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据统计,截至1996年底,全国在用各类气瓶已达到5500万只,其中液化石油瓶数量最多,为4646万多只O1996年发生气瓶爆炸事故36起,造成36人死亡,59人受伤。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与1995年相比,分别上升80%和133%。上升势头连续几年不减。气瓶爆炸事故中,液化方油气瓶所占居多。液化石油气瓶发生爆炸事故的原因,第一是超装,第二是使用不当。我们最常见常用的液化石油气瓶是充装量为15kg的那种规格。这种气瓶的有效容积,按国家标准规定为不小于35.兄,如小于35.SL,就此一项不符合要求,不论其他项目是否达标,均应判为不合格品。在气…  相似文献   

2.
深秋 《安全》2002,23(6):33-33
一忌私自倒气。用户私自从一个气瓶向另一个气瓶倒气,当液化石油气与空气混合达到2%~10%的爆炸浓度极限时,一旦遇到明火便会引起爆炸。 二忌乱倒残液。有的用户为了能向空罐中多充一些气,私自拆开气瓶,随意将瓶中的残液倒掉,至使挥发的气体遇到明火而燃烧。 三忌高温烘烤。液化石油气是经过加压才变成液体的。所以,气瓶内的饱和蒸汽压比一般液体气压要大得多,而且随着温度的升高,瓶内液体迅速  相似文献   

3.
液化石油气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稍有不慎极易发生火灾或爆炸事故.在使用中应特别注意:一、忌私自倒气.用户私自从一个气瓶向另一个气  相似文献   

4.
据统计,2019年全国共发生了722起燃气爆炸事故,其中液化石油气共353起,占比77.07%。在明确原因导致事故的105起泄漏事故中,有23起与阀门有关。2019年10月13日,江苏省无锡市锡山区鹅湖镇一小吃店因使用不符合规定的液化石油气钢瓶阀门导致爆炸事故,造成9人死亡,10人受伤,部分房屋倒塌,直接经济损失约1867万元。事故调查组认定,无锡市锡山区鹅湖双乐小吃店“10·13”液化石油气爆炸事故是一起生产安全责任事故。截至目前,小吃店主要负责人等6人被公安机关刑拘。此外,调查组建议对18人提请纪委监委党纪政务处理。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甘肃省民用液化石油气 钢瓶日益增多,全省已有30多万只。 由于气瓶质量差和用户缺乏使用、维 护常识等原因,以致火灾、爆炸事故 不断发生。1981年1—10月,兰州市 就发生民用液化石油气火灾事故15 起,死亡6人,烧伤26人口 为了保 障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甘肃省劳动 局已采取以下措施,加强对液化石油 气钢瓶的安全管理和监督检查工作。 1.禁止粗制滥造液化石油气钢 瓶。全省选择三家具备生产条件的工 厂定点生产民用液化石油气钢瓶。禁 止生产液化石油气玻璃钢瓶。 2.制定并试行《甘肃省液化石油 气钢瓶检验标准》。会同酒泉钢铁公 司钢…  相似文献   

6.
我国液化气钢瓶使用量大而广,液化气钢瓶事故时有发生。由于使用者安全意识不强,气瓶违法充装、超期不检、违规检验或修理改造报废气瓶等问题导致的气瓶事故仍居高不下,是造成我国液化气钢瓶事故的主要原因。另外,违法将二甲醚掺入液化石油气钢瓶,液化石油气钢瓶管理混乱也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该文在分析事故原因的基础上,提出调换液化石油气钢瓶,在使用时有人看管,液化石油气钢瓶必须直立使用,放置位置不要靠近热源等几条液化石油气安全使用要点分析与事故处置。以加大对液化石油气钢瓶事故灾害预防、隐患治理工作,加大对用户安全使用常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杜绝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液化石油气站的保卫干部在防空洞内突然死亡,并非凶杀案。经过调查分析,确定是一次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事故。 这事还得从液化石油气的性格说起。从气瓶内泄漏出来的液化石油气,比重为1.5—2.0,比空气重,惯于向低处流动和聚集。这个站的液化石油气瓶常有跑气现象,加上这个防空洞口没有盖,泄漏出来的液化石油气便乘隙钻了进去,和里面的空气混合在一起。就这样,超积越多,到后来,不知道到底积蓄了多少。当液化石油气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2-10%时,即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到火源就会发生强烈的爆炸。可巧这位保卫于部下洞察看,点火照亮,混合气就爆炸…  相似文献   

