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地理信息系统与生态系统对酸沉降相对敏感性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叙述了地理信息系统在生态系统对酸沉降相对敏感性评价中的应用。通过数字化地图建立一4种生态要素的基础评价数据库。讨论了生态系统因子对酸沉降的敏感分级,敏感性评价系统和评价模型。最后介绍了生态系统对酸沉降敏感指数制图。  相似文献   

2.
生态系统对酸沉降相对敏感性评价原理与方法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介绍了敏感性及生态系统对酸沉降的绝对敏感性和相对敏感性的概念,概念了水体和土壤对酸沉降绝对敏感性评价的方法。通过分析比较生态系统中各生态子对酸沉降的缓冲能力,担子同建立生态系统对酸沉降相对敏感性评价的基本原理,并介绍了建立的评价才近期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土壤对酸沉降的相对敏感性区划   总被引:31,自引:1,他引:31  
以土壤类型,土地利用和湿度为生态因子,评价中国土壤对对酸沉降的相对敏感性,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的工具绘制了相对敏感性区划图。在评价土壤的缓能力时,除了以土壤的化学性质为指标外,还综合考虑了土壤质地和温度这2个重要因素使得评价方法更适合我国土壤理化性质差异大和南北温差大的特性,区划的结果表明,我国对酸沉降最敏感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东北的大兴安岭地区,云南的南部和华南沿海地区,其交介东北地区,长江以南和青藏  相似文献   

4.
生态系统对酸沉降敏感性评价方法与进展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评述水体、土壤和整个生态系统对酸沉降敏感性评价的各种方法,这些方法用系统 的不同物理化学性质表征它们缓冲酸输入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酸沉降来源于由矿物燃料燃烧和工业过程所产生的硫、氮氧化合物的排放.这些硫、氮氧化物排向大气,并常常输送到很远的地方.众所周知,酸性物质的沉降物对生态系统产生有害的影响,因而削减硫和氮的排放量是必要的.早期的削减方案,如赫尔辛基条约提出的方案,主要集中在绝对削减率上,该方案要求到1993年硫的排放削减量不少于1980年硫排放水平的30%.排放量的进一步削减方案有待于最佳实用技术的应用,这一方案在联邦德国很受青睐.  相似文献   

6.
中国南方土壤对酸沉降的敏感性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在综合考虑我国南方土壤和土壤资料特点的基础上,基于Klopatek的敏感性分类体系,建立了适合我国南方土壤的敏感性分类体系,并用其对南方土壤的敏感性进行了评价。此外也根据土壤盐基含量分析了南方土壤的缓冲能力。  相似文献   

7.
陆地生态系统酸沉降临界负荷及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酸沉降临界负荷作为确定陆地生态系统对酸沉玫的容许标准和制定污染控制对策的可行性工具,近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为预测土壤,水体酸化趋势而开发的酸化模型在临界负荷的计算中起了重要作用。文章综述了临界负荷的概念,意义,使用现状,主要计算模型特点及存在问题。并讨论了模型在中国利用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8.
酸沉降对重庆南山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和植被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酸沉降现象在重庆南山地区已造成长期严重的环境污染.笔者根据东亚酸雨监测网土壤和植被监测技术规范方法,研究了酸沉降对森林生态系统土壤和植被的影响和危害.通过对土壤的分析表明:5个采样点的土壤pH值较低,A层均值为3.74,B层均值为4.20,盐基饱和度(BS)的均值小于10%,盐基离子交换量(CEC)A层为78.1~88.6 mmol/kg,B层为61.1~65.1 mmol/kg,土壤中含有较高的Al3+<\sup>可能与大气中S和N的输入有关,并导致了土壤酸化.土壤中C/N较低,A层接近12.0,并且随土层的加深而下降,说明在亚热带湿润气候条件下有机质层分解良好.通过对植被的分析表明,酸沉降可能对杉木和柳杉这两种酸敏感性植物有一定的危害作用.   相似文献   

9.
中国南方生态系统的酸沉降临界负荷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将中国南方生态系统的酸沉降敏感性等级与用MAGIC模型在对应样点计算的临界负荷值相结合,对中国南方生态系统的酸沉降临界负荷进行了研究,并编制了1°×1°经纬度网格的临界负荷图.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南方生态系统硫沉降临界负荷大多在2.3~5.2gm2a之间,在地域分布上由东南向西北逐渐增大,其中临界负荷小于3.0g/m2a的极敏感地区为浙江南部、广东与福建交界地区、贵州西南部和广西中部.  相似文献   

10.
南方土壤酸沉降敏感性研究 Ⅵ.固相组成与酸缓冲性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连续提取方法研究了土壤固相组成对酸沉降敏感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土壤质子缓冲反应的类型不同,因此,缓冲容量及缓冲强度等指标也有较大差异。有机质对酸缓冲反应存在双重影响。取决于土壤原始PH值及盐基组成状态。  相似文献   

