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太湖水体光学特征及其对水中初级生产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村生态环境》2003,19(2):24-28
  相似文献   

2.
菌根是土壤真菌与植物根系形成的共生体,存在于绝大多数植物(90%)的根系和生境中。菌根共有7种类型,在生态系统的过程和功能方面都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为了增强对菌根在森林生态系统中重要功能的理解,文章基于全球森林数据库,在全球尺度上研究了不同菌根类型对森林树木净初级生产力(NPP)的影响。结果表明,森林树木NPP随菌根类型的不同而不同,AM类型菌根森林的NPP[679.49 g.m-2.a-1(以C计)]要显著高于含ECM类型菌根的森林[479.00 g.m-2.a-1(以C计)];菌根类型的不同对森林树木地上和地下及其各组分NPP的影响和贡献也存在着显著的不同,AM类型菌根对地下NPP的贡献要高于ECM菌根,而ECM菌根对地上NPP的贡献则较大。菌根类型对地上、地下NPP组分的影响分析则表明,AM类型的菌根对树叶和细根NPP的贡献较大,而ECM类型菌根则对树木主干和枝NPP的贡献较大。可见,森林树木总体NPP及其各组分NPP都随着菌根类型的不同而存在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3.
50年长江源区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及其影响因素变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玉璧  杨金虎  王润元  陆登荣 《生态环境》2010,19(11):2521-2528
基于长江源区1959—2008年月平均气温、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相对湿度、降水量、风速和日照时数等气候要素资料,应用修订的Thornthwaite Memorial模型计算了50年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分析其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及其主要气象因子的影响。结果表明:1959—2008年间,研究区年降水量呈增加趋势,降水量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每10年为5.685~13.047 mm,春夏季增幅较大;年平均气温呈极显著上升趋势,气温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每10年在0.240~0.248℃之间,增温率以秋冬季最大;最大蒸散呈增加趋势,年最大蒸散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每10年在5.073~5.366 mm,春季增幅最大;地表湿润指数也呈增加趋势,年地表湿润指数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每10年为0.013~0.020,冬季增幅最大,在10年周期时间频率附近,出现了6~8个干湿交替期,20世纪90年代之后为偏湿期,在低频区,1998—2005年有偏干振荡;近50年年NPP变化呈显著上升趋势,NPP变化曲线线性拟合倾向率每10年在97.901~197.01 kg.hm-2之间,2001—2008年NPP较高。影响长江源区NPP变化的主要气候因子是降水量、最大蒸散量和平均最低气温。  相似文献   

