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藻类大量死亡后极易产生致嗅物.我们模拟了藻类的生长死亡过程,观测除藻后水体理化性质和生物性质的改变情况以及致嗅物的成分及浓度,以确定致嗅物质产生的途径.由于藻类死亡后细胞解体,藻类细胞中的氮、磷物质释放到水体中,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程度反而升高,而叶绿素-a也呈现下降趋势,整个试验过程后期溶解氧为0,水体产生嗅味物质,可采用吹扫捕集/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法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法分析致嗅物质.实验证明,当藻型湖泊的藻类被基本去除后,整个水体的初级生产力受到严重的破坏,威胁到水生态系统的安全性,可导致水体进一步恶化.  相似文献   

2.
通过三年海洋监测结果显示了渤海湾无机营养盐的变化对初级生产力的影响。其中无机氮严重超标达66%,无机氮与叶绿素的关系在枯水期、丰水期呈正相关;活性磷酸盐与叶绿素关系显著性不明显(仅枯水期显著),活性磷酸盐含量较低,限制了初级生产力。  相似文献   

3.
陆源有机污染对舟山海域大型底栖生物分布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2009年4月对舟山海域进行了25个站位的底栖生物调查,结合同期进行初级生产力、海水水质等的调查数据,分析了初级生产力、富营养化等环境因子对舟山海域大型底栖生物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舟山海域大型底栖生物共获得84种,多毛类是主要优势类群。舟山海域大型底栖生物平均生物量为11.62g/m2,平均丰度为208.5个/平方米,多样性指数(H')为1.64。舟山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的生物量、丰度和多样性指数均呈现由近岸向外海递增的趋势。应用相关性统计分析表明,舟山海域大型底栖生物的分布与海水化学耗氧量(COD)、无机氮(DIN)、磷酸盐(DIP)、富营养化指数和底层溶解氧(DO)存在显著负相关;与初级生产力、盐度和透明度存在显著正相关。说明陆源有机污染、盐度、透明度、初级生产力和底层溶解氧是影响舟山海域大型底栖生物分布的主要因素,其中陆源有机污染是最主要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BOD_5是一项技术并不复杂而试验条件要求却很严的生物化学测定方法.由于该方法系建立在水体中微生物对有机物降解的生物化学反应的基础之上,因而化学的.物理的诸多因素,均将对测定产生影响.本文将对水体中的化学因素、实验环境中的物理因素以及测定结果的质量控制等三个方面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5.
福建三沙湾海洋生态环境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0~2004年对三沙湾海洋生态环境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三沙湾海区多年来水质、水域养殖力(营养盐、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和浮游植物多样性的变化。调查后发现,养殖水域富营养化已经成为制约水产养殖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如何有效控制水体富营养化过程,降低海水养殖对环境产生的负面影响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因此,合理设置养殖容量、养殖方式、养殖种类,使退化的养殖海域得以修复,将对三沙湾海水养殖业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6.
粪大肠菌群快速测定——纸片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集苏州具有代表性的地表水水体22个点位的样品,进行粪大肠菌群的测定方法比较,结果表明,《粪大肠菌群快速测定--纸片法》适于测定受粪便污染程度较轻的湖泊水体.但是,该方法的培养时间对阳性管率有明显影响,认为16 h~18 h是比较理想的培养时间.  相似文献   

7.
采用Coulter Counter测定水体中悬浮颗粒物数和悬浮颗粒物总体积,将所测结果与测定浮游植物若干参数所得结果进行比较,表明Coulter Counter所测结果是可行的,它具有迅速、准确、易于操作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黄河水体六价铬测定中有关问题的探讨王金玲(黄河流域水环境监测中心,郑州450004)水体中六价铬的测定,目前常采用二苯碳酸二肼比色法,但在样品的保存方法及样品的处理上各规程要求不同,说法不一。我们发现,由于样品的保存方法及样品制备标准不同,给测定带来...  相似文献   

9.
化学需氧量是在一定条件下,用一定的氧化剂处理水样时所消耗的氧化剂量,以氧的毫克/升表示,它是指示水体被还原性物质污染的主要指标,在化学需氧量的测定中,氧化剂的浓度、反应液的酸度、试剂的加入顺序、反应时间和温度等条件对测定结果均有影响。目前,在各环境监测站和工厂实验室经常使用的化学需氧量监测方法有经典法、库仑法。半微量烘箱法,这些方法的原理皆是在硫酸溶液中用重铬酸钾氧化水体中的还原物质,然后用不同方法进行测定,因此,它们的分析结果应该是一致的,方法具  相似文献   

10.
淡水发光菌对工业废水的生物毒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发光菌作为指示生物用于污染源水体的生物毒性测定具有快速、灵敏、低廉等优点,现已广泛用于环境毒物综合急性毒性测定、筛查、监测及特异毒物监测中.文章利用淡水发光菌Q67对东北地区各行业典型企业的出水口进行急性毒性试验,同时结合化学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估,试验结果表明:急性毒性试验和化学指标并非在任何水体都相关,但急性毒性试验是化学试验的必要补充.  相似文献   

