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对我国防治火力发电环境污染的立法发展的概述和现行防治火力发电环境污染的法律法规存在问题的分析,论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简称《可再生能源法》)的出台对调整我国能源结构和改善环境污染现状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谢虹 《中国环境管理》2020,12(6):130-136
可再生能源的法制保障和法治水平关系其持续健康发展。风力发电(以下简称风电)虽然提供了可再生能源,但在建设时期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植被破坏等生态环境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宣示了保护环境的立法目的,但缺乏配套的法律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征求意见稿)》侧重能源开发利用,但缺乏环境规制治理保障能源安全的法律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的时间较早,防治水土流失的相关法律制度已不适应风能的开发利用。本文通过典型案例,发现风电场环境治理存在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治理低效化、水土保持设施“三同时”制度法律监管不足、水土保持与环境影响评价“并联审批”设计缺陷等法律制度失灵症状,大量水土流失造成的生态环境损害尚未得到法律救济,为此提出了防治水土流失的法律矫正措施。  相似文献   

3.
《中国环保产业》2005,(4):10-12
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于2005年2月28日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自2006年1月1日起施行),现全文刊登如下。  相似文献   

4.
最近,国家发改委正式发布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有关管理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指出,可再生能源发电,电网企业应当根据规划要求,确保可再生能源发电全额上网;发电企业应当积极投资建设可再生能源发电项目,并承担国家规定的可再生能源发电配额义务。  相似文献   

5.
《油气田环境保护》2007,17(1):53-58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防治和减轻海洋工程建设项目(以下简称海洋工程)污染损害海洋环境,维护海洋生态平衡,保护海洋资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环境保护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内从事海洋工程污染损害海洋环境防治活动,适用本条例。  相似文献   

6.
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防治建筑施工噪声污染,改善声环境质量,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是对《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12524—90)的第一次修订。本标准于1990年首次发布,本次为第一次修订。本标准规定了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相似文献   

7.
《油气田环境保护》2012,22(3):77-78
<正>0前言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防治建筑施工噪声污染,改善声环境质量,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是对《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 12523-90)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测量方法》(GB12524-90)的第一次修订。  相似文献   

8.
《环境教育》2007,(10):10-10
中国的环境立法源远流长。现代意义上的环境法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发展很快。1979年中国通过了第一部环境保护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1997年3月,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增加了有关“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的规定。自1949年新中国成主以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了多部环境保护法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有关部委、直属机构,中国科学院,解放军环境保护办公室: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控制水污染,保护水资源,保障人体健康,维护生态平衡,现批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为国家环境...  相似文献   

10.
2006年1月1日《,可再生能源法》正式实施,相关配套措施也将很快出台,我国可再生能源产业发展将迎来艳阳天,权威专家预测,未来几年《,可再生能源法》将催生千亿市场。《可再生能源法》是我国诞生历程最短的一部法律,其中的“强制上网、税收优惠”等条款均会对我国能源格局产生重大影响,这部法律表明中国政府已把发展可再生能源作为增加能源供应、保护环境、消除贫困的重要举措来实施。发展可再生能源势在必行,发展可再生能源更是能源消耗“内忧外患”大环境下的必然趋势。可再生能源: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绿色动力@高宇雷 @晓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