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采用"影响距离"法和"选择数"法选取泄漏单元,建立设备泄漏频率失效模型,计算不同孔径的泄漏频率,计算结果和国际通用失效频率软件计算结果基本一致。提出以个体自然死亡概率为基础,确定不同防护目标的个体风险标准,社会风险作为对个人风险的补充对危险源引发重大事故风险的可接受程度进行评估。  相似文献   

2.
重大危险源定量风险评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系统分析了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设施或场所重大危险源辨识、分级及定量风险评估(QRA)技术,建立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定量风险评估技术方案;确定了“影响距离”法和“选择数”法进行设备单元选择的技术方法及设备失效模式选择原则;论述了事故后果分析、频率分析及风险计算的技术原理、方法和实施途径;解析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定量风险评估应实现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HAZOP在某石化公司双峰聚乙烯装置的评估结果,提出在有效辨识出潜在安全风险后,利用HAZOP评估结果及时修正工艺技术操作规范,包括工艺操作规程、工艺参数控制等,从而提高化工装置工艺操作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阐述了定量风险评价的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指标,并从前期准备、资料数据搜集、危险辨识、失效频率分析、失效后果分析、风险计算和风险评估等环节对某石化企业液化气一级重大危险源进行了定量风险评估。评估结果显示该重大危险源的个人风险和社会风险值基本符合安监总局40号令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基于RBI技术的海洋平台设备完整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容器和管道的基础数据和工艺物流数据的整理分析,应用基于风险的检验(RBI)风险分析技术和专业风险评估软件,对海上采修一体化平台上9台容器设备和27条管道开展损伤机理和腐蚀机理等主要指标的分析,计算得出容器和管道的失效可能性、失效后果、风险等级、危害程度等量化结果,根据RBI评估结果制定了设备的检验策略,提出了开展设备设施完整性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索埋地燃气管道风险评估的可靠方法,针对埋地燃气管道的风险特点,基于失效频率和泄漏后果定量分析模型,建立埋地燃气管道的定量风险评估模型,通过对某段埋地燃气管道进行实例应用和分析,确定该段埋地燃气管道泄漏事故造成的对个人和社会的风险水平。结果表明,采用定量风险分析方法对埋地燃气管道进行风险预测,评估结果可量化,能够实现管道风险定量评估,可为推动企业燃气管道风险管理和政府应急决策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7.
系统分析了PX项目的环境风险,结果表明:PX项目装置各单元均不是危险化工工艺单元,安全设施和污染治理水平相较于其它石油化工装置更高,但是基于装置物料的危险性和生产企业的高环境敏感度,PX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面临较大挑战。在此基础上,剖析了目前国内PX项目存在的主要环境风险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作为清洁能源的甲烷,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为保证甲烷化装置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基于危险和可操作性(HAZOP)分析与模糊扩展蝴蝶结(FEBT)模型对托普索甲烷化工艺装置系统进行了风险分析。先使用HAZOP分析和风险矩阵对该甲烷化装置系统进行了风险辨识和风险等级划分,再使用FEBT模型对该甲烷化装置系统中管道或容器内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基础事件和安全屏障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行了计算。结果表明:该甲烷化装置系统中管道或容器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风险管控排序最为优先;人为误操作和机械工艺方面的法兰密封失效是直接导致事故场景发生的主要促成事件。该研究结果为该甲烷化装置系统在日常安全管理中指明了关键事件,并验证了HAZOP分析和风险矩阵以及FEBT模型在化工装置系统风险分析中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利用基于风险的检验技术(RiskBased Inspection,RBI)的方法对装置内的安全阀进行分析,判断出风险分布及失效模式,从而确定安全阀校验周期。由于校验周期的精确判断,解决了原先安全阀每年必检的问题,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工作风险。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HAZOP技术应用的有关法规要求和技术要点,并将该技术应用于在役硫磺回收联合装置,系统识别了装置存在的工艺危险和可操作性问题,利用风险矩阵评估了事故场景的风险等级,提出了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介绍了系统性HAZOP/风险矩阵/LOPA半定量安全仪表功能等级(SIL)确定方案。基于HAZOP分析和风险矩阵评估,采用LOPA方法对识别出的危害进行分析,并分析所有能阻止该场景后果发生的独立保护层。由初始事件的频率和保护层要求的失效概率得到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根据风险可接受标准,确定安全仪表系统仪表安全功能的安全完整性等级。  相似文献   

