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LPG在储存过程中,可能由于泄漏或灾难性破裂等原因引发火灾、爆炸、中毒等重大事故。首先根据两类危险源理论,辨识与分析了LPG罐区的危险源及其危险性。然后,利用事件树方法,建立了瞬时泄漏和连续泄漏后果模型。通过研究典型的事故后果计算与模拟分析方法、风险确定与表示方法,借助PHAST和LEAK系统模拟分析与计算了某LPG罐区发生泄漏后的事故后果及其影响,并绘制了个人风险等值线和社会风险F-N曲线。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多项针对性的风险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2.
3.
4.
对液化石油气站选址风险进行定量分析,判断风险的可接受性,从而确定选址是否合理。拟建液化石油气站的F/N曲线未知,辨识液化石油气站可能发生的最严重事故,并应用风险积分参数确定液化石油气站的风险。经判断,液化石油气站可能发生的最严重事故为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BLEVE),应用BLEVE火球模型对事故后果进行评价并确定事故影响范围,进而确定影响范围内的最大人数及事故发生频率,在此基础上对LPG站的风险积分参数进行计算。将计算结果与英国安全卫生执行局应用ALARP准则制定的风险可接受标准进行比较。结果表明,该液化石油气站的风险处于合理可接受区。采取一定风险减缓措施后,可考虑在此地点建设液化石油气站。 相似文献
5.
液化石油气罐区火灾爆炸危险性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液化石油气罐区属于重大危险源,一旦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后果非常严重.评价其安全性,控制其危险,是重大事故预防的思想,也是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强制要求.笔者根据安全工程学的相关原理,综合运用重大危险源评价法和灰色聚类法分别对罐区的固有危险性和现实危险性进行了评价,克服了重大危险性评价法未考虑环境因素这一缺陷,最后得出了其火灾爆炸危险性等级,为政府监管和企业对危险源的监控管理提供了可行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7.
为了更好地管理风险,从安全风险角度,对风险、风险源、危险源等术语的关系进行探讨,并阐述风险源和风险产生原因对风险辨识和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危险源辨识对安全风险管控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安全风险管理问题。研究得出:危险源是安全风险源;安全风险管理要注重开展全面的风险辨识,加强安全风险源的治理,对突发事件产生原因进行管控,进而实施有效的安全风险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8.
事故树分析法在LPG储罐火灾爆炸事故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PG(液化石油气)属于危险化学品之一,LPG储罐发生火灾爆炸的机率大,造成的损失比较严重,故对其火灾爆炸事故进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LPG储罐爆炸根据其发生机理分为化学爆炸(燃爆)和物理爆炸两种模式。本文通过对LPG储罐燃爆﹑物理爆炸两类事故进行系统分析,建立了以LPG储罐燃爆、物理爆炸为顶事件的事故树。通过对其事故树的定性分析,得到了影响顶事件的各个最小割(径)集。通过计算底事件的结构重要度,确定了影响LPG储罐火灾爆炸事故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进而提高LPG储罐的安全性和运行可靠性。 相似文献
9.