11.
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各类有机物,这类有机物在水体中分解时要消耗大量溶解氧.这些有机物的成份复杂,难以一一测定.人们常利用水中有机物在一定条件下所消耗的氧来间接表示水体中有机物的含量.生化需氧量BOD_5即为一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高藻含量水体中BOD5偏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藻类光合作用使水中溶解氧大幅增高引起的.并进一步通过实验,验证了对于高藻含量水体中BOD5的监测,采用硫酸铝絮凝沉淀、离心分离后测定,可消除藻类干扰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3.
由地表水中溶解氧的含量确定氨氮取样体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氨氮与溶解氧是水体营养盐及有机污染综合指标的两个特征指标,都一定程度上反映水体的受污染程度。溶解在水中的分子态氧称为溶解氧,地表水的溶解氧含量取决于水体与大气中氧的平衡,氨氮以游离氨或铵盐形式存在于水中,两者的组成比取决于水的pH值和水温。地表水中溶解氧可通过测定仪现场测定或碘量法较快测定其含量。氨氮含量测定一般采用纳氏试剂光度法,具有操作简便、灵敏等特点,但取样体积的确定存在一定难度,往往会重复取样,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造成纳氏试剂有毒物质的二次污染。测定氨氮常用纳氏试剂光度法,其有一定的最佳测定范围,在…  相似文献   

14.
水中硝酸盐的测定方法颇多,其中酚二磺酸法测定范围较宽,手续麻烦,掌握较难;镉柱还原法适用于测定水中低含量的硝酸盐,再生镉柱过程中有汞的污染;离子色谱法的应用,适宜于清洁的水体,污染及含有机物的水体,前处理时间较长,但可同时测定其它多种阴离子;紫外法也适宜用于清洁的水体,否则,必须经过前处理,除去影响紫外测定的有机物质.  相似文献   

15.
便携式 GC-MS 在水体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应急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建立了便携式GC-MS测定水体中挥发性有机物(VOCs)的方法.该方法能快速对水体中的54种VOCs进行定性和定量,其相关性r>0.996,检测限为0.05 μg/L~0.97 μg/L,RSD<13.4%,回收率为93.5%~109%,适用于水体中VOCs的应急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6.
天然水体由于受到自然环境和人为活动等因素的影响,常常溶解或携带各种痕量物质,如:汞、铅、锌、铜、镉、铬等金属离子和有机化合物。它们在水体中含量很少,其浓度是mg/L级或μg/L级。我们测定水体中某种微量元素的含量,在环境监测中是属于痕量分析,其测定值往往与空白试验值处于同一个数量级。有些分析人员错误地认为只要从样品  相似文献   

17.
水体中痕量氯苯的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氯苯在水体中溶解度小,易吹脱且热稳定性好的特点,建立了水体中痕量氯苯的分析方法。该法采用简化的吹脱、捕集装置用TenaxGC富集水体中氯苯,热解吸法浓缩进样,大口径毛细管柱分离,FID测定。方法操作简单、快速,测定水体中氯苯最低检出限为0.4μg/L,相对标准偏差小于8.6%。方法适宜于水体中痕量氯苯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水体中原生动物,轮虫、枝角类、桡足类统称为浮游动物。它们在水体上的种类及数量与水温,光照及水质息息相关。因此人们在进行水环境的生物监测时常把它(?)为监测对象之一,并把它的种类,数量及组成特征来作为反映水质状况好坏的一个指标。 为了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采样方法力求科学,而科学的采样方法又必须建立在对浮游动物在水体中分布规律充分了解的基础上。  相似文献   

19.
共振光散射技术测定地表水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共振光散射(RLS)技术研究了以阳离子染料维多利亚蓝B(VBB)为探针,灵敏快速测定水体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新方法.在pH3.0的Britton Robinson(BR)缓冲介质中,VBB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相互作用,形成离子缔合物,产生强烈的RLS增强效应,RLS强度的增值与SDBS的浓度成正比.据此提出了测定水体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的新方法.方法检出限0.021mg/L,线性范围0.10~2.40mg/L,相关系数r=0.998.不需萃取和分离,使用普通的荧光分光光度计,简单、快速、灵敏.已用于地表水中实际水样的测定,测定的结果和回收率满意.  相似文献   

20.
天然水体铜络合容量的测定与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天然水体中存在的络合配位体与受纳的重金属污染物能产生一定的络合反应,通常可以用络合容量(ComplexCapacity)来表示天然水体的这一特性,它实际上反映水体中络合配位体(有机的或无机的)含量的多少,对研究水体自净能力和重金属在纳污水体中的迁移有实际意义。本文用铜标准溶液滴定待测水样,结合在线富集-FAAS测试技术,求得天然水体的络合容量和条件稳定常数,并对常量干扰因素的影响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水体pH5.0~9.0范围内,对络合容量测定无显著干扰。Cl-、SO2-4、HCO-3以及OH-可与Cu2+形成各种无机络合态铜,样品回收率为98.0%,测定络合容量的相对标准偏差为4.9%,条件稳定常数的相对标准偏差为8.4%。此外,还调查了郊区某水库络合容量的水平和垂向分布特征,并探讨了络合容量与水质指标化学需氧量、叶绿素a的相关关系,水样pH太低,有机络合态铜解离,宜造成结果偏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