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噪声与高血压发病风险的关系。方法:根据关键词检索国内外主要数据库,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采用RevMan 5.3统计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到339篇相关文献,经筛选后纳入21篇文献,涉及暴露组18 083例,对照组13 606例,采用随机效应模型对各组效应量进行合并,暴露组高血压的发病风险是对照组的2.21倍(OR=2.21,95%CI[1.80,2.71))。经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检验,Meta分析结果稳定。结论:噪声的暴露会增加高血压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2.
我国臭氧短期暴露与人群死亡风险的Meta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评价中国臭氧短期暴露对人群死亡率的影响,获取臭氧污染与人群死亡的暴露-反应关系.检索了Pub Med、SCI(Science Ciation Index)、Ebsco、Ovid、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等,检索时间均为1990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以"O3or ozone"、"mortality"、"China"、"臭氧"及"死亡"为关键词查找关于臭氧短期暴露对人群死亡率影响的文献.依据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和质量评价.纳入文献后分别提取臭氧的暴露反应关系,采用Stata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根据异质性结果选择相应的效应模型合并效应值,并对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发表偏倚检验与校正.结果显示,大气中臭氧浓度每增加10μg·m-3,人群非意外总死亡率、心血管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分别增加0.40%(95%可信限(CI):0.303%~0.498%)、0.448%(95%CI:0.171%~0.724%)和0.461%(95%CI:0.225%~0.697%).与国外其它未纳入中国研究文献的Meta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发现,中国的臭氧短期暴露对死亡风险影响的暴露-反应关系系数较高.大气中臭氧浓度的上升会导致我国人群非意外总死亡率、心血管系统疾病死亡率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的增加.  相似文献   

3.
国内土地复垦文献的定量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1985-2007.9.30间《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土地复垦文献进行统计分析,探讨了土地复垦文献的年代、作者、研究机构、期刊以及内容等的分布。结果表明:所检索的364篇文献,涉及791位作者、157个作者单位和136种期刊;文献年代分布与文献的平均合作度基本呈上升趋势;核心作者群及核心作者单位已经形成;“能源环境保护”等7种期刊构成了本学科领域的核心区期刊;文献的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理论研究、复垦实践与问题探讨三个方面,发文量为328篇,占总文献量的90.11%。  相似文献   

4.
以文献计量学方法,统计分析了2002年-2013年间中国知网学术文献总库、重庆维普资讯有限公司的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北京万方数据股份有限公司的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收录的所有CALPUFF模型研究相关的185篇文献,以期为CALPUFF模型的研究者提供参考。共有65种期刊刊登过CALPUFF模型研究相关文献,其中发表2篇以上的有17种,另有73.8%的期刊每刊只发表l篇这类文章;共有署名作者358位,这些作者隶属于134个机构,以高等院校、研究机构为最多。近几年国内对CALPUFF模型研究的关注度正在提高,与其它软件的耦合将是模型未来的发展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5.
进入21世纪以来,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 EDCs)逐渐引起全世界的关注. 为系统梳理EDCs领域文章的知识结构与研究脉络,探究EDCs的研究热点与未来趋势,以中国知网(China National Knowledge Infrastructure, CNKI)与Web of Science (WoS)数据库中关于EDCs的文章为原始数据,分别检索到1 952与11 646篇相关文章,检索截止日期为2021年6月25日. 采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使用CiteSpace软件对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分析文章的关键词、来源期刊、学科领域、国家机构和引用文献等,结果表明:①国际上对EDCs的研究已有近30年的历史,大致可分为早期探索(1991—2000年)、深入研究(2001—2011年)和扩展研究(2012—2021年)3个阶段,其研究热度与每年发文量均呈稳定增长趋势. ②EDCs的环境行为与毒理效应机制是国内外研究的焦点,尤其是双酚A类似物和苯甲酸酯类物质. ③美国和中国发表的EDCs相关文章较多,发文量分别为2 483和1 822篇. 关注EDCs研究的国家以欧美地区的发达国家为主;中国科学院大学与美国环境保护局为发表相关文章较多的机构,发文量分别为319和222篇. ④Environmental Health Perspectives是发文量最多的期刊,“环境科学”与“毒理学”是发文量最多的学科领域. 研究显示,国内外在EDCs领域的研究脉络大致相同,主要集中在双酚A、壬基酚等EDCs的毒性效应、机制以及环境检测领域,未来还应加强EDCs复合暴露及毒性修复的研究.   相似文献   