田长栓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2,(Z1):109-111
我国液化气钢瓶使用量大而广,液化气钢瓶事故时有发生。由于使用者安全意识不强,气瓶违法充装、超期不检、违规检验或修理改造报废气瓶等问题导致的气瓶事故仍居高不下,是造成我国液化气钢瓶事故的主要原因。另外,违法将二甲醚掺入液化石油气钢瓶,液化石油气钢瓶管理混乱也是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该文在分析事故原因的基础上,提出调换液化石油气钢瓶,在使用时有人看管,液化石油气钢瓶必须直立使用,放置位置不要靠近热源等几条液化石油气安全使用要点分析与事故处置。以加大对液化石油气钢瓶事故灾害预防、隐患治理工作,加大对用户安全使用常识的宣传教育工作,杜绝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Shis Bhattacherjee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14,(Z1)
Accidents and injuries related to work are major occupational health problems in most of the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Traditional approaches to manage workplace safety in mines have mainly focused on job redesign and technical aspects of engineering systems.It is being realized that compliance to rules and regulations of mines is a prerequisite;however,it is not sufficient to achieve further reduction in accident and injury rates in mines.Proactive approaches are necessary to further improve the safety standards in mines.Unsafe conditions and practices in mines lead to a number of accidents,which in turn may cause loss and injury to human lives,damages to property,and loss of production.Hazard identification and risk assessment is an important task for the mining industry which needs to consider all the risk factors at workplaces.Applications of risk management approaches in mines are necessary to identify and quantify potential hazards and to suggest effective solutions.In this paper,the following risk estimation techniques were discussed:(i)DGMS(Directorate General of Mines Safety,India)risk rating criterion,and(ii)a matrix based approach.The proposed tools were demonstrated through an application in an opencast coal mine in India.It was inferred that the risk assessment approach can be used as an effective tool to indentify and control hazards in mines. 相似文献
11.
12.
Lene Smith-Hansen 《Journal of Loss Prevention in the Process Industries》1988,1(4):233-236
The EEC directive on ‘Major Accident Hazards of Certain Industrial Activities’ has been implemented in Denmark. This means that risk analyses of some activities must be made before July 1989. One of the first plants that was analysed was a warehouse for the mixing, repackaging and distribution of organic chemicals. Th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as a commercial contract by Risø National Laboratory. The report has been submitted to the authorities but the plant has not yet been approved due to submission of a large amount of analyses of other plants. This paper illustrates how a risk analysis of a chemical plant can be made. 相似文献
13.
为了更好的开展危害辨识,落实有关建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的要求,结合危险源的描述、风险辨识的范围、可能导致的后果、评价分级等环节中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讨,讨论了风险辨识与隐患排查治理的关系,同时给出了进一步做好安全风险辨识的建议,表明了安全风险辨识的重要性和长期性。 相似文献
14.
15.
16.
危险化学品在运输过程中的危险分析及控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分析了危险化学品在运输中发生火灾爆炸的致灾因子及其危害的特点,并采用定量计算的方法给出危害的直观描述,进而提出危险化学品在运输过程中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7.
袁奕雯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14,(5):44-45,48
YSP23.5液化石油气钢瓶爆破失效结果不符合要求这一实例入手,针对钢瓶材质、自身结构设计等主要因素,对钢瓶热处理工艺和机加工工艺中等几个值得注意的环节及异常破口的原因进行了综合解析,为立式单环焊缝液化石油气钢瓶设计思路及制造工艺提出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8.
LPG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火球热辐射概率风险评估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分析了火球热辐射的特点,针对LPG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火球造成的热辐射危害存在不确定性,建立了爆炸火球热辐射风险评估模型,提出了一种基于Monte-Carlo模拟的不确定性处理方法,引入实例计算了LPG沸腾液体扩展蒸气爆炸火球伤害范围、事故风险概率曲线方程和累计概率曲线方程,对于定量评估火球热辐射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常虹 《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22,(1):51-55
液化石油气卧式储罐是我国石油化工行业常用的储存设备,其设计检验和评估分析尤为重要.本文以公司某超期服役的在用LPG卧式储罐为例,结合TSG R21-2016《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技术监察规程》等现行国家标准和规定对其进行了设计制造和检验验收的再分析,最后根据最新的全面检验结果对该LPG储罐现阶段服役状况进行了分析总结,符... 相似文献
20.
目前,绝大多数危险性评价所研究的对象是单一的危险源或危险过程.但是,在日常工业生产中,常常会出现由于初次事故能量的释放而导致的二次甚至多次事故的发生.随着工业生产的大型化,储存量的递增使得多米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也在增加.LPG储罐区正是发生此类事故的危险区域.通过相关模型的运用评价了在LPG储罐区发生火灾爆炸后,相邻危险源发生多米诺事故的可能性,并对安全间距作了着重的分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