4.
重污染河道中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苏州城市河道的调查研究发现,城市河道的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与其它水体有明显不同。从2004年6月至2005年5月通过取样分析苏州苗家河水体浮游植物种类、数量和叶绿素a含量变化及采用黑白瓶法测定浮游植物产氧能力,结果表明:该河道氮、磷含量较高,浮游植物群落为绿藻-硅藻型,种类少,季节变化明显,水体中表层叶绿素a的含量低于底层。分析表层水体和底层水体叶绿素a的产氧能力发现,河道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产氧能力普遍较低。本文揭示了重污染河道中大量悬浮颗粒附着在浮游植物的体表,影响了浮游植物的光合产氧能力,是整个水体和底泥中的溶氧普遍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探讨了重污染河道溶氧偏低产生黑臭的原因,为重污染河道的综合治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万蕾  朱伟 《生态环境》2010,(1):34-39
通过对苏州城市河道的调查研究发现,城市河道的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与其它水体有明显不同。从2004年6月至2005年5月通过取样分析苏州苗家河水体浮游植物种类、数量和叶绿素a含量变化及采用黑白瓶法测定浮游植物产氧能力,结果表明:该河道氮、磷含量较高,浮游植物群落为绿藻一硅藻型,种类少,季节变化明显,水体中表层叶绿素a的含量低于底层。分析表层水体和底层水体叶绿素a的产氧能力发现,河道中浮游植物的光合产氧能力普遍较低。本文揭示了重污染河道中大量悬浮颗粒附着在浮游植物的体表,影响了浮游植物的光合产氧能力,是整个水体和底泥中的溶氧普遍较低的重要原因之一。探讨了重污染河道溶氧偏低产生黑臭的原因,为重污染河道的综合治理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海洋初级生产力估算在渔业资源管理、碳循环和全球变化研究中具有重要意义,准确的海洋初级生产力估算模型可直接为渔业生产和海洋管理提供决策支持,卫星遥感技术能够及时提供地表大尺度、动态的生态环境参数,因而在海洋初级生产力估算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首先介绍了遥感估算海洋初级生产力的原理,对不同遥感模犁包括经验模型和基于生物机理的BPM模型、LPCM模型和VGPM模型等生理过程模型进行了比较分析.以渤黄海海域为研究区,利用MODIS/AQIJA卫星数据产品中的海表温度SST、离水辐射率Lw、海水漫射衰减系数.Kd490和海洋光合有效辐射PAR,计算出水柱的最大碳固定速率、真光层深度、遥感叶绿素浓度.选择全遥感数据驱动的生理过程模型VGPM,对渤黄海的初级生产力进行了估算和分析.结果表明:通过MODIS卫星数据基于VGPM模型估算的渤黄海海域的海洋初级生产力很好地揭示了海洋初级生产力在不同海区的分布和变化.整个渤黄海海区初级生产力的总体分布为从近海向外逐渐降低,其中渤海要较高一些,和前人调查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7.
黄海春季表层叶绿素和初级生产力及其粒径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江涛  殷克东 《生态环境》2010,19(9):2107-2111
根据2006年4月对黄海浮游植物分级叶绿素及初级生产力的调查,研究了黄海叶绿素及初级生产力的水平分布及粒级结构特征,并分析了其主要影响因素。黄海海域调查站位表层叶绿素a质量浓度变化范围为0.20~4.94μg·L-1,平均值为0.96μg·L-1。叶绿素最大值出现在临近长江口的站位。叶绿素分级结果表明黄海春季以粒径〉5μm的浮游植物占优势。黄海表层初级生产力的变化范围为2.03~15.64mg·m-3·h-1,平均值为6.08mg·m-3·h-1。其中南黄海海域初级生产力平均为6.58mg·m-3·h-1,北黄海海域初级生产力平均为4.92mg·m-3·h-1。高值区分布在南黄海中部。受水体透明度的影响,低值区出现在临近长江口的站位。断面站位分析表明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由北向南逐步升高,温度随纬度的变化是南北海域初级生产力水平差异的主要原因。由于粒径较小(〈5μm)的浮游植物单位叶绿素具有较高的碳固定能力,调查期间整个海区初级生产力以粒径〈5μm的浮游植物贡献为主。  相似文献   

8.
青海尕海盐湖初级生产力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 年夏季对青海尕海盐湖的生态系统进行了初步研究. 初级生产力研究结果表明:(1) 水域毛初级产氧量平均值为3 .273g m -2d-1 ,其中底栖藻类占70.99% ,底栖藻类单位面积毛初级生产力是浮游植物的2.45倍.(2) 水域初级生产力构成格局为:由沿岸到湖心区,随着水深的逐步增大,底栖藻类初级生产力逐步减少,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逐渐占主导地位. 前者所占的比例在0.55 m 水深时为97.72 % ,在大于13.0 m 水深后即降至0.0 % .(3)与国际有关文献相比,尕海盐湖初级生产力较低  相似文献   

9.
汲玉河  周广胜 《生态环境》2010,19(10):2269-2274
植被地上净初级生产力是监测和评价生态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农业区划和生态资源分区管理的重要依据。通过实地调查,研究了辽河三角洲地区的植被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的空间分布格局及其制约因子。2008年9月末,在辽河三角洲地区设立79个调查点,调查了植被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土壤和水文特征。借助ArcGIS软件制作了植被地上净初级生产力的分层设色等值线图,并利用简单相关分析和无条件主成分分析方法探讨了植被地上净初级生产力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发现:辽河三角洲地区的植被地上净初级生产力具有内部较低,外围较高的半环形分布格局。在三角洲内部,植被地上净初级生产力一般1 500 g.m-2.a-1左右;外围一般3 000 g.m-2.a-1以上。这种分布格局不仅与植被类型分布有一定的相关性,而且还与海拔高度、土壤含水量、土壤容重和土壤总磷等自然环境因子有明显的相关性。多种证据表明土壤含水量是决定辽河三角洲地区植被地上净初级生产力格局的最直接、最重要的自然环境因子。  相似文献   

