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根据生态足迹分析方法,建立了水资源生态足迹概念模型,确定了计算水资源帐户生态足迹所需的3个关键参数,即平均水资源产量、均衡因子和地区产量因子,计算了安康市1996—2007年水资源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引入水资源生态足迹压力指数、万元GDP水资源生态足迹、累积水资源生态足迹等指标,利用水足迹模型评价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程度的全面性和对比性。结果表明,计算结果可客观评价安康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与利用情况,为地区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与管理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在对完善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经济刺激制度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从建立明确、可交易的水权和水市场制度,制定合理的水资源价格税费制度以及建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责任保险制度等几方面提出完善我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中的经济刺激法律制度的具体措施,为我国水资源法制建设进行了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3.
本文基于民勤湖区水资源贫乏、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情况,提出了水资源合理分配利用的具罚函数 LP-DP 模型。模型解算结果表明,在维持一定粮食产量的条件下,发展林牧业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可得到现有水资源的保证。  相似文献   

4.
吉林省西部大安古河道区是松辽平原农业综合开发的重点区域之一.在对古河道区域内的渔业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的基础上,本文初步探讨了区域内各类渔业资源的开发利用途径.  相似文献   

5.
水资源红线是为了实现水资源的节约利用和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而设定的用水总量控制目标和水效率控制目标。资源红线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内容,我国水资源现状决定了划定水资源红线的迫切性和重要性。水资源红线为水资源利用量设定最高限度,同时为生态安全设置最低限度。构建完备的水资源红线制度应当着力完善水量管理制度、水资源利用制度和水资源节约制度。  相似文献   

6.
峰丛洼地是我国西南岩溶地区大面积分布的地貌类型,气候湿热,生态环境脆弱,特殊的水文地质条件使得该区可利用水资源匮乏,人们的生活生产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分析该类型区水资源开发利用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探讨缓解水资源问题的方法,提出水资源供应保障的合理措施,以期为能够改善当地居民的生活条件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水资源消耗日益增加,供需矛盾日益突出。秦皇岛市已面临水资源日益紧张的严峻形势,节流和开源,建立节水型社会体系,积极开发利用再生水、海水和雨水等非常规水源以及合理地配置和利用水资源,是实现秦皇岛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中国环保产业》2003,(11):38-38
加拿大在世界水资源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尽管如此,加拿大政府还是非常重视水资源的利用,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据悉,加拿大在水的利用方面经历了开发、管理和可持续水管理3个阶段。1970年前是水开发阶段,重点强调开发水资源工程建设;1970~1987年期间是水管理阶段,当时的水管理理念是只将水作为一种消费性资源,主要着眼于如何向当代社会提供足够的水资源;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了“我们的共同未来”的报告,报告提出了水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从而使加拿大的水务事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可持续水管理阶段。为实现水资源的可…  相似文献   

9.
取水权及流转制度是水权制度体系的重要内容.取水权是指利用取水工具和设施,从江河、湖泊和地下取用水资源的权利,其流转能促进水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合理利用.流转市场的不完善特性可从水资源的多重价值和流转发展历史予以说明,流转市场的实质是"总量+贸易"市场.在建构取水权流转市场中,进行主体取水权利保护是效率的要求,对利益相关第三人保护则体现了公平,流转的全过程应坚持生态环境保护.取水权流转应结合我国水资源的实际状况,利用物权方法进行取水权利保护,通过构建补偿机制等进行利益相关第三人的保护,在完善环境法规的同时探索借助私权手段保护环境利益.  相似文献   

1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秦皇岛市农业水资源日益短缺,水环境持续恶化,利用效率低,管理和节水体制不够健全等问题已严重制约了秦皇岛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结合该地区实际,建议采取开发可利用的潜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及生态环境,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加强农业水资源管理等对策。  相似文献   

11.
本文基于民勤湖区水资源贫管、生态环境严重恶化的情况,提出了水资源合理分配利用的具罚函数LP-DP模型。模型解算结果表明,在维持一定粮食产量的条件下,发展林牧业可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经济效益,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可得到现有水资源的保证。  相似文献   

