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业稳,天下安;农民富,全局活。对河南而言,"三农"的意义非同寻常。虽然粮食生产实现了"八连增",农民收入增长实现了"八连快",但是,还应看到,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做好农业农村工作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相似文献   

2.
按照"4R"原则,通过现代技术耦合、循环生产工程、产业链接和制度机制保障等,改造并完善农业生产、加工、流通、服务等经济活动方式,科学配置农业资源和农业产业单元,推行清洁生产、节约生产、循环化生产、现代化生产和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建设生态循环型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是实现农业经济优质、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3.
"有机农业"一词是由英文"Organic Agriculture"直译过来的,是指遵照有机农业生产标准,在生产中不采用基因工程获得的生物及其产物,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而是遵照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采用一系列可持续发展的农业技术,维持稳定的农业发展过程。"有机农业"虽是一个外来词,但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几千年的农业生产实践就是有机农业的实践过程。脱离刀耕火种的  相似文献   

4.
低碳农业纵横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碳农业是生物多样性农业,它具有低耗性、持续性、高优性、协调性、系统性的特征,发展低碳农业是实现"两型社会"的重要途径。要推动低碳农业发展引领"两型社会"建设,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制定出一系列符合中国国情的措施来得以实现。  相似文献   

5.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理论与决策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是将可持续农业理论运用到具体的农业生产实践中,以指导决策生产过程,强调现有技术水平条件下最大限度的发挥生产潜力,充分有效地利用自然资源,采用合理的生产方式,保证土地资源的质量,数量和承载力,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使农业发展水平和速度同人口发展和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该文阐述了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涵义及其内容,尝试建立以耕地资源为基础的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型,并运用模型分析生态农业可持续发  相似文献   

6.
农业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是农业生产的物质基础,做好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以最低的环境成本,资源代价取得农业生产的高效益,取得经济、社会、生态效益的同步提高,实现农业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这是本文所试图论证的目标。  相似文献   

7.
2011年5月20日,"好想你"枣业成功在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当天,红枣、红盘、红枣第一股,好想你枣业"红"到一起了。作为传统的农业股,好想你枣业在原枣采购、生产、销售渠道方面实现产业一体化经营,并适时引入专业风险投资和战略投资者,借助资本不断扩充市场份额。最后"好想你"的模式获得了资本市场的垂青,成为史上最红IPO。  相似文献   

8.
中国人不会使世界挨饿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通过对中国国土资源食物生产潜力的比较全面、系统的分析,认为中国只要举国上下支持、保护和发展农业,强化国家对农业的主导作用,建立食物安全保障体系,认真执行"米袋子"省长负责制,加大对农业特别是对科技的投入力度,面向国土,开发国土,充分、合理利用国土,并相应地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包括耕地、草地、林地、海洋和野生生物资源的食物来源的五大生产体系、符合中国国情的、具有浓厚东方色彩的消费体系、节粮体系以及推行人口计划控制政策,虽农业发展具有艰巨性,但前景依然是光明的。跨越新世纪,中国人定能养活中国人,中国人不会使世界挨饿。  相似文献   

9.
农业自然资源灰色综合评估与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自然资源是指农业生产可以利用的自然环境要素,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农业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从系统学原理出发,采用灰色综合评估的方法.对山西省临汾市的农业自然资源现状进行综合评价,并据此提出该地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气候变化、自然灾害与农业对策"国际学术讨论会在京召开近百年来,由于工业、农业和城市的发展,释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碳(CO2)、甲烷(CH4)和氯氟烃等温室气体,引起全球增温并有可能产生灾难性的后果,特别是对各国农业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如局部地区的干旱、...  相似文献   

