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电化学氧化法处理高盐低COD污水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针对高盐、低COD难降解污水进行电化学氧化法降解有机污染物的研究和试验,介绍了电化学氧化法降解COD、氨氮的原理,探讨了试验对COD、氨氮、聚合物的去除情况,分析了装置的经济性能及试验去除污染物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3.
在反渗透技术中,浓缩液的处理是最关键的问题之一。随着反渗透技术在水处理上的广泛使用,浓缩液的处理和资源化利用已经成为急需解决的大问题。介绍了目前国内外处理浓缩液的方法,包括Fenton法、混凝—吸附法、膜法、蒸发法、浓缩液回灌和海水淡化浓缩液再利用。  相似文献   

4.
为评估正渗透膜技术在垃圾渗滤液膜浓缩液减量化处理的可行性,采用了以正渗透膜为核心的设备用于某填埋场垃圾渗滤液膜滤浓缩液的减量化,通过收集该系统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运行数据,分析该技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运行的稳定性、膜堵塞情况、膜通量、运行成本,归纳总结该技术的优缺点,并指出了推广该技术亟需解决的技术难点。结果显示该技术在工程应用中可行,相比于其他膜技术,正渗透膜更不易堵塞,但正渗透膜通量低,为1.125L/(m2/h),除人工外的运行成本为67.92元/吨产水,该技术的主要优点是不易发生膜堵塞,无需使用高压泵给污水提供巨大驱动压力,能够浓缩高盐浓缩液,缺点是系统占地面积太大,且汲取液中溶质与水的分离能耗较高。该技术亟需解决的难点在于提高正渗透膜通量以及降低汲取液中溶质与水分离的能耗。  相似文献   

5.
氧化法预处理垃圾渗滤液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叶胜辉 《环境技术》2005,24(3):33-34
由于垃圾渗滤液含有多种有毒有害的难降解的有机物,影响了生物处理效果。采用Fenton氧化法、湿式催化氧化法和电解氧化法预处理,可减少渗滤液的污染负荷,提高可生化性,在实际应用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混凝—催化臭氧化对垃圾渗滤液MBR出水COD、UV254和色度的去除效果及可生化性能的影响。在pH 11,FeCl3用量800 mg/L的优化条件下,COD、UV254和色度去除率分别为37.8%、61.9%和88.7%。混凝出水催化臭氧化结果表明,3%-Ce/AC催化臭氧化效率最好,COD去除率为33.6%,臭氧消耗系数为1.40 mgO3/mgCOD。经混凝—催化臭氧化处理后,MBR出水的COD、UV254及色度总去除率分别为58.7%、90.8%及98.7%,BOD5/COD从0.036提高到0.375,可生化性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7.
高级氧化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介绍了包括化学氧化法、电化学氧化法、光催化氧化法、超声氧化法、辐照氧化法和催化湿式氧化法等在内的高级氧化技术的机理和运用于垃圾渗滤液处理的研究进展,并提出高级氧化技术与生物处理联合运用和各种高级氧化工艺之间的优化组合将是实现高级氧化技术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工程化运用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电化学催化氧化降解有机物的机理及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介绍了电化学催化氧化降解水中有机物的机理:电化学直接氧化和电化学间接氧化、在电催化氧化过程中应用的电极材料、电极结构及其催化特性、国内外目前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研究降解机理中的存在缺陷。最后提出了电化学催化氧化在实际工程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电化学催化氧化降解有机物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9.
根据催化湿法氧化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小试工艺条件以及实验参数,初步估算了该工艺的投资费用和运行费用,并与其它处理工艺进行了比较,结果显示,催化湿法氧化工艺处理垃圾渗滤液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高级氧化技术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成分非常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本文介绍了高级氧化技术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现状.主要包括Fenton氧化法、光化学催化氧化法、湿式氧化法、臭氧氧化法、超声氧化法、电化学氧化法、超临界水氧化法及等离子体技术在垃圾渗滤液处理中的应用,分析了高级氧化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的原理,探讨了它们的优缺点,并对高级氧化技术处理垃圾渗滤液应用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庞建峰  李建 《四川环境》2010,29(6):122-126
Fenton氧化法在处理难降解有机污染物时具有独特的优势,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废水处理技术。在阐述传统Fenton氧化、光Fenton氧化、电Fenton氧化技术的基础上,介绍了三种氧化技术在难降解有机废水处理中的应用现状,并对其在废水处理中的优势、存在问题和研究方向作出了系统评述。  相似文献   

