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2月20日,鞍钢重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铸钢厂铸造车间发生重大喷爆事故,温度超过1000℃的钢水从砂型模里喷溅出来,当场致13人死亡、17人受伤……这是鞍钢集团历史上"最严重事故"。这起事故为整个铸造行业的安全工作敲响了警钟,需要全行业去反思。而对逝去生命最大的尊重就是不要再让此类悲剧重演。  相似文献   

2.
2012年2月20日,鞍钢重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铸钢厂发生重大喷爆事故,温度超过1000℃的钢水从砂型模里喷溅出来,当场致13人死亡、17人受伤,其中6人严重烧伤,爆炸现场极为惨烈。事故发生后,社会关注的焦点在于探究事故是怎样发生的,主要责任在谁。  相似文献   

3.
事故经过: 2007年6月16日22时43分,第X-1267炉炉料装料进1号初炼炉进行熔炼。17日0时56分完成初炼作业。出钢前钢水温度1641℃,接本炉钢水的钢水包为6#包。1时45分钢水包吊到LF钢水包精炼炉进行精炼,2时45分完成精炼,钢水包被吊上连铸机浇注台位,此时钢水温度1640℃。2时55分左右,顺利牵引滑板打开水口开浇。开浇30.40秒后浇注工感觉浇速太快,便收小水口,突然包内部分钢水、钢渣从钢水包上沿飞溅而出,使当时在操作平台上的赵×等4名操作工先后灼伤死亡,引流工吴×被烫伤。事故直接经济损失:300万元。  相似文献   

4.
桥式起重机在工作中发生钢水包等吊物坠落,会造成重大的设备事故和人身伤亡。引起吊物坠落的原因有三种:误操作;机械故障;电气故障。这里主要分析电气方面的原因及应采取的措施。措施分两方面:一是预防性措施;二是应急措施。一、预防性措施电气故障导致钢水包等吊物坠落事故的主要原因是抱闸失灵。我国桥式起重机的标准线路是主勾,付勾,大、小车行走电机,都共用一根公用线,不经控制器控制,如图1中21所示。在正常情况下,当主令控制返  相似文献   

5.
电炉冶炼产生爆喷、大沸腾的原因及对策南京钢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六钢厂王仁豪电炉炼钢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爆喷和大沸腾现象对安全生产威胁极大,溅出的钢水、钢渣极易伤人和烧坏设备;如果渣坑、钢坑潮湿或有积水,就会引起爆炸事故,在炉内钢水、钢渣急剧反应,气压急剧升...  相似文献   

6.
丘濂 《劳动保护》2012,(4):44-47
2012年2月20日,位于辽宁省鞍山市的鞍钢集团公司重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铸钢厂正在进行水电下环生产.砂型制作完成后,23时30分开始进行钢水浇注,23时36分,在第二罐钢水浇注即将结束时发生砂型型腔喷爆,造成13人死亡、17人受伤. 转机来临前的事故  相似文献   

7.
2012年2月20日鞍钢重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铸钢厂发生了一起中国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砂型喷爆事故,事故现场造成13人死亡,6人重伤,11人轻伤。通过现场勘查和调阅监控录像,对该起事故发展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可能的原因是地坑防水层失效,墙壁裂纹渗水导致砂床底部积水,在钢液浇注后,积水遇熔融钢水迅速汽化,蒸汽急剧膨胀,压力骤增 ,导致了喷爆事故。利用能量守恒定律,近似推算了喷爆事故所需水量,进一步证明由于少量渗水导致该起事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炼钢工防伤害 ,应注意以下几点 :(1)熔炼中以免注意不要加入过量的氧化剂 ,不要剧烈搅动钢液。(2 )禁止将潮湿原料、报废的武器弹药、密封容器作为废钢加入炉内 ,以免引起爆炸。钢水、红渣不得倒入潮湿的盛钢桶、钢渣包或潮湿地上。(3 )发现漏炉、漏包、循环水中断或炉内漏水 ,要立即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4 )钢水包不要装得太满 ,行车吊动时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严防发生翻包爆炸事故。(5 )必须按规定穿戴劳动保护用品 ,不戴劳动护具者不得上岗炼钢工防伤害5条措施  相似文献   

9.
冶炼工人被钢水烫伤是常见的事故。例如,把矿石或废钢料加入冶炼炉时,引起钢水飞溅.烫伤加料工;在冶炼熔化早期,下层铁料熔化,上层铁料下塌,溅起钢水导致炉门喷火,烫伤或烧伤炼钢工或吹氧工;出钢时,向盛钢桶倒钢水,由于对位不准或倾斜太快,钢水外流,烫伤铸锭工人;钢水注锭时,由于盛钢桶与锭模对口不准。钢水漏出,烫伤操作人员;钢水倒入未烤干的盛钢桶,引起钢桶炸裂,烫伤操作工人。 因此,冶炼工人要十分注意安全防护,严守操作规程,以防发生事故。一旦发生钢水烫伤,要及时救治,防止伤势扩大。 钢永烫伤,大多是小面积斑片状烫伤。在伤后1—2小…  相似文献   