6.
环境医学     
X182(X) 301362我国大气颗粒物暴露与人群健康效应的关系/阐海东…(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环境卫生教研室)//环境与健康杂志/天津市卫生防病中心一2的2,19(6)一422一424环图R一36 综合分析了我国大气颗粒物暴露与人群健康效应的流行病学资料,以获取我国颗粒物一健康效应的暴露一反应关系。在联机检索文献的基础上,确定各健康效应终点的定量暴露一反应关系,多篇文献的综合评价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进行。结果表明,建立了从发病到死亡各个健康效应终点上,大气颗粒物浓度每升高一定单位,人群不良健康效应发生的相对危险度。结论:该文建立的暴露…  相似文献   

7.
李鹏  杨从巧  金军  王英  刘伟志  丁问微 《环境科学》2014,35(10):3970-3976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电喷雾离子源-串联三重四极质谱(UPLC-ESI-MS/MS)检测了六溴环十二烷(HBCD)在生产源区人血清中的浓度.80个人血清样品中ΣHBCD含量(以脂重计,下同)为nd~2702.5 ng·g-1,均值和中值分别为104.9ng·g-1和5.9 ng·g-1,其中42个样品中γ-HBCD丰度最高,26个样品中α-HBCD丰度最高.ΣHBCD浓度与年龄、性别无显著性相关.本研究中,生产源区人群血清甲状腺5项指标异常率高达33%.且检出HBCD异构体的人血清样本中TSH、T3、FT3、T4及FT4这5项指标出现异常的概率显著高于未检出HBCD的血清样本.本研究认为生产源区居民属于HBCD高暴露人群,人群暴露HBCD可能会显著增加甲状腺五项指标异常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对42名分属于典型外向稳定、内向稳定、外向不稳定、内向不稳定4种人格类型的受试者,进行30min、(90±2)dB(A)的交通噪声暴露,测定每搏左心室作功(LVSW)、总外周阻力(TPR)、每分心输出量(CO)、平均动脉压(MAP)等指标。结果表明:外向不稳定型组LVSW在噪声暴露中及暴露后均显著下降。4组受试者的TPR均显著上升,其中内向不稳定型TPR在噪声停止20min时依然处于显著的高水平。内向不稳定组CO在暴露中和暴露后均显著下降,其余3组CO在噪声暴露后下降。外向稳定型组的MAP在噪声暴露即刻、暴露中和暴露后均显著上升。结果提示:噪声暴露能够影响受试者的心功能,对不稳定型受试者的影响明显大于稳定型受试者。  相似文献   

9.
中草药能抵抗噪音导致的肝胆固醇含量降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将未经过噪声暴露和经过噪声暴露(未注射药物、注射黄芪和红景天)的大鼠分别测定了其肝胆固醇含量的变化,研究了噪声对大鼠肝细胞内胆固醇代谢的影响及其药物防治.试验结果显示,大鼠受到噪声刺激后,肝胆固醇含量随噪声强度的提高和噪声暴露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腹腔注射黄芪和红景天后,大鼠肝胆固醇含量的变化仅与噪声暴露时间有关,90min内可调节肝胆固醇的代谢平衡,随后药物作用减弱.两种药物作用效果基本一致.研究结果表明,黄芪和红景天能调节噪声环境中大鼠肝胆固醇的代谢平衡,对噪声的刺激有一定的抵抗作用,因此可以通过食用含有黄芪和红景天的药物或食品来缓解噪声的非听觉危害.  相似文献   

10.
<正>《环境科学与技术》是由湖北省环境保护厅主管,湖北省环境科学研究院主办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环境科学类学术期刊(月刊)。自1978年创刊,已连续出版34卷180余期,是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和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 CA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自然科学)》(CSAI)、波兰《哥白尼索引》(IC)、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中国文献数据序  相似文献   