10.
1982-2010年呼伦贝尔植被净初级生产力时空格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遥感和气象资料,基于Arcmap软件平台和改进的光能利用率模型,研究1982-2010年呼伦贝尔市植被净初级生产力(NPP)格局和动态,分析气候因素对其时空格局的影响.29 a的单位面积NPP均值分析表明,大兴安岭林区NPP明显较高,单位面积NPP多大于450 g·m-2(以C计,下同);呼伦贝尔草原较低,单位面积NPP多年均值为0~350g·m-2;岭西林草交错区和岭东农牧交错区介于林区和草原区之间,单位面积NPP多年均值为>350 ~450 g· m-2.在气候暖干化背景下,呼伦贝尔境内像元尺度的NPP格局动态变化区域差异明显.随降水量下降和气温升高,呼伦贝尔草原区单位面积NPP呈下降趋势,且越向西部下降趋势越明显;随气温升高,大兴安岭林区北部单位面积NPP呈弱增长趋势,而南部林区为弱下降趋势;大兴安岭东部农林交错区单位面积NPP也呈弱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11.
可见光下氮掺杂二氧化钛对有机污染物的降解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好丽  安娅  古国榜 《生态环境》2010,19(3):513-517
温和条件下以碳酸铵为氮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制备氮掺杂二氧化钛粉末,以XRD、UV-Vis漫反射吸收光谱以及BET等手段对掺杂二氧化钛进行了表征。通过吸附等温线的计算以及可见光催化活性的测定,考察了氮掺杂二氧化钛对巯基苯并噻唑的降解动力学。结果显示,实验范围内所制备的样品均为锐钛矿相,样品粒径随N/Ti配比的增加而增大;氮的掺杂产生更多的孔结构和多样孔型,增大了光催化剂对有机物的吸附能力,且氮的掺杂增强了二氧化钛在可见光区的光吸收。通过Langmuir-Hinshelwood积分动力学模型对表观速率常数、吸附平衡常数及反应速率常数的分析,表明氦的掺杂有效地改善了二氧化钛的可见光活性,其中吸附能力的增大对表观速率常数的提高有更显著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
As interest grows in the quantification of global carbon cycles, Light Use Efficiency (LUE) model predictions of the forest net primary production (NPP) are being developed at an accelerating rate. Such models can provide useful predictions at large scales, but evaluating their performance has been difficult. In this study, a remote sensing-based LUE model was established to estimate forest NPP. Using the forest inventory data (FID) from the regional forest inventory survey in China and established allometric biomass equations, we calculated the biomass, the biomass increment, and the NPP of Eucalyptus urophylla (E. urophylla) plantation plots in the forestry jurisdiction of the Leizhou Forestry Bureau, Southern China. The FID-based NPP and the NPP from LUE model predictions were then compared to each other. Results show that the NPP from model predictions at a spatial resolution of 30 m × 30 m varied from 0 to 265 gC/(m2 month) and showed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addition, the stand age had variable effects on the average individual biomass of the E. urophylla plantation plots. The average individual biomass of the young and mid-age forests increased exponentially and logarithmically with the stand age (R2 = 0.9178 and R2 = 0.8683), respectively. For young and mid-age E. urophylla plantation plots, the LUE model-predicted NPP was fairly consistent with the FID-based NPP, but the model predictions of the NPP were higher than the estimates from FID.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causes of uncertainty and the possible reasons for the discrepancy between the model-based NPP and FID-based NPP, the FID-derived estimates provided a foundation for model evaluation.  相似文献   

13.
可见光下氮掺杂二氧化钛对巯基苯并噻唑的降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秦好丽  古国榜  柳松 《生态环境》2006,15(4):720-725
光降解反应中为了有效地利用可见光,以氨水为氮源,采用溶胶凝胶法在温和条件下制备出黄色氮掺杂二氧化钛。分别采用XRD、TEM、XPS和UV-Vis漫反射光谱对样品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所制备的样品均为锐钛矿相,晶粒随N/Ti配比的增加而增大;氮掺杂进入二氧化钛晶格中使可见光吸收增强。为控制水处理过程中的气味问题,以巯基苯并噻唑为探针,考察了氮掺杂二氧化钛的可见光活性。结果显示氮掺杂二氧化钛在可见光照射下可使巯基苯并噻唑的降解率为商用二氧化钛DegussaP-25的3倍。此外,存在一个最佳N/Ti配比显示出最高的可见光活性。  相似文献   

