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上海低压电器一厂是为盲聋哑人设立的福利工厂。厂领导十分重视对这些残废劳动者的劳动保护。厂长兼管安全,车间班组都配备安全员,各车间每天还安排一人负责安全值班。由于盲人操作困难大,安全员经常到他们的操作岗位上照顾他们。盲人高兴地说:“我们生产还有安全员保镖哩!” 今年4月,有个聋哑工人的手指头被钻头碰伤,指骨移位。车间领导先后召开了三次现场会,总结经验教训,还对模具存在的缺点进行了改进,提出了预防措施,并在聋哑工人的机床边竖起“安全操作规则牌”,教育大家遵章操作。 在今年5月全国安全活动中,这个厂针对盲聋哑工人的特…  相似文献   

2.
浙江江山县何家山水泥厂是个乡办企业。这个厂不仅生产好,而且安全、防尘工作也很突出。11年来,职工没有发生过重伤以上事故,全厂485名工人天天和灰魔打交道,却没有1人患矽肺病。许多国营企业没有办到的,这个厂实现了。 该厂领导11年如一日,生产、安全、防尘一起抓。厂成立了11人组成的劳动保护委员会,每月召开1次会议,专门研究解决安全与防尘问题。另外,还配备了两名专职劳动保护干部,授予实权,具体抓安全、防尘工作。 为了消除尘害,厂投资30多万元,安装了35台脉冲袋式、旋风、静电等除尘器。现在立窑、成球、破碎、球磨等主要扬尘点的粉尘…  相似文献   

3.
南京某化学纤维厂原液车间在停车检修时,一名技术人员和一名工人进入黄化罐除锈。随着时间的推移,二人感到头昏眼花,浑身无力,急忙呼救,正在附近的一名班长和一名工人先后下罐救人,也瘫倒在罐内。正在此时,厂消防队员赶到,戴上空气呼吸器,下罐将四人救起,送到厂医院抢救。经医生诊断,四人系二硫化碳中毒。对此事故,厂领导和车间技术人员深感疑惑:建厂以来该车间曾多次进行过黄化罐除锈工作,从未发生中毒事故,为何这次会发生如此严重的事  相似文献   

4.
南京某化学纤维厂原液车间在停车检修时,一名技术人员和一名工人进入黄化罐除锈.随着时间的推移,二人感到头昏眼花,浑身无力,急忙呼救,正在附近的一名班长和一名工人先后下罐救人,也瘫倒在罐内.正在此时,厂消防队员赶到,戴上空气呼吸器,下罐将四人救起,送到厂医院抢救.经医生诊断,四人系二硫化碳中毒.对此事故,厂领导和车间技术人员深感疑惑:建厂以来该车间曾多次进行过黄化罐除锈工作,从未发生中毒事故,为何这次会发生如此严重的事故呢?……  相似文献   

5.
常州市武进县的乡镇工业曾以年创利税1.82亿元而名噪省内外。然而今年5月13日~29日,该县电子器材厂等三家工厂,因忽视安全生产而接连发生重大火灾和爆炸事故,两名工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就达近16万元。 5月13日凌晨2点20分,县电子器材厂在用土制电烘箱对高压汞灯镇流器铁芯作烘干处理时,因无人看守,致使烘箱聚热超温引起火灾,烧毁5间库房及大量治疗仪、显示仪、医用钢折椅和高压汞灯镇流器配件等,损失折款达7万元。事后追查何人值班,发现压根就没有安排人员值班。原来,厂里从经济效益角度考虑,正将这个烘干处理车间承包给职工马国南,而马国…  相似文献   

6.
南京某化学纤维厂原液车间在停车检修时.一名技术人员和一名工人进入黄化罐除锈。随着时间的推移.二人感到头昏眼花.浑身无力.急忙呼救.正在附近的一名班长和一名工人先后下罐救人.也瘫倒在罐内。正在此时.厂消防队员赶到.戴上空气呼吸器,下罐将四人救起,送到厂医院抢救。经医生诊断.四人系二硫化碳中毒。对此事故,厂领导和车间技术人员深感疑惑:建厂以来该  相似文献   