11.
招募343名山西常住的育龄妇女,开展大气污染暴露与育龄妇女月经周期长度的横断面研究.基于妇女月经周期生理特点,设置大气污染暴露的时间窗口期.采集妇女所在城市的空气质量监测点大气SO2、NO2、PM2.5和O3的日报浓度,分别计算不同暴露时间的大气污染物浓度水平.采用广义线性模型,分析大气污染暴露与育龄妇女月经周期长度的关联效应,阐明大气污染暴露对妇女生育力的潜在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当控制混杂因素后,妇女在SO2暴露窗第1期(0.053,95%CI:0.022,0.083)、第2期(0.049,95%CI:0.02,0.078)和第3期(0.045;95%CI:0.017、0.073),Q4组SO2的暴露水平与月经周期总长度呈显著的正相关;而且,SO2与月经周期总长度的正相关主要表现在卵泡期长度的延长上.在NO2暴露窗第1期(0.060,95CI:0.035,0.085)、第2期(0.056,95CI:0.030,...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中国臭氧短期暴露与死亡率之间的关系,更新适用于中国本地化的暴露-反应系数,本研究全面检索了1990年1月1日-2020年1月1日在Web of Science数据库、PubMed、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医学数据库和维普数据库上发表的文献,以"O3/臭氧(ozone)"、"空气污染(air pollution)"、"死亡率(mortality)"、"时间序列(time-series)","病例交叉(case-crossover)"、"中国(China)"为关键词,对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后提取相关数据,通过Meta分析方法合并估计值.结果显示,大气中臭氧浓度每增加10 μg·m-3,人群总死亡率、心血管系统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分别增加0.40%(95% CI:0.28%~0.52%)、0.67%(95% CI:0.46%~0.88%)、0.23%(95% CI:-0.20%~0.66%).亚组分析结果表明,除季节外,温度、年龄、性别均不存在显著的修饰作用.本文结论可为开展城市大气污染健康风险精细化评估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正《建筑节能》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扩展版)、全国建筑行业精品期刊,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收录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收录期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录期刊、德国《国际建筑数据库》(ICONDA)来源期刊、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来源期刊、英国《科学文摘》(网络版,INSPEC)来源期刊、美国《化学文摘》(CA)来源期刊。主要栏目:暖通与空调、新能源及其应用、绿色建筑与设计、保温隔热与材料、生态城市与环境、电气与智能建筑、节能产品  相似文献   

1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SDS和SDBS对紫贻贝生化指标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波  俞志明  宋秀贤  周斌 《环境科学》2007,28(1):165-169
以青岛胶州湾现场调查数据为依据,选择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和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作为污染物,以近海底栖生物紫贻贝为受试生物,研究了长期暴露后紫贻贝生化指标(SOD,CAT,GSH,GPx,GST,iNOS,AKP)的变化.结果表明,经过72 d不同浓度暴露后,SDBS实验组紫贻贝体内的SOD、CAT和iNOS活性均有显著下降(除CAT 0.1 mg/L组外),GSH、GST和GPx在3.0 mg/L SDS和SDBS组较各自对照组均有显著升高.SDBS对紫贻贝生化指标影响的显著性水平大于SDS. 统计分析显示,SDBS暴露组下GST与GPx呈显著正相关关系,iNOS与SOD也表现出一定正相关,但GSH与CAT、GSH与SOD呈现显著负相关关系.此外,结果发现后闭壳肌中iNOS可能是一个具有应用前景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暴露生物标志物.  相似文献   