10.
电炉冶炼氧化初期产生的大沸腾(碳氧激烈反应),轻者溢出热渣钢水,重者会冲毁炉盖,炸毁设备。这种事故多发生在原料条件较差(如轻薄料,特别是含氧、碳过高的生铁屑压饼),操作工艺不严的工厂。 我厂1980年12月及1981年1月共发生53起大沸腾事故,这些事故是:熔化后期,炉子形成熔池,由于塌料引起事故33起,其中有15起冲出钢水0.5~3吨;熔化末期、氧化初期钢温偏低,由于采取不适当的吹氧工艺,引起事故13起,其中有8起冲出钢水0.5~5吨;由于炉底有料,带料进入氧化期,不适当地采取吹氧工艺,当炉温升高时,引起事故4起,并冲出钢水;形成熔池后,断电极于熔…  相似文献   

11.
2012年2月20日,鞍钢重型机械有限责任公司铸钢厂发生重大喷爆事故,温度超过100O℃的钢水从砂型模里喷溅出来,当场致13人死亡、17人受伤,其中6人严重烧伤,爆炸现场极为惨烈。  相似文献   

12.
从钢水包倾覆看监管缺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瑾 《劳动保护》2007,(7):30-33
事故回放:2007年4月18日7时45分,辽宁省铁岭市清河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炼钢车间生产过程中,当钢水包位于浇注台车上方,包底距地面约5.5m,开始下行作业时,由于电气控制系统故障及操作失误,导致钢水包失控下坠,包内近30t约1590℃钢水涌出,冲向约6mgb的真空炉平台下方工具间,  相似文献   

13.
吕志刚  赵春辉 《安全》2012,33(11):31-32
正2011年,某钢厂3#转炉在冶炼过程中,发生响爆,造成钢水喷溅险肇事故。1事故经过2011年某日10:00左右,丁班3#转炉冶炼GR4161E1直上开机第一炉,装入量120t铁水、12t废钢,3t生铁,铁水温度1262℃。10:05,炼钢工刘某下氧枪开始冶炼,10:19提枪检查,炉内火焰正  相似文献   

14.
爆破作业在各类工程项目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尽管爆破技术经历了较长时间的发展,但在爆破作业中的各类事故仍常有发生,其中拒爆事故不但令爆破技术人员非常棘手,也给处理拒爆事故的作业人员带来人身安全方面的威胁。应用安全系统工程的主要方法——事故树分析(FTA),对爆破工程中常用的电爆网络进行了分析。通过定性分析,求出了树的最小割集、最小径集及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系数;通过拒爆事故影响因素的分析,计算出了拒爆事故发生的概率,并相应提出了降低拒爆事故发生概率的措施。  相似文献   

15.
鞍钢"二二〇"喷爆重大事故已经发生了两周,事故造成了13人死亡、17人受伤(6人重伤)。截止记者发稿前,事故详情仍在进一步调查之中。与此同时,铸造业相关人士都在翘首等待最终的调查结果。一位重机企业铸造车间的老工人心情沉重地向记者说:"这个灾难,不仅是鞍钢工人的灾难,  相似文献   

16.
冶金矿山由于雷电引起的雷管早爆事故是常见的。海南铁矿1977年7月发生一次深孔早爆事故。此次爆破共9个深孔,每孔装两组起爆炸药,采用并串(2×18)铜壳微差电雷管起爆。药装好后,爆破网路接成短路,放在地上,等待起爆。下午2时许,爆区附近发生雷击,结果9个孔全部爆炸。大宝山铁矿在1974年5月的一次爆破中,全部雷管联好后,将两根爆破母线接于并未充电的起爆器上,等待超爆。由于当时爆区附近发生明显的雷击现象,结果雷管全  相似文献   

17.
正最近大家都在讨论一个话题,那就是:企业安全生产责任签署了,职业健康与安全管理体系取证了,安全生产标准化也达标了,为什么事故还是不断发生呢?先看一个案例。2012年2月20日,某企业一个铸造车间发生喷爆事故,事故造成13人死亡,17人受伤。对这起事故,该企业工人说:"只要自己小心注意,严格按标准来,就不会出事。"一个业内专家说:"作业流程都有严格的规范制度,而工人一般也是熟练工,最有可能就是麻痹大意,一直这么操作也没出事。"该  相似文献   

18.
继今年4月18日辽宁铁购市清河特殊钢有限责任公司一条新建生产线发生钢包脱落事件,造成32人死亡后的不到十天,4月27日重庆市武隆县平桥镇上的平桥轧钢厂发生一起钢水外泄事故,一名当班人员不幸被1500多摄氏度的钢水灼伤死亡,可是,在搜索中又无意发现还有相关新闻,也是这个时段发生的相同的事故:据《三秦都市报》报道,24日下午,陕西龙门钢铁集团公司炼钢厂4号炼钢炉突然发生钢水喷溅事故,造成7人受伤,其中2人伤势严重被紧急送往医院抢救,1人在途中因伤势严重死亡.  相似文献   

19.
最近,笔者参加了一企业的事故分析会。会议开始,由事故责任者备件车间调度张某及在场目击者讲述了事故经过:1998年11月25日早8点,备件车间接到炼钢车间调度求援电话,由于大钢水包吊梁扭曲,急需更换,要求尽快把所加工完的吊梁运送炼钢车间,而此时正巧备件...  相似文献   

20.
鞍钢“二二O”喷爆重大事故已经发生了两周,事故造成了13人死亡、17人受伤(6人重伤)。截止记者发稿前,事故详情仍在进一步调查之中。与此同时,铸造业相关人士都在翘首等待最终的调查结果。一位重机企业铸造车间的老工人心情沉重地向记者说:“这个灾难,不仅是鞍钢工人的灾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