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共中央关于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提出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以下简称“两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建设“两型”社会,是科学发展观的要旨,是环境保护基本国策的全面落实,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实际出发,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和今后国家发展中面临的资源、环境压力,进一步提升中国社会综合发展水平,建设高度文明、高度和谐社会的大政方针。  相似文献   

2.
建立中国绿色GDP核算体系:机遇、挑战与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自1990年代提出“绿色GDP”概念到当前“绿色GDP”成为中国政府部门和研究机构关注热点,表明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即将进入一个绿色GDP的时代。本文从国民经济核算的历史发展,分别论述建立中国绿色GDP核算面临的四大机遇,阐明了建立中国绿色GDP核算面临的观念、制度和技术三大挑战。针对这些机遇与挑战,提出了构建适合于中国国情的绿色GDP核算体系的五大对策。  相似文献   

3.
马瑞 《环境保护》2006,(9B):12-15
2006年是我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在国家新的五年规划中,环保因素已经成为产业发展成败的重要指标,中国的产业经济面临着可持续性发展的硬约束。9月16日,由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与中国产经新闻报社联合主办的第十一届“绿色中国”论坛在北京举办。牛文元、温铁军、叶文虎、朱坦等十五位著名专家围绕本届论坛“产业发展与环境保护”主题,为推进环境保护、优化产业结构建言献策。[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孙平 《山东环境》2000,(7):213-214
邓小平同志讲:“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21世纪是环境时代,人类面临着环境与发展的严峻挑战。“环境保护,教育为本。”环境教育关系到可持续发展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大计,儿童是环境教育的前沿阵地。  相似文献   

5.
人口的老龄化对社会保障代际公平和可持续性造成的压力。 “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4”于3月22日-24日在钓鱼台举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张军扩在“构建公平而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主题发者时表示,对于中国而言,构建公平和可持续的社会保障体系面临的挑战可能会更多。  相似文献   

6.
1国内外城市发展的不可持续致灾因素在人类正迈向新的千年之际,为配合联合国“国际减灾十年”活动进入关键期,1998年5月7日~9日由中国科协组织的第一届全国减轻自然灾害学术研讨会召开。作为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中国系统工程学会主办,中国建筑学会协办的“城市综合减灾专家论坛”,吸引了来自全国主要大城市及有关部委的多领域的专家,从交叉科学与文化界共同研讨了中国城市综合减灾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无数惨痛的城市灾害教训表明,国际型文明化大城市一定要增加城市应付意外事故及突发自然巨灾的安全保障能力,任何不可持续因素都将…  相似文献   

7.
王玉亮 《环境》2008,(2):33
解放思想。就是打破过去旧的条条框框、限制和规定,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按照社会和事物发展的规律来认识和解决面临的新问题。解放思想,要求环保工作者必须在服务上下苦功夫,动真格的,要真正做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相似文献   

8.
呼唤中国企业的绿色责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潘岳 《世界环境》2005,(3):52-55
6月18日,在北京举行的“绿色中国企业论坛”成立仪式上。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发表了题为“呼唤中国企业的绿色责任”演讲。潘岳认为:中国的崛起已是个不争的事实;中国国情需要企业走绿色发展道路;国际潮流也迫使企业走绿色发展道路。潘岳的一些观点大胆睿智,面对中国企业的快速成长,潘岳呼吁:中国企业要承担起绿色责任。[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面临着外来文化对固有文化的撞击、涤荡,虽然世界上不存在完全独立的自给自足的艺术本体,但是我们不能使外来文化的“入侵”从内容和结构上同时改变固有文化。中国动画人要奋起阻止类似“欧美动画,中国制造”的尴尬现象发生,现代动画艺术语言所要借鉴的资源和植根生存的土壤正是中国的本土文化,也就是把民族风融入到动画创作中去。  相似文献   

10.
经济要振兴,环境要保护,都是“四化”建设的需要。从经济建设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基本方针出发,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西部地区环境监测工作所面临的严峻形势作了粗浅分析,并对西部资源省区如何开展环境监测工作作了初步探讨。从国情出发,从省情出发,探索一条我们自己的行之有效的环境保护的路子。明确指出:进一步加强西部省区环境监测工作,是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1.
环境资讯     
《环境》2015,(7)
“总的来讲,‘十三五’时期是中国环境保护大有可为的关键战略决胜期,我们面临的机遇大于挑战。”  相似文献   