15.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分析炼化企业噪声暴露组和对照组相关指标差异性,探讨生产性噪声对作业人员听力和心血管系统的影响。针对随接触噪声工龄增加而出现的听力损伤、高血压和心电图等异常检出率上升的趋势,炼化企业应采取相应有效措施预防生产性噪声危害,积极推进健康企业示范建设,切实提高职业人群身心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6.
水体二价铜离子致蟾蜍蝌蚪DNA损伤和氧化损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贾秀英  施蔡雷 《环境科学学报》2008,28(10):2095-2100
为研究水体二价铜离子(Cu2 )暴露对蝌蚪造成的损伤,以常见的中华大蟾蜍蝌蚪为研究对象,采用标准水生生物毒性实验法,将蝌蚪暴露于0.029、0.037、0.049、0.075 mg·L-1的铜溶液中7d,检测蝌蚪血细胞DNA损伤及机体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的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肮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结果表明,随铜暴露浓度的增加,蝌蚪血细胞DNA损伤、MDA和GSH含量与对照组比均有明显升高,且呈浓度-效应关系.蝌蚪SOD、CAT、GSH-Px酶活性也有显著改变;MDA、GSH、DNA损伤均呈线性关系(R2分别为0.9968、0.8997).上述结果表明,水体二价铜离子可导致蝌蚪的氧化损伤和DNA损伤.  相似文献   

17.
根据OECD试验指南,研究了人工土壤铅暴露下赤子爱胜蚓(Eisenia fetida)的急性毒性和氧化应激反应.结果表明:铅暴露对赤子爱胜蚓14 d的LC50(半致死浓度)为2 576.76 mg/kg,95%置信区间为2 388.42~2 792.00 mg/kg;铅暴露第1、7、14天赤子爱胜蚓的SOD(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铅暴露第1、14天的POD(过氧化物酶)活性,铅暴露第14天的MDA(丙二醛)含量均与w(Pb)呈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但CAT(过氧化氢酶)活性与w(Pb)未呈剂量-效应关系.赤子爱胜蚓体内3种抗氧化酶对人工土壤铅污染响应的敏感程度为SODPODCAT,SOD作为抗氧化系统的重要酶类可以更好地预测污染物对于赤子爱胜蚓的亚致死毒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中国学术期刊网络版数据库,采用文献计量法,对中国440篇环境管理参与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当前中国环境管理参与研究具有研究阶段性显著、期刊文献信息分布离散性与集中性并存、高校为研究主力军且高校间合作为主要合作形式、制度建构与创新是主要研究问题、多元协作成为研究新趋势、基金支持以单项基金为主、北京是文献产量和受基金资助最多的地区等特点.同时,中国环境管理参与研究存在研究成果少、期刊质量低、跨机构合作不足、研究深度浅、基金分布不均、研究"东强西弱"等问题.最后,与问题相对应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9.
论文采用文献计量学等研究方法,以CNKI近5 a的引文数据库数据为基础,对国内资源科学领域的26种典型期刊文献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国内资源科学领域Top 10的机构、期刊、主要基金资助及学科的分布状况,并对高频关键词进行了排序,得到目前排在前15位的研究内容。主要统计结果如下:排在前3位的机构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陕西师范大学和国土资源部信息中心;期刊包括自然资源学报、资源科学、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等;主要的基金资助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基金等;排名前3位的领域有农业经济、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宏观经济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研究内容主要是国土资源、地理信息系统(GIS)、气候变化、土地利用等。这些统计数据展现了目前资源科学的研究态势。  相似文献   

20.
微塑料(MPs)是污水处理厂中普遍检出的新兴污染物之一,目前研究主要集中于传统污水处理系统的污染水平及分布特征,但有关微塑料暴露对污泥颗粒化过程的研究鲜见报道.为探究微塑料对污泥颗粒化的诱导影响,选用环境中广泛检出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微塑料(PET-MPs)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微塑料暴露试验研究PET-MPs对污泥造粒过程中系统潜能、胞外聚合物(EPS)组成和菌群富集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PET-MPs暴露显著加快污泥颗粒化进程,同时以蛋白质(PN)为主导的EPS含量上升会增强污泥表面疏水性,造粒速度和EPS分泌量与暴露粒径成正比,微塑料和EPS协同促进颗粒污泥的形成.然而微塑料持续暴露会导致系统除污性能恶化,250μm PET-MPs暴露下亚硝酸盐氮积累的负面影响最严重,浓度高达(5.08±0.24)mg·L-1.高通量测序结果进一步表明,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拟杆菌门(Bacteroidota)是促进颗粒污泥形成的主要优势门;红环菌科(Rhodocyclaceae)、鞘氨醇杆菌科(Sphingomonadaceae)、黄杆菌科(Flavob...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