10 mg·m−3)、芬兰(0.13 mg·m−3)、意大利(0.12 mg·m−3)和日本(0.12 mg·m−3)规定的质量浓度限值以下。3)各绿植对甲醛的净化率随甲醛质量浓度的增加不断降低;各绿植在48 h内对初始质量浓度为0.5 mg·m−3甲醛的净化率均可达100%,对初始质量浓度为1.0 mg·m−3甲醛的净化率均超85%,对初始质量浓度为2.0 mg·m−3甲醛的净化率均超50%。4)各绿植每小时的甲醛吸收量随甲醛质量浓度的升高而线性增加。5)植株的气孔数量、叶面积均与其在一段时间内的累计甲醛吸收量呈显著正相关。6)在甲醛初始质量浓度≤2.0 mg·m−3的48 h暴露实验后的1周内,绿萝、金边吊兰和白鹤芋的叶片相继受损,绿萝受损叶面积最大(受损占比>5%),且受损的叶面积随甲醛质量浓度的升高而增加,但各盆栽绿植整体仍能存活。该研究结果可为科学选取净化室内甲醛的盆栽绿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一种新型电凝并式空气净化单元对室内空气中颗粒物和甲醛的净化效果.实验结果表明,高压高频(HV-HF)电凝并装置能促使小粒子相互凝并为较大的电中性的粒子团,这些具有较高比表面积的电中性粒子团进入室内空间,能继续粘附空气中及物体表面上的颗粒,形成更大的粒子团,从而易于被净化单元中的中效过滤器捕集,而且该净化单元对于大粒子(粒径>0.7μm)浓度较高的场所净化效果更加明显.另外,室内空气中吸附在颗粒物表面的甲醛也随之被高效去除.该净化单元的投入使用,起到了提高过滤效率、去除气溶胶小粒子、降低能耗、进一步改善室内空气品质等多重功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