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报道了用反相液相色谱技术检测噻枯唑残留分析方法。农田大气检测极限6.5ppb,吸收回收率92.08±4.99%,C.V.4.11%;茎叶、谷壳、稻米检测极限25Ppb;添加0.1~5ppm含量范围内,茎叶、谷壳回收率91.45±4.87%,C.V.3.01%~6.41%;稻米回收率92.37±4.93%,C.V.2.18%~5.49%。  相似文献   

2.
碳酸钙和海泡石组配对水稻中Pb和Cd迁移转运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组配改良剂LS(碳酸钙+海泡石)对农田土壤重金属Pb和Cd的固化效果以及水稻各部位吸收累积Pb和Cd的影响,在湘南2个矿区(矿区A和矿区B)附近污染稻田中施用了不同添加量的LS(0、2、4和8 g/kg),并进行了水稻种植的田间实验。结果表明,(1)施用2~8 g/kg的LS能使矿区A和矿区B土壤pH值分别增加1.11~1.95和1.61~2.31个单位,能使矿区A和矿区B土壤中Pb和Cd的TCLP提取态含量分别降低18.6%~62.7%、15.7%~37.1%和38.6%~66.7%、0~76.6%。(2)LS能不同程度地降低水稻各部位重金属含量。矿区A糙米中Pb和Cd含量降低9.4%~35.6%、56.1%~66.8%;矿区B糙米中Pb含量降低14.4%~36.6%,而Cd含量变化不明显。(3)LS对水稻中Pb和Cd在各部位之间的转运系数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Pb和Cd从茎叶到谷壳的转运系数最大,说明水稻茎叶对重金属的转运能力最强。(4)LS添加量为8 g/kg时,Pb和Cd从谷壳到糙米的转运系数最小,且糙米中Pb和Cd含量最低。  相似文献   

3.
对北京—天津—渤海湾区域三个地球化学环境单元十二种地球化学环境类型20种地表物质类型的45个浮土组合样品中八种微量金属元素研究表明:其总体含量水平为:Pb 19.3±4.0ppm.Zn 63、9±6.5.ppm,Cu23.8±3.4ppm.Co9.49±0.88ppm.Ni19.1±2.1ppm.Cr70.4±5.9ppm,Cd0.075±0.009ppm.Be3.24±0.42ppm。各微量元素含量分布与浮土酸碱度无关;但Zn—Pb.Cu—Co.Cr—Ni.Be—Cd等元素对在含量分布上具显著相关关系。各微量元素含量变化分散程度为:Pb>Cu>>Cd>Ni>Zn>Co>Cr;房山花岗闪长岩的风化淋溶序列为:Pb>Zn>Cr>Be>Cu>Co>Cd>Ni;由弱到强的迁移能力序列为:Ph|Co、Ni、Be|Cu、Cr|Zn、Cd. 根据研究结果建议(1)制定区域性环境质量标准时,应重视微量元素对的含量关系;(2)铅应该作为区域(特别是京津城市近郊)微量金属元素污染防治的重点;(3)平原上方和平原下部地段应分别重视钴,镍,铍和铜.铬的污染防治;(4)滨海海湾地段宜对诸重金属聚积和沉积后再迁移作用进行长期监测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确立了气相色谱法测定丙溴磷残留量的检测方法.采用该方法,丙溴磷在土壤、植株、糙米、稻壳和田水中的平均添加回收率为87.2%~103.6%,变异系数为3.20%~11.50%,最低检测质量浓度:田水为0.005 mg/kg;土壤、植株、糙米和稻壳为0.050 mg/kg.残留动态研究表明,丙溴磷在田水、植株和土壤中的半衰...  相似文献   

5.
对ABR反应器处理低浓度废水的效果及运行特性进行了研究.在中温(35±0.5)℃下,进水有机负荷CODcr为0.5~7.0kg/(m3·d),HRT为3~12 h,进水CODer浓度分别为150、350、550和850 mg/L时,CODcr去除率分别达50%、80%~87%、86%~92%和90%~95%,反应器出水CODcr浓度在70~90 mg/L.研究表明,该反应器处理低浓度废水时,不仅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而且运行稳定.  相似文献   

6.
工业废硫酸、废酸磷肥、土壤、农作物及兔肝等环境样品中残留的甲苯、硝基甲苯和二硝基甲苯,以二硫化磺萃取富集后,用带有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测定,回收率在80%以上。甲苯的最低检出浓度为0.02ppm,确墓甲苯为0.002ppm,二硝基甲苯为0.1ppm。  相似文献   

