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水泥窑共处置含砷污泥的煅烧实验,探讨了不同掺加量(0%、2%、5%、10%和15%)对水泥煅烧过程易烧性的影响。采用X-射线衍射仪(XRD)对熟料样品的矿物相进行研究,并对水泥制品进行抗压和抗折测试,同时对熟料中砷的固化率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掺加含砷污泥对熟料游离氧化钙含量影响显著,且能降低烧成温度。且掺加浓度的提高(2%~15%)对f-CaO含量影响不大。XRD测试表明,掺烧15%含砷污泥熟料的主要矿物相没有太大变化,其抗压和抗折实验结果与参比水泥相似,符合国家标准。砷元素的固化率为84.29%。  相似文献   

2.
为掌握贵阳市污染源PM2.5中铂族元素(PGE)的分布特征,采集7类主要污染源42个PM2.5样品,采用同位素稀释/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定量测定PGE中铂(Pt)、钯(Pd)、铑(Rh)的含量.结果表明:(1)金属冶炼尘PM2.5中Pt、Pd、Rh平均值分别为2186.136、1239.827、346.172 ng/...  相似文献   

3.
采用淀粉基黄原酸盐处理含重金属的电镀废水 ,对淀粉基黄原酸盐的用量、pH值和反应时间等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 ,1L含氰电镀废水 (含Cr3+15mg/L、Cu2 +3mg/L、Ni2 +9.2mg/L和Zn2 +6mg/L) ,加入 1g淀粉基黄原酸盐 ,调节 pH为 8,搅拌 1h ,过滤 ,处理后的废水中Cr3+、Cu2 +、Zn2 +和Ni2 +残余浓度分别为 0 .0 8mg/L、0 .0 1mg/L、0 .1mg/L和 0 .0 8mg/L。含有重金属盐的残渣 ,可用硝酸处理 ,以回收重金属  相似文献   

4.
湘江霞湾港段底泥的含镉量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湘江霞湾港段底泥中镉的含量分布和释放特性,对该河段底泥采样以测定含镉量,并采用Tessier连续提取法对镉形态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湘江霞湾港段受到严重的镉污染,其底泥含镉量最高达359.8μg/g.湘江底泥和间隙水中含镉量的吸附-解吸平衡可采用Freundlich吸附等温式描述.对新霞湾和老霞湾排污口附近河流底泥的镉形态分析表明,镉污染物以有机质-硫化物结合态为主,分别占总量的73.3%(质量分数,下同)、65.3%,其次是残渣晶格结合态,分别占总量的26.5%、34.4%.  相似文献   

5.
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ICP-AES)法对废液晶显示器(TFT-LCD)面板主要元素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在酸体系下回收废TFT-LCD面板中In时,尽管不同酸体系下各元素浓度变化较大,但是主要伴随元素以Al、Fe为主。(2)绝大多数元素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低于3%。(3)不同元素加标回收率基本在86%~110%。ICP-AES法具有灵敏度高、检出限较低、多元素同时测定等优点,能满足元素测定误差要求,可有效应用于废TFT-LCD面板中主要元素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宁波城市扬尘化学组成特征及其来源解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有效制定城市扬尘的防治措施,系统研究宁波城市扬尘污染的化学组成特征和来源,选取宁波为研究区域,采集了城市扬尘、土壤风沙尘、煤烟尘和机动车尾气尘4种源类样品,进行了元素、离子和碳3大类分析,并与其他城市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1)宁波城市扬尘的主量成分包括Ca、Si、Fe、Al、K、总碳(TC)、有机碳(OC)和SO2-4,质量分数总和为44.14%,其中Ca、Si、Fe、Al、K等地壳元素含量较高。宁波城市扬尘化学组成与其他典型城市相差较大,其中Si、Al和Mg含量明显低于其他城市,而Na、K、Ni等元素含量总体较高。(2)分歧系数计算结果为0.471,说明城市扬尘与土壤风沙尘的化学组成相似度不高,受人为来源类的影响较大。(3)宁波的城市扬尘中Zn富集因子最大,达23.10,其次为Ca、Cu、Pb、Ni、As,且这些重金属元素的富集因子均在5之上,表明Zn、Ca、Cu、Pb、Ni、As显著富集,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大。(4)土壤风沙尘对城市扬尘的贡献最大(分担率达34.88%),其次为建筑水泥尘(分担率达25.01%)、煤烟尘(分担率达20.19%)。说明城市扬尘中大部分化学组分来自土壤风沙尘、建筑水泥尘和煤烟尘。  相似文献   