8.
今年1月28日,北京外文印刷厂食堂发生了一起液化石油气失火爆炸事故。由于当事人缺乏扑救液化石油气火灾的常识,当班的20名炊事员中,8名被火烧伤(其中四人重伤),2人死亡。 液化石油气着火通常是由以下四处漏气引起:1.液化石油气气瓶喷嘴与减压器联结处漏气。2.输气导管和软管漏气。3.灶具漏气。4.气瓶总阀失灵漏气。 在一般情况下,液化石油气着火,只要关闭气瓶阀门,断绝气源,火焰就会逐渐熄灭。如果气瓶阀门失灵,可以用湿手巾或用肥皂、黄泥临时堵塞漏气处,然后,将气瓶挪到空旷的地方,使其自然排空。此时,千万不要与火源接触。 为了防止在关…  相似文献   

9.
田宏 《劳动保护》1999,(4):32-33
液化石油气储配站是接收和储存液化石油气,并灌瓶和装卸槽车的危险场所,在使用过程中因设备故障、操作失误等原因,极易造成液化石油气泄漏事故。特别是当液化石油气贮罐发生泄漏时,极易酿成恶性火灾爆炸事故,给国家与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因此,搞好液化石油气...  相似文献   

10.
特种设备管理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宗九 《安全》2007,28(12):42-43
0 引言   近几年,虽然国家通过建章立制,加大措施,努力控制和减少特种设备事故,但特种设备事故仍时有发生.2007年1月13日8时23分,某医药化工有限公司发生压力容器爆炸重大事故,造成7人死亡; 2007年6月11日凌晨2时左右,陕西省某村民在家中进行“瓶对瓶“倒气,由于液化石油气泄漏,遇明火爆燃,造成三间平板房倒塌,3人死亡,1人受伤;2007年7月7日19时45分,江苏省某气体有限公司在充装氧气瓶过程中,气瓶发生爆炸,造成3人死亡,1人重伤,充装车间部分屋顶被炸翻,爆炸碎片分散在50m半径范围内.……  相似文献   

11.
5月25日,锦西化工厂一辆汽车去盘锦,车上带有液化石油气瓶。当车行至锦州北郊,气瓶突然爆炸,当场将一名装卸工炸死。 这个气瓶是锦西县某厂制造的,筒体用5毫米钢板,上下封头手工成形,壁厚不匀。筒体与封头面对接无间隙也无衬圈。三条焊缝环焊缝一周均未焊透(其中有170毫米未焊上,有160毫米的裂纹)。那天比较热,气瓶气体超装,又加上汽车颠簸,气瓶受振,使罐内压力骤增,导致爆炸。由于装卸工坐在气瓶上,当气瓶爆炸时,气浪把他推向八、九米的高空,坠下身亡。 此次事故告诉我们:1.未经安全监察部门批准,质量低劣的液化石油气瓶,不能买,也不能用;2…  相似文献   

12.
高压无缝气瓶是一种盛装压缩气体的移动式容器 ,由于压力高 ,装卸运输频繁 ,使用环境变迁 ,往往使气瓶处于不安全状态。据统计 ,全国每年发生气瓶爆炸事故数十起。其中 ,由于超装、腐蚀、混装、撞击等原因 ,导致氧气瓶爆炸的事故十分突出。一、目前氧气瓶管理存在的问题1 违规使用瓶装氧气广泛用于冶炼、化工、电子、切割和医疗等行业。原劳动部颁发的《气瓶安全监察规程》对安全使用做了明确的规定 ,但由于疏于管理 ,违规使用现象十分普遍 ,是气瓶爆炸事故的重要因素。(1)附件损坏、丢失氧气瓶的附件有瓶阀、手轮、瓶帽(防护罩)和防…  相似文献   

