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职业安全健康状况得到持续改善 据美国"职业安全健康网"消息,2012年12月,美国劳工统计局发布了201 1年度统计报告.该报告显示,过去10年美国的职业安全健康状况得到持续改善,因工死亡人数持续减少. 这份依据"因工死亡普查"结果编制的年度报告显示,2011年,美国因工死亡4 609人,较2001年的5915人减少22%.根据历史记录,1994年美国因工死亡6632人,此后因工死亡人数连年减少.这些数字反映了美国职业安全健康的某些发展趋势,如:通常最容易成为事故牺牲品的拉丁美洲裔工人,因工死亡人数由2010年的707人增至2011年的729人.同样,20~24岁的青年工人因工死亡人数较多,由2010年的245人增至2011年的288人,增幅为18%.50岁以上和18岁以下工人因工死亡人数下降.2011年,女工因工死亡人数略有增加,而男工死亡人数则减少2%.  相似文献   

2.
无锡市在进行工伤事故的调查中发现,在今年 1~3月死于工伤事故的工人中,28岁以下的年轻工人占80%; 去年死于工伤事故的工人中,青工占67%,在所有的工伤事故中,青工的事故率高于其他年龄层 4倍以上。 调查还发现,工伤事故的这个特点至今并没有引起多数企业领导的注意,因此,缺乏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绝大多数企业一旦发生工伤事故,往往仅限于组织安技部门、设备部门、工会和厂部参与调查, 分析和处理,从不请共青团组织参加,不能发挥这个联系青年纽带的作用。加上有些企业领导不认真执行党的安全生产方针,“眼里看着钱,脑中无安全”,只想着让青年…  相似文献   

3.
解决不识字的方法叫扫文盲,解决不懂科学技术的方法叫扫“科盲”。安全技术也是一门科学技术,我想,要解决不懂安全技术这个问题.就得扫“安全技术盲”。 从去年我们厂发生的一些事故和事故苗子看,不少是因工人缺乏安全技术知识造成的。今年进厂的新工人多(约占职工总数的15%),他们大多不懂安全操作技术。我厂有10多个车间都有助理工组,这几年增加了行车34台,叉车、电瓶车37台,不少司机和挂钩工缺乏起重安全技术知识,有一个助理工组有50%的工人发生过工伤事故。 在干部中也有“安全技术盲”。如有的由非技术工种提拔的干部不懂安全技术;有的…  相似文献   

4.
民国初年的童工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国初年,伴随资本主义的发展,童工开始大量出现在工厂当中,并在工厂工人中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据历史资料记载,1920年华商在青岛的一家纺织厂,有工人504名,不足15岁的占21.2%;天津的一家纺织厂,3891名工人中,不足15岁的占11.5%;日本人在青岛设立的一家纺织厂有工人1263人,不足15岁的占6.6%,在上海设立的一家纺织工  相似文献   

5.
在当前企业转换经营机制的形势下,企业的安全工作怎样做?改革给安全工作带来什么新变化?上海第三钢铁厂半年来的实践作出了回答。 去年10月,上海第三钢铁厂成为上海市首批转换经营机制的企业,全厂22000名干部职工第一步签订了全员劳动合同,处级干部签订聘约,工人签订上岗合同。这个厂抓住了改革的契机,从实质上突出安全生产的地位,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使全厂的安全生产得到加强,伤亡事故得到扼制。 前几年,上钢三厂总摆脱不了重大伤亡事故的缠绕。自1953年统计事故以来,到1987年的34年中,只有两年无死亡事故,平均每年死亡3人…  相似文献   

6.
1991年2月至1992年2月间,全国纺织系统企业因电梯(升降机)故障共发生9起事故,造成5人因工死亡,3人因工重伤,1人非因工死亡。一年之内,9起事故,同出一辙,这在纺织系统安全史上是少见的。问题的根子在哪?事故的原因何在?应予以认真地回顾与反思。 一、事故实例 且看其中5起因工死亡事故报告的记述: ──1991年2月2日,河北一家化纤厂一名39岁女工因电梯联锁装置失灵,误入三楼电梯口坠落死亡。 ──1991年6月4日,山东一家针织厂一名44岁男销售员因电梯设计不合理,从四楼电梯口坠落死亡。 ──1991年7月16日,河北一家棉纺厂一名41岁女工乘电梯,因…  相似文献   