11.
西藏农业持续发展途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藏是世界农业地理上一个十分独特的区域,西藏高原农业持续发展在世界农业持续发展中具有重要科学意义,本文分析了西藏农业生产条件和历史与现状,对不同农业生产类型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并从农业生产稳定持续发展的角度,对每一种农业生产类型进行初步评估,进而探讨其农业持续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农业清洁生产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随着化肥、农药等在农业生产中大量投入及农业生产技术的不合理使用,使农业生态环境污染日趋严重。因此,改善农业生产技术,推广农业清洁生产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基于村庄尺度探索碳排放约束下的农业生产效率,对于差别化的低碳农业生产模式的选择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基于河南省65个村庄的调查数据,对不同样点的农业碳排放进行了核算,并采用Super-SBM模型分析了碳排放约束下的农业生产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河南省农业碳排放强度呈现“南北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布格局,这主要受种植结构、农业生产条件、人类各项投入等因素的影响;碳排放约束下的河南省农业生产效率具有较大的空间差异,根据农业生产效率和碳排放强度的关系,可将样点村庄分为低碳高效村、高碳低效村、高碳高效村和低碳低效村四种类型。其中高碳低效村和低碳低效村的比例较大。建议未来应加强农业规模化经营、减少能源和物资投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推广节水节能新技术,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推动农业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14.
所谓农业环境,是客观物质世界中和农业生物发生相互影响的各种环境因素的总和,它通常指农作物,森林,畜禽,鱼类和其它经济水生生物生长繁殖所需要的土壤、水体、空气和阳光等自然条件。农业环境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业生产活动改造自然生态系统而形成的半人工、半自然的生态系统。保护和改善农业环境,对于发展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  相似文献   

15.
基于村庄尺度探索碳排放约束下的农业生产效率,对于差别化的低碳农业生产模式的选择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基于河南省65个村庄的调查数据,对不同样点的农业碳排放进行了核算,并采用Super-SBM模型分析了碳排放约束下的农业生产效率的差异。结果表明:河南省农业碳排放强度呈现"南北高,中间低"的空间分布格局,这主要受种植结构、农业生产条件、人类各项投入等因素的影响;碳排放约束下的河南省农业生产效率具有较大的空间差异,根据农业生产效率和碳排放强度的关系,可将样点村庄分为低碳高效村、高碳低效村、高碳高效村和低碳低效村四种类型。其中高碳低效村和低碳低效村的比例较大。建议未来应加强农业规模化经营、减少能源和物资投入、完善农业基础设施、推广节水节能新技术,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推动农业低碳发展。  相似文献   

16.
农业生产效率对农业用水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金巍  刘双双  张可  孔伟 《自然资源学报》2018,33(8):1326-1339
2016年中国农业用水量占用水总量的60%以上,水资源成为国家农业安全的重要保障,而影响农业用水量的因素较多。论文首先采用非期望产出的Super-SBM模型测度1998—2015年中国30个省份(西藏、香港、澳门、台湾缺少资料,未计算)的农业生产效率,再利用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演示主要年份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业用水量的动态变化,然后借鉴Hansen的门槛模型检验农业生产效率对农业用水量的“门槛效应”。结果表明:1)我国农业生产效率呈倒“U”型走势,省际间差异性减弱;农业用水量先下降后上升,省际间差距存在扩大的趋势。2)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是降低农业用水量的有效途径,农业生产效率对农业用水量存在显著的“门槛抑制效应”,抑制强度呈“N”型走势。3)扩大粮食作物种植比例、增加农村劳动力和提高农村居民收入均能有效抑制农业用水量增加,而水资源禀赋、水利投资和耕地灌溉面积与农业用水量呈正相关性,农民受教育水平回归结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17.
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了《"十二五"循环经济发展规划》。规划从以下几个方面明确了发展循环经济的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一)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在工业领域全面推行循环型生产方式,促进清洁生产、源头减量,实现能源梯级利用、水资源循环利用、废物交换利用、土地节约集约利用。(二)构建循环型农业体系。在农业领域推动资源利用节约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产业链接循环化、废物处理资源化,形成农林牧渔多业共生的循环型农业生产方式,改善农村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18.
《环境》2000,(12)
北京市 2000年11月1日起调整自来水价格和污水处理费标准,居民用自来水价格每立方米由1.3元调为1.6元,工商业用水每立方米由1.6元调为2.4元,洗车业、生产纯净水行业用水每立方米由3元调为10元,洗浴业用水每立方米由3元按不同档次调为5元至30元。居民用水的污水处理费每立方米由0.30元调为0.40元,非居民用水的污水处理费每立方米由0.50元调为0.80元。  相似文献   

19.
转换经营机制强化安全生产四川省雅安化肥厂秦柱中央提出"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是今年全党工作的大局。抓安全生产是贯彻中央方针的内容,特别是为了保持政治稳定和社会稳定更需要抓好安全生产,以提高企业整体素质,求得企业不断发展。一...  相似文献   

20.
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业是气候变化最敏感的领域之一。气候变化对我国农业会产生或利或弊的影响,但基本上是以不利影响为主,并由于作物种类、区域、环境条件等因素的不同而不同。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一个人口大国,农业生产特别是粮食生产直接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编者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