7.
EDTA强化电动力学修复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自制的电动力学装置中,研究多种重金属复合污染土壤的电动力学修复,通过在阴极添加络合剂EDTA来提高修复效率。实验结果表明,EDTA的引入提高了修复过程中的电流值,且EDTA与重金属的络合提高了污染物向电极液的迁移效率,从而强化了电动力学修复效果。在设定的浓度(0、0.01、0.02、0.05和0.1 mol/L)中,0.1 mol/L的EDTA具有最佳的修复效率。在此实验条件下,污染土壤中的总铜、总铅和总镉的去除率分别为90.2%、68.1%和95.1%。电动力学修复后,对土壤重金属进行化学形态分析,发现电动力学修复显著改变了土壤重金属存在形态,修复后土壤中的铜、铅、镉主要以较稳定的有机态和残余态形式存在,显著降低了对周边生物和环境的毒害。  相似文献   

8.
采用固相萃取技术提取蔬菜、土壤和水体中毒死蜱,建立了蔬菜、土壤和水体中毒死蜱的固相萃取-气相色谱测定方法,并与传统方法进行了比较。添加浓度为0.1、1、10 mg·L-1,两种方法的水样平均回收率分别在93.7%~102.7%和96.2%~100.2%,变异系数分别在2.2%~7.7%和3.3%~5.1%;土壤平均回收率分别在91.3%~100.7%和92.0%~104.8%,变异系数分别在1.4%~7.0%和0.3%~5.2%;蔬菜平均回收率分别在89.4%~101.4%和92.5%~101.8%,变异系数分别在5.2%~7.1%和3.1%~6.0%。试验结果表明,固相萃取法与传统方法的回收率和变异系数相当,但前者更加省时、省力和省溶剂。  相似文献   

9.
镉胁迫对向日葵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采用溶液培养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镉(0、0.05、0.1、0.5和1 mg/L)处理7 d对向日葵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镉处理浓度的增加,向日葵幼苗对镉的吸收显著增加。1 mg/L镉浓度处理时,叶、茎和根中镉浓度分别为0.05 mg/L镉处理时的16.3、19.2和581倍;根中积累的镉含量明显高于叶和茎, 各浓度根部积累的镉分别为叶和茎的37.8~63倍和29.4~41倍。镉胁迫显著抑制向日葵幼苗生长和叶绿素合成,当镉浓度达1 mg/L时,整株植物生物量和总叶绿素含量分别为对照的55.9%和52.6%。镉胁迫下向日葵幼苗游离脯氨酸和丙二醛(MDA)含量显著增加,1 mg/L镉浓度时,根中含量分别为对照的4和5.8倍。向日葵幼苗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变化与镉胁迫浓度呈明显的倒U字型关系,可溶性蛋白含量在0.05 mg/L镉浓度时达到最大值,叶、茎、根中的POD活性分别在0.1、0.1和0.05 mg/L镉浓度时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0.
王琪  刘辉  姜林  姚珏君 《环境工程学报》2014,(10):4480-4485
实验以水淹法营造厌氧环境,研究了4种外源营养物质葡萄糖、乙酸、硫酸亚铁、氯化铁及其组合在不同添加浓度下对实际工业污染土壤中六氯苯厌氧降解效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低添加浓度下,无论单独添加还是组合添加营养物质都能明显强化六氯苯的厌氧降解效能,其强化能力大小顺序为:乙酸+硫酸亚铁>乙酸>葡萄糖>乙酸+氯化铁>氯化铁>硫酸亚铁。当乙酸和硫酸亚铁的添加浓度分别为8 g/L和1 g/L时,六氯苯的降解率达到最大,为62.72%,乙酸与硫酸亚铁的组合对六氯苯的降解起到了协同降解的作用。此外,研究还对高添加浓度下,六氯苯降解效能降低的原因进行了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加速溶剂萃取-高效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ASE-HPLC-PAD)快速测定土壤中苯并[a]芘(BaP)和二苯并[a.h]葸(DBA)的方法.通过提取剂、提取方法的优化,检测波长(BaP、DBA的λmax分别为294.6、295.8 nm)的选择,减少了干扰物的影响,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土壤中添加BaP、DBA的质量浓度均为0.02~0.50 mg/kg时,其平均回收率均为77.26%~109.56%,相对标准偏差为0.60%~2.74%;土壤中BaP、DBA的最小检测质量浓度分别为2.15、1.10μg/kg.将ASE-HPLC-PAD方法应用于污染场地土壤中BaP与DBA的测定及其降解特性研究表明,BaP与DBA的降解半衰期分别达210、693 d.  相似文献   