11.
山区湖泊在环境研究方面具有特殊意义,因为这类湖泊通常对大气污染输入和气候变化特别敏感,因而,山地湖泊提了更大范围环境变化的早期警告,在挪威山区以及欧洲其他国家具有结晶在岩的山地湖泊,湖水化学调查清楚地表明,由于稀释作用这些湖泊的基性阳离子浓度,碱度和SO^-4I浓度一般很低,山地湖泊的总磷和TOC浓度也很低,无机和有机离子的低浓度可归结于集水区的低风化率,薄土层,高水通量和稀疏植物被等几个主要因素,而另一方面,山地湖泊的NO^-3浓度与对于同一地区的低海拔湖泊通常很高,原因是山地集水区对大气沉降性氮的持留能力较低。  相似文献   

12.
将国内外应用广泛的MAGIC模型和SMART模型综合起来 ,提出了自己的动态模型。对韶关几种典型生态类型的土壤化学状态进行了长期趋势模拟。结果发现 ,马尾松对酸沉降最敏感 ,土壤溶液的pH值下降到 4.0 ,BS值下降到几乎为零 ,有大量的Al离子溶出。最后选取马尾松为指示生物 ,综合选取土壤溶液 pH >4.0、BS >10 %和 [Al3+ ] <0 .1mmol.l- 1 为临界化学指标 ,确定了韶关酸沉降临界负荷 (S的临界负荷 )为 14 .1keq .ha- 1 .a  相似文献   

13.
生态系统的酸沉降临界负荷是制订合理高效氮、硫排放削减方案的关键,因此受到了科学家和政治家的广泛关注.本文综述了当前国内外有关生态系统酸沉降临界负荷的研究进展及研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最后提出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4.
酸沉降临界负荷模型及特点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酸沉降临界负荷作为确定陆地生态系统对酸沉降的容许标准和制定污染控制对策的可行性工具,为预测土壤、水体酸化趋势而开发的酸化模型在临界负荷的计算中起了重要作用,本文通过综述临界负荷模型的计算特点,提出了模型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15.
上海地区SO_2污染严重,燃煤、燃油排放的SO_2,在大气中经不同机理氧化,遇水形成硫酸;硫酸和硫酸盐通过干湿沉降途径,沉积在建筑物表面,从而加速了建筑物表面的侵蚀风化。我们选择上海市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建筑物,进行实地考察;并对建筑物表面层的腐蚀产物取样,测定分析。结果表明,酸沉降对这些建筑物表层已产生影响。一、调查方法 (一) 建筑物的选择表1列出了所选择的建筑物及地点。这些建筑物的建筑材料,主要是水泥和钢材。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区域环境的不同,其所受酸沉降侵蚀的危害程度也不同。  相似文献   

16.
稳态法确定酸沉降临界负荷的基本理论探讨   总被引:6,自引:4,他引:6  
明确了确定酸沉降界负荷理论的基本概念,通过建立生态系统在临界状态时淋溶液中碱度产生的静态质量平衡得到计算到沉降临界负荷的基本方程,由此方程又导出计算酸度,潜在酸度,硫和氮等临界负荷的数学表达式,并讨论了根据对选择对指示生物有机体不发生危害的临界化学值计算了淋溶临界碱度的方法,由此给稳态法建立了完整系统的理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土壤对酸沉降缓冲机制探讨   总被引:28,自引:5,他引:28  
一、前言 土壤对酸沉降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不同土壤的缓冲能力也各不相同。那么,土壤缓冲作用的本质是什么,不同土壤为什么具有不同的缓冲能力,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了解土壤的缓冲机制,了解土壤内部的化学过程。  相似文献   

18.
酸沉降对南山马尾松的危害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实地考察和资料分析,本文提出了以SO_2为主的酸性干、湿沉降是造成南山马尾松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的新观点。  相似文献   

19.
两广地区水域对酸雨的敏感性及其分区图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酸沉降对水生生态的影响程度,取决于降水中化学组分的输入量和地表水体对所输入的酸性物质的敏感性.湖泊对酸性沉降物影响的敏感性,决定于多种相互作用的因素,除酸沉降的强弱和影响酸沉降的气象因素外,还取决于湖泊的水文学及水化学性质、集水区的特点和土壤与基岩等诸因素.我国两广地区位于重酸雨区,酸雨频率高,酸度大,每  相似文献   

20.
菌根及酸沉降对菌根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综述了国内外关于菌根及酸沉降对菌根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菌根的形成能大大增强植物对不良环境的抵抗能力;酸沉降能抑制菌根的形成,但形成菌根的植物对酸沉降的耐受力比无菌根植物要强得多。酸沉降对菌根影响在分子水平上的表现受到研究者的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