7.
原油及油制品中多环芳烃化学指纹的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原油及油制品中的多环芳烃(PAHs)化学指纹特征进行溢油鉴别是确定海上溢油事故污染源的重要技术.使用气相色谱一质谱联用方法测定了汽油E90#、汽油E93#、润滑油150SN、轻柴油-10#、柴油5#、重柴油180#、重柴油380#、俄罗斯原油及大庆原油的PAHs化学指纹图谱.结果表明,在各种PAHs中,萘(Nap)、2-甲基萘(2-MN)和1-甲基萘(1-MN)的含量最高,三者总和占52%~86%(质量分数,下同).轻质油(汽油、轻柴油、柴油和润滑油)和重质油(原油和重柴油)的化学指纹图谱存在明显差异:重质油中2-MN平均为28%,轻质油中Nap平均为42%.Nap/2-MN(Nap与2-MN质量比,以下各物质表述意义同)和Nap/1-MN的比值关系区分的趋势类似,并且存在典型的线性相关性(R=0.92,p<0.01).表明原油及油制品中的Nap、1-MN和2=MN的含量相对固定,使用Nap/2-MN和Nap/1-MN比值方法鉴别油类品种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应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9种油样的PAHs化学指纹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法是一种有效和有潜力的溢油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8.
为深入了解民用散煤燃烧排放颗粒物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利用自行设计的采样装置采集民用散煤燃烧颗粒物并采用扫描电镜-能谱(SEM-EDX)分析颗粒物的形貌和元素组成。结果表明,民用散煤燃烧排放的颗粒物主要有焦油球,飞灰,片状或块状碳质颗粒,矿质颗粒,烟尘集合体,其他颗粒。从形貌上看,民用散煤燃烧排放颗粒物以球形和类球形颗粒为主,占颗粒总数的49.2%,烟尘集合体很少,占颗粒总数的3.6%。从元素组成来看,民用散煤燃烧排放颗粒物主要是炭质颗粒,占排放颗粒总数的77.2%,S元素在颗粒中较为常见,但大多数含量较低。从粒径分布来看,民用散煤燃烧排放颗粒物主要是微小颗粒物,绝大多数(81.0%)颗粒分布在1μm粒径范围内。民用散煤燃烧是大气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之一,应制定相应的管控措施。  相似文献   

9.
Cu和Zn是中国污泥中最易超标的重金属元素.对长江三角洲地区南京、苏州、上海和杭州等15个城市的污水处理厂57个污泥样品的Cu和Zn全量和EDTA提取态Cu和zn含量及其污染风险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污水处理厂污泥中Cu和Zn全量分别为32~19 656、112~15 306 mg/kg,平均值分别为1 814、2 135 mg/kg;污泥中Cu和Zn平均含量以浙江最高,江苏最低;以生活污水为主的污水处理厂污泥中Cu和Zn含量较低,污泥制品含量最高;EDTA提取态Cu和Zn占全量Cu和Zn的平均质量分数分别为8.4%和21.4%,EDTA对Zn的提取能力远大于Cu.总之.污水处理厂污泥的Cu和Zn含量差异较大,部分污泥的Cu和Zn含量超过了污泥农用的重金属控制标准.为了保护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防止二次污染,污泥农用时需考虑Cu和Zn含量,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10.
应用化学提取法评价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广州市楼顶降尘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其粒度分布和重金属总量的基础上,采用单一化学提取法(DWLP、TCLP)和多级化学提取法(SEP)研究了大气颗粒物中4种重金属元素的生物有效性.结果表明:样品中96%以上颗粒小于100 μm,其中10 μm和2.5 μm以下颗粒分别占33%和11%.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含量很高,Cu、Pb、Zn和Cd的平均含量分别为362.43、1 033.81、830.32和5.80 mg/kg,是广东省环境土壤背景值的17~64倍.单一提取法中,TCLP的提取效率明显高于DWLP,表明pH值是影响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释放的主要因素.SEP法结果显示,Zn和Cd的生物可利用态比例远高于Cu和Pb.经DWLP和TCLP法提取后,颗粒物中重金属的总含量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生物可利用态所占比例明显增加.通过综合分析,发现SEP比其他两种方法更适用于评价大气颗粒物中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茶渣复混肥对茶园土壤的生态效应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施用茶渣有机-无机复混肥6个月后,茶园土壤15~30 cm土层的pH较菜饼、市售茶园有机肥及尿素处理的茶园土层稳定.土壤有机质测定结果表明,施用茶渣肥后,杭州茶园0~15 cm和15~30 cm土层的有机质含量比施用尿素分别增加80.7%和51.6%,新昌茶园0~15 cm和15~30 cm土层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分别比施用菜饼的增加30.2%和29.6%.施用茶渣肥的土壤,脲酶活性比未施肥的土壤下降19.4%~24.7%.施用茶渣肥后,0~15 cm及15~30 cm土层中的细菌、放线菌和真菌总数均高于市售茶园有机肥、菜饼和尿素处理.证明茶渣有机-无机复混肥可以明显改良茶园土壤的生态特性.  相似文献   