12.
“多元素——多残留”是利用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和气相色谱仪(GC)联合检测水中无机元素和农药残留的方法。灵敏度高,ICP-AES的平均回收率为96.3±4.4%,变异系数为3.15±0.12%,GC的平均回收率为95.1±1.55%,变异系数为3.22±0.21%。为水质检测、环境质量定位动态监测等提供了一种高效、快速、全面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3.
采用梯度压力驯化法从高海拔地区土壤样品中分离到1株能以BDE-99作为碳源生长的细菌菌株,命名为BHS-4,通过生理生化及对16S r DNA扩增,T/A克隆后测序鉴定,并进一步分析初始pH、温度、碳源、细胞表胞疏水性(MATH法)及共存重金属离子对菌株降解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株BHS-4与产碱杆菌属Alcaligenes cupidus同源性为99%。菌株降解BDE-99最适pH和温度分别为8.0、20℃,经11 d培养后,对浓度0.4 mg·L~(-1)的BDE-99,降解率达86.1%,在15~20℃范围具有较高降解率。降解特性研究结果显示,乳糖、麦芽糖和葡萄糖的添加促进了BHS-4对BDE-99的降解,而淀粉和乙酸钠添加对降解率产生了显著抑制作用(P0.05)。NH_4NO_3的添加,使细胞表面疏水率(CSH)增加了49.5%,CSH与降解率呈极显著正相关(r=0.99,P0.01)。Cu~(2+)、Zn~(2+)在0.1~0.3 mg·L~(-1)浓度下促进BDE-99降解;Cr~(6+)在0.1~0.6 mg·L~(-1)范围内对降解作用影响表现为先抑制、再促进、最后抑制。菌株BHS-4能在较低温度下对BDE-99进行高效降解且对Cu~(2+)、Zn~(2+)、Cr~(6+)具有一定的耐性,可应用于低温地区BDE-99的生物处理,同时可为进一步研究低温条件下BDE-99生物降解的代谢途径和机理提供一定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4.
针对集约化农业过量施入化肥农药等引起的土壤质量退化问题,采用造纸黒液废物提取的低聚木糖作为土壤调理剂。通过室内土壤培养,研究不同低聚木糖施用量(0.01%、0.05%、0.1%和0.2%)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脲酶活性的影响。通过番茄盆栽实验,并设置添加0.1%商品生物有机肥处理作比较,研究不同低聚木糖施用量对土壤微生物量氮磷、脲酶和磷酸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聚木糖可以提高土壤细菌、放线菌数量、土壤脲酶和磷酸酶活性。低聚木糖也显著增加番茄各生长期土壤微生物量碳和磷含量,其中开花期时低聚木糖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所有剂量处理中,以0.05%的低聚木糖添加量处理效果最为明显,且该处理效果也优于添加0.1%生物有机肥处理。低聚木糖作为土壤调理剂,能显著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改善土壤生态系统,提高土壤质量,在农业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不同粒径零价铁(ZVI)对污水污泥H2S和CH4释放速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考察了不同粒径零价铁(ZVI),包括200目普通铁粉(200m-ZVI)、800目超细铁粉(800m-ZVI)和纳米铁粉(nZVI,粒径=20 nm),对污水污泥的硫化氢和甲烷释放速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22 d内,添加0.1%的200m-ZVI使污泥的硫化氢释放速率提高48.0%,而添加0.1%的800-ZVI和nZVI,则使污泥的硫化氢释放速率分别降低33.1%和77.1%;(2)不同粒径ZVI均可以提高污泥沼气中的甲烷浓度,且依次为nZVI>800m-ZVI>200m-ZVI;(3)在23 d内,添加0.1%的200m-ZVI和nZVI使污泥的甲烷累计产生量分别提高了15.5%和40.6%,而添加0.1%800m-ZVI则使甲烷产生量降低了12.5%。nZVI可以有效控制污泥的硫化氢释放,并显著提升污泥在厌氧发酵过程的产甲烷速率。  相似文献   