12.
为指导化工装置工艺路线选择及职业危害防护设施设置,基于LOPA策略提出一种可应用于化工装置的本质职业健康评估方法。首先,对工艺模式、物理危害、健康危害及职业危害控制措施进行赋值;然后,基于LOPA策略计算本质职业健康风险指数及残余风险值,确定风险等级;最后,将以上方法应用于烷基化装置的3种工艺路线选择及职业病防护设施设置,得出氢氟酸法和硫酸法工艺路线存在较大职业危害(R2),而离子液法工艺路线职业危害低(R0)。因此可通过离子液替代氢氟酸和硫酸作为催化剂,或是采取更为严格的职业危害控制措施来降低氢氟酸法和硫酸法工艺路线的职业危害。研究结果表明:基于LOPA策略的本质职业健康评估方法可以指导化工装置选择符合本质职业健康的生产工艺,为企业采取更为合理的职业病防护措施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保护层分析(LOPA)在化工工艺和装置安全措施的有效性评价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已经在石化行业得到广泛应用.借鉴化工工艺保护层分析理论的思想,以化工园区重大危险源或企业作为分析对象,将化工园区的保护层分为6个层次,建立了化工园区保护层分析方法,并将只针对单个工艺或装置的安全措施有效性评估方法扩展为整个化工园区;运用化工园区保护层分析法对化工园区内企业或重大危险源进行事故场景风险分析,通过计算失效概率来评估保护层的风险防控能力,并针对防控能力不足的保护层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以提高化工园区安全措施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石化装置异常工况监测预警系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石化装置的工艺生产特点,以生产过程的"数据"与"知识"为基础,进行多源信息融合,研究了用于信号处理的基于提升格式的数据滤波技术、基于灰色时序模型的参数预警技术、基于平行坐标的报警优化技术;用于异常工况监测预警的基于专家系统与人工神经网络的异常工况识别技术、基于机理模型的装置物料与能量平衡分析技术、基于状态空间分析的运行状态监测预警技术;搭建了异常工况分析测试与试验平台,用于异常工况监测预警系统的可靠性与完备性分析.工业应用表明,该系统对减少误操作具有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为量化评估化工园区内部及周边大气环境风险并且更有效地实施风险管理,基于环境风险场评价法的技术思路优化风险场强和受体易损性的计算方法。以100 m×100 m为评估单元,构建了一套园区累积性大气环境风险评估方法。以某化工园区开展实例分析,将评估区域大气环境风险划分为4个等级,采用环保举报数据对结果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以该方法评价的园区大气环境风险与实际相符,可为园区环境风险防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对导致装置停工的卧式搅拌床气相反应釜浮动端轴承失效进行分析,采用轴承迷宫密封和冲洗吹扫方式,改善高粉尘运行工况下轴承的工作环境,通过增加轴承换油系统,实现了高压密闭环境下的轴承润滑脂的添加和排放,确保轴承润滑良好,提高了轴承的运行周期,大大降低了装置停工检修和开工停工带来的安全风险,提高了装置运行水平。  相似文献   

17.
针对催化裂化装置工艺条件苛刻,操作过于依赖经验,导致非计划停车事件时有发生的现状,研究了以主元分析方法为核心的基于数据驱动的异常监测预警技术,利用生产过程的运行数据进行复杂过程的异常工况识别,并提出基于自适应聚类方法的多模态异常识别技术;研究了以专家系统为核心的异常监测预警方法,根据异常工况关联参数分析,对反映异常工况的征兆与产生异常工况的原因分别建立关联规则,形成异常工况专家规则知识库。基于上述催化裂化生产过程异常监测预警技术开发了相关的软件系统。  相似文献   

18.
腐蚀是造成油气管道失效的重要因素,腐蚀缺陷包括体积型和平面型两大类,但目前针对以裂纹类为主的平面型缺陷油气管道风险的定量评估方法研究较少。本文基于API 579规范,结合结构可靠性理论,通过引入不确定性概念,建立了含裂纹类缺陷油气管道失效概率的定量评估方法,对悬跨疲劳等其他失效类型管道风险的定量评估具有借鉴意义;同时,就Monte Carlo方法求解失效概率的适用性进行了讨论,并通过实例分析表明,相对于一定的失效概率级别,需要达到一定的模拟次数才能保证运算结果的可靠性和稳定性,但两者的对应关系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采用基于风险检测的(RBI)方法对尿素合成装置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对装置中的四大高压设备进行了风险排序,并给出了合适的检测措施,制定了基于RBI分析的优化的检验策略.通过评估,降低了设备的风险,提高了设备的检修效率,增加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0.
以分析区域尺度石化企业高风险装置的多米诺事故为基础,整合了装置在多米诺事故下失效的逻辑表达式和事故发生概率的计算方法,结合信息扩散法研究得到了基于企业风险的区域环境风险评价方法。应用该方法对某市进行了区域环境风险评价,并利用Arc GIS软件对评价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风险管理部门应重点关注该市的3个极高风险区域,优先配置管理资源的同时还应采取强制措施降低该类区域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