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在法院成立“环保行政审判执行联络室”,标志着环保这一机构从执法角度更趋完善,更有利于环保执法。从湖南省怀化地区部分县市在当地法院成立“环保行政审判执行联络室”的情况看,大大促进了环保执法,加强了环保部门与法院之间的联系。环保属于行政执法部门,法院属于审判机关,有着不同的职能,在法院成立“环保行政审判执行联络室”.有些同志对此持有异议,本文拟就这一问题作一点探讨。一、在法院成立“环保行政审判执行联络室”是我国环保事业发展的需要按我国宪法规定,环保是行政执法部门,法院是独立审判机关,但两者都是在党的…  相似文献   

2.
2014年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法庭的设立,正式确立了"三审合一"的环境资源审判机制。目前,中国虽然在积极推进各级法院系统分步、有序地建立环境资源审判庭,但是有关的外部和内部设计仍存在困境,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符合中国司法改革的外部诉讼机制和内部审判机制。于外,需要扩大诉讼主体和受案范围,建立环境行政公益诉讼;于内,需要合理设置审判机构,组建专业化审判团队,设计合理的审判程序。  相似文献   

3.
去年12月,合肥市庐阳区的12个乡镇、街道和工业区全部设立专门的环保机构——环保办,在合肥市率先建立起基层环保监管体系,这结束了合肥市环保机构未到县(区)以下的历史,也实现了环境监管体制机制的创新和监管策略的升级。庐阳区环境监管的烦恼环境保护工作无处不在,大到空气质量水平、小到一处秸秆火点,这都需要环保部门的积极介入和主动施策。庐阳区国土面积达到139.32  相似文献   

4.
笔者近日走访安徽部分经济发达和薄弱地区,这些地方乡镇环保站所从有到无或从无到有,客观记录设立环保站所给当地环保工作带来的利弊得失以及尚待规范之处。近年来,在山东、浙江、江苏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纷纷加强乡镇环保工作机构建设,将环保工作的触角延伸,重心下沉,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让乡镇环保所成为环保局的"派出所"、"前沿哨",将环境监管前移至最基层,使环保工作有了最基层的执法机构,将其人员编制、经费、  相似文献   

5.
吴勇  刘娉 《中国环境管理》2024,16(1):145-153
为促进流域的司法保护,我国一些地方法院成立了专门的流域环境法庭。但从流域环境法庭和流域环境巡回法庭的实践情况来看,还不能满足流域整体性保护的需要,也不能适应流域法的发展需求。我国流域司法机制建设,宜从流域环境法庭逐渐转到流域环境法院。流域环境法院的建立在我国环境司法专门化进程中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按照流域法的保护理念和环境司法专门化的要求,流域环境法院的建设首先要合理设置审判机构,其次要科学设计程序制度,为流域生态环境保护提供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相似文献   

6.
目前,随着各级政府机构改革的进展,环保机构之去留也成了一个热点问题。不少省决定省辖市环保机构作为必设机构,而县级环保机构何去何从,就面临生存危机,撤消者有之,合并者有之,真可谓五花八门。究竟基层是否有必要设立环保机构,笔者认为,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成熟完善的过程中,县级的环保工作只能加强不能削弱。本文结合我县环境保护机构的发展,谈谈环保机构需在改革中加强的必要性。第一,只有健全基层环保机构,才可强化监督管理。我国目前环境和资源的力量较为薄弱,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环境管理机构不健全,…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全国性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现在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广州市天荣中学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设立了环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我为环保鼓与呼》,有效的开展环保宣传活动。该校的阳雄波老师更是结合自己创作的环保宣传作品,从文艺角度对环保宣传的五要素和六要领进行了十分深入的介绍。今刊登此文,以期为全国各学校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8.
正四川省广元市在基层环保工作的实践中证明,只有坚持"四个导向",改变传统的思路和方式,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对环境保护的新要求,为加快建设全面小康、促进"美丽广元、幸福家园"建设提供坚强保证。面对当前严峻的环境形势,怎样做好基层环境保护工作,这是基层环保工作者面临的一个迫切问题。四川省广元市在基层环保工作的实践中证明,只有坚持"四个导向",改变传统的思路和方式,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新时期社会发展对环境保护的新要求,为加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当前基层环保部门依法行政的误区,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开展环保执法工作的基本定位、行为规范和监督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基层环保工作者的视角,从八个方面对基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环境技术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介绍了环境技术环境影响评价的程序、步骤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环境伦理--环境教育的终极目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前言 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美工业生产速飞猛进。由于工业化而产生许多环境问题,例如:空气、水和土壤污染、放射性废物及其它毒性物质之泛滥。尤其是环境灾难的频繁发生,使世人深感环境危机日益严重。 为了解决环境危机,各国政府及国际环境组织最初均强调训练与再训练专家及技术人员,但是,各国逐渐发现环境问题涉及到社会大众、各层人士的行为,非环境专家所能解决,除非人人对环境有正确的认识和行为,方能有效解决环境问题。 教育的目的在改变人类思想和行为,因此,解决环境危机还得发展环境教育。联合国于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人类环境会议,会中建议联合国应发展国际环境计划  相似文献   

14.
本文全面系统地分析了我国当前面临的环境形势,阐述了近2年来全国环境保护工作的进展,进一步明确了我国跨世纪的环保目标及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议程设定、议题综合度、参与度及机构设置等方面对三次联合国全球环境大会的绩效进行考察,认为1992年环境与发展大会绩效最高,1972年人类环境会议次之,2002年世界可持续发展峰会最低.这也折射出"后约翰内斯堡时代"环境治理的艰巨性,主要表现在国际条约执行难、某些国家政治意愿的缺失及国际社会的"绿色疲惫"等方面.  相似文献   

16.
17.
排污费改革为环境税是环境保护领域的重大课题,环境税开征必须充分协调好与环境保护制度之间的关系。为协调与环境污染总量控制等环境行政管控制度的关系,应注重加强环境税的合作征管和联合执法,为行政管控提供较为顺畅的信息机制。为协调与排污权交易等环境经济制度的关系,应加强成本效益分析,妥善分配部门间权力与利益,并根据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处理好地区发展和结构性配置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本文调查了我国官方环保网站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互联网环境管理的定义、功能、运作机制和官方环保网站的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9.
试论环境意识及其对环保工作的影响和促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振发 《四川环境》2006,25(3):123-126
从环境意识角度探讨环境问题及可持续发展。简略总结了西方进入工业社会后的人与自然观,及20世纪兴起的环境哲学概况。介绍中国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对环境保护存在的认识误区。论述环境意识对环保工作的影响和促进及提高环境意识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