13.
液化石油气是从油气田或石油炼制过程中得到的一部分碳氢化合物。主要成分为C3、C4烷烃。液化石油气(LPG)是重要的燃料及化工原料,同时也是一种易燃、易爆的危险物质,在生产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极易发生事故。随着液化石油气在工业与民用方面的广泛应用,国内外因操作和管理不慎而发生的液化石油气火灾爆炸事故屡见不鲜。1984年11月19日,墨西哥市郊外国家石油公司液化石油气储运站发生泄漏并引发爆炸,造成650人死亡,6000人受伤。1998年3月5日,西安市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管理所发生严重泄漏爆炸事故,共造成12人死亡,32人受伤,10万居民疏散。这些事故造成的人身伤亡及财产损失等都极为严重。因此,对液化石油气储罐及其管路的事故后果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对预防重大事故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在一起无缝气瓶爆炸事故鉴定检验中,由于缺乏直接证据和存在其它特殊情况,对确定其爆炸性质产生了困难。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增加了爆炸气瓶瓶阀的拆解检验和对同批充装未爆炸气瓶瓶阀拆解检验,通过对比分析找到了证据,得出了结论意见。同时,对今后防止类似事故发生及开展鉴定检验工作有一些参考和借鉴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液化石油气泄漏灾害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液化石油气是由石油经过石油化工厂催化裂化或催化裂解的生产过程得到的。它不仅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而且也是较为理想的燃料 ,为此深受广大用户的青睐。特别是随着我国石油化工企业的迅速发展 ,石油液化气的产量也逐年猛增。因此 ,储存量为几十吨 ,数百甚至于上千吨的液化石油气站遍布于全国大、中、小城市的各个角落。由于液化石油气本身具有易燃易爆的危险性 ,如果管理不当极易泄漏和发生灾难性的火灾、爆炸事故案例1979年12月18日 ,吉林市煤气公司液化石油气灌瓶站发生一起恶性爆炸事故。大火持续23个小时 ,死亡32人、伤54…  相似文献   

16.
液化石油气是一种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居民日常生活的燃料,液化石油气从储罐中泄漏出来很容易与空气形成爆炸混合物。若在短时间内大量泄漏,可以在现场很大范围内形成液化气蒸气云,遇明火、静电或处置不慎打出火星,就会导致爆炸事故的发生。随着液化石油气使用范围的不断扩大和用量的不断加大,近年来较大的液化石油气泄漏、爆炸事故时有发生,对人民生命财产造成了极大的威胁。  相似文献   

17.
北京读者王忠田问液化石油气瓶角闹闹杆漏气,气瓶还可不可以继续使用。作以下答复。 液化石油气瓶在上好角阀后,要逐只进行气密性试验。气瓶的任何部位(包括角阀阀杆)都不得漏气。因为,只要漏气,都会使可燃的液化石油气漫在房间内,达到一定浓度,遇明火就要燃烧爆炸。因此。有漏  相似文献   

18.
爆炸缘于液化气瓶泄漏从1997年11月24日到12月18日不到一个月时间内,广东省韶关市发生两起液化石油气爆炸事故。11月24日乐昌坪石镇某发廊在换钢瓶时,由于未拧紧减压阀而发生泄漏,慌乱中又将角阀反拧,造成大量泄漏,液化石油气很快充满发廊空间,达到...  相似文献   

19.
气瓶发生爆炸事故的原因,常见的有如下几类: (1)盛装液化气体钢瓶,在温度升高时,所装液态气体的体积膨胀,把原来的气相空间充满,使气瓶压力急剧增高,当压力超越气瓶极限强度时,致使气瓶爆炸。(2)气瓶安全装置失灵,如压缩气体气瓶安全防爆膜太厚,以致气瓶超压后,防爆膜不起作用;或者液化  相似文献   

20.
液化石油气槽车是公路运输液化石油气的专用液车。其运输的液化石油气饱和蒸气压高(50℃时为1.6兆帕)闪点、燃点低,爆炸极限范围大约为2%-10%。一量发生泄漏事故,泄漏的液化气能沿地面迅速扩散,在大范围内形成爆炸性混合物,1千克液化气全部气化后体积可达5000升。若以2%浓度计算可组成25立方米爆炸性气体,其爆炸威力相当于10千克TNT炸药的爆炸当量。爆炸形成的冲击波不仅会使建筑物倒塌,而且瞬间形成大体积空间火焰,破坏力极强。近年来液化石油气槽车的泄漏事故时有发生,并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带来了威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