14.
生态足迹模型因其可以定量度量生态可持续发展、计算简单、结论易懂、全球可比等特点,提出之后得到了大量的关注和应用,同时也面临着一些质疑和争论。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净初级生产力的生态足迹理论和计算方法,并以该方法和传统生态足迹模型分别计算了中国1961—2007年的生态足迹,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生态足迹模型的计算结果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表明基于净初级生产力的生态足迹模型结果可信。该种方法能够克服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的部分缺陷,在均衡因子选取、土地生态功能假设、CO2吸收等方面有了较大改进,能够较好地反映不同生态系统在生产力上的差异;在时间序列分析方面也更加合理。但该方法本身同时存在着计算方法不完善、对生态系统变化不敏感等问题,如何更紧密地结合生态足迹和净初级生产力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生态足迹模型因其可以定量度量生态可持续发展、计算简单、结论易懂、全球可比等特点,提出之后得到了大量的关注和应用,同时也面临着一些质疑和争论。文章介绍了一种基于净初级生产力的生态足迹理论和计算方法,并以该方法和传统生态足迹模型分别计算了中国1961-2007年的生态足迹,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两种生态足迹模型的计算结果具有较高的相关性,表明基于净初级生产力的生态足迹模型结果可信。该种方法能够克服传统生态足迹模型的部分缺陷,在均衡因子选取、土地生态功能假设、CO2吸收等方面有了较大改进,能够较好地反映不同生态系统在生产力上的差异;在时间序列分析方面也更加合理。但该方法本身同时存在着计算方法不完善、对生态系统变化不敏感等问题,如何更紧密地结合生态足迹和净初级生产力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内容。  相似文献   

16.
太湖地区“禁磷”措施的效果及在富营养化控制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太湖地区采取“禁磷”措施前后城市生活污水、主要入湖河水和湖体水域中磷浓度与富营养化指数变化的分析 ,证实“禁磷”措施对降低居民生活污水中磷浓度的作用较为明显 ,降幅为 2 4 %左右 ,但对入湖河道和湖体水域中磷浓度与水体富营养化的影响则不明显。表明太湖富营养化的改善 ,除了实施“禁磷”措施外 ,尚需结合流域内其它污染治理措施 ,进行综合治理 ,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太湖零点行动前后水质状况对比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根据 1 998年 1 1月和 1 999年 1 0月的监测数据 ,对零点行动前后太湖各监测点位的水质状况及DO、CODMn、TP、TN、Chla等主要指标的空间分布进行了对比 ,发现污染状况并未得到明显改善 ,除了人为因素外 ,非点源污染的贡献和底泥营养物质的释放是影响水质改善的 2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镧改性沸石改良太湖底泥的磷吸附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镧改性沸石对太湖底泥进行改良,通过吸附试验分析镧改性沸石改良太湖底泥的磷酸盐吸附特征.结果表明,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太湖底泥对水体中较高浓度磷酸盐(1~15 mg·L-1)的吸附平衡,根据Langmuir吸附方程,未改良太湖底泥对水体中磷的最大吸附容量为791 mg·kg-1,镧改性沸石添加量为10、25和50 g·kg-1的改良太湖底泥对水体中磷的最大吸附容量分别为937、1 037和1 505mg.kg-1.准二级动力学模型可以较好地描述太湖底泥对磷酸盐的吸附动力学过程.太湖底泥对磷酸盐的去除能力随pH值增加而降低,其对磷酸盐的吸附属于自发和吸热过程.改良太湖底泥对磷酸盐的吸附能力明显高于未改良太湖底泥,并且其吸附能力随镧改性沸石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镧改性沸石添加量为10~50 g · kg-1的改良太湖底泥的磷吸附-解吸平衡浓度为0.129~0.241 mg·L-1,明显低于未改良太湖底泥(0.386 mg·L-1).被改良底泥中镧改性沸石所吸附的磷以NaOH-P和HCl-P等较稳定的形态存在,厌氧状态下不易释放.  相似文献   

19.
Visible light is a major fraction of the solar spectrum; however, information on visible light radiation of macrophyte detritus is lacking. In this study, we conducted a microcosm experiment to assess the effects of visible light radiation on degradation of two litter species: Potamogeton malaianus (P. malaianus) and Phragmites australis (Ph. australis). This research represents an investigation of mass loss, microbial activity and nutrients released over a period of 168 days. Overall, we found that visible light radiation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litter decomposition, but it did not affect the microbial activities which degrade cellulose and lignin. The decomposition rate order of the three components in P. malaianus and Ph. australis in treatments was: cellulose?>?hemicellulose?>?lignin. The visible light radiation mainly affected the degradation of lignin, which is the primary compound in litter susceptible to photodegradation. The exposure to visible light radiation up to 17.6?Wm?2 stimulated the dissolved organic carbon release and reduced the molecular weight to less reactive. Meanwhile, no obvious difference in nutrient contents (TP, TN, NO3–N, NO2–N, and NH3–N) was observed among different visible light intensities.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contribute to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photochemical behaviour of macrophyte litter in shallow lak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