12.
蔡河山  徐文彬  曾敏 《环境技术》2004,22(4):23-24,28
介绍光催化氧化的基本原理及其对有机物的光催化氧化过程,对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法处理有机废水的实验实例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提高二氧化钛光催化氧化活性的方法和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3.
以某污水厂好氧污泥为接种污泥,半软性纤维填料为载体,采用逐步提高盐度和有机负荷的方法对生物膜进行耐盐性和高有机负荷驯化。结果表明:经过一段时间驯化所得异养生物膜能够适应高盐度和高有机负荷的环境;生物膜对环境盐度变化的适应性有一定的波动;生物膜对有机物的降解能力随系统有机负荷增大而降低,连续进水、出水不回流且流量为0.292L/h,HRT为24h条件下,COD去除率最后保持在65%左右;COD去除率达到65%的时间与系统有机负荷呈线性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9112;驯化后耐盐微生物对温度和酸碱度不敏感,最佳生长温度为23℃,pH值为7~8。  相似文献   

14.
气浮+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食品加工废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气浮 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速冻食品加工废水的实验、设计和工程运行,结果表明:废水COD去除率能达到97%以上,使得最终出水的COD<100mg/l.该工艺对冲击负荷有较强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5.
针对炼化企业循环排污水中有机污染物浓度不能满足脱盐处理工艺进水水质要求的问题,开展了臭氧氧化-活性炭吸附工艺去除循环排污水中有机污染物的研究。通过对两种处理工艺进行不同组合的实验结果得知:当反应时间控制在最佳值,臭氧氧化和活性炭吸附单独处理循环排污水时,COD去除率分别约为27%和20%,处理效率偏低;当两种工艺组合后,在臭氧浓度为12 mg/L、氧化时间20 min、吸附时间为10 min时,COD去除率则达到52%,组合工艺协同作用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6.
利用膜生物反应器研究垃圾填埋场垃圾渗滤运行环境,在常温环境下,运行结果表明:膜能够截留大量并使世代时间长的硝化菌在最短的时间富集成为优势菌种,对垃圾渗滤液中氨氮具有高效的去除效率;氨氮负荷0.082~0.109gN/gMLSS.d,CODC r负荷0.136~0.192g CODC r/gMLSS.d,DO 2.0~3.5mg/L,脱除氨氮的效果较好,去除率在95%~98%,CODC r去除率60%~70%。  相似文献   

17.
文章介绍了哈尔滨石化公司应用多项膜生物反应器处理炼化企业含盐废水。影响膜生物反应器的主要运行参数有电导率、溶解氧、COD,电导率适宜范围是3000~5000μS/cm,大于6000μS/cm微生物受到抑制,低于2000μS/cm时,去除率显著下降;一级好氧单元溶解氧适宜范围4.2~7.0mg/L或2.0~3.0mg/L,分别是好氧微生物和兼性微生物占据优势;当进水COD低于500mg/L,出水可稳定达到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COD≤120mg/L)。  相似文献   

18.
三效蒸发器在高含盐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各种高含盐废水处理技术的基础上,介绍了三效蒸发器脱盐法,它具有技术成熟、可处理废水范围广、占地面积小、处理速度快、节能等优点,在国内具有较大的发展前景。该技术在实际工程应用中,还存在一些难点,如处理成本高、设备使用寿命短、需要蒸气量大等,亟待解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