16.
考察了不同粒径零价铁(ZVI),包括200目普通铁粉(200m-ZVI)、800目超细铁粉(800m-ZVI)和纳米铁粉(nZVI,粒径=20 nm),对污水污泥的硫化氢和甲烷释放速率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22 d内,添加0.1%的200m-ZVI使污泥的硫化氢释放速率提高48.0%,而添加0.1%的800-ZVI和nZVI,则使污泥的硫化氢释放速率分别降低33.1%和77.1%;(2)不同粒径ZVI均可以提高污泥沼气中的甲烷浓度,且依次为nZVI〉800m-ZVI〉200m-ZVI;(3)在23 d内,添加0.1%的200m-ZVI和nZVI使污泥的甲烷累计产生量分别提高了15.5%和40.6%,而添加0.1%800m-ZVI则使甲烷产生量降低了12.5%。nZVI可以有效控制污泥的硫化氢释放,并显著提升污泥在厌氧发酵过程的产甲烷速率。  相似文献   

17.
探讨了柠檬酸对污泥中重金属形态的影响,并以柠檬酸为络合剂、以杭州七格污水处理厂城市污泥为研究对象,在0.8 m A·cm-2恒定电流密度条件下运行120 h,在5组柠檬酸浓度分别为0.00、0.05、0.10、0.20和0.30 mol·L~(-1)的条件下,采用自行设计的双层双阳极反应器对污泥中重金属进行电动去除和回收实验。结果显示,柠檬酸能促使污泥中大量的Zn由可还原态转化为酸可提取态,但对Cu的形态影响不大。电动处理实验中,添加柠檬酸后Zn和Cu的去除率都有明显提高,当柠檬酸浓度为0.20 mol·L~(-1)时,Zn的去除率最大达58.3%,Cu的去除率为42.4%;当柠檬酸浓度为0.10 mol·L~(-1)时,Cu的去除率最大为51.7%,Zn的去除率为46.4%。柠檬酸的最佳添加浓度为0.10~0.20 mol·L~(-1),当柠檬酸添加量超过0.20 mol·L~(-1),Zn和Cu的去除率反而会因为络合物在阳极区的沉淀而降低。  相似文献   

18.
多功能污水处理剂高铁酸钾的制备与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多功能污水处理剂高铁酸钾的特性及其制备工艺和应用范围,讨论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铁盐浓度等条件对高铁酸钾产率的影响.确定的优化条件为氧化反应温度30℃±5℃,时间50 min,铁盐浓度30%,混合次氯酸盐为饱和溶液.  相似文献   

19.
本文用巯基棉分离、二乙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银(简称Ag-DDC法)光度法测定了用1MHCl提取的土壤提取液中三价、五价砷的含量。结果表明:在1MHCl的土壤提取液中的三价砷在巯基棉上的吸附率平均为95.7%,标准差S=±4.58%,变异系数C.V.=4.79%;五价砷的回收率平均为100.4%,S=±3.55%,C.V.=3.54%。土壤中能被1MHCl提取出来的共存离子不影响三价砷的吸附率和五价砷的回收率,分离测定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2株乙酰甲胺磷降解菌的分离鉴定及降解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富集及驯化培养方法,从长期生产农药企业的废水处理系统、厂房周边污染的土壤和池水中,分离筛选出2株能够高效降解乙酰甲胺磷的菌株Y3、Y6。在形态特征和生理生化鉴定的基础上,对其16S rDNA序列进行了分析,并重点研究了它们对乙酰甲胺磷及其他农药的降解特性和抗性。结果表明,Y3、Y6分别为寡养单胞菌(Stenotrophomonas)和假单胞菌(Pseudomonas)。Y3、Y6在乙酰甲胺磷浓度分别为500 mg/L和1 000 mg/L,培养温度30℃,初始pH8,接种量为2.5%条件下,一周内可以将80%左右的乙酰甲胺磷矿化为磷酸根。外加葡萄糖及酵母膏对降解效率的研究表明,当酵母膏含量为1 g/L时,降解效果最理想;而外加葡萄糖的量,能相对抑制其对农药的降解。抗性实验显示,Y3、Y6均可在较高浓度的其他有机磷类及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普通培养基中生长,对其他农药的抗性也比较广泛。植物侵染实验显示,Y3、Y6对实验中的豆科、禾本科、十字花科及葫芦科植物不具备致病性,说明Y3、Y6环境安全性较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