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将MTM检测技术在典型埋地油气集输管道上的检测结果与通过定点开挖用传统监测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该技术适合长输管线缺陷检测.  相似文献   

2.
通过理论分析,研究了油气管道在开采沉陷区域内的受力状态和破坏形式;以鄂尔多斯盆地大牛地气田与共生煤矿交叉开采为研究背景,采用相似材料模拟试验,地下采煤过程中对油气管道不同部位的力学影响进行分析;研究了埋地管道在地表不同破坏形态下的变形特征和力学规律。通过以上研究,得出了油气管道在开采沉陷区域内的失稳破坏类型,为制定油气管道保护措施提供了借鉴和指导,为油气与煤炭交叉开采安全技术研究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3.
为更全面地评估长输油气管道突发事故的应急管理能力,减少事故发生后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基于物元可拓理论建立了长输油气管道突发事故应急管理能力综合评估模型。首先,根据突发事故应急管理的理论知识,构建了包含事故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响应、应急恢复4个一级指标、19个二级指标和15个三级指标的长输油气管道突发事故应急管理能力评估指标体系;然后,引入层次-熵权法确定评估指标的权重,建立各评估指标的经典域与关联函数,计算关联度,进而得出长输油气管道突发事故应急管理能力水平等级;最后,应用所建立的模型对某L段管道的突发事故应急管理能力进行了评估,定量计算得出该L段管道的突发事故应急管理能力水平等级为Ⅱ级,说明该管道企业的总体应急管理能力较强,所构建模型的评估结果与实际运行情况相符,能较准确地反映长输油气管道突发事故的应急管理能力水平等级,表明该模型适用于长输油气管道突发事故应急管理能力的评估。  相似文献   

4.
简述了长输管道泄漏检测技术的进展情况,介绍了4种泄漏检测技术原理,并对比分析了各种技术的特点和应用范围,为管道的安全运行管理和维护决策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油气管道事故统计分析与安全运行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40年国内外油气长输管道事故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外部影响、腐蚀、材料缺陷等是油气管道发生失效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基于我国国情的油气管道安全保障措施:建立健全法规、制定管道完整性管理计划、加强有关科研及应用等.  相似文献   

6.
油气管道雷达预警测漏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国内外油气管道安全生产的防护措施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输油气管道上安装SCADA流量监测系统,即利用流量差和负压波技术来判断油气管道的泄漏并定位;另一种是利用声波技术来监测油气管道的安全状况。我国的输油气管道普遍安装了SCADA流量监测系统,长期运行实践表明,该系统反应迟滞,对自然破坏和人为破坏不能做到及时发现,往往是油气泄漏发生了很长时间才能报警。国际上,主要是美国和法国使用声波技术,1km造价在1×104美元以上,因其造价昂贵和使用不方便,我国没有采用。油气管道雷达预警测漏技术,是针对我国输油气管道的实际情况,采…  相似文献   

7.
根据X65管线钢的Ramberg-Osgood本构方程以及土体的摩尔库仑模型,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分别对裸露和未裸露的埋地悬空管道受力情况进行数值模拟,模拟得到埋地悬空管道应力和应变与悬空长度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埋深条件下基于最大Mises应力和最大应变的管道安全悬空长度和极限悬空长度;针对带腐蚀缺陷的埋地悬空管道,提出减薄管道壁厚的计算模型,建立了基于应力失效判据的管道失效功能函数和极限状态方程,并利用蒙特卡洛法对管道结构可靠度进行计算,得出管道腐蚀深度和悬空长度对其可靠度的影响程度。该研究结果可为带腐蚀缺陷的埋地管道悬空段的安全性评价提供理论支持,为管道公司抢维修作业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8.
长输油气管道沿线地质地貌错综复杂,存在大型陡坡和潜在滑坡体,威胁着管道的安全运行。以某天然气管道为例,介绍了应力应变监测技术与视频监控技术配合使用的防护技术,提出了技术方案实施建议,对高后果区地下管道本体和周围环境实施24 h动态监控,实现对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早期预警。  相似文献   

9.
总结了在役天然气长输管道上容易出现的防腐层破损、金属腐蚀、外力损伤、管材和焊缝超标缺欠、天然气冲蚀造成的管壁减薄、以及湿硫化氢引起的损伤等缺陷,从技术和管理角度介绍了停输换管、带压封堵维修、焊接修复、带压开孔切除、夹具补强、纤维复合材料补强、复合套筒修复、加强监管和定期检测等多种常用的缺陷处理方法,分析了不同方法的原理和优缺点,为在役天然气长输管道运行管理及缺陷处理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国外长输管道安全管理与技术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气长输管道具有管径大、运输距离长、压力高和输量大的特点,逐渐成为油气输送的主要途径.随着建设量的增大,老管线服役时间的增长,长输管道事故的增多,管道安全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文对国外近几年在长输管线安全方面的一些做法作了综述与分析,针对我国的情况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1.
论述了提升安全发展力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制约安全发展力提升的主要问题,对石化基层企业在生产和管理实践中提升安全发展力的做法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12.
基于AWTP指数的浙江省干旱规律时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浙江省51个气象站1960-2009年的50 a逐日降水资料,基于降水的平均等待时间(AWTP)指数,采用小波分析和克里金空间插值方法对浙江省干旱时空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的干旱随时间增加有加剧趋势。在50 a中,1979年干旱程度最强,相当干期值最大,达到52 d。在趋势变化上还同时叠加着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浙江省干旱存在3 a左右的主周期;另外浙江省的干旱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干旱程度由南向北递增。嘉兴的平湖市及浙西金华周围内陆丘陵盆地发生干旱比其他地区更明显,其次是杭州市西部、温州市及台州市温岭等东南沿海山地丘陵地区,中东部的宁波市和绍兴市、西北部的湖州市以及浙江西南部等地区发生干旱程度较轻。  相似文献   