7.
1989年10月19日上午11时27分,江苏省启东县渔轮厂发生了一起爆炸事故,当即两名工人死亡,两名工人重伤,还有3人轻伤。知情的人们感叹;“怎么能把人的生命当儿戏!” 事情经过是这样的:事故前一天,这家有职工1494人、年产值达2000多万元的工厂,为新造的JS806—400马力渔轮的中高压绞钢机做液压试验。该厂管理混乱,把未经测试过的阀板组装上了船。事后,又发现严重渗漏,不得不再拆下阀板重新加工试压。重新加工试压时,厂长、车间主任带领4名工人不按用液体作试压介质的规定,而是自作主张,用氮气试压。中午11时,用来试压的氮气不足了,一名工人提…  相似文献   

8.
根据全国中毒控制中心的资料,近来出现多起施工涂料中毒事件,如天津一建筑工地,5位工人在用防水涂料处理地基时发生中毒,两人死亡,诊断为急性本系物中毒。广州某建筑工地在给地基进行防水处理时发生3名工人中毒,2人死亡,诊断为急性苯中毒。北京某化粪池工地两名防水处理工及三名救助者中4入中毒,两人死亡,也是以苯为主的有机溶剂中毒。前不久,北京一个工地楼基发生防水涂料作业中毒事故,井19人中毒,2人在送医院抢救前已死亡,其余经医院救治迅速好转。这个事故较为典型,因在大楼基槽内施工,槽深16米以上,虽为露天,槽底通风…  相似文献   

9.
1991年9月28日上午北京市饴糖厂饴糠生产车间内正在进行储水箱防腐处理。8时30分,张建国、郑书君两名工人进入1号水箱开始刷涂。刚刚干了5分钟,两人即昏倒在水箱底部。正在水箱顶部负责运料的另一名工人发现情况。立刻喊来同班工人,把二人从水箱底部拖出。因送医院抢救及时,两名工人幸免于难。 事后,大家拿着医院的诊断书一看,上面写着:“急性有机溶剂中毒”,都惊呆了。这是怎么回事,事故现场没接触任何有毒溶剂呀。 原来,该厂饴糖车间降温储水箱内壁防锈脱落,出现绣蚀,厂里本打算用环氧树脂进行防腐,但这种物质有较强刺激性气味,不想用。正…  相似文献   

10.
怪事     
最近,我县劳动、卫生部门为了调查尘毒作业工人的身体状况,请省卫生防疫站给接触尘毒的工人拍胸片,并允许延期付费。可是像这样一件好事,却遭到某些厂领导的拒绝。 有的厂尘毒危害严重,老工人又多,由于厂领导阻挠,没有一人来参加检查。还有的厂领导把前来拍片的工人撵回去。当我们提出应该关心工人的安全健康时,一些厂领导竟说:“今年企业要调整工资,我们要压缩开支,为调资创造条件。”对于这种做法,工人们很为不满,有的工人说:“领导不从生产上想办法,却在我们劳动保护费用上打主意,连工人的健康都不管了。” 劳动人民是国家的主人,社会主…  相似文献   

11.
《江苏劳动保护》2010,(2):52-52
[案例] 张某和夏某是某发电厂的工人,两个人是同一个发电机组的成员,关系很不错。发电厂要求每个发电机组每天晚上都要有人值班,而张某和夏某所在的发电机组则通过抽签给每个机组人员安排了值班时间。其中张某是每周五晚上值班,夏某则是每周日晚上值班。2006年10月的一天,张某的家里出了点事情,碰巧又轮到他值班,于是他找到同事夏某,商议是否可以换一下值班时间。夏某考虑到两个人关系不错,二话没说就答应了。当天晚上,夏某值班的时候,发现机组的某一块电压不稳,于是就到该处查看。  相似文献   

12.
主人的姿态     
山东大汉自有豪爽的气概,山东的工人自有主人的姿态。 那是去年的仲秋,齐鲁石化公司烯烃厂的装置都已经过检修,投入紧张的运行,去迎接安全达标的考验。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厂领导个个着急,万一要出点事故捅个漏子咋办?上海高桥石化公司小梁山爆炸事故不就是由于职工睡岗而发生的嘛! 于是,一系列从严管理的制度在烯烃厂应运而生了。什么“操作岗位劳动纪律规定”啦,“岗检制度”啦。“违反劳动纪律的处罚规定”啦,应有尽有。厂里和分厂一 车间还增加查岗次数,光厂值班领导每个班次就查四次。这还不算,“老虎还有打盹的时候呐!”为了防止工人睡…  相似文献   

13.
案由2004年5月11日凌晨3时30分,某公司一名职工赵某按领导安排在单位守厂门。在值班期间,被厂内其他值班人员巡视时发现,赵某摔跌在单位的龙门吊(高10米)下的地面上成昏迷状态,后送医院抢救,诊断为重伤。经当地公安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现场勘  相似文献   