12.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各国政府在积极探索和寻求新的发展方式。联合国环境规划署2008年10月提出全球“绿色新政”的倡议,2009年4月公布了《全球绿色新政政策概要》,启动了“全球绿色新政及绿色经济计划”。中央领导多次提出,要抓住应对金融危机的机遇,大力推进“绿色新政”,发展绿色经济。如何理解绿色新政?为什么要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关键时期提出绿色新政?绿色新政与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是什么关系?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绿色新政,推进科学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这些都是当前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3.
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各国政府在积极探索和寻求新的发展方式。联合国环境规划署 2008年10月提出全球“绿色新政”的倡议,2009年4 月公布了《全球绿色新政政策概要》,启动了“全球绿色新政及绿色经济计划”。中央领导多次提出,要抓住应对金融危机的机遇,大力推进“绿色新政”,发展绿色经济。如何理解绿色新政? 为什么要在应对金融危机的关键时期提出绿色新政? 绿色新政与我国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是什么关系? 如何建设中国特色的绿色新政,推进科学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步伐? 这些都是当前面临的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   相似文献   

14.
“十五”期间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时期。省委提出,建设海峡西岸繁荣带,有条件的地方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是我省新世纪初的根本任务。面对新世纪的形势和任务,环保工作既迎来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环境保护要顺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立足省情,着眼创新,真抓实干,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各项要求真正落到实处。1“九五”期间我省环保工作的主要进展 “九五”时期,我省环保工作紧紧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江总书记提出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可持续发展与环保产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保产业对于推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概述了中国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历程,分析了中国环保产业的现状,潜力,加入WTO对其影响,发展预测和推动其发展的几条关键途径,强调要争取环境与发展、贸易与发展,买主与卖主等几对矛盾双方的全面“双赢”。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城镇化的发展历程,称为“A模式”,主要特征为城市低密度蔓延、全民机动化、资源大量消耗、一次性产品泛滥、过度消费等,总结经验教训,对比中国特色城镇化的发展历程,称为“ B模式”,主要特点是起步晚、水平较低、速度快,从资源与环境的角度分析了中国城镇化发展状况以及面临的形势,指出中国继续以“B模式”的城镇化发展将不可持续,不再适应中国建设“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和日益提高的环保要求,探索实现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发展目标的“C模式”,即是坚持以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原则,走以新型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推动下的新型城镇化道路。  相似文献   

17.
由中华新闻报《绿世纪导刊》主办的“ 21世纪绿色生态技术创新与传媒报道高层论坛”于 9月 20日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即“ 2000年纺织品绿色生态技术创新与市场发展研讨及信息发布会”。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环保总局、中国服装协会、中国服装集团等单位和数十家新闻媒体的产业界、研究界、企业界人士和记者出席了此次会议。   此次会议的中心议题是“纺织品绿色生态技术创新”。与会专家学者发言指出,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后,中国纺织业将迎来新的机遇,有利于出口的增长,但同时也面临绿色壁垒、技术壁垒…  相似文献   

18.
如何解决发展中的环境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目所视,十手所指”是当下中国环境所面临的窘境,我们的发展和我们的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冲突实际上是相当尖锐的。与此同时,我们早已成为基本国策的环境保护工作,至今无法得到有效的法律支撑,“劣币驱逐良币”问题的存在,致使原本就弱不禁风的法律体系又大打折扣;因为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的问题,至今没能找到一个资源配置的最佳均衡点,致使现代文明与自然生态环境之间的冲突日益严重;因为环境保护在经济学里面永远是一个重大问题,而且是尖端问题。是人类社会现在仍然面临的大难题。  相似文献   

19.
中国低碳企业发展论坛日前在京举行,工信部节能司司长周长益在会上表示,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中期.重化工业要继续发展,对能源、资源消费的绝对量还会进一步增加,下一步发展面临的资源、能源和环境的约束会更加突出。所以.在“十二五”时期,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发展绿色工业是我国工业发展的一个重要主题。  相似文献   

20.
聂春雷  孙钰 《环境保护》2006,(2A):39-43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经济增长速度最快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能源面临着长期的挑战。目前,能源消费所产生的环境可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能源是“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纲要的一个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