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α-苯乙胺为唯一碳源驯化获得降解磷霉素制药废水中α-苯乙胺的高效菌群,利用平板划线法筛选、分离、纯化得到两株降解α-苯乙胺的纯菌P1和P2,经理化性质测定并与16SrDNA测序分析结果比对,两株纯菌分别鉴定为寡养食单胞菌和罗尔斯通菌,为今后进行降解α-苯乙胺实验及实际应用提供了较好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2.
从江苏省某甾体激素医药原料企业工业废水取样,经定向富集培养技术进行该类型废水降解功能菌株的分离,在好氧条件下分离得到54株细菌。通过高效菌的配伍分析,最后选择出了6株高活力功能降解菌,并初步鉴定为不动杆菌属(Acinetobacter sp.),编号:CDUT QY-12;假单胞杆菌属(Pseudomonas sp.),编号:CDUT J-1、H-2、QU-5和醋酸杆菌属(Acetobacter sp.),编号:CDUT Q-1、X-3。以选出的高效降解功能菌组合培养物,对废水样品的处理试验,经COD和TLC分析表明,确证其具有生物降解甾体激素医药工业废水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高含氯采油废水生物治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SBR活性污泥法,选用从海水、采油废水及长期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的耐盐有机物优势降解菌来处理高含氯采油废水。现场中试试验证明:在氯离子浓度小于10000 mg/L时,用该法可使处理后的高含氯采油废水达标排放。研究表明,解决高含氯采油废水生物治理的前提是驯化具有良好有机物降解性能的耐盐微生物。  相似文献   

4.
采用室内模拟研究,以P-25纳米TiO2作为光催化剂进行了苯酚水溶液的光催化降解性能探讨,初步考察了溶液的pH、P-25纳米TiO2用量对光催化降解苯酚过程的影响,以获得P-25纳米TiO2光降解含酚废水的较好反应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当溶液pH=8时,降解水体中苯酚效果最佳,强酸和强碱条件均不利于苯酚的降解;在pH 8的反应体系中,当光催化剂用量为0.4g/L时,催化水体中苯酚降解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5.
近日,由海军医学研究所与复旦大学合作,历时3年研制成功的"石油降解菌"通过专家鉴定,经多地海上试验,可对海上油污成功实施降解。他们从生物修复的角度入手,经过多次试验攻关,从被石油污染的海水中成功培养分离出25种石油降解菌株,从中筛选出4种高效石油降解菌株和高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菌株,构建成高效的混合降解菌群。然后,采用具备膨化、悬浮、可降解等  相似文献   

6.
一株降解苯酚微生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章杰  何泽超  梁川 《四川环境》2006,25(1):8-10
从污泥中分离出可在舍100mg/L苯酚的LIB培养基上生长的菌株,其中JF-2生长情况最好。通过逐级驯化,JF-2的降解苯酚能力明显提高,可在以苯酚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中降解苯酚并生长。在接种量为1%时,JF-2在24h内将300mg/L的苯酚完全降解。该菌的最适生长和降解温度为30℃,并能在pH5.5~9内降解苯酚。河水中的天然微生物降解苯酚的能力弱,需7天才可将200mg/L的苯酚完全降解。  相似文献   

7.
海洋溢油污染对海洋和沿海滩涂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筛选耐盐烃降解菌株和优化烃降解菌培养条件至关重要.以实验室筛选的一株烃降解菌为研究对象,在已有的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对烃降解菌培养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当酵母粉质量浓度为2.74 g/L,NH4NO3质量浓度为1.47 g/L,磷酸盐质量浓度为1.22 g/L时,烃降解率为65.81%,比单因素优化试验最优水平下的烃降解率增加14.58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8.
应用吉林吉化阿特拉津生产厂采回污泥样品筛选出一株AT低温降解菌,进行了系列实验,通过对其革兰氏染色、生理生化特性测定初步鉴定为革兰氏阴性兼性厌氧球菌,经BIOLOG自动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该菌很可能为一新菌种。并对其降解特性进行了研究,得出其最佳降解条件,最适pH为7.5~8.3,温度适应范围较广,4~30℃对AT均有较好的降解效果,3d降解率可达95%,可用于地下水及土壤中AT污染的修复。降解动力学实验表明,在农药污染质阿特拉津的低浓度体系中,AT菌降解阿特拉津的反应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式,属于米氏方程曲线的第一阶段的情形,并拟合出关系式V=0.9895S。最后,检测其降解产物。  相似文献   

9.
高效降氰菌的筛选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研究从电镀废水中分离出了三株能够高效降解自由氰根的菌种,并对这三株菌的生长曲线和影响其降解氰化物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这三株菌分别属于青霉属、木霉属和酵母属,并命名为M3、Mw4和Ms;其最大生长量的时间分别为15、20和18小时;当CN^-初始浓度为80mg/L时,M3菌16h内降解氰化物的最优条件是pH为5-7、温度为20℃~30℃、摇床转速为130rpm、接种量为10%。在此条件下,M3菌将80mg/L CN^-降解到0.22mg/L,降氰率达到98.9%。该研究结果可为微生物在处理含氰废水的实际应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废水中环氧丙烷降解菌株的培育及降解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通过对污泥的驯化筛选得到4株降解环氧丙烷废水的优势茵A、B、C、D,并对降解效果最好的一个菌株A进行研究,得到其最佳降解条件是温度为30℃、pH为5、废水浓度为20%、反应时间为9h,其COD去除率可达到63.24%左右。  相似文献   