7.
香港工人因工死亡的数字,平均每年有200余人;因工受伤的则高达8万余人。据报在案的香港职业意外死亡1990年为259人,1991年为245人,1992年为272人。去年工伤死亡上升为304人,其中大多数为建筑工人,这是自1981年以来的最高记录。香港保险总会统计显示,每1000名建筑工人中,就有300宗工伤事故,这个数字比美国高出1倍,比日本高出20倍。 为什么香港的工业安全水平始终不能有所改善?对此,众说纷纭。多  相似文献   

8.
全国纺织系统拥有9700多家企业,职工人数达724万人,是我国最大的产业部门之一。这个系统的安全生产情况如何,直接影响到全国的安全生产情况。虽然去年全国纺织系统因工伤亡人数降到了有史以来的最低值,但在一年一度的全国纺织系统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从到会代表的发言中,从他们严峻的表情上,记者感觉他们并不轻松,显示着这个系统的安全生产工作正面临严重挑战。 1991:喜忧参半 1981年开始在全国纺织系统开展的“三无”(无因工死亡、无因工重伤、无重大火灾事故)企业活动,去年进入第11个年头,纺织工业部提出了全系统的安全生产要围绕企业的中…  相似文献   

9.
石家庄制线厂重视安全生产,1980年以来事故逐年减少,1986年全年杜绝死亡、重伤、火灾、轻伤、重大机械五类事故,实现了“五个零”,还提前一个月完成了全年各项经济指标。 根据有关规定,象该厂这种使用酸、碱,采用高温、高压生产,电气和机械设备较多的企业,允许有3‰的轻伤率。但厂里却把事故为零作为奋斗目标,狠抓安全生产工作。他们抓住本厂新工人多、职工安全素质不高这一薄弱环节,采取多种形式进行培训教育,提高职工的安全知识水平。漂染车间原来用手提硫酸罐倒硫酸,很不安全。工人在接受教育后,增强了安全意识,主动制造了大硫酸罐,改手…  相似文献   

10.
煤矿工作最主要的是安全.煤矿安全是工人最大的福利,是企业最大的效益,是企业最大的政治.去年以来,国务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对煤矿企业反复通知强调:要牢牢地把住安全,不安全不生产!然而,近年来煤炭行业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事故总量和事故死亡人数仍居高不下.  相似文献   

11.
煤矿工作最主要的是安全。煤矿安全是工人最大的福利,是企业最大的效益,是企业最大的政治。去年以来,国务院、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对煤矿企业反复通知强调:要牢牢地把住安全,不安全不生产!然而,近年来煤炭行业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事故总量和事故死亡人数仍居高不下。2003年,全国煤炭企业发生各类伤亡事故4143起,死亡6424人;2004年发生事故3853起,死亡6009人。2005年1月12日,河南省宜阳县城关乡乔岩直井矿发生瓦斯燃烧事故,10人遇难,10人受伤;2005年1月16日,重庆南川市云华煤矿发生  相似文献   

12.
本刊讯(记者晓讷)1992年职工伤亡事故呈上升趋势,全国职工因工死亡15146人,重伤9787人;其中乡镇企业死亡7152人,重伤1425人。死亡人数比1991年上升3.1%。这个信息是记者从今年2月24日劳动部召开的全国职工伤亡事故统计工作会议上了解到的。 去年的伤亡事故有如下特点: 第一,县以上国有和集体企业事故上升幅度较大。如浙江省,这部分企业去年职工因工死亡人数比1991年增加33%。一些经济发展较快的省市曾经创造连续6年伤亡事故下降的成绩,去年也出现了大幅度上升的局面。 第二,在同一个企业中,一年中多次发生事故的情况有所增加。 第三,长周期…  相似文献   

13.
本刊讯 今春以来,上海市工厂企业因工伤亡事故呈骤增势态,安全生产形势严峻。据统计,今年一季度,上海市共发生因工死亡事故50起、死亡57人。比去年同期上升35.7%。特别是一次死亡2人以上的重大事故4起,共死亡14人;爆炸事故发生3起,死伤达32人;中毒事故1起,死亡1人,重毒16人。 2月9日,上海塑料厂苯酚贮槽动火时发生爆炸,死亡1人;2月28日,上钢五厂翻砂车间烘烤炉因煤气爆炸,死亡1人;3月2日,上海元通漂染厂仓库发生火灾,直接经济损失14.8万元;3月13日,上海稳压电源厂发生火灾,直接经济损失46.3万元;3月17日,上海硫酸厂“二甲基亚砜”工段发生化…  相似文献   