12.
炼油工业的水资源利用及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资源的流失和浪费是造成工业污染的根源,为了保护环境、使国民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必须科学、合理地利用水资源,努力探求水资源利用的最优化、再资源化。文章针对炼油工业水资源的使用情况,将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加以分析,并对今后的技术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应用模糊模式识别模型对秦皇岛市各分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表明,秦皇岛市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整体上处于中级水平,还有较大的开发潜力。其中海港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处于中高级水平;北戴河区、昌黎县、抚宁县和卢龙县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处于中级水平;山海关区和青龙县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程度处于中低级水平。  相似文献   

14.
汤淏  王腊春 《四川环境》2010,29(1):75-79
文章将熵权法与综合评价法有机结合,建立了南京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的层次结构模型,并通过熵权法确定权重,对南京市水资源可持续的利用进行评价。结果表明,2000~2007年南京市水资源利用综合指数(ISU)水平良好,总体呈上升趋势,涨幅相对缓慢,仍有较大潜力;在2000~2002年和2006~2007年,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两次呈现小幅的下降趋势,可见南京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较为不稳定,易受多重因素影响。分系统对比分析得出:科技与教育、人群健康、水资源利用等方面对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贡献率较高,但经济发展、社会文化等方面稍显不足,特别是生态环境方面贡献率最低,需进一步加大上述薄弱方面的投入与管理。  相似文献   

15.
我国法律有关所有权的规定将"水资源"与"水流"等同,学者也持此观点。在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水资源是比水流更为常见的概念。《水法》中的水资源是指地表水和地下水资源,不包括大气降水。水流是水力学上的一个概念,强调人们利用水资源流动而产生的动力。《宪法》之所以选择"水流"而非"水资源",源于人们从水力学角度看待水资源,强调利用水资源因流动而产生的能量。在水资源短缺的当下,随着雨水工程设施的广泛利用,以及水生态功能的凸现,都要求使用比"水流"外延更大的"水资源"概念,以实现水资源的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6.
济南市是资源型缺水城市,地表水遭到严重污染,已成为水质型缺水城市,导致地下水超采、地面沉降、泉水停涌等一系列环境、生态、经济问题,水资源已成为制约济南市发展的瓶颈因素.在对济南市水资源现状及相关问题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客水资源调用与管理、水资源循环利用、合理制定水价等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17.
正古河道万松浦书院东临的港栾河,如今看只是一条波澜不兴的小河。早在建院之初就有专家来勘测地形,他们同时也要关心周边的风貌。我请其研究一下古河道,心里很想知道这里原来的情形,因为以前听过许多关于它的传说。勘测的结果大出所料:原以为古河道再宽也不逾五六十米,谁知它当年竟然宽达  相似文献   

18.
基于Meta分析的中国水资源价值移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Meta分析价值移位方法是国际上资源价值评价领域关注的热点,国内相关研究较少。水作为重要的自然资源,研究其价值是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关键途径。本文搜集我国水资源价值评估实证研究结果,建立效益移位基础数据库,应用基于Meta分析的函数效益移位方法,对我国水资源价值移位做实证研究,探讨效益移位法在我国水资源价值评估领域的可应用性及发展前景。结果表明:①水资源所在地、人口密度、水质、供水成本和利润以及对最大水费承受程度的差异会影响地区水资源价值变化;②模型平均移位误差在可接受范围内,可用于快速评估地区水资源价值;③省级层面水资源价值呈现出沿海高于内陆,华北、华东和西南高于其他地区的空间分异 规律。  相似文献   

19.
肖南颖 《青海环境》2002,12(2):66-67,75
针对目前西宁市“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生态环境日趋恶化和水资源供需矛盾越来越突出”这3大矛盾;为改善西宁市生态环境和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迫切需要进行以节水为核心,在充分利用湟水流域可利用水资源的前提下,挖掘和发挥现有水利工程潜力,扩大农田、林地灌溉工程建设,是今后西宁市水利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20.
通过调查成都市近年来水资源量及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包括供水设施、供水现状、用水结构、用水效率等),分析了其变化趋势,针对成都市水资源现状,建立了成都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并采用AHP-模糊评价方法,对2010~2013年成都市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成都市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能力很弱,水资源的短缺是制约成都市水资源可持续发展能力的重要因素。最后针对可持续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