12.
将小麦幼苗放在含有不同浓度磷元素(1 mmol/L和10 mmol/L)和铜元素(0.16μmol/L、100μmol/L和1 mmol/L)的培养液中处理12 h后,观察植物体内铜元素的含量、叶绿素含量、抗坏血酸循环的变化.结果表明,当培养液中施加的铜元素浓度相同时,施加较高浓度的磷(10 mmol/L)能促进植物根部吸收和积累铜,并能促进铜元素从根部向地上部的运输.此外,实验结果还表明,当培养液中都含有较少量的铜(0.16μmol/L)元素时,比较磷浓度对植物体内生理反应的影响时,发现在含有高浓度磷的培养液中培养的小麦体内的受到较少的膜质过氧化损伤,光合色素的含量保持稳定.但是,当培养液中有较高浓度的铜元素(100μmol/L和1 mmol/L)时,施加高浓度的磷反而加剧了植物体内的膜质过氧化损伤和引起光合色素的分解,从而不利于植物正常的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3.
通过测坑定位试验,测定了稻田不同深度土壤溶液中溶解性有机氮(DON)、溶解性有机碳(DOC)的含量,并将原位提取的土壤溶液加入到人工土壤中,开展土壤溶液中DON、DOC的微生物降解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DON、DOC的含量分布及其微生物降解特性。结果表明:(1)两种施肥处理0~10cm土壤溶液中TN、DON显著低于其他两层土壤;土壤溶液中DON占TN的比例均在62.9%~79.8%,为氮素组成的主要形式。(2)有机无机混合肥处理中DOC占TC的比例随土壤深度加大而逐渐增加,比例为21.1%~25.1%,而无机肥处理中DOC占TC比例则是逐渐下降,比例为18.9%~20.0%。(3)稻田土壤溶液中DON和DOC具有较好的微生物降解特性。降解28d后,DON占初始DON的30.1%~34.9%,而DOC占初始DOC的24.3%~28.2%。  相似文献   

14.
一、引言钪、钇和镧系元素等称为“稀土元素”,简称为“稀土”。因为稀土金属及其化合物具有许多优异的性质,所以它们的应用迅速遍及各个科学技术领域;含稀土的食品和用品不断进入人类生活领域。但是,稀土不是人体所必需的元素,属于中等毒性物质。稀土易被人体某些组织吸收、富集,如长期食用含稀土的食物,将会产生危害。我国稀土资源极其丰富,约占世界总储量的80%。近年来,我国的稀土冶炼工业迅猛发展,其废水对环境的污染日益加剧。研究环境中稀土含量的测定,已成了毋庸忽视的课题。本研究在国内外文献资料的基础上,通过  相似文献   

15.
在流化床生物质气化炉内 ,用空气进行气化生物质 (花生壳 )的试验研究 ,分析的参数是ER(0 .2— 0 .45 ) ,气化床的温度 (75 0— 85 0℃ )。当当量比ER在 0 .2 5— 0 .33范围内 ,气化燃气热值为 6 .2— 6 .8MJ/Nm3,气体产量在 2 6 0—30 0Nm3/h。并对七种农、林废弃物进行了初步气化实验研究。生成的燃气成分 :CO在 14%— 17%之间 ,H2 含量一般低于10 % ,甲烷含量为 5 %— 10 %。燃气热值多数在 5 30 0— 6 5 0 0kJ/Nm3,气化效率 72 .6 %。实验结果表明 ,流化床生物质气化炉可用于生物质气化  相似文献   

