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地震次生火灾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次生火灾是一种较易发生且后果严重的次生灾害.简要介绍了历史上次生火灾灾害比较严重的几次地震,概述了地震次生火灾的引发原因及城市地震次生火灾的研究进展.然后着重介绍了以建筑物为对象的地震次生火灾的研究进展.地震及其次生火灾是相继发生的双重灾害,作者曾提出针对建筑物的考虑地震及次生火灾的分析思路,即首先评估地震造成的建筑物的损伤,随后分析次生火灾的发生可能性及大小,接着分析考虑已有损伤的建筑物的抗火性能,最后进行危险性分析.建筑物的损伤应考虑3类损伤:建筑防火保护系统损伤、结构防火保护系统损伤以及结构损伤.分别介绍了建筑防火保护系统和结构防火保护系统的损伤及分别考虑这3类损伤的建筑物抗火性能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2.
考虑城市地震次生火灾发生和蔓延的实际情况,以城市内地震破坏下的建筑物为火灾蔓延的主要载体,从工程应用的角度按不同结构类型给出了次生火灾蔓延参数,并建立了不同类型结构蔓延的临界距离等;考虑地震破坏下和不同风速对燃烧参数的影响,建立了以建筑物为对象的城市地震次生火灾蔓延模型。并以地理信息系统为平台,开发了城市地震次生火灾蔓延模拟系统。该模型的建立可为防御和减轻城市地震次生火灾提供辅助决策,同时对城市日常防火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中国森林火灾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剖析了我国森林火灾与损失概况和我国森林火灾分布及其特点。根据森林燃烧环理论,提出了符合我国国情的综合森林防火对策,即从森林生态系统角度出发,以林火性状为依据,进行火险区划,以工程防火为中心,群众防火为主,营林、生物防火为基础,有条件地用火防火的对策,有效地控制森林火灾,使火灾发生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其损失限制在一定经济水平以下,充分发挥火生态的效益,维护生态平衡,保证林区社会安定和林区经济的不断繁荣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地震过程中建筑物内部燃气管道泄漏后引发次生火灾的演化路径,通过对地震次生火灾蔓延过程的分析,构建了反映城市地震燃气泄漏次生火灾发展各阶段中间原因事件之间依赖关系的贝叶斯网络,确定了节点变量及其状态取值范围。通过对国内外地震灾害记录和专家经验判断结论的分析,给出了贝叶斯网络结构中各节点变量的条件概率。依据贝叶斯网络推理方法,比较了地震特征及建筑属性相同条件下,消防力量扑救、地下供水管网老损等节点变量取值不同时,地震次生火灾的发生、失控以及蔓延的后验概率。推理结果表明,扑救行动的及时与有效性对地震火灾灾害的发生概率影响显著,灾害现场的环境风速、建筑物间的防火距离等因素对火灾蔓延概率有着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计算机仿真技术应用于奥运场馆火灾安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奥运场馆旧馆改造项目为背景,利用计算机技术,采用性能化防火分析手段,建立了对奥运场馆进行性能化防火分析的软件系统.该系统采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将火灾场景模拟与结构分析综合为一体,完成了性能化防火分析思想的软件实现,利用该系统模拟了被指定为北京奥运会比赛用馆的某已建体育馆在设定火灾下的火灾场景和结构温度场分布,并对该场馆的火灾安全提出了进一步分析的建议,通过分析结果可以得到网架结构的最危险区域的温度.实例分析表明,该系统功能强大,运行方便,充分体现了计算机仿真技术在建筑防火分析中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6.
建筑幕墙外保温系统火灾事故频发,火灾危险性大,其防火安全性能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利用FDS软件模拟了不同宽度、不同位置防火封堵下幕墙保温系统的火灾蔓延情况,讨论了防火措施抑制火焰传播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并提出了最优的防火构造组合。模拟结果表明,当防火封堵的宽度达到100mm,防火隔离带的宽度为300mm时,系统已具有较好的防火性能。可将其设为防火构造设计的基准参数,供综合考虑实际工程的应用性和经济性参考。  相似文献   

7.
热传导系数是表征非膨胀型防火涂料隔热性能最重要的参数,也是进行钢构件升温计算所必需的参数。非膨胀型防火涂料的热传导系数随温度升高有较大变化,采用常温下的热传导系数来计算钢构件在火灾下的温度将导致较大的误差。从工程应用角度,热传导系数采用一个常数可极大地简化计算,因此本文提出了等效热传导系数的概念及其试验方法。该方法基于非膨胀型防火涂料保护钢构件标准耐火试验,可综合反映涂料在火灾下的实际性能。试验与理论计算的对比表明,采用等效热传导系数可相当精确地模拟非膨胀型防火涂料保护钢构件在火灾下的升温。  相似文献   

8.
建筑火灾中人员安全疏散时间的预测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6  
作者提出了计算建筑物火灾中人员安全疏散时间的一种工程方法,该方法基于火灾探测的理论和人员疏散的最新研究成果,分别计算出火灾探测系统的响应时间和整个疏散过程所需的时间。这种方法概念清晰,能在一定程度上模拟实际火灾中的人员疏散过程,并且简单易行,可用于实际的火灾安全工程设计和火灾安全咨询  相似文献   