14.
上钢三厂铸钢分厂从1981年3月开始坚持安全生产天天查制度,在消除事故隐患,促进安全生产等方面收到了较好效果。坚持安全生产天天查制度、有一个认识过程。我厂是老企业,厂房场地狭小,生产工具多,砂箱、木搭、钢锭堆放过高,工作环境较差,容易发生事故.如1974年7月,一造型工在搭浇注台时被行车小钩从5m 高处碰了下来,造成死亡.又如,1980年6月,一造型工在叠放铁畚箕时,从1.8m 高处坠  相似文献   

15.
陕西省六个森工主伐企业位于秦岭山脉中部,坡陡山大,冰雪期长,作业条件差,危险性多,事故频率高,管理难度大,1985年前因工伤亡人数一直降不下来,每生产1万方米木材约死亡1人。近几年由于上级要求严格,管理工作加强,因工伤亡人数逐年有所下降,虽出现了因工死亡事故为“0”的企业,但无一企业能保持连续两年因工死亡为“ 0”。宁西局从1985年开始,年年提出安全生产因工死亡为“0”,但都未能实现。20多年来尽管在安全生产管理上总结了  相似文献   

16.
(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乡镇企业蓬勃发展,1986年,乡镇工业产值达到2413.4亿元,较1985年增长31.8%,占1986年全国工业总产值的23%,相当于1971年全国的工业总产值。乡镇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已经显示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给广大农村提供了一条光辉的改革之路。 但是,同许多新事物的产生必然伴随出现一些新情况一样,当前乡镇企业存在着一个值得重视解决的问题,就是工伤事故和职业病日趋严重的问题。就以安全生产工作较好的无锡市来说,它的工伤人数与职工总数之比,仍然是5倍于县属以上企业。北京市某区650个乡镇企业去年因工死亡的直接经…  相似文献   

17.
本刊讯 根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部门的统计,1991年全国企业职工因工伤亡事故造成死亡14686人,重伤10809人,万人死亡率为0.8,万人重伤率为0.6。与1990年相比,死亡人数和重伤人数均有所下降。其中,全民所有制、大集体企业职工因工死亡7855人,重伤9117人;乡镇企业职工因工死亡6831人,重伤1692人。 1991年发生的事故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全民所有制企业和大集体企业事故上升。1991年全民所有制和大集体企业职工因工死亡人数分别上升1.9%和8.9%。事故上升的主要原因:一是有些企业和单位的领导对安全生产重视不够,存在着只抓生产、忽视安全…  相似文献   

18.
要爱护青工     
如何保证青年工人安全生产,是我厂面临的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1981年1-8月,我厂共发生工伤事故19起,其中学工6起,代培工4起,两者占事故总数52.5%,这个比例是相当大的。 老职工退休,新工人接班,这是自然发展规律,是不可避免的。我厂自1979年以来,新进厂的青工超过1,000人(占全厂职工的20%)而且还将继续增加。大批青工涌进厂来,也随之带来了如何培养教育,保证他们安全、健康成长的问题。 目前我厂对进厂的新工人,进行厂级安全教育、劳动纪律和保密保卫教育后就分到车间。在车间里,有的组织几天技术学习就上岗;有的只跟着师傅看上几天就参加操…  相似文献   

19.
数字上的文章 从劳动部职业安全卫生监察局了解到,据统计1992年全国职工因工死亡15146人,因工重伤是9787人。重伤人数远远于低于死亡人数形成倒挂,二者的比例是1(重伤):1.55(死亡),与国外长期统计概率29(重伤):1(死亡)远远相悖,与我国1971年至1989年19年的统计情况也存在较大差距。 劳动部召开的1992年全国职工伤亡事故统计年报会议反映出,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企业伤亡事故统计数字中,只有上海、天津、江苏、安徽四省市重伤数字略高于死亡数,比例大致在1.2:1至1.8:1之间。其余2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统计结果则都是重伤低于死亡。其中…  相似文献   

20.
编辑同志: 近两年来,我市矿山死亡事故中,一些矿山企业干部死亡所占比例大,并有上升趋势。有一家矿山企业1988年共死亡26人,其中竟有7人是干部,占27%;1989年1至5月,事故死亡8人,其中又有干部3人,占37.5%。这个死亡数字如果按工人、干部分别计数比例,干部的相对数要大大高于工人。在这些事故死亡的干部中,从职务看,有矿长、科长、区长、技术员和生产技术管理干部;从工作职责看,有分管安全生产的领导,有专管安全的科长,也有负责现场安全技术的安全员。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干部事故死亡率如此高的呢?事故分析发现,90%以上都是由于违章造成的。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