13.
采用数据包络分析(DEA)方法对浙江省11个地市2005年-2011年的环境效率进行实证分析,同时使用tobit模型进行了环境效率与各类影响因子的回归分析.结果表明,2005年-2011年浙江省11个地市的环境效率在0.3~1范围内波动,波动幅度较大,环境效率优良的地市数量较少,且呈现总体数量下降趋势.浙中、浙南环境效率明显好于浙东北、浙西.随着环保投入产出效益的增加,浙东北、浙西环境效率一定程度提高.  相似文献   

14.
浙江近岸有害赤潮发生区麻痹性贝毒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小白鼠生物检测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对采自浙江舟山海域和浙江中南部海域的麻痹性贝毒素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浙江舟山海域六横岛的西格织纹螺含有贝毒,其毒素含量为3.7 Mu/g,舟山海域有毒贝类检出率为3.1%。浙江中、南部海域南麂列岛的棒锥螺含有贝毒,其毒素含量<1.7 Mu/g,浙江中、南部海域有毒贝类检出率为9.1%。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湖州市青铜桥ZK01孔第四系沉积物系统磁性参数测量及分析研究,发现根据磁参数的比值对沉积物中磁性矿物颗粒大小和成分的分析结果,与根据磁化率(k)、饱和等温剩磁(SIRM)、饱和剩磁矫顽力{(Bo)cr}的分析获得的结果两者有较好的一致性。ZK01孔以24.7m为界,上部磁性矿物浓度高、磁性矿物成分单一,磁性颗粒粒度变化不大;下部磁性矿物浓度低(底部除外),磁性矿物成分和磁性颗粒粒度变化大,沉积物中有多相磁性矿物的存在,并含有超顺磁晶粒混合物。ZK01孔剖面跨越了布容一松山极性带界线,在布容正向极性期,存在2个次级极性倒转事件。剖面可分出五个明显不同的磁性地层段,可能分别对应于不同时期的古气候条件。为进一步查清研究地区第四系地层结构、地层的划分和对比具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了绍兴市袍江工业区"2.20"浙江恒业成有机硅有限公司燃爆事故的应急监测,在监测过程中确立了气、水等环境介质作为监测对象,确定含硅有机物和氯化氢作为主要监测因子,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选择了监测方法,以为事故的应急处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浙江省机动车主要污染物减排是"十二五"大气主要污染物减排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完成国家下达的机动车主要污染物减排目标,根据浙江省机动车保有量及污染物排放量现状,预测"十二五"期间机动车增长带来的污染物排放情况,着重分析影响浙江省机动车氮氧化物排放量的关键因素,并从淘汰"黄标车"、提高油品质量和加强管理等方面提出相应减排对策,分析浙江省机动车主要污染物的减排可达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多区域投入产出(MRIO)方法,从需求端出发,研究了2010年中国省域间贸易隐含铁矿石的情况,识别了铁矿石消费的重点省份与重点部门.研究结果显示:2010年贸易隐含铁矿石总调出量最大的省份为河北省、辽宁省与内蒙古省,均是铁矿石开采大省;总调入量最大的省份为江苏省与浙江省,位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较为发达.河北省净输出了3.5亿t贸易隐含铁矿石,占全国开采量的32%.铁矿石开采大省将大量的贸易隐含铁矿石输出到东部沿海地区,以满足当地对建筑业与设备制造业的最终需求.最大的贸易隐含流发生在河北省与浙江省之间,河北为浙江提供了3030万t贸易隐含铁矿石,其中绝大多数进入到浙江的建筑业.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规范废纸造纸产业发展,防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本文介绍了浙江省废纸造纸产业的产品种类、生产规模、设备选型和配置以及污染治理现状,结合现有法律法规和环保要求等,提出了《浙江省废纸造纸产业环境准入指导意见》的基本要求,并在建设项目审查和审批中得到应用。  相似文献   

20.
金丁剖面MIS3阶段黄土地层记录的温湿气候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黄土高原中北部金丁镇马兰黄土中磁化率、Rb/Sr、全铁含量(TFe)与化学蚀变指数(CIA)等气候指标测试分析,并结合光释光年代学数据,着重地探讨了金丁剖面黄土地层记录的MIS3阶段气候变化特征。研究表明,金丁剖面MIS3阶段总体气候特征温湿,冷暖气候频繁波动,可进一步划分为5个阶段:51.6~44.9ka B.P.,弱温湿;42.0~39.9ka B.P.,中等温湿;37.4~27.8ka B.P.,相对强温湿;以及44.9~42.0ka B.P.和39.9~37.4ka B.P.两个冷干期。金丁剖面MIS3温湿气候成因机制的初步探讨认为北半球太阳辐射量增加导致的增温作用更直接,而高纬驱动与低纬过程耦合作用机制尚待开展进一步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