16.
小兴安岭地区人烟稀少,植被发育较好,受人类活动影响较小。1984年我们对该区土壤、植物、水体中Fe、Mn、Zn、Cr、Cu、Co、Cd、As、Ni、Pb10种重金属元素进行了调查研究,探讨不同环境要素之间以及沉积物中不同元素之间的关系。 一、小兴安岭地区环境中的重金属 本文研究了小兴安岭地区土壤、植物和水体中的重金属,土壤主要是暗棕色森林土,植物采用本区优势树种红松(Pinus ko-raiensis)、蒙古栎(Quereus mongolica)、糠椴(Tiliamand shurica)和兴安白桦(Betula plalyphylla),水体包括河水和河底沉积物.为了研究土壤与植物中元素含量关系,土壤和植物同步采样。 1.土壤中重金属含量特征 暗棕色森林土是重要的林业土壤资源,在小兴安岭地区,其分布面积约占土壤总面  相似文献   

17.
采用溶剂热法制备了稀土Nd掺杂TiO_2-NTs/SnO_2-Sb电极,以苯酚作为典型有机物,考察了电极组成、结构与电极电催化效能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Nd的掺杂量对电极电催化性能有较大的影响,当前驱液中Nd/Sn原子摩尔百分比为3%时,电极的电催化活性最佳,对苯酚浓度及TOC的降解速率较空白电极(Nd0%)提高了60%及52%。利用SEM及XRD分析方法对所制备的电极进行了形貌及晶形结构的表征,并计算了电极表面SnO_2晶胞参数以及平均粒径,结果显示,适量地掺杂Nd元素后,电极表面更加致密,SnO_2平均粒径变小。通过XPS分析电极表面元素组成,并计算电极表面吸附氧含量,结果表明,由于Nd元素的存在,降低了涂层中晶格氧(O_(lat))的含量,减弱了电子的吸引作用,促使了Sn~(4+)周围电子云密度升高,从而电极表面Sn元素特征衍射峰表现为向低结合能方向偏移。与空白电极(Nd0%)相比,改性后的电极(Nd3%)涂层表面Sb含量下降,且吸附氧(O_(ads))含量上升,为空白电极的1.6倍。EPR测试结果进一步证实了改性后电极性能提高的机制,Nd元素的引入,增加了电极涂层表面氧空位的浓度,使得电极涂层表面各元素的化学环境发生改变。掺杂改性后,电极的析氧电位以及产羟基自由基能力均得以提升,从而促使电极催化活性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18.
1.前言 为了研究已发现的有害元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程度,有一种方法是以生活在由有害元素造成的环境污染区的居民和工厂工人为对象,测定其血液中金属的含量。这时最理想的情况是,被测人数要多,而且能一下测出尽可能多的元素。但是,直到目前为止,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北京城区夏季大气颗粒物PM_(2.5)及其不同组分的化学、生物污染特征,于2014年5月末连续采样一个月,采样后超声洗脱并冷冻干燥得到PM_(2.5)颗粒物,在PM_(2.5)颗粒物的基础上制备PM_(2.5)水溶性组分和PM_(2.5)单纯颗粒物,进而对PM_(2.5)颗粒物及另外两种组分样品中的化学及生物成分进行分析测定。结果表明,8种水溶性离子总质量占PM_(2.5)各样品的质量分数依次为67.71%,33.37%,0.09%(依次为PM_(2.5)水溶性组分、PM_(2.5)颗粒物、PM_(2.5)单纯颗粒物,下述数据也按此顺序描述);16种"酸提"元素总质量占PM_(2.5)各样品的质量分数依次为4.84%,1.86%,0.78%;各样品中内毒素含量分别为0.054 7 EU·mg-1,0.433 3 EU·mg-1,0.041 9 EU·mg-1;PM_(2.5)颗粒物可以检测到细菌16S r DNA、真菌18S r DNA,拷贝量分别为(2.6±1.0)×108个·g-1、(4.3±0.9)×108个·g-1。  相似文献   

20.
应用连续分级提取法,对重庆市某非正规垃圾填埋场污染土壤中铵态氮的赋存形态进行分级测定,研究了各形态铵的赋存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土壤总铵量在116.32~241.66 mg·kg~(-1)之间,平均值为(164.13±24.98)mg·kg~(-1),水溶态铵、可交换态铵和固定态铵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0.93±3.64)、(7.08±3.46)、(146.12±24.11)mg·kg~(-1);3种形态铵占总铵的比重大小为固定态铵水溶态铵可交换态铵。受雨水冲刷及淋滤影响,铵态氮有在下游点位积累的趋势。水溶态铵含量与有机碳含量、氧化还原电位呈极显著相关,与pH、粉粒含量及粘粒含量显著相关。可交换态铵与土壤氧化还原电位在垂直剖面上变化趋势一致,并与土壤粘粒含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固定态铵含量与土壤中粘粒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与砂粒含量呈显著的负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