14.
1978年以前,洛阳耐火材料厂成型工段的摩擦压力机岗位,压手事故不断,许多工人因此成了终生残废。厂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设备上安装了安全顶杆。但是。因为管理工作跟不上,用不了几个月,工人嫌麻烦,又把它扔到废铁堆里,压手事故仍不断发生。 1979年1月,高铝车间成型工段又有一名工人手被压伤。厂领导深深感到,不认真解决这个问题,就搞不好企业,也对不起职工群众。于是,抓住这次事故不放,召开了事故分析会,大张旗鼓地宣传安全生产,并责成高铝车间党支部做检讨。一次不行,检讨两次,两次不行,检讨三次,一直检讨了十次才过了关。这一下震动了全…  相似文献   

15.
无忌 《安全与健康》2006,(11):26-26
10月5日,黑龙江省宝兴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一名值班领导在下井查看过程中失踪.倘有不测,将成为又一名事故扩大伤亡的牺牲者.据国家安监总局透露,今年以来全国已发生25起类似事故,有59名救援人员献出了生命.  相似文献   

16.
管得好     
在我厂,机床工违章戴手套操作的坏习气由来已久。不久前,青年女工张某因为戴手套开机床出了事故,造成断指和骨折。 厂领导和安全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多次重申不准戴手套开机床,并印发了《安全会议纪要》。但是,机修车间工人刘某某和方某某二人不理不睬,仍然继续戴手套开机床。厂领导发现后,立即停止了他们的工作,并责令二人在厂里 召开的现场会 上作深刻检 查,作出今后 不再违章操作 的保证。 由于厂领导带头狠管安全,目前我厂已没有工人戴手套开机床的了。管得好$上钢十厂安全科  相似文献   

17.
1984年3月17日,在南阳市化工厂的女厕所内,3名女工窒息晕倒在地,有人发现后跑出呼救,一些人相继进入厕所抢救,不料竟一个又一个地倒下了。短短几分钟,就有10人中毒。后经救出送医院治疗,有2名女工不治身亡。工厂经济损失达一万五千元。 是什么原因造成这起奇怪而又惨重的伤亡事故呢?经有关部门查证,肇事的罪魁是硫化氢气体,放任它作祟的责任者却是当班的有关工人和官僚主义的厂领导。 该厂生产的硫化棉籽油,按生产工艺规程规定,需先用泵将棉籽油打入硫化反应釜加热,随油温升高,再分批加入一定比例的硫磺粉和二硫化钼等原料,使它们发生化学反…  相似文献   

18.
报复的代价     
张某是安徽人,在晋江池店一家公司做保安,2010年4月上旬的一天,轮到张某值夜班,刚好酒友相约喝两杯,明知公司规定不能酒后上班,可张某禁不住朋友的热情邀约,仍然豪饮一番后才返回公司值班。公司领导查岗时,发现张某酒后上岗,便找他谈话。谈话中,张某与领导发生语言冲突。  相似文献   

19.
1997年5月8日,广西阳朔县沙湾果品厂(个体)3名工人在无任何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清理腌制池,不到20分钟即中毒身亡。另有两人盲目上前营救,也中毒死亡。1997年6月10日,江苏省常州市东方气雾器厂工人用三氯甲烷粘合鸡心挂件,当时车间温度32℃~34℃,既无通风排毒设施,职工又无个人防护,导致40名操作工三氯甲烷中毒,其中10人肝功能异常。1997年7月9日,云南曲靖农药厂3名工人在成品仓库将密封大桶里的五硫化二磷倒入小桶,第一桶刚打开3名工人即中毒倒地。随后多名职工未戴防护用品进入现场救护,均中毒昏迷,导致12人急性中毒,2人…  相似文献   

20.
潞安矿务局王庄煤 矿过去大巷没有人车, 工人们上下班因扒煤车 曾发生多起伤亡事故。 为了从根本上改变 这种状况,矿领导决定 在大巷增设专列人车接 送工人。他们规定:两 辆人车从南北停车点对 开,每半小时一次;每 列人车上有一名跟车 工,负责维持秩序,掌 握开车时间,任何人不得在人车开动后扒车,违反者降薪一级,不发全队安全奖。 自实行人车运送工人后,大巷安全状况明显好转,至今没发生一起伤亡事故。增设人车保安全@田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