11.
超声-双氧水和亚铁离子体系处理含酚废水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在实验装置上对超声-双氧水和亚铁离子体系联合处理含酚废水进行了实验研究。主要考察了废水初始pH值、初始双氧水浓度、超声功率、反应时间等因素对酚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超声辐射可以在双氧水和亚铁离子体系氧化过程中起加速反应的作用,而且随着超声功率的增大,加速反应的能力增强;实验条件下废水初始pH值为4~6.8,初始双氧水浓度为140mg/L时酚去除效果最佳;超声-双氧水和亚铁离子体系处理含酚废水过程中苯酚的降解规律符合表现一级反应。  相似文献   

12.
Hydrodynamic cavitation (HC)-based treatments have been proposed for the degradation of phenol as a toxic pollutant. The present work aimed to optimize the degradation of phenol using HC by means of Doehlert experimental design, which has not been previously addressed. Initially, operational parameters of hydraulic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ump, inlet pressure, solution pH, and initial concentration were optimized; later, the effects of pH solution and H2O2 loading or initial pollutant concentration on phenol degradation were explored using the Doehlert experimental design. It was observed that phenol degradation is strongly dependent on the pH of the solution. Also, the acidic condition favors the formation of hydroxyl radicals and thus, the degradation of phenol. Based on the Doehlert matrix, the 94.1% phenol degradation and 68.60% total organic carbon (TOC) were obtained in 180 min at 304.5 mg/L of hydrogen peroxide at an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20 mg/L, 2.0 pH, and 90 psi inlet pressure, providing a cavitational yield of 6.33 × 10−6 mg/J and minimum treatment cost of US$/L 0.13. Overall, it has been observed that HC can be a promising route for the removal of pollutants (phenol) effectively using hydrogen peroxide as an additive.  相似文献   

13.
炼厂柴油碱渣废水中含有成分复杂的酚及硫化物,因而其浓度较高。大港石化公司运用高浓度废水处理技术进行生物前期处理,其装置试运及柴油碱渣标定应用表明该技术先进。在生物处理过程中,工艺系统运行安全可靠,各项技术指标都达到或超过设计目标。其中,CODCr由处理前的34744mg/L降低到370mg/L,氨氮控制在50mg/L以下。高浓度废水处理技术流程简单,对周边环境无污染。  相似文献   

14.
耐盐石油降解菌性能及降解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冀东油田钻井废液中筛选分离出耐盐石油降解菌Virgibacillus sp.(简称SJ菌),其在高含盐条件下对石油具有较好的降解效果,高达56.12%左右。考察了pH值、盐度、不同N和P形态等因素对SJ菌降解石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SJ菌有较宽的pH值适应范围(pH值为6~10)和较好的耐盐能力(0.5%~20%),在pH值为9及NaCl质量浓度为5%时对石油类降解效果最好,其最佳利用N源和P源分别为(NH2)2CO和KH2PO4,该研究为油田高含盐含油废液处理提供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微生物法适用于海上钻井含油废弃物的处理。通过多次对菌株采集、分离、纯化和培养驯化,选育得到了3株对石油烃类有很好降解效果的石油类降解菌;确定了石油类降解菌适宜的生化处理条件:最佳生长及原油降解温度为50℃、最佳生长及原油降解酸碱性环境为pH=6.0、最佳菌株接种量2%、最佳原油初始浓度为500mg/L。处理后的含油废弃钻井液含油量基本稳定在2mg/L以下,降解率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16.
工业污水可生物降解性评价方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生化系统经常遭受异常进水或毒性物质冲击的情况,提出了以耗氧速率(OUR)和相对耗氧速率(SOUR)快速评价污水可生物降解性的方法,以提高活性污泥系统的处理效率和运行管理水平。试验结果表明:OUR和SOUR对异常pH值水质条件以及苯酚、甲醛和甲醇等毒性物质的存在都非常敏感。对于大庆石化公司水气厂化工污水处理场的活性污泥来说,甲醛对微生物的毒性最强,甲醇次之,而苯酚则最弱。化工污水处理场活性污泥对三者的允许浓度分别为70、170、350 mg/L。  相似文献   

17.
本研究从某农药厂污水处理池的活性污泥中分离得到1株能以乙羧氟草醚为唯一碳源生长的菌株。经生理生化鉴定和16SrRNA基因序列同源性分析,将此菌株初步鉴定为腐生葡萄球茵(Staphylococcussaprophyticus),并命名为YSC.1。对菌株YSC.1的生长特性研究表明:茵株的最佳生长温度和pH分别为30℃、7.0;NaCI浓度对菌株YSC-1生长有较大的影响。菌株在20℃-40℃之间均能降解乙羧氟草醚,在30%1、pH7.0的条件下对乙羧氟草醚的降解率最高;增加乙羧氟草醚的浓度会对菌株产生毒害作用,降低其降解率;提高接种量可以加快乙羧氟草醚的降解。在乙羧氟草醚终浓度为100mg/L的工业废水经7d处理后,乙羧氟草醚的去除率达91.62%,说明菌株YSC-1在废水处理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室内实验了TiO2紫外光催化氧化处理废水中的低浓度甲醇。通过对TiO2催化剂活性及添加方式、溶液pH、紫外光强与催化剂加量等参数优化,在TiO2加入浓度为300mg/L和120 W紫外灯照射条件下,对6.8L甲醇浓度为2.77%的低浓度含醇废水持续处理70min后,废水中的甲醇去除率可达98.31%。该实验为进一步处理低浓度含醇废水提供了方法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