9.
某重大火灾隐患单位整改措施的确定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何科学合理地判定建筑重大火灾隐患并提出可行的整改措施是目前消防工作中遇到的一个难题.利用以性能为基础的重大火灾隐患判定及整改方法,对某市一重大火灾隐患单位进行了实地调查并提出了整改方案,首先根据火灾模拟结果论证了防火卷帘未直通到顶的危险性,接下来模拟了中间防火分区北侧开两个疏散通道的情况,证明其不满足安全疏散要求.最后根据现场情况及模拟结果提出了符合防火安全的整改措施.结果表明,基于性能化评估思想的重大火灾隐患判定方法能够对重大火灾隐患单位进行合理的判定,并且提出的整改方案是以达到防火目标为目的,具有科学性、经济性及合理性.  相似文献   

10.
根据统计资料对不同类型建筑在不同防火措施下发生火灾的概率研究,得出了各类建筑达到轰燃的概率.基于蒙特卡罗随机有限元方法,引入材料高温本构关系、截面尺寸和计算模型系数等的变异性,按照ISO标准升温曲线升温,给出了单构件轰燃下的失效概率计算方法.最后,将设计基准期内建筑物达到轰燃的概率与单构件轰燃下的失效概率组合,给出了设计基准期内建筑构件在火灾下的失效概率公式.  相似文献   

11.
计算机模拟在火灾科学与工程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计算机模拟技术尤其是场模拟技术是近年来发展完善的高新技术,在许多工程领域和基础研究方面得到广泛应用。但其在大灾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应用研究刚刚起步。本文在介绍场模拟基本方法的基础上,重点介绍了场模拟方法中大涡模拟技术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并将其引入火灾动力学的研究中。列出了火灾动力学大涡模拟的基本方程、湍流模型、燃烧模型和幅射模型。并用此方法模拟了油罐区火灾动力学演化实例,据此可提出更有效的控制和补救措施。 通过利用场模拟方法中的大涡模拟技术研究典型工业重点火灾危险源——油罐区火灾动力学演化实例,可以看出场模拟技术在安全工程领域方面的发展前景。预计它将成为安全工程领域中的安全管理、危险性评估以及安全事故处理决策支持等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2.
李世友  王秋华 《灾害学》2006,21(4):99-102
根据消防工程、森林防火的原理和方法,参照建筑防火性能化设计方法,结合我国的森林防火现状,提出了森林防火性能化设计方法。将性能化设计理念融人到森林防火设计中有利于提高我国的林火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3.
建筑火灾危险性评估性能方法基本框架研究   总被引:21,自引:5,他引:16  
以性能化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为背景,以现阶段消防安全工程学的实际发展水平和我国现行指令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为基本出发点。初步建立了建筑火灾危险性评估性能化方法的基本框架,确定了这一框架所应具有的基本假定。主要特性、主要功能和三角形模块结构,并系统阐述了相应评估方法的基本内容。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论述林火管理中防止大火成灾的重要性,并以系统工程为主要手段,通过计算机运算提供的数据,指挥人员选用相对优化的决策。依靠现代化的灭火技术,最大限度地制止大火蔓延直到熄灭,其目标是把火灾损失限制在最小程度.  相似文献   

15.
性能化火灾安全评估屉当前火灾科学及其应用研究的热点之一。该方法利用火灾动力学、热化学、安全评估原理学等确定性工程方法,针对各类建筑的结构特点和实际状况,对建筑物的火灾危险进行定性的预测和评估。以某高层建筑的维修工程为例,评估了其维修期间的火灾安全水平。通过对其维修前(满足规范要求)和维修期间(不满足规范要求)两种情况下人员疏散过程的比较,并辅以烟气运动规律的预测,得出了该建筑在施工期间的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6.
覃睿  陈子健  闫玲 《灾害学》2022,(1):165-170
有人/无人机协同灭火作为森林航空消防的全新模式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以其为研究对象进行体系结构设计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消防无人机、有人机行为模式和灭火能力分析为基础,综合考虑有人/无人机编队方法和控制流程,主要应用美国国防部架构框架的作战视点模型,重点分析各节点之间的交互关系及状态变化,创造性地构建了有人/无人机协同森...  相似文献   

17.
基于ABAQUS软件进行了外包钢管约束加固火灾后钢筋混凝土柱力学性能的数值模拟,分别建立了受火钢筋混凝土构件的温度场分析模型及加固后构件的三维单元力学分析模型。探讨了钢管屈服强度、名义含钢率、新修复混凝土强度等对外包钢管约束加固火灾后钢筋混凝土柱承载力、刚度及延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火灾后钢筋混凝土柱的承载力和刚度都会明显降低,采用外包钢管可对受损伤的钢筋混凝土柱进行修复加固,加固后组合柱受力性能将得到大大改善。分析结果可为有关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介绍了性能化建筑防火规范产生的背景以及国内外的发展概况。在对国外一些性能化经验进行总结的基础上,重点从建筑物防火安全水平的量化、性能化设计的不确定性、性能化设计方案的验证以及性能化文件的编制和性能化建筑设计、施工到使用各个环节的连续性等方面,讨论了从处方式防火规范向性能化防火规范转变时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指出其在发展性能化规范中应着力解决的几个问题:正确处理处方式规范和性能化规范两者的关系;积极推动消防相关产品的发展;解决资金来源,加大经费投入;